專利名稱: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電動自行車,特別是指一種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
電動自行車由于其節能、環保及方便百姓生活等特點,正在我國迅速發展。現在市面流行的幾款主流車型都非踏板式,而習慣騎行摩托車及汽油助動車的部分消費者除了鐘情速度外,都對踏板頗為留戀。確實踏板除了舒適外可在雨天免去雨天褲管及兩腳遭雨淋之憂,從而渴望電動自行車也能有此類創意的產品問世。但占自行車銷售總類90%的24寸、26寸車由于車輪輪徑偏大,使兩輪間長度和空間太小,更有鏈輪要占去一部分位置,要想在大杠下部放置完整的電池盒非常困難(特別是36V 12Ah電池盒,這是中國目前電動自行車主電源配置)。
目前市場已出或正準備出的幾款電動自行車稱踏板式,思路是將電池盒放在大杠前斜梁或后立管的前方或后部,這樣大杠中下部留出部分空間做出一個小踏板,以滿足部分人的消費偏好,并成為產品的一個賣點。但這樣留下的中間位置偏小,腳放在踏板上并不舒服,同時給車型設計,塑料件開模帶來困難,增加了成本。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則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了一種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而作為電源的鉛酸蓄電池完全放置在踏板下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過以下措施來達到一種踏板式電動車構造,其特征在于電池盒102放置在電動自行車踏板位置處,電池盒102上蓋為踏板,立管201與下管204焊接組成主承力梁,下管204的橫梁托住電池盒102的底部。
本實用新型相比現有技術具有如下優點踏板式電動自行車重心偏下、偏中,騎行更加穩定,安全性高,同時安裝容易,拆卸方便。由于使用了20寸以下輪徑,從而為初中生及老年人提供了更接近于自行車的適用電動自行車車型,擴大了電動自行車的騎行人群。
圖1是本實用新型電池盒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車架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安裝位置結構示意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描述如
圖1所示電源盒102的橫截面為“T”字型,其左右各有一翻邊;提柄101設置在電池盒102的上表面,并可自由提拉,以方便裝卸電池盒102;在提柄101四周并位于電池盒102上表面墊有一橡膠墊,使電池盒102直接作為踏板使用。
如圖2所示立管201與下管204焊接組成主承力梁;中接頭202焊接在立管201的后面,且位于立管201與下管204焊接點的上方;左平管203、右平管205分別焊接在立管201、下管204的兩側,組成一個封閉框架結構,且為了使中軸207上的鏈輪206正常運行,右平管205一端呈階梯狀與立管201焊接。
如圖3所示,使用提柄101將電池盒102放入左平管203、右平管205、立管201、下管204組成的框架中,下管204的橫梁托住電池盒102的底部,作為主支撐;電池盒102兩側的翻邊塔在左平管203、右平管205的上表面,作為輔助支撐;左平管203、右平管205的內側卡住電池盒102的兩側,使之不能左右晃動。
權利要求1.一種踏板式電動車構造,其特征在于電池盒(102)放置在電動自行車踏板位置處,電池盒(102)上蓋為踏板,立管(201)與下管(204)焊接組成主承力梁,下管(204)的橫梁托住電池盒(102)的底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其特征在于左平管(203)、右平管(205)分別焊接在立管(201)、下管(204)的兩側,組成一個封閉框架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其特征在于電池盒(102)兩側的翻邊搭在左平管(203)、右平管(205)的上表面。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其特征在于中接頭(202)焊接在立管(201)的后面,且位于立管(201)與下管(204)焊接點的上方。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其特征在于右平管(205)一端呈階梯狀與立管(201)焊接。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其特征在于提柄(101)設置在電池盒(102)的上表面,并可自由提拉。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其特征在于在提柄(101)四周并位于電池盒(102)上表面墊有一橡膠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設計了一種踏板式電動自行車構造,而作為電源的鉛酸蓄電池完全放置在踏板下方,其特征在于:電池盒102放置在電動自行車踏板位置處,電池盒102上蓋為踏板,立管201與下管204焊接組成主承力梁,下管204的橫梁托住電池盒102的底部。本實用新型重心偏下、偏中,騎行更加穩定,安全性高,同時安裝容易,拆卸方便。由于使用了20寸以下輪徑,從而為初中生及老年人提供了更接近于自行車的適用電動自行車車型。
文檔編號B62K11/00GK2482529SQ0121776
公開日2002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5日 優先權日2001年3月5日
發明者繆華 申請人:繆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