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車輛用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在將用于作動前輪制動器的制動杠桿軸支于操縱方向手柄而將用于作動后輪制動器的制動踏板軸支于車身下部的車輛用制動裝置中,在制動踏板作動時不僅作動后輪制動器而且也作動前輪制動器的車輛用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
在現有技術中,有這樣的已知的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參照日專利特開平9-58434號),在將用于作動前輪制動器的制動杠桿軸支于操縱方向手柄的杠桿支座、而將用于作動后輪制動器的制動踏板軸支于車身下部的車輛用制動裝置中,在操縱方向手柄上安裝著可油壓作動前輪制動器的主油缸,由制動杠桿通過頂推件[ノッカ/kocker]推動主油缸的活塞的同時,將上述頂推件與制動踏板間由連動制動拉索連接起來,在制動踏板作動時,在作動后輪制動器的同時,僅搖動頂推件作動主油缸,由其輸出油壓也可作動前輪制動器。
但是,由于操縱方向手柄與制動踏板間距離非常長,像上述現有裝置那樣,為連接安裝于操縱方向手柄的主油缸的頂推件與制動踏板間,需要相當長的連動制動拉索,這樣由于配索彎曲部多,而使操作力傳遞效率降低,這是所不希望的。
本發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不會引起這樣的不良情況的,在制動踏板作動時,不僅作動于后輪制動器也可作動于前輪制動器的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在將用于作動前輪制動器的制動杠桿軸支于操縱方向手柄,將用于作動后輪制動器的制動踏板軸支于車身下部的車輛用制動裝置中,其特征在于,將可油壓作動前輪制動器的主油缸安裝于操縱方向手柄的下方的車身上;在該主油缸的活塞外端抵接著可自由搖動地軸支于主油缸上的用于推動活塞的頂推件;為了分別通過該頂推件來推動前述活塞,將可自由操動地軸支于主油缸的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可分離地抵接于該頂推件上;通過前制動拉索與連動制動拉索將制動杠桿與制動踏板分別與這些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連接。
根據該第一特征,在僅操作制動杠桿2時,第一作動桿通過頂推件推動主油缸活塞,由與其相應產生的油壓可作動前輪制動器。這之間,由于頂推件從與第二作動桿的抵接部分離,制動杠桿的操作力不會傳遞到制動踏板,可維持后輪制動器的非作動狀態。
另外,在僅操作制動踏板時,在使后輪制動器作動同時,通過連動制動拉索搖動第二作動桿,通過頂推件推動至油缸的活塞,由相應于此產生的油壓也可作動前輪制動器。其間,由于頂推件這次從與第一作動桿的抵接部離開,不會將制動踏板操作力傳至制動杠桿。
由于連動制動拉索與軸支在從操縱方向手柄的下方的車身上的第二作動桿連接,可將該連動制動拉索做得比較短,同時由于配索彎曲少,可抑制操作力傳遞效率的降低。
另外,本發明在上述特征基礎上加上如下第二個特征頂推件、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由共同的樞軸支承于主油缸上。
根據該第二個特征,由于使用共同的樞軸,可使得頂推件、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的支承構造簡化。
附圖簡要說明
圖1是具有本發明的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的機動兩輪車用制動裝置整體概要圖;圖2是上述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的要部縱部側視圖;圖3是圖2的3-3剖視放大圖;圖4是圖2的4-4剖視放大圖;圖5是對應圖2的作用說明圖,圖6是不同狀態的作用說明圖。
下邊借附圖所示的本發明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
圖1是具有本發明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的機動兩輪車用制動裝置整體概要圖;圖2是上述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要部縱部側視圖;圖3是圖2的3-3剖視圖;圖4是圖2的4-4剖視圖;圖5是對應于圖2的作用說明圖;圖6是不同狀態作用說明圖。
首先,在圖1上,在機動兩輪車的操縱方向手柄1上與其右握把1a相鄰地固定著桿支座10,在該桿支座10上軸支著制動杠桿2,該制動杠桿2,通過前制動拉索4與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D連接到前輪制動器Bf上。該前輪制動器Bf在圖示例中為盤式制動器。
在車身8下部軸支著制動踏板3,該制動踏板3通過后制動拉索5連接于鼓式后輪制動器Br的作動桿7。進而,制動踏板3通過包括連動制動拉索6的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D連接到前輪制動器Bf。
在制動杠桿2與制動踏板3上,分別連接著將它們向后退方向彈壓的復位彈簧11、12。在后輪制動器Br的作動桿7上也連接著向使其后退的方向彈壓的復位彈簧14。
基于圖2~圖6來說明上述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D。
如圖2所示,車身8具有可操縱方向地支承著前述操縱方向桿1的頭管8h、和從該頭管8h向后下方延伸的主構架8m,主油缸安裝于其頭管8h一側面。
主油缸20具有現有普通構成,即它具有油缸體21,可自由滑動地配裝于該油缸體21的油缸孔21a中并在缸內隔成油壓室22的活塞23,收納于該油壓室22中并將活塞23向其后退極限彈壓的復位彈簧24。活塞23的后退極限由活塞23的中間部上形成的環狀肩部23a抵接于固定在油缸孔21a開口端部的止動環25來限定。在活塞23的向油缸孔21a外突出出來的外端部和油缸體21之間張設著覆蓋活塞23突出部的彈性保護罩26。而油缸體21使活塞23外端向下地由螺栓29固定于頭管8h的一側面。在油缸體21上部設有與油壓室22相連通的輸出口27,在此上連接著前述油壓導管28的上游端。
另外,在油缸體21上一體形成了從其下端部向后方突出出來的桿支座30,在該桿支座30上由共用的樞軸34可自由搖動地安裝著頂推件31、第一作動桿32和第二作動桿33。
頂推件31,為了作動活塞23,配置成其前端部抵接于活塞23外端,即活塞下端。
第一作動桿32橫過主油缸20下方延至其前方,在其中間部設有可抵接離開地與頂推件31前端中下面對置的抵接部32a。在第一作動桿32前端設有連接孔35,在這里嵌合著其一端連接于制動杠桿2的前制動拉索4的另一端連接件4a。這樣,制動杠桿2與第一作動桿32間通過前制動拉索4連接起來。
第二作動桿33向樞軸34上方延伸地被配置。在該第二作動桿33下端部后側形成平坦的抵接面33a,從該抵接面33a下端至該作動桿33下端面的以樞軸34為中心的圓弧面33b;在抵接面33a上對置著從頂推件31后端向第二作動桿33側彎曲形成的抵接片31a。從而,使第二作動桿33向后方搖動,抵接面33a抵接于抵接片31a,可使頂推件向活塞23的作動方向搖動;而當頂推件31從第一作動桿32側向活塞23作動方向搖動時,抵接片31a離開抵接面33a而向圓弧面33b側移動。
在第二作動桿33前端設有連接孔36,在該連接孔36中嵌合著其一端與前述制動踏板3連接的連動制動拉索6的另一端連接頭6a。這樣,制動踏板3與第二作動桿33間通過連動制動拉索6連接起來。該連動制動拉索6,沿其前端結合于頭管8h的主構架8m的側面配置。
在制動踏板3、后制動拉索5與連動制動拉索6的連接部夾裝著可將加到制動踏板3上的操作力以一定比例分配到兩制動拉索5、6上的均衡器40(參照圖1)。
各制動拉索4、5、6穿插配置于其兩端部保持于固定部上的撓性導引管37、38、39內。
下邊說明本實施例的作用。
在制動杠桿2與制動踏板3的非操作狀態,通常如圖2所示,頂推件31的前端抵接于主油缸20的位于后退極限的活塞23的下端,第一作動桿32的抵接部32a抵接于上述頂推件31下面上,第二作動桿33的抵接面33a抵接于頂推件31的抵接片31a上。這種狀態,可由調節各制動拉索4、6的導向管37、39的端部位置得到。
如果僅操作制動杠桿2,如圖5所示,由于通過前制動拉索4第一作動桿32與頂推件31一起被拉上,繞樞軸34向上方搖動,該頂推件31將主油缸20的活塞23向上方推動,在油壓室22中產生油壓。這種油壓從輸出口27經過油壓導管28供給到前輪制動器Bf的車輪制動油缸,可作動前輪制動器Bf。
這期間,頂推件31的抵接片31a,從第二作動桿33的抵接面33a移向圓弧面33b側地搖動,離棄第二作動桿33。從而,制動杠桿2的操作力不會傳遞到第二作動桿33、連動制動拉索6與制動踏板3上,可維持后輪制動器Br于非作動狀態。
若從制動杠桿2上撤去操作力,由制動杠桿2的復位彈簧11與活塞23的復位彈簧24的反彈力,從制動杠桿2至活塞23的構件都回復到原始的停止位置。可使前輪制動器Bf回到非作動狀態。
其次,如僅操作制動踏板3,其操作力,作為牽引力,通過均衡器40分配到后制動拉索5與連動制動拉索6上。由于分配到后制動拉索5的牽引力作用于作動桿7,將其向作動方向搖動,故可作動后輪制動器Br。
另一方面,分配到連動制動拉索6上的牽引力作用于第二作動桿33,使其繞樞軸34向后方搖動,成為第二作動桿33的抵接面33a推壓頂推件31的抵接片31a的狀態,與其頂推件31一起欲將主油缸20的活塞23向上方推動,但當第二作動桿33的搖動力矩小于活塞23的復位彈簧24作用于頂推件31上的復位力矩時,活塞23停留在后退極限。而一當上述搖動力矩超過復位彈簧24產生的復位力矩時;如圖6所示,第二作動桿33與頂推件31一起向后方搖動,向上方推動主油缸20的活塞23,在油壓室22中產生油壓,可作動前輪制動器Bf。
這樣,通過僅操作制動踏板3,可先作動后輪制動器Br,隔若干時間滯后作動前輪制動器Bf,由此可抑制車身的前端低頭,并可大致同時制動前后輪。
這期間,由于推動活塞23的頂推件31從第一作動桿32的抵接部32a離開,離棄第一作動桿32,因此制動杠桿2可保持停止狀態。
如果從制動踏板3解除操作力,由制動踏板3的復位彈簧12、活塞23的復位彈簧24與作動桿7的復位彈簧14的反彈力,制動踏板3與活塞23回復到開始的停止位置,可使前輪制動器Bf與后輪制動器Br回復到非作動狀態。
若同時操作制動杠桿2與制動踏板3,這些操作力從第一、第二作動桿32、33經頂推件31相加地加到活塞23上,可強力作動前輪制動器Bf。
但是,由于主油缸20安裝于頭管8h的側面,頂推件31、第一作動桿32與第二作動桿33軸支于連設在其油缸體21的桿支座30,制動杠桿2與第一作動桿32間由前制動拉索4連接起來,同時制動踏板3與第二作動桿33間由連動制動拉索6連接起來,其連動制動拉索6沿主構架8m的一側面配置,特別是使容易變長的連動制動拉索6具有最短的長度容易地配置于主構架8m的一側面,不僅可避免與其他物體干涉,而且作為少彎曲的配索可抑制操作力傳遞效率的降低。
再者,由于頂推件31、第一作動桿32與第二作動桿33由一個共同的樞軸34支承于桿支座30上,1個樞軸34足矣,可實現它們支承構造的簡化。
本發明也不限于上述實施例,在不脫開其要旨的范圍內可做種種設計變更。例如,后輪制動器Br也可以是盤式制動器。另外,第一作動桿32、第二作動桿33與頂推件31也可以直接軸支承在主構架8m上。本發明也不限于機動兩輪車,也可適用于具有制動杠桿與制動踏板的三輪或四輪車的制動。
如上所述,如依本發明第一特征,在將用于作動前輪制動器的制動杠桿軸支于操縱方向手柄,將用于作動后輪制動器的制動踏板軸支于車身下部的車輛用制動裝置上,將可油壓作動前輪制動器的主油缸安裝于操縱方向手柄的下方的車身上,在該主油缸的活塞外端抵接著可自由搖動地軸支于主油缸的頂推件,以便可推動該活塞;在該頂推件上,可分離地抵接著可自由搖動地軸支于主油缸上的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以分別通過該頂推件推動前述活塞;在這些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上通過前制動拉索與連動制動拉索分別連接著制動杠桿與制動踏板,由此,在只操作制動杠桿2時,第一作動桿通過頂推件推動主油缸活塞,由與其相應產生的油壓可作動前輪制動器,這期間,由于頂推件可從同第二作動桿的抵接部分離,制動杠桿的操作力不會傳遞到制動踏板上。
而當只操作制動踏板時,在作動于后輪制動器的同時,可通過連動制動拉索使第二作動桿轉動,通過頂推件推動主油缸活塞,由相應地產生的油壓也可作動前輪制動器;這期間,由于頂推件從同第一作動桿的抵接部分離,制動踏板的操作力不會傳遞到制動杠桿,可維持前輪制動器的非作動狀態。
而且,由于將連動制動拉索連接于軸支在操縱方向手柄的下方車身的第二作動桿上,可將該連動制動拉索做得比較短,同時拉索彎曲少,可抑制操作力傳遞效率的降低。
根據本發明第二個特征,由于可將頂推件、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由同一樞軸支承于主油缸上,由于樞軸共用化,可使得頂推件、第一作動桿與第二作動桿支承構造簡化。
權利要求
1.一種車輛用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該車輛用制動裝置將用于作動前輪制動器(Bf)的制動杠桿(2)軸支于操縱方向手柄(1)上,將用于作動后輪制動器(Br)的制動踏板(3)軸支于車身(8)下部,其特征在于,將可液壓作動于前輪制動器(Bf)的主油缸(20)安裝于操縱方向手柄(1)下方的車身(8)上,在該主油缸(20)的活塞(23)的外端抵接著可自由搖動地軸支于主油缸(20)上的頂推件(31),以推動活塞;為了分別通過該頂推件推動前述活塞(23),使可自由搖動地軸支于主油缸(20)的第一作動桿(32)與第二作動桿(33)可離開地抵接于該頂推件(31)上;通過前制動拉索(4)和連動制動拉索(6)分別將制動杠桿(2)與制動踏板(3)與前述第一作動桿(32)與第二作動桿(33)連接。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前后輪制動器連動裝置,其特征在于,由共用的樞軸(34)將頂推件(31)、第一作動桿(32)及第二作動桿(33)支承于主油缸(20)上。
全文摘要
提供在機動兩輪車中作動制動踏板時不僅作動后輪制動器也可作為前輪制動器的構成簡單的連動裝置,將可油壓作動于后輪制動器Br的主油缸20安裝于車身8上,使軸支于主油缸20上的頂推件31抵接活塞23以推動活塞23,為通過頂推件31可推動活塞23,將軸支于主油缸20第一、第二作動桿32、33可分離地抵接于頂推件31,通過前制動拉索4與連動制動拉索6連接這些第一作動桿32、第二作動桿33、制動杠桿2和制動踏板3。
文檔編號B62L3/00GK1319529SQ0111220
公開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請日期2001年3月30日 優先權日2000年3月31日
發明者岡崎泰典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