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集裝箱平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集裝箱平車,包括:平車車體,前端端板,后端端板;前端端板安裝在平車車體的前端,后端端板安裝在平車車體的后端,其中,前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一凸起,后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高出平車車體的上平面,第一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位置相對,第二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位置相對。從而能夠替代鑄造L型門擋,因此解決了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增加了集裝箱平車的復雜度以及增加了焊接工作量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結構使得集裝箱平車結構簡單緊湊,簡化了集裝箱平車結構,減輕了配件重量。
【專利說明】
一種集裝箱平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運輸車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集裝箱平車。
【背景技術】
[0002]在集裝箱平車運輸集裝箱過程中,由于管理或看護不當,往往存在集裝箱箱門意外打開的風險,同時也存在當車輛處于停靠且無人看護狀態時,有不法分子趁機將集裝箱箱門門鎖破壞將箱門打開盜取箱內貨物的風險。為防止集裝箱端部箱門意外打開或箱內貨物被盜而造成不必要的風險和損失,通常在平車兩端各設置一個門擋以阻止集裝箱門鎖處于開鎖時集裝箱箱門打開。車體兩端設置門擋后,想要打開集裝箱端部箱門就必須將集裝箱吊離平車,且在集裝箱箱門下部吊起高度超過門擋高度才可以達到開門的目的。從而有效避免了車輛運行過程中車門意外打開和箱內貨物被盜的風險。
[0003]現有平車兩端的門擋與平車兩端的端板為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焊接于于平車端部上平面并搭在端板上方,但是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需要分別焊接到平車前后端部的上平面,因此增加了焊接工作量,且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的結構復雜且重量重,增加了集裝箱平車的復雜度。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通過提供一種集裝箱平車,解決了現有分體式門檔增加了集裝箱平車的復雜度以及增加了焊接工作量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了一種集裝箱平車,包括:平車車體,前端端板,后端端板;
[0006]所述前端端板安裝在所述平車車體的前端,所述后端端板安裝在所述平車車體的后端,其中,所述前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一凸起,所述后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高出所述平車車體的上平面,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所述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位置相對,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所述上平面的所述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位置相對。
[0007]優選的,所述前端端板的兩端部的上邊緣均為一字型上邊,所述第一凸起與每端的所述一字型上邊均為圓弧過渡邊。
[0008]優選的,所述后端端板的兩端部的上邊緣均為一字型上邊,所述第二凸起與每端的所述一字型上邊均為圓弧過渡邊。
[0009]優選的,所述前端端板與所述平車車體的前端面焊接固定,所述后端端板與所述平車車體的后端面焊接固定。
[0010]優選的,在所述第一凸起的一側面或兩側面固定有加筋板,每個所述加筋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前端端板的板面。
[0011]優選的,在所述第二凸起的一側面或兩側面固定有加筋板,每個所述加筋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后端端板的板面。
[0012]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占.
[0013]1、由于前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一凸起,后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高出平車車體的上平面,第一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位置相對,第二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所述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位置相對,能夠替代鑄造L型門擋焊接到上平面上,減少了焊接L型門擋的工序,因此解決了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增加了集裝箱平車的復雜度以及增加了焊接工作量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結構使得集裝箱平車結構簡單緊湊,簡化了集裝箱平車結構,減輕了配件重量。同時,由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與箱門打開位置相對,替代了鑄造L型門擋,避免了占用平車車體的上平面位置,避免了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受到集裝箱體限制,即使平車端部距集裝箱端部較近也不會受到影響。
[0014]2、由于第一凸起與前端端板的一字型上邊之間采用圓弧過渡邊,第二凸起與后端端板的一字型上邊之間也采用圓弧過渡邊,與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的正面是長方形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有效改善了前端端板和后端端板的應力狀況,提高了集裝箱平車的承載能力。
【附圖說明】
[0015]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提供的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6]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集裝箱平車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前端端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固定有加筋板的前端端板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為使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0]參考圖1?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集裝箱平車,包括:平車車體I,前端端板2,后端端板3。
[0021]其中,前端端板2安裝在平車車體I的前端,后端端板3安裝在平車車體I的后端,其中,前端端板2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一凸起2-1,后端端板3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二凸起3-1,第一凸起2-1和第二凸起3-1均高出平車車體I的上平面,第一凸起2-1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位置相對,第二凸起3-1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位置相對,使得第一凸起2-1能夠阻止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第二凸起3-1能夠阻止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
[0022]具體參考圖2和圖3所示,前端端板2的兩端部的上邊緣均為一字型上邊2-2,第一凸起2-1與每端的一字型上邊2-2均為圓弧過渡邊,圓弧過渡邊避免了產生應力集中,從而有效改善了前端端板2上第一凸起2-1的應力狀況,避免了前端端板2與平車車體I的連接部位形成突變,從而提高了集裝箱平車的承載能力。具體如圖2所示,前端端板2兩端的一字型上邊2-2在同一直線上,每個一字型上邊2-2與平車車體I的上平面在同一平面上。
[0023]具體的,后端端板3的兩端部的上邊緣也均為一字型上邊3-2,第二凸起3-1與每端的一字型上邊3-2也均為圓弧過渡邊,避免產生應力集中,從而有效改善了后端端板3上第二凸起3-1的應力狀況,避免了后端端板3與平車車體I的連接部位形成突變,從而提高了集裝箱平車的承載能力。
[0024]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前端端板2與平車車體I的前端面焊接固定,后端端板3與平車車體I的后端面焊接固定。
[0025]進一步的,為了提高第一凸起2-1的強度,在第一凸起2-1的一側面或兩側面固定有加筋板4,每個加筋板4的板面垂直于前端端板2的板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加筋板4可以焊接或通過固定件固定在第一凸起2-1上,第一凸起2-1單側面所固定的加筋板4的個數為一個或多個,所設置加筋板4的具體個數根據實際所需受力。
[0026]具體來講:在第一種實施方式中,第一凸起2-1背離平車車體I的所在側面固定有多個加筋板4,可以改善了應力狀況,但是不影響平車車體I上集裝箱的放置空間。沿用第一種實施方式,為了增加第一凸起2-1的強度,前端端板2的厚度大于常規端板的厚度,但是本文不對前端端板2的具體厚度數值進行限定,前端端板2的具體厚度數值根據實際需要滿足的強度要求確定。而其前端端板2上的第一凸起2-1為均勻厚度或第一凸起的厚度沿著靠近第一凸起邊緣的方向逐漸減小。具體以切割加工第一凸起2-1面向平車車體I的側面使傾斜來實現。在第二種實施方式中,在第一凸起2-1背離平車車體I的所在側面和面向平車車體I的所在側面均固定有加筋板4,從而進一步增加了第一凸起2-1的強度。
[0027]進一步的,為了提高第二凸起3-1的強度,在第二凸起3-1的一側面或兩側面固定有加筋板(未圖示),固定在后端端板3上第二凸起3-1位置的每個加筋板(未圖示)的板面垂直于后端端板3的板面。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二凸起3-1的側面上設置加筋板(未圖示)的固定方式及數量均參考前述第一凸起2-1上設置加筋板4的方式,為了說明書的簡潔,本文不再贅述。
[0028]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第一凸起2-1的長度和高度,第二凸起3-1的長度和寬度、每個圓弧邊的直徑均根據實際所需受力狀況設計,因此本文不進行具體數值限定。
[0029]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前端端板2與后端端板3結構可以完全相同或相似。
[0030]通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提供的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或優點:
[0031 ] 1、由于前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一凸起,后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二凸起,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均高出平車車體的上平面,第一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位置相對,第二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上平面的所述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位置相對,能夠替代鑄造L型門擋焊接到上平面上,減少了焊接L型門擋的工序,因此解決了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增加了集裝箱平車的復雜度以及增加了焊接工作量的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一體式結構使得集裝箱平車結構簡單緊湊,簡化了集裝箱平車結構,減輕了配件重量。同時,由于第一凸起和第二凸起與箱門打開位置相對,替代了鑄造L型門擋,避免了占用平車車體的上平面位置,避免了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受到集裝箱體限制,即使平車端部距集裝箱端部較近也不會受到影響。
[0032]2、由于第一凸起與前端端板的一字型上邊之間采用圓弧過渡邊,第二凸起與后端端板的一字型上邊之間也采用圓弧過渡邊,與現有分體式結構的L型門擋的正面是長方形結構相比,本實用新型有效改善了前端端板和后端端板的應力狀況,提高了集裝箱平車的承載能力。
[0033]盡管已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但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一旦得知了基本創造性概念,則可對這些實施例作出另外的變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權利要求意欲解釋為包括優選實施例以及落入本實用新型范圍的所有變更和修改。
[0034]顯然,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對本實用新型進行各種改動和變型而不脫離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圍。這樣,倘若本實用新型的這些修改和變型屬于本實用新型權利要求及其等同技術的范圍之內,則本實用新型也意圖包含這些改動和變型在內。
【主權項】
1.一種集裝箱平車,其特征在于,包括:平車車體,前端端板,后端端板; 所述前端端板安裝在所述平車車體的前端,所述后端端板安裝在所述平車車體的后端,其中,所述前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一凸起,所述后端端板的中部向上延伸出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均高出所述平車車體的上平面,所述第一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所述上平面的集裝箱的前箱門打開位置相對,所述第二凸起的位置與放置于所述上平面的所述集裝箱的后箱門打開位置相對。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平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端板的兩端部的上邊緣均為一字型上邊,所述第一凸起與每端的所述一字型上邊均為圓弧過渡邊。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平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端端板的兩端部的上邊緣均為一字型上邊,所述第二凸起與每端的所述一字型上邊均為圓弧過渡邊。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集裝箱平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端板與所述平車車體的前端面焊接固定,所述后端端板與所述平車車體的后端面焊接固定。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裝箱平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凸起的一側面或兩側面固定有加筋板,每個所述加筋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前端端板的板面。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集裝箱平車,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凸起的一側面或兩側面固定有加筋板,每個所述加筋板的板面垂直于所述后端端板的板面。
【文檔編號】B61D3/20GK205440351SQ201521109865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5年12月25日
【發明人】鄭傳平, 劉翀原, 龔義朝, 周歡
【申請人】中車長江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