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低成本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磁懸浮列車。
目前的磁懸浮列車是利用低溫下超導體強大的電磁場產生的浮力或吸引力來實現無磨擦高速運行,如日本采用超導同步線性電機驅動的磁懸浮列車時速可達到500km/h;原西德也公開過類似的試驗記錄。由于這些超導體的懸浮力的產生是靠車箱內的液氦、液氮或制冷機將車箱內的超導磁體冷卻到極低溫度才能產生,列車軌道無論是由常規磁體或超導磁體構成,其成本都極其昂貴,因而無法將上述磁懸浮列車投入實際應用。
本發明的任務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對現有的鐵路和車體進行改進,設計一種成本低廉,采用磁懸浮技術獲得無摩擦高速運行的磁懸浮列車。
本發明的任務是以如下方式實現的低成本超高速磁懸浮列車的鐵軌是在原有路基及枕木的基礎上鋪設新路基,在新路基上固定混凝土底座,在混凝土底座上固定倒置的“L”型鋼,并在原有“工”字鋼鐵軌的上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此框架寬度與兩鋼軌的內距相等,長度隨鐵路長度而延長,磁懸浮列車是在原有車體的底部鋪設數根橫梁,在車體兩側用兩根縱梁將橫梁連接起來,縱梁的上部和左、右側每隔一定間隙固定兩個電磁鐵,一個是縱向電磁鐵、一個是橫向電磁鐵,在每對電磁鐵之間固定兩個激光測距儀,在車體底部固定一個限制框,當列車空載時,電磁鐵未通電,車輪與鐵軌接觸,限制框的高度與減振彈簧的高度相等,當電磁鐵通電將車體吸起時,車輪才能隨著車體一起離開鐵軌;縱向電磁鐵與“L”型鋼之間的間隙在未通電時保持在10mm左右,當電磁鐵通電時保持在5mm左右,橫向電磁鐵與“L”型鋼之間的間隙始終保持在5mm左右;在原車體的底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其寬度略小于內輪距,長度與車體長度相等,框架的底邊離鋼鐵軌上部的鋁合金框架很小的距離,車體底部的鋁合金框架內鋪設有導線,當車體被吸離軌道時,導線內通入三相交流電,此交流電在鋼鐵軌上部的鋁合金框架內感應生成渦流(與車體下部的鋁合金框架內方向相反的電磁場)推動車體高速前進;列車需要的電力由輸電裸線和引線提供,縱向電磁鐵和橫向電磁鐵內的電流大小由激光測距儀和計算機共同控制來保證縱向電磁鐵與“L”型鋼、橫向電磁鐵與“L”型鋼的間隙始終保持在5mm左右。
本發明由于以較低的成本就能使現有的普通鐵路和列車變成無摩擦高速行駛的超高速列車其運行速度可以達到500KM/W,實現高效節能的目的。
圖1為本發明的正面剖視圖;圖2為本發明的側面剖視圖。
本發明的一個最佳實施例,如圖,磁懸浮列車的鐵軌是在原有路基及枕木3的兩外側鋪設新路基4,在新路基上固定混凝土底座5,在底座5上固定倒置的“L”型鋼,在原有“工”字鋼鐵軌的上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11(靜子線圈),此框架寬度與兩鋼軌的內距相等,長度隨鐵路長度而延長。磁懸浮列車是在原有車體的底部鋪設數根橫梁8,在車體兩側用兩根縱梁9將橫梁8連接起來,縱梁的上部和左、右側每隔一定間隙固定兩個電磁鐵,一個是縱向電磁鐵1,一個是橫向電磁鐵2,在每對電磁鐵之間固定兩個激光測距儀14,一個測量垂直距離,一個測量水平距離,在車體底部固定一個限制框13,當列車空載時,電磁鐵未通電,車輪與鐵軌接觸,限制框的高度與減振彈簧的高度相等,當電磁鐵通電將車體吸起,車輪才能隨著車體一起離開鐵軌,縱向電磁鐵與“L”型鋼之間的間隙在未通電時保持在10mm左右,當電磁鐵通電時保持在5mm左右,橫向電磁鐵與“L”型鋼之間的間隙始終保持在5mm左右;在原車體的底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其寬度略小于內輪距,長度與車體長度相等,框架的底邊離鋼鐵軌上部的鋁合金框架很小的距離,車體底部的鋁合金框架10內鋪設有導線,當車體被吸離軌道時,導線內通入三相交流電,此交流電在鋼鐵軌上部的鋁合金框架內感應生成渦流(與車體下部的鋁合金框架內方向相反的電磁場)推動車體高速前進;列車需要的電力由輸電裸線和引線提供,縱向電磁鐵和橫向電磁鐵內的電流大小由激光測距儀和計算機共同控制來保證縱向電磁鐵與“L”型鋼、橫向電磁鐵“L”型鋼的間隙始終保持在5mm左右。
權利要求
1.一種低成本超高速磁懸浮列車,是對現有路基、鐵軌、枕木及列車進行改進,其特征在于磁懸浮列車的鐵軌是在原有路基及枕木的基礎上鋪設新路基,在新路基上固定混凝土底座,在混凝土底座上固定倒置的“L”型鋼,并在原有“工”字鋼鐵軌的上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此框架寬度與兩鋼軌的內距相等,長度隨鐵路長度而延長,磁懸浮列車是在原有車體的底部鋪設數根橫梁,在車體兩側用兩根縱梁將橫梁連接起來,縱梁的上部和左、右側每隔一定間隙固定兩個電磁鐵,一個是縱向電磁鐵、一個是橫向電磁鐵,在每對電磁鐵之間固定兩個激光測距儀,在車體底部固定一個限制框,當列車空載時,電磁鐵未通電,車輪與鐵軌接觸,限制框的高度與減振彈簧的高度相等,當電磁鐵通電將車體吸起時,車輪才能隨著車體一起離開鐵軌;縱向電磁鐵與“L”型鋼之間的間隙在未通電時保持在10mm左右,當電磁鐵通電時保持在5mm左右,橫向電磁鐵與“L”型鋼之間的間隙始終保持在5mm左右;在原車體的底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其寬度略小于內輪距,長度與車體長度相等,框架的底邊離鋼鐵軌上部的鋁合金框架很小的距離,車體底部的鋁合金框架內鋪設有導線,當車體被吸離軌道時,導線內通入三相交流電,此交流電在鋼鐵軌上部的鋁合金框架內感應生成渦流(與車體下部的鋁合金框架內方向相反的電磁場)推動車體高速前進;列車需要的電力由輸電裸線和引線提供,縱向電磁鐵和橫向電磁鐵內的電流大小由激光測距儀和計算機共同控制來保證縱向電磁鐵與“L”型鋼、橫向電磁鐵與“L”型鋼的間隙始終保持在5mm左右。
全文摘要
一種低成本超高速磁懸浮列車,是對現有列車的改進,在原有路基及枕木的基礎上鋪設新路基,在新路基上依次有混凝土底座、倒置的“L”型鋼,并在原有“工”字鋼鐵軌的上部固定一鋁合金框架,磁懸浮列車是在原有車體的底部鋪設數根橫梁,在車體兩側用兩根縱梁將橫梁連接起來,縱梁的上部和左、右側每隔一定間隙固定兩個電磁鐵,每對電磁鐵之間固定兩個激光測距儀,車體底部固定一個限制框,車體底部固定一鋁合金架其內鋪設有導線。這種超高速磁懸浮列車成本低速度可達500km/N,解決了同類技術成本昂貴的問題。
文檔編號B61B13/08GK1257799SQ9812114
公開日2000年6月28日 申請日期1998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1998年12月24日
發明者李世震 申請人:李世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