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一種鐵道線路起撥道作業機械,特別是指一種小型便攜式起撥道器。
鐵道線路上的鋼軌,在機車車輛運行和路基變形等外力的作用下,經常產生垂直和水平方向的位移,影響了行車速度和行車安全,為恢復鐵道鋼軌的正常狀態,一般通過起撥道作業對鋼軌進行調整。中國專利CN85105828B公開了一種由底盤、撥桿和工作缸等部件組成的三鉸點、四連桿機構的液壓起撥道器;CN88104478A公開了一種由前底盤、后底盤、撥桿和工作缸等組成的四鉸點、五連桿機構的液壓起撥道器,這兩種起撥道器在工作中不但會出現“跳軌”現象,也就是當鋼軌被撥到一定高度時,會突然下降一定距離,影響線路撥道質量,增加機器損壞,而且,其機器桿件也都比較長,閥體、油箱等部件結構復雜,造成整體結構不緊湊,重量大,強度低,工藝難度大制造困難,又因為沒有前輪,機器移動也不方便。
鑒于已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提出了一種小型便攜式起撥道機器。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其撥桿上具有凹形槽,使撥道作業中,撥桿上的凸臺始終卡在鋼軌底部,從而不發生“跳軌”現象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改進了油缸和后走行輪安裝結構,從而縮短了底盤桿件長度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
本發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種增大了后插套及底盤構件的強度,從而避免其損壞變形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
本發明起撥道器主要由底盤、撥桿、起道輪、工作缸、油箱、閥體、雙柱塞泵組成;底盤、工作缸、撥桿互相鉸接成平面三鉸點四連桿、或四鉸點五連桿、或五鉸點六連桿機構;撥桿與工作缸鉸接處(B)安裝著起道輪,在撥桿靠近起道輪一側有一頂起鋼軌的凸臺;工作缸一側安裝著閥體,閥體上安裝有油箱,油箱內設置著雙柱塞泵,其特征在于在撥桿的凸臺后側有一凹形槽,使在撥道作業中,鋼軌始終頂在起道輪側,撥桿凸臺始終卡抵在鋼軌底部,以消除“跳軌”現象;
本發明在底盤的后鉸點軸的軸孔耳上設有一對凸耳,用以安裝后走行輪,從而縮短桿件長度;
本發明還在于底盤后鉸點處的后插套與閥體之間;設有加強拉筋,又在底盤后段上設置一凹形拉筋,以提高機械強度。
下面結合附圖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整機結構示意圖。
圖2a、2b、2c分別為本發明三鉸點四連桿、四鉸點五連桿、五鉸點六連桿機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撥桿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4為已有技術撥桿工作狀態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閥體結構正視示意圖。
圖6為本發明閥體結構側視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底盤結構示意圖。
圖8為本發明鉸點軸結構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油箱正視剖面示意圖。
圖10為本發明油箱側視示意圖。
圖11為本發明工作缸結構示意圖。
本發明液壓起撥道器,如圖1所示,主要由底盤1、撥桿2、起道輪3、工作缸4、油箱5、閥體6、雙柱塞泵7組成;其中,底盤1可以是剛性整體件,也可由二節、三節鉸接而成,與撥桿2和工作缸4組成三鉸點四連桿、四鉸點五連桿或五鉸點六連桿結構,如圖2a、2b、2c所示,底盤1的前端與撥桿2鉸接于A點、后端與閥體6鉸接于C點,底盤1若分二節、三節,則具有鉸點D或D加E;所述閥體6靠螺紋與工作缸4連接,內有一密封墊8以保證密封;工作缸4內裝設一活塞9,內有一至二道密封圈10用以密封,活塞9的端部有一連接座11置于活塞9的空腔內;連接座11與起道輪3和撥桿2通過軸12鉸接于B點;工作缸4的另一端上通過外螺紋連接一缸帽13,所述撥桿2在靠近起道輪3一側具有一高約3~15mm的凸臺14,如圖3所示在該凸臺14與鉸點B之間有一弧形凹槽15,用以防止“跳軌”現象,該凹槽15的尺寸與起道輪3的大小有關,一般其深度H(自凸臺14的臺頂至凹槽15最低點)為10~25mm,如起道輪3直徑為54mm,可選凸臺高6mm,凹槽深度為14mm,這樣的結構使得當撥桿2以鉸點A為軸向上抬起時,使鋼軌始終坐落在凸臺14之上,并卡抵在起道輪3之側,當撥桿2轉動到最終位置時(α終=55°),除凸臺14外,其凹槽部分15不接觸鋼軌軌底,從而平穩地使鋼軋產生垂直和水平兩個方向上的位移。
本發明為了縮短桿件長度,在結構上做了如下改進在閥體6的鉸接點C的轉軸套筒16上兩側制有一對凸耳17,凸耳17中裝有軸18,用以安裝后走行輪19;同時,在轉軸套筒16上可整體鑄造出與該套筒16垂直相連的多用后插套20,這一結構與CN85105828所公開的結構相比,明顯地縮短了桿件機構的長度,此外,工作缸2與缸帽13的配合方式改為工作缸2以外螺紋與缸帽13螺接,也進一步縮短了桿件的長度。
另外,如圖6所示,在所述后插套20和閥體6之間還固連一加強筋21,因此,該后插套20除具有插入手柄以使工作缸活塞回位和推動起撥道器在鋼軌上移動的功能之外,還增強了軸套筒16的機械強度如圖7所示,在底盤1鉸接C點軸孔16的一側,距鉸點C30~50mm處,設置一加強筋22,以增強底盤強度使其不變形。
圖11給出了工作缸的結構示意圖,工作缸4在與閥體6連接的一側外壁上具有一定位環23,環上有凹槽,可用來在組裝工作缸4和閥體6時作為擰緊之用,同時起到定位的作用,該定位環23的尺寸可為寬5-15mm,高2-5mm。
在底盤1的A、C兩鉸點處,在其軸套上各設有一與垂直方向呈10~30°角的螺釘孔,用以固定鉸接軸;在兩鉸接軸24和25上,各開有一寬3~8mm,深1~3mm的弧形凹槽26,與上述螺釘孔對應,用于鉸接軸的鎖定。此外,在鉸接軸24上,還安裝有一前走行輪27(圖7),以便起撥道器的推解。
本發明的油箱5用螺栓28固定在閥體6上。油箱5的結構如圖1、9、10所示,有一加油孔29兼做排氣閥,油箱5兩側壁上開有支架孔30,用來固定花鍵軸31;油箱5內有兩個柱塞泵7,柱塞泵7由搖臂32帶動拉桿33,拉桿33通過銷軸24與柱塞桿35相連,柱塞桿35置于柱塞泵7內,柱塞泵7通過螺紋在閥體6連接,用密封墊、密封圈保持密封;在油箱5的外側,于花鍵軸31的一端安裝有一把套36。
閥體6上,還安裝有回油閥37、四個單向閥38、39,還有溢流閥40,起過載保護作用。
本發明起撥道器的結構尺寸可根據需要在一定范圍內選擇,例如,當起撥道器為三鉸點四連桿機構時,各桿件的參數為;(mm),CB初=160-280,CB終=180-375,AB=170-270,AC=360-470,最佳值為CB初=208,CB終=320,AB=198,AC=398。當起撥道器為四鉸點五連桿機構時,CB初=160-280,CB終=180-375,AB=170-270,AD=70-180,DC=180-280,最佳值為CB初=208,CB終=320,AB=198,AD=135,DC=263。
本發明液壓起撥道器的工作過程如下將起撥道器插入軌底,搬動插入把套36的手柄,使雙柱塞泵7產生高壓油并進入工作缸4,迫使活塞9伸出,活塞9和撥桿2產生繞鉸點B不同方向的旋轉,使處于鉸點B處的起道輪3在旋轉中向上升起,并沿以A為中心,撥桿2長度為半徑的圓弧軌跡運動,從而使起道輪3既有垂直位移又有水平位移,在作業過程中,起道輪3輪側始終卡置在軋底側邊,同時撥桿凸臺14始終托住軌底,從而無“跳軌”現象而平穩地完成起撥道作業。
本發明起撥道器的系統溢流壓力為40~45MPa,最大撥道量85mm,最大起道量120mm,最大撥道力13500kg,最大起道力22000kg,起撥角α初=12°,α終=55°,后轉角β初=10°10′、β終=28°,縮短桿件后,增大了初始起道力,達4895kg(已有技術為3785kg),保證不侵入限界,作業安全可靠,撥起比小于1∶1,具有一機兩用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主要由底盤、撥桿、起道輪、工作缸、油箱、閥體、雙柱塞泵組成;底盤、工作缸、撥桿互相鉸接成平面三鉸點四連桿、或四鉸點五連桿、或五鉸點六連桿機構;撥桿與工作缸鉸接處(B)安裝著起道輪,在撥桿靠近起道輪一側有一頂起鋼軌的凸臺;工作缸一側安裝著閥體,閥體上安裝有油箱,油箱內設置著雙柱塞泵,其特征在于,所述撥桿在其凸臺與鉸接處(B)之間有一弧形凹槽,凹槽的深度為10~25mm。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其特征在于在工作缸與底盤鉸接處(C)的閥體上具有兩個凸耳,兩凸耳之間安裝后走行輪;在底盤與撥桿鉸接處(A)裝有一前走行輪。
3.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工作缸與底盤鉸接處(C)的閥體軸套上設有一多用后插套,在該后插套與閥體之間有一加強筋。
4.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盤在靠近鉸點處具有一弧形加強拉筋;在底盤和前后鉸點(A、C)處具有用來固定鉸接軸的螺釘孔,在鉸接軸套上設有與垂直方向呈10~30°角的螺釘孔,在鉸接軸上開有寬3~8mm、深1~3mm的弧形凹槽,用以銷緊鉸接軸。
5.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缸的一端以其外螺紋與缸帽相配合,在另一端與閥體相連接處有一寬為5-15mm、高為2-5mm的定位環帶,該環帶上有凹槽,可供安裝擰緊之用。
6.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其特征在于當起撥道器為三鉸點四連桿機構時,各桿件的參數為;(mm),CB初=160-280,CB終=180-375,AB=170-270,AC=360-470,最佳值為CB初=208,CB終=320,AB=198,AC=398。
7.按照權利要求1、2所述的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其特征在于當起撥道器為四鉸點五連桿機構時,CB初=160-280,CB終=180-375,AB=170-270,AD=70-180,DC=180-280,最佳值為CB初=208,CB終=320,AB=198,AD=135,DC=263。
全文摘要
本發明為一便攜式液壓起撥道器,由底盤、撥桿、起道輪、工作缸、油箱、閥體、雙柱塞組成。在撥桿的凸臺后側有一凹形槽,使在撥道作業中,鋼軌始終頂在起道輪側,撥桿凸臺始終卡抵在鋼軌底部,以消除“跳軌”現象。本發明在底盤的后鉸點軸的軸孔耳上設有一對凸耳,用以安裝后走行輪,從而縮短桿件長度;本發明還在底盤后鉸點處的后插套與閥體之間,設有加強拉筋,又在底盤后段上設置一凹形拉筋,以提高機械強度。
文檔編號E01B33/00GK1073230SQ92114500
公開日1993年6月16日 申請日期1992年12月19日 優先權日1992年12月19日
發明者程勉海 申請人:牡丹江鐵路分局林口液壓起撥道機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