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軌道車輛,提供一種座椅連接機構及軌道車輛。
背景技術:
1、軌道車輛的車體具有底架和側墻,目前一些軌道車輛的乘客座椅沿其自身橫向的一端與底架固定連接,另一端直接與側墻固定連接。為減少零部件的數量,一些軌道車輛的側墻上設置有型材,將內飾墻板、內飾地板和乘客座椅連接于型材上。乘客座椅與型材之間的減振效果差,軌道車輛行駛于軌道上時,由于軌道的平整度以及軌道的高低起伏,會導致車體振動,進而影響乘客座椅的乘坐舒適性。
2、因此,如何解決現有技術中乘客座椅的乘坐舒適性差的問題,成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要解決的重要技術問題。
技術實現思路
1、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座椅連接機構及軌道車輛,用以解決現有技術中乘客座椅的乘坐舒適性差的缺陷,提高乘客座椅與車體之間的減振效果,提高乘客座椅的乘坐舒適性。
2、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座椅連接機構,適于連接座椅和車體,所述座椅連接機構包括:
3、第一連接型材,設置于所述車體的側墻,所述第一連接型材遠離所述側墻的一側形成有第一連接部;
4、連接座,與所述第一連接部固定連接;
5、第一減振組件,設置于所述連接座與所述座椅之間,所述第一減振組件適于沿縱向和豎向衰減所述側墻產生的振動;
6、第二減振組件,設置于所述座椅與所述車體的底架之間,所述第二減振組件適于沿橫向和豎向衰減所述底架產生的振動。
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
8、第一卡槽,沿縱向延伸,所述第一卡槽遠離所述側墻的一側具有開口;
9、防轉件,嵌置于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所述防轉件上設置有過孔,所述過孔沿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方向貫穿所述防轉件,且所述過孔沿縱向貫穿所述防轉件的一端;
10、第一連接螺栓,具有螺帽部、過渡部和螺紋部,所述螺帽部適于位于所述第一卡槽內,且所述螺帽部能夠繞自身軸線相對于所述第一連接型材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轉動,在所述第一位置,所述螺帽部面向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的一側能夠抵接于所述第一連接型材,且所述過渡部適于與所述過孔相卡接,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螺帽部和所述過渡部能夠進出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所述螺紋部適于貫穿所述連接座;
11、第一連接螺母,適于與所述螺紋部螺紋連接。
12、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減振組件包括:
13、第一基座,與所述連接座固定連接;
14、第一安裝座,設置于所述第一基座的內部,所述第一安裝座具有一對第一受力支撐,一對所述第一受力支撐沿縱向分布于所述第一安裝座的兩側;
15、第一阻尼層,包覆于所述第一受力支撐的外部,且所述第一阻尼層填充于所述第一安裝座與所述第一基座之間;
16、第一連接件,嵌置于所述第一安裝座的內部,所述第一安裝座適于沿縱向和豎向限制所述第一連接件移動,所述第一連接件適于與所述座椅相連接。
1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
18、第一蓋板,設置于所述座椅與所述側墻之間,所述第一蓋板位于所述連接座與所述第一減振組件的上方,所述第一蓋板與所述座椅固定連接。
19、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
20、第二連接型材,設置于所述第二減振組件與所述座椅之間,所述第二連接型材與所述第二減振組件固定連接,所述第二連接型材上設置有第二連接部,所述第二連接部適于與所述座椅固定連接。
21、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
22、第二卡槽,沿縱向延伸,所述第二卡槽遠離所述第二減振組件的一側具有開口;
23、第二連接螺母,具有抵接部和卡接部,所述第二連接螺母適于位于所述第二卡槽內,且所述第二連接螺母能夠繞自身軸線相對于所述第二連接型材在第三位置與第四位置之間轉動,在所述第三位置,所述抵接部面向所述第二卡槽的開口的一側能夠抵接于所述第二連接型材,且所述卡接部適于與所述第二卡槽的開口相卡接,在所述第四位置,所述抵接部和所述卡接部能夠進出所述第二卡槽的開口;
24、第二連接螺栓,適于將所述座椅與所述第二連接螺母連接在一起。
25、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型材上設置有容納腔,所述容納腔位于所述第一卡槽的下方,所述容納腔沿縱向延伸,所述容納腔遠離所述側墻的一側具有開口;
26、所述連接座上設置有過線孔,所述過線孔與所述容納腔的開口對應。
27、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還包括:
28、第二蓋板,適于遮蓋所述第一卡槽的開口和所述容納腔的開口,所述第二蓋板與所述第一連接型材可拆卸連接。
29、根據本發明的一個實施例,所述第一連接型材上設置有插槽,所述插槽適于供內飾墻板的下端插入;
30、和/或,所述第一連接型材上設置有搭接部,所述搭接部適于與地板擋水板相搭接。
31、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一種軌道車輛,包括上述的座椅連接機構。
32、本發明實施例中的上述一個或多個技術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術效果之一:
33、根據本發明第一方面實施例提供的座椅連接機構,用于連接座椅和車體,座椅連接機構包括第一連接型材、連接座、第一減振組件和第二減振組件。第一連接型材設置于車體的側墻上,第一連接型材遠離側墻的一側形成有第一連接部,連接座與第一連接部固定連接。第一減振組件設置于連接座與座椅之間,第一減振組件能夠沿縱向和豎向衰減側墻產生的振動,減少車體的側墻產生的振動對座椅的影響。第二減振組件設置于座椅與車體的底架之間,第二減振組件能夠沿橫向和豎向衰減底架產生的振動,減少車體的底架產生的振動對座椅的影響。如此設置,座椅與車體相連接時,座椅的一端通過第一減振組件連接于車體的側墻,座椅的另一端通過第二減振組件連接于車體的底架,且第一減振組件和第二減振組件能夠綜合地在橫向、縱向和豎向衰減車體產生的振動,從而減少車體振動對座椅的影響,提高乘客座椅的乘坐舒適性,解決了現有技術中乘客座椅的乘坐舒適性差的問題。
34、根據本發明第二方面實施例提供的軌道車輛,由于具備如上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因此同樣具備如上所述的各種優勢。
1.一種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適于連接座椅(1)和車體,所述座椅連接機構包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部包括: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減振組件(5)包括: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5.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連接部包括:
7.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型材(2)上設置有容納腔(28),所述容納腔(28)位于所述第一卡槽(8)的下方,所述容納腔(28)沿縱向延伸,所述容納腔(28)遠離所述側墻(3)的一側具有開口;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9.根據權利要求1-3任一項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接型材(2)上設置有插槽(31),所述插槽(31)適于供內飾墻板(33)的下端插入;
10.一種軌道車輛,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權利要求1至9中任一項所述的座椅連接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