軌道道床及其施工方法、高分子隔振支座更換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軌道道床及其施工方法、高分子隔振支座更換方法,該軌道道床包括基底,還包括:多塊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依次排列;高分子隔振支座,安裝于基底與浮置道床板之間,并分列于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兩側;檢修口為矩形開設于浮置道床板的中間位置,其尺寸分別大于壓制在其兩側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尺寸;鋪設于浮置道床板上的軌排,其包括分列于檢修口兩側的兩列軌枕和分別固定在兩列軌枕上的一對鋼軌。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可以抬升浮置道床板設定高度后,從檢修口處即可安裝和更換高分子隔振支座,無需將浮置道床板從原位置移除,也無需現場制作合適尺寸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大大方便了作為減振裝置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
【專利說明】軌道道床及其施工方法、高分子隔振支座更換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領域軌道交通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軌道道床及其施工方法、高分子隔振支座更換方法。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鎮人口日益增加,城市內部和城際之間的地面交通越來越擁堵。為了緩解交通壓力,越來越多的地鐵線路建成通車。
[0003]地鐵列車運行時,其車輪對軌道的沖擊會產生較強烈振動,并產生較高強度的噪聲。較強烈的振動可能對地表的建筑結構產生不良影響;而地鐵往往在人口密集區域的地下穿行,較高強度的噪聲干擾了地鐵附近居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因此,往往需要對位于人口密集區域之下、以及周圍敏感建筑物較多的地鐵的區域進行減振降噪。
[0004]目前,一種具有減振降噪功能的地鐵的軌道道床,垂直于線路方向的剖視圖如圖1所示,包括:基底、覆蓋于基底上表面的減振裝置(可以是減振墊)、覆蓋于減振墊上表面的浮置板道床、嵌于浮置板道床中設定深度的軌排。基底的上表面的中間位置開設有排水溝;減振墊可以延伸到浮置板道床的側面與隧道壁之間;在浮置板道床上表面的邊緣與其它結構(例如隧道壁)之間設置有密封條;浮置板道床中預埋有觀察筒,觀察筒沿垂直于水平面方向貫穿浮置板道床;軌排包括嵌于浮置板道床上表面的兩列軌枕、分別固定于兩列軌枕上的兩根鋼軌。浮置板道床將列車通過時的動載荷傳遞到減振墊;減振墊產生彈性形變,將動載荷產生的機械能部分轉化為內能消散,從而達到減振降噪的目的。
[0005]現有的一種上述軌道道床的施工方法,包括:預留出排水溝后澆筑基底;加蓋排水溝蓋板后,在基底的上表面覆蓋基底鋪設減振墊并固定,對減振墊沿線路方向的兩側面進行密封;在減振墊的上表面覆蓋減振墊鋪設隔離膜;在基底上空設定高度架設軌排后,預埋觀察筒后在隔離膜上覆蓋減振墊澆筑浮置板道床。
[0006]在實際應用中,本發明的發明人發現,采用現有施工方法修筑的具有減振降噪功能的軌道道床中,垂直于線路方向的橫截面內,減振墊的寬度不小于浮置板道床下表面、或基底上表面的寬度;沿線路方向,減振墊的長度與浮置板道床的長度相等。浮置板道床中預留的檢查孔主要用于檢查排水溝、或者減振墊的狀態,其尺寸遠小于減振墊的尺寸。因此,當需要更換減振墊時,需要將浮置板道床從減振墊的上方抬升后從原水平位置移除,才可進行減振墊的更換,更換減振墊后恢復浮置板到原位置,施工難度較大,耗時較長。而且,對于線路上每段軌道道床的基底,需要根據該段基底的實際寬度,對減振墊進行測量、裁剪后以拼接的方式進行鋪設和固定,工序繁瑣,耗時較長。對于已運營的地鐵線路,在其“天窗”時間(例如前一天末班車與其后一天首班車之間的時間間隔)內不足以更換減振墊;也就是說,若需要更換減振墊,則很可能需要暫停地鐵路線的運營,嚴重影響了交通。
[0007]綜上所述,采用現有的施工方法修筑的具有減振降噪功能的軌道道床,存在更換減振裝置不方便的缺點;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種更便于更換減振裝置的軌道道床。
【發明內容】
[0008]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缺陷,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軌道道床及其施工方法、高分子隔振支座更換方法,可以更加方便地更換軌道道床中的減振裝置。
[0009]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根據一個方面,提供了一種軌道道床,包括基底,還包括:
[0010]多塊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依次排列;
[0011]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于所述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并分列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兩側;所述檢修口為矩形開設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中間位置,其長度、寬度分別大于壓制在其兩側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長度、寬度;
[0012]鋪設于所述浮置道床板上的軌排,其包括:分列于所述檢修口兩側的兩列軌枕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兩列軌枕上的一對鋼軌。
[0013]進一步,所述軌道道床,還包括:浮置道床板限位器;
[0014]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位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用于對所述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垂直于線路方向分別進行限位。
[0015]較佳地,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包括樁部,以及分別設置于其兩個側面的側貼部;其中,
[0016]所述樁部和側貼部的形狀均為長方體;所述樁部固定于所述檢修口的角處的基底上,所述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
[0017]進一步,所述軌道道床,還包括: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
[0018]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為條狀,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另一端固定于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
[0019]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根據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軌道道床的施工方法,包括:
[0020]在修筑的基底的上方,沿線路方向懸空架設軌排;所述軌排包括:兩列軌枕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兩列軌枕上的一對鋼軌;
[0021]在所述基底上、位于所述兩列軌枕之間,鋪設長方體的模具,并沿所述軌排的兩側,在所述基底上垂直設置模板;
[0022]在所述模具與模板之間架設鋼筋籠后,在所述模具與模板之間,以及所述基底與所述軌排之間澆筑混凝土,并使得混凝土的上表面高于所述軌排的軌枕的下表面;
[0023]所述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浮置道床板;之后,拆除所述模具形成所述浮置道床板中的檢修口 ;
[0024]將所述浮置道床板抬升設定高度后,從其檢修口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在所述基底上,并分列于所述檢修口的兩側;
[0025]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降下,使所述浮置道床板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所述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
[0026]進一步,所述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在所述基底上之前,還包括:
[0027]將條狀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以及
[0028]在所述浮置道床板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所述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后,還包括:
[0029]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另一端固定在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
[0030]進一步,所述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降下后,還包括:
[0031]安裝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放置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并使得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后,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固定在所述基底上。
[0032]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根據另一個方面,還提供了一種軌道道床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方法,包括:
[0033]對于壓制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浮置道床板,將其在原水平位置向上抬升設定的高度;
[0034]從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更換該浮置道床板下方的高分子隔振支座;
[0035]將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降下,使其將更換后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
[0036]進一步,所述浮置道床板被抬升之前,還包括:
[0037]拆除浮置道床板限位器:解除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之間的固定連接;之后,從所述檢修口處移除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
[0038]進一步,在所述將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降下之后,還包括:
[0039]安裝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鋪設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并使得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后,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固定在所述基底上。
[0040]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在浮置道床板中開設有檢修口,并且檢修口的各向尺寸分別大于定制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各向尺寸;使得抬升浮置道床板設定的高度后,從檢修口處即可更換高分子隔振支座,無需將浮置道床板從原水平位置移除,也無需現場制作合適尺寸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大大方便了作為減振裝置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41]圖1為現有技術的具有減振降噪功能的軌道道床的垂直于線路的剖面的示意圖;
[0042]圖2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道床的垂直于線路的剖面的示意圖;
[0043]圖3、4a、4b均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道床的俯視示意圖;
[0044]圖5為本發明實施例的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結構示意圖;
[0045]圖6a、6b為本發明實施例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結構示意圖;
[0046]圖7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道床的施工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0047]圖8為本發明實施例的軌道道床中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方法的流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48]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參照附圖并舉出優選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然而,需要說明的是,說明書中列出的許多細節僅僅是為了使讀者對本發明的一個或多個方面有一個透徹的理解,即便沒有這些特定的細節也可以實現本發明的這些方面。
[0049]本發明的發明人考慮到,可以根據地鐵環評要求和具體施工方案預制設定尺寸的高分子隔振支座作為減振裝置;在浮置板道床中開設檢修口形成浮置道床板,并使得檢修口在水平截面內的尺寸大于高分子隔振支座在水平截面內的尺寸。當需要更換高分子隔振支座時,只需要將浮置道床板從原水平位置升起設定的高度后,直接通過檢修口進行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即可;無需將浮置框架道床從原位置移除,也無需對高分子隔振支座進行測量、裁剪和拼接,工序少耗時短,從而實現更方便地更換軌道道床中的減振裝置。
[0050]基于上述考慮,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具有減振降噪功能的軌道道床,其垂直于沿線路方向的剖面的示意圖如圖2所示,其中包括:基底、高分子隔振支座、多塊浮置道床板、鋪設于浮置道床板上的軌排,以及浮置道床板限位器。
[0051]基底可以為現澆鋼筋混凝土。
[0052]多塊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依次排列。浮置道床板可以為現澆鋼筋混凝土,整體上呈塊狀,水平截面的形狀為長方形。如圖3所示,浮置道床板的中間位置開設有至少一個檢修口 ;檢修口鉛直貫穿浮置道床板。
[0053]如圖3所示,在基底的上表面,位于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兩側,沿線路方向分別排列兩列高分子隔振支座,且高分子隔振支座被壓制于基底與浮置道床板之間。每列高分子隔振支座包括多個高分子隔振支座。高分子隔振支座可以是預先定制的。檢修口的形狀可以是根據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形狀定制的;較佳地,檢修口的形狀可以是矩形。檢修口的形狀的各向尺寸分別大于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形狀的各向尺寸。例如,檢修口的形狀可以是長1200mm寬800mm、或者長800mm寬800mm的矩形;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形狀可以是長600mm寬600mm、或者長700_寬700_的矩形。
[0054]鋪設于浮置道床板上的軌排,可以包括一對平行鋼軌和兩列軌枕。如圖4a所示,兩列軌枕分列于檢修口的兩側,兩列軌枕分別通過扣件固定一對平行鋼軌。一列軌枕由多個軌枕構成,多個軌枕沿線路方向依次間隔排列。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滿足軌排中鋼軌的軌下凈空的要求(即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位于軌枕的上、下表面之間)。
[0055]如圖3所示,浮置道床板的沿線路方向的長度大于軌排中一對平行鋼軌間的軌距;例如,沿線路方向,浮置道床板的長度為6m。沿線路方向,檢修口的長度不小于軌枕間距且不大于軌枕間距的三倍。
[0056]事實上,如圖2、3所示,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還包括:浮置道床板限位器。浮置道床板限位器位于浮置道床板中檢修口的角處,用于對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垂直于線路方向分別進行限位。具體地,如圖5所示,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包括樁部和兩個側貼部;樁部和側貼部均可以為長方體;兩個側貼部分別設置在樁部的兩個相鄰的側面上;樁部通過螺栓等固定在檢修口的角處的基底上,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兩個側貼部的上表面均高于浮置道床板的下表面。
[0057]事實上,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還包括: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如圖6a所示,一種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呈條狀,其一端固定在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另一端被固定在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該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厚度不大于被浮置道床板壓制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厚度。
[0058]如圖6b所示,另一種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包括箍部和定位部。箍部呈矩形框狀,緊箍于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定位部呈條狀,其一端固定在同一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箍部的外緣,另一端固定在與被箍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該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中箍部、定位部的厚度均不大于被浮置道床板壓制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厚度。
[0059]此外,如圖4b所示,浮置道床板可以開設有兩個以上檢修口,相鄰的兩個檢修口之間的間距不小于軌枕間距且不大于軌枕間距的三倍。例如,相鄰的兩個檢修口之間的間距為800mm或者1000mm。浮置道床板在與線路方向垂直的兩個外側面,還分別開設有兩個內凹口。對于相鄰的兩個浮置道床板,在其相鄰處,兩個內凹口沿線路方向的開口相對形成一個浮置道床板之間的檢修口。該檢修口的形狀可以是長800mm寬800mm的矩形。
[0060]另外,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中,如圖4b所示,在相鄰的兩個浮置道床板之間設置有一對水平剪力板;對于每個水平剪力板,沿線路方向,其一端固定于一塊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其另一端固定于另一塊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沿線路方向,一對水平剪力板分別位于浮置道床板之間的檢修口的兩側。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中,在浮置道床板之間設置有一對側置式剪力板。一對側置式剪力板可以沿線路方向,分別位于浮置道床板的兩個外側面;對于每個側置式剪力板,沿線路方向,其一端固定于一塊浮置道床板的外側面,其另一端固定于相鄰的另一塊浮置道床板的外側面。如圖4b所示,一對側置式剪力板還可以沿線路方向,分別位于浮置道床板之間的檢修口的兩個內側面;對于每個側置式剪力板,沿線路方向,其一端固定于一塊浮置道床板的內側面,其另一端固定于另一塊浮置道床板的內側面。
[0061]事實上,基底上表面的高程為設定高程。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厚度為設定的支座厚度,高分子隔振支座被浮置道床板壓制后厚度的形變量不大于設定的厚度形變閾值;例如,設定的支座厚度為30?40mm,設定的厚度形變閾值為2?3mm。浮置道床板的厚度為設定的道床厚度;例如,設定的道床厚度為300_。在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中,在浮置道床板與隧道的側壁之間施工有輔助密封構件(圖中未標)。浮置道床板的外側面與輔助密封構件的側面平行相對,兩側面之間間距不大于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厚度;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與輔助密封構件的上表面齊平。在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邊緣與密封構件的上表面邊緣之間,沿線路方向設置有密封條。輔助密封構件可以為混凝土構件;密封條的材質可以是聚氨酯橡膠、PVC (Polyvinyl chloride polymer,聚氯乙烯)等。
[0062]較佳地,在基底上表面,沿線路方向,設置有下凹的排水溝。排水溝穿行于檢修口下方;排水溝垂直于線路的截面可以為矩形截面;排水溝上可以加蓋水溝蓋板。水溝蓋板可以是3_厚的鋼板。水溝蓋板上可以焊接有錨固鋼筋,并通過錨固鋼筋錨固于浮置道床板中。
[0063]對應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該軌道道床的一種施工方法,其流程如圖7所示,包括以下步驟:
[0064]S701:在隧道基層上修筑基底。
[0065]具體地,在隧道底部(例如抑拱之上的二次襯砌)上,沿線路方向,依次分段修筑基底。修筑一段基底的過程具體為:根據一段基底的設計長度、寬度,在隧道底部上,設置垂直于隧道底部的模板;設置的模板圍出封閉的區域,即圍成該區域的模板緊貼待修筑的該段基底的外側面;在模板圍成的空間內架設鋼筋籠后澆筑設定厚度的混凝土。之后,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養護,待其凝固達到設定強度后形成該段基底;拆除該段基底的模板。具體的養護方法為本領域的慣用技術手段,不再贅述。該段基底的上表面的高程為設計高程。[0066]較佳地,在設置模板時,對于待澆筑的一段基底,在其預定的上表面垂直于線路的中間位置處,沿線路方向用模板圍出一個凹槽,該凹槽的長度與待修筑的該段基底的長度相等。在凹槽處垂直于水平面的模板與緊貼待修筑的該段基底外側面的模板之間,依次架設鋼筋籠、澆筑混凝土。養護澆筑混凝土形成該段基底后,拆除模板;在該段基底上表面的中間位置處、拆除模板后形成的凹槽即為該段基底的排水溝。
[0067]S702:沿線路方向,在基底的上方架設軌排。
[0068]具體地,沿線路方向,通過支撐架將軌排懸空架設在基底的上方。軌排包括兩列軌枕和分別固定在兩列軌枕上的一對鋼軌;使得軌排中的軌枕的下表面與基底之間留有間隙。該間隙小于待修筑的浮置道床板的厚度。
[0069]例如,可以通過上承式支撐架、或者下承式支撐架將軌排懸空架設在基底的上方。其中,上承式支撐架和下承式支撐架的使用方法為本領域技術人員所熟知,不再贅述。
[0070]之后,調整軌排的位置,使得軌排中的鋼軌的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即使得鋼軌平順。例如,調整軌排的位置,使得軌排中的鋼軌的水平、軌向、和軌面的高低等符合相應的規格。
[0071]S703:在基底與軌排之間修筑浮置道床板并預留出浮置道床板中的檢修口。
[0072]具體地,在基底上、位于軌排的兩列軌枕之間,放置長方體的模具;并沿軌排的兩側,在基底上垂直設置模板;模板位于待修筑的浮置道床板垂直線路方向的兩外側面處。模具占用的空間即為待修筑的浮置道床板中檢修口的空間。當逐塊修筑浮置道床板時,對于待修筑的浮置道床板,在其沿線路方向的各外側面處的基底上分別垂直設置模板;模板圍成封閉的區域。在模具與模板之間架設鋼筋籠;之后,在模具與模板之間,以及基底與軌排之間澆筑混凝土,并使得混凝土的上表面滿足軌排中鋼軌的軌下凈空的要求(即作為浮置道床板的混凝土的上表面位于軌枕的上、下表面之間)。之后,對澆筑的混凝土進行養護,待澆筑的混凝土凝固達到設定強度后形成浮置道床板;拆除模具后形成浮置道床板中的檢修口。具體的養護方法為本領域的慣用技術手段,不再贅述。較佳地,還可以在形成浮置道床板后拆除模板。
[0073]較佳地,在修筑浮置道床板之前,還可以在待修筑的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覆蓋基底鋪設隔離膜;并使得模具、模板的底部均與隔離膜緊密接觸。
[0074]較佳地,在鋪設隔離膜之前,還可以在基底的排水溝的上方開口處安裝水溝蓋板。可以在澆筑混凝土前,在模具與隔離膜接觸處增加密封裝置,以防止混凝土滲入待修筑的浮置道床板中檢修口的范圍內。在設置鋼筋籠的過程中,還可以安裝防迷流端子、尼龍套管等結構或部件。
[0075]S704:將浮置道床板抬升設定高度后,從其檢修口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在基底上。
[0076]具體地,對于每塊浮置道床板,將其抬升設定高度,設定高度大于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厚度;針對該浮置道床板的每個檢修口,從該檢修口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在該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并分列于該檢修口的兩側。
[0077]較佳地,在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到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之前,如圖6a所示,將條狀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一端固定在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對于固定有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將其鋪設在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并分列于該檢修口的兩側。
[0078]或者,在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到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之前,如圖6b所示,將另一種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箍部的錮緊在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對于被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箍部所箍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將其鋪設在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并分列于該檢修口的兩側。
[0079]進一步,在抬升浮置道床板之前,還可以在浮置道床板與隧道的側壁之間修筑輔助密封構件;使得輔助密封構件的側面與浮置道床板的外側面平行相對,且兩側面之間留有縫隙;并使得輔助密封構件的上表面與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齊平。
[0080]S705:將抬升的浮置道床板下降到高分子隔振支座上后,安裝附屬裝置(例如浮置道床板限位器、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
[0081]具體地,沿垂直于水平面的方向,將抬升的浮置道床板緩慢地下降到已安裝的高分子隔振支座上;浮置道床板將已安裝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浮置道床板與基底之間。
[0082]更優地,在浮置道床板將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基底與浮置道床板之間后,還可以安裝浮置道床板限位器、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水平剪力板、側置式剪力板、密封條和檢修口蓋板等附屬裝置。
[0083]安裝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方法具體包括:將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鋪設于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并使得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后,將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通過螺栓或錨栓等固定在檢修口處的基底上;并使得兩個側貼部的上表面高于浮置道床板的下表面。
[0084]安裝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方法具體包括:將圖6a中條狀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未固定的另一端通過螺栓或者錨栓等固定到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或者,對于外側面箍有另一種圖6b中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定位部未固定的另一端通過螺栓或者錨栓等固定到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
[0085]安裝水平剪力板和側置式剪力板的方法具體為:可以采用螺栓,分別將水平剪力板和側置式剪力板固定在步驟S703中涉及的尼龍套管中。安裝密封條的方法具體為:在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邊緣與輔助密封構件的上表面邊緣之間,沿線路方向設置密封條。安裝檢修口蓋板的方法具體為:覆蓋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加蓋檢修口蓋板。更優地,還可以精校軌道的幾何尺寸。
[0086]對應于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軌道道床,本發明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該軌道道床中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方法,其流程如圖8所示,包括如下步驟:
[0087]S801:對于壓制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浮置道床板,將其抬升設定高度。
[0088]具體地,對于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針對壓制其的浮置道床板,將該浮置道床板向上抬升設定高度。設定高度大于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厚度。
[0089]較佳地,在抬升浮置道床板之前,拆除浮置道床板限位器。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包括樁部,以及分別設置在其兩個側面的側貼部;樁部和側貼部的形狀均為長方體。拆除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具體包括:解除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與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之間的固定連接;之后,從檢修口處移除浮置道床板限位器。
[0090]較佳地,在抬升浮置道床板之前,分別拆除設置于相鄰的兩塊浮置道床板之間的水平剪力板和側置式剪力板。
[0091]較佳地,在抬升浮置道床板之前,拆除設置在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邊緣與輔助密封構件的上表面邊緣之間密封條。
[0092]S802:從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更換該浮置道床板下方的高分子隔振支座。
[0093]具體地,從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中,確定出與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一個檢修口 ;從確定出的檢修口中,取出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在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原安裝位置上,鋪設一個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
[0094]較佳地,在更換高分子隔振支座之前,移除其上加蓋的檢修口蓋板。
[0095]較佳地,對于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若其外側面固定有圖6a所示的條狀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則在取出該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前,拆除其對應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具體包括:解除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與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之間的固定連接。或者,對于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若其外側面緊箍有圖6b所示的另一種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則在取出該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前,拆除其對應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具體包括:解除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定位部與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之間的固定連接。之后,從檢修口處取出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時,一并移除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相固定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
[0096]在實際施工中,在鋪設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之前,將如圖6a所示的條狀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一端固定在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或者,在鋪設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之前,將如圖6b所示的另一種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箍部的錮緊在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在鋪設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時,對于固定有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將其鋪設在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下方的基底上,并分列于該檢修口的兩側。
[0097]S803:將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降下,使其將更換后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基底與浮置道床板之間。
[0098]在實際施工中,在步驟S803之后,對于外側面固定有如圖6a所示條狀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在浮置道床板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基底與浮置道床板之間后,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未固定的另一端通過螺栓或者錨栓等固定到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或者,在步驟S803之后,對于外側面箍有如圖6b所示的另一種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新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在浮置道床板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基底與浮置道床板之間后,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定位部未固定的另一端通過螺栓或者錨栓等固定到與該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
[0099]在步驟S803之后,還可以安裝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具體方法與上述步驟S705之后安裝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方法相同,此處不再贅述。
[0100]在步驟S803之后,還可以在相鄰的兩塊浮置道床板之間重新安裝水平剪力板和側置式剪力板。還可以在浮置道床板的上表面邊緣與輔助密封構件的上表面邊緣之間,沿線路方向重新設置密封條。還可以覆蓋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重新設置檢修口蓋板。還可以重新精校軌道的幾何尺寸。
[0101]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在浮置道床板中開設有檢修口,并且檢修口的各向尺寸分別大于定制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各向尺寸;使得抬升浮置道床板設定的高度后,從檢修口處即可更換高分子隔振支座,無需將浮置道床板從原水平位置移除,也無需現場制作合適尺寸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大大方便了作為減振裝置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
[0102]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發明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若干改進和潤飾,這些改進和潤飾也應視為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軌道道床,包括基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 多塊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依次排列; 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于所述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并分列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兩側;所述檢修口為矩形開設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中間位置,其長度、寬度分別大于壓制在其兩側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長度、寬度; 鋪設于所述浮置道床板上的軌排,其包括:分列于所述檢修口兩側的兩列軌枕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兩列軌枕上的一對鋼軌。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道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浮置道床板限位器; 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位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用于對所述浮置道床板沿線路方向、垂直于線路方向分別進行限位。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軌道道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包括樁部,以及分別設置于其兩個側面的側貼部;其中, 所述樁部和側貼部的形狀均為長方體;所述樁部固定于所述檢修口的角處的基底上,所述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道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 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為條狀,其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另一端固定于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
5.一種軌道道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修筑的基底的上方,沿線路方向懸空架設軌排;所述軌排包括:兩列軌枕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兩列軌枕上的一對鋼軌; 在所述基底上、位于所述兩列軌枕之間,放置長方體的模具,并沿所述軌排的兩側,在所述基底上垂直設置模板; 在所述模具與模板之間架設鋼筋籠后,在所述模具與模板之間,以及所述基底與所述軌排之間澆筑混凝土,并使得混凝土的上表面滿足所述軌排中鋼軌的軌下凈空的要求; 所述混凝土凝固后形成浮置道床板;之后,拆除所述模具形成所述浮置道床板中的檢修口 ; 將所述浮置道床板抬升設定高度后,從其檢修口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在所述基底上,并分列于所述檢修口的兩側; 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降下,使所述浮置道床板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所述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高分子隔振支座鋪設在所述基底上之前,還包括: 將條狀的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的外側面;以及在所述浮置道床板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所述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后,還包括: 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限位器的另一端固定在與所述高分子隔振支座最接近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上。
7.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降下后,還包括:安裝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放置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并使得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后,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固定在所述基底上。
8.—種軌道道床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對于壓制待更換的高分子隔振支座的浮置道床板,將其抬升設定高度; 從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更換該浮置道床板下方的高分子隔振支座; 將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降下,使其將更換后的高分子隔振支座壓制在基底與所述浮置道床板之間。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浮置道床板被抬升之前,還包括: 拆除浮置道床板限位器:解除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處的基底之間的固定連接;之后,從所述檢修口處移除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更換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將被抬升的浮置道床板降下之后,還包括: 安裝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鋪設于所述浮置道床板的檢修口的角處,并使得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兩個側貼部分別與所述浮置道床板的兩個相鄰的內側面相接觸后, 將所述浮置道床板限位器的樁部固定在所述基底上。
【文檔編號】E01B1/00GK103741561SQ201410038160
【公開日】2014年4月23日 申請日期:2014年1月26日 優先權日:2014年1月26日
【發明者】王麗曉, 鄒長云, 任奇, 劉偉, 王超, 曾凡沖, 梁國君, 佟小朋, 邵斌, 孫燕, 李騰, 孫方遒, 高淑華, 李貴花, 周迎春 申請人:北京九州一軌隔振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