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屬于列車車體結構設計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鐵路客車在運輸速度方面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且,現代鐵路運輸系統電子化程度高,在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響下容易引發故障(如:雷擊)導致悲劇的發生。因此對列車的安全性設計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列車的耐碰撞性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現有列車的底盤端部基本只設有一根橫向連接在牽引梁端部的端梁,在該端梁上再設有車鉤連接和緩沖裝置。雖然列車正常連掛或運行沖擊產生的較小能量可以由車鉤緩沖裝置來吸收;但是當突發事件沖擊產生的能量超過了車鉤緩沖裝置的能量吸收能力時,就只能通過車體的變形來耗散,相互碰撞的車輛可能會頂起,產生脫軌、翻車等現象,這樣就很可能對乘客造成傷害。而且端梁作為列車底盤整體的一部分,在其發生損耗或變形時不易更換和維護。如果要在列車的頭部設置用于防止在碰撞時發生頂起的防爬、吸能裝置時,顯然要破壞端梁的原有結構。其力學性能也將隨原有結構的改變而改變,不僅不利于端梁強度的提高,還導致了列車強度的降低。因此開發一種既帶有列車防爬功能又能充分吸能還便于車鉤安裝且具有較高強度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成為亟需解決的技術問題。
實用新型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出一種用于取代傳統端梁的、帶有列車防爬功能的、能充分吸能的、便于車鉤安裝且具有較高強度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本實用新型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提出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主要由連接在車體牽引梁前端的車鉤箱、設置在車體牽引梁前端的車鉤安裝座、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和防爬吸能裝置構成,所述車鉤箱包括與所述牽引梁形成垂直連接的第一、第二腹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的頂部連接有上蓋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之間連接有隔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的底部連接有底板,所述車鉤箱具有容車鉤及車鉤安裝座縱向通過的通道,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主要由基座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基座橫向兩端的第一、第二安裝筒構成,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的開口均向前,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緊固在所述第一腹板前側面,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內分別安裝有防爬吸能裝置。進一步的,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相對的側面朝車鉤箱方向收縮。為了對本實用新型中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的進一步加強,所述車鉤箱的橫向兩端連接到車體側梁,所述側梁與所述牽引梁之間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與第二腹板之間連接有接連板。[0010]進一步對車鉤安裝座的完善是:所述車鉤安裝座,為設置有車鉤安裝孔的整體式鑄件,其中央位置設有可套住車鉤尾部的限位孔,所述車鉤安裝座的左、右外側面分別設有柱形凸臺,所述柱形凸臺插入牽引梁的左、右側板上開設的安裝孔并焊接固定,所述車鉤安裝座的頂部緊貼所述通道的上壁。進一步的,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中的基座與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的后端均緊固在第一腹板前側面。進一步對防爬吸能裝置的完善有: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防爬器、連接元件、吸能元件,所述防爬器的前端設置有防爬機構,所述吸能元件由縱向設置的吸能圓管、及包圍在吸能圓管外圍的型板構成。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過在牽引梁的端部設置車鉤箱并在車鉤箱的外側面通過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連接有防爬吸能裝置,構成本實用新型中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安裝本實用新 型中結構的列車在運行過程中,如遇到突發兩列車發生嚴重碰撞時,先由兩車的車鉤碰撞接觸,車鉤上的緩沖裝置吸收碰撞能量,當這個能量吸收達到最大限度后,車鉤自動剪切與車體分離,車鉤殘體將繼續通過車鉤安裝座上的限位孔前行(車鉤安裝座上的限位孔用于保證車鉤受剪切后不會掉落到軌面上)。同時,再由本實用新型中防爬吸能裝置的吸能元件產生壓潰蠕變,吸收能量,同時,兩車之間的防爬器相互嚙合,防止車輛爬升。防爬吸能裝置并將碰撞產生的沖擊力向后傳遞給車鉤箱。本實用新型中車鉤箱具有獨特的“腹板-隔板-腹板”結構,因此碰撞沖擊力通過車鉤箱上第一、第二腹板和隔板繼續往后傳遞的同時向車體的兩側發散,從而得到了進一步的削弱和消除。而且發明人曾通過多次碰撞試驗發現:本實用新型中車鉤箱和傳統端梁在相同牛頓沖擊力的沖擊下,車鉤箱因利益于其獨特的結構特點形變程度遠小于傳統端梁的形變程度。由此可見,本實用新型中車鉤箱不僅可以取代傳統端梁,還意外地獲得了對沖擊力的減緩作用,從而能最大程度地保證乘客安全和使列車在碰撞下盡量不受沖擊力損傷。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中的前端結構解決了列車在碰撞時會發生爬升的問題和具有在沖擊下不易變形的特點,還獲得了能對沖擊力進行減弱和消除的功能。因此,相對于傳統的端梁結構而言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中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作進一步說明。
圖1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的爆炸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中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的底部視圖。圖3是車鉤箱的結構爆炸圖。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根據
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中的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包括連接在車體牽引梁I前端的車鉤箱2、車鉤安裝座3、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4和防爬吸能裝置5。其中,車鉤箱2主要由腹板、上蓋板2-3、隔板2-4和底板2_5焊成的箱型結構,車鉤箱2包括與牽引梁I形成垂直連接的第一、第二腹板2-1、2-2。車鉤箱2具有容車鉤及車鉤安裝座3縱向通過的通道,第一、第二腹板2-1、2-2與車鉤安裝座3的相對處分別開有供車鉤通過的矩形缺口,第一、第二腹板2-1、2-2的頂部連接有上蓋板2-3,第一、第二腹板2-U2-2之間連接有隔板2-4,第一、第二腹板2-1、2-2的底部連接有底板2_5。車鉤安裝座3是一種整體式鑄件,其中央位置設有可套住車鉤尾部的限位孔,車鉤安裝座3設置在牽引梁I的前端,車鉤安裝座3的左、右外側面分別設有柱形凸臺,柱形凸臺插入牽引梁I的左、右側板上開設的安裝孔并焊接固定,車鉤安裝座3的頂部緊貼前述通道的上壁。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4緊固在第一腹板2-1前側面,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4主要由基座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基座橫向兩端的第一、第二安裝筒9、10構成。基座主要由基板和設在基板上的加強筋構成,加強筋有利于沖擊力在基板上的傳遞。第一、第二安裝筒9、10的開口均向前且后部均緊固在所述第一腹板2-1上。第一、第二安裝筒相對的側面朝車鉤箱方向收縮,第一、第二安裝筒9、10內分別安裝有防爬吸能裝置。防爬吸能裝置5,包括依次相連的防爬器、連接元件、吸能元件,防爬器的前端設置有防爬機構,兩個防爬器相配合時,防爬機構相互交錯咬合從而能阻止彼此相對位移。吸能元件由縱向設置的吸能圓管、及包圍在吸能圓管外圍的型板構成。當然可以想到在車鉤箱3和牽引梁之間設置加強梁來進一步加強本實施例中列車前端的強度。如:車鉤箱2的橫向兩端連接到車體側梁7,側梁7與牽引梁I之間連接有橫梁6,橫梁6與第二腹板2-2之間連接有接連板。
在本實施例中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在列車上連接好之后,本實施例中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位于列車頭部并朝向列車前進方向延伸在外。本實用新型的不局限于上述實施例,凡采用等同替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實用新型要求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1.一種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其特征在于:主要由連接在車體牽引梁前端的車鉤箱、設置在車體牽引梁前端的車鉤安裝座、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和防爬吸能裝置構成,所述車鉤箱包括與所述牽引梁形成垂直連接的第一、第二腹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的頂部連接有上蓋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之間連接有隔板,所述第一、第二腹板的底部連接有底板,所述車鉤箱具有容車鉤及車鉤安裝座縱向通過的通道,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主要由基座和分別固定在所述基座橫向兩端的第一、第二安裝筒構成,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的開口均向前,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緊固在所述第一腹板前側面,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內分別安裝有防爬吸能裝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相對的側面朝車鉤箱方向收縮。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鉤箱的橫向兩端連接到車體側梁,所述側梁與所述牽引梁之間連接有橫梁,所述橫梁與第二腹板之間連接有接連板。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鉤安裝座為設置有車鉤安裝孔的整體式鑄件,其中央位置設有可套住車鉤尾部的限位孔,所述車鉤安裝座的左、右外側面分別設有柱形凸臺,所述柱形凸臺插入牽引梁的左、右側板上開設的安裝孔并焊接固定,所述車鉤安裝座的頂部緊貼所述通道的上壁。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中的基座與所述第一、第二安裝筒的后端均緊固在第一腹板前側面。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爬吸能裝置,包括依次相連的防爬器、連接元件、吸能元件,所述防爬器的前端設置有防爬機構,所述吸能元件由縱向設置的吸能圓管`、及包圍在吸能圓管外圍的型板構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帶防爬吸能裝置的列車前端組成,通過在牽引梁的端部設置車鉤箱并在車鉤箱的外側面通過防爬吸能裝置安裝座連接有防爬吸能裝置。安裝本實用新型中結構的列車在運行過程中,如遇到突發兩列車發生嚴重碰撞時,先由兩車的車鉤碰撞接觸,車鉤上的緩沖裝置吸收碰撞能量,再由本實用新型中防爬吸能裝置的吸能元件產生壓潰蠕變,吸收能量,防爬吸能裝置并將碰撞產生的沖擊力向后傳遞給車鉤箱。本實用新型中的前端結構解決了列車在碰撞時會發生爬升的問題和具有在沖擊下不易變形的特點,還獲得了能對沖擊力進行減弱和消除的功能。因此,相對于傳統的端梁結構而言具有突出的實質性特點和顯著的進步。
文檔編號B61F19/04GK203094090SQ201320101269
公開日2013年7月31日 申請日期2013年3月6日 優先權日2013年3月6日
發明者徐鳳妹, 王衛, 朱亮, 湯恒舟, 印建明 申請人:南車南京浦鎮車輛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