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技術領域[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軌道檢測裝置,尤其涉及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我國鐵路對接觸軌的維護,主要是通過人工巡視確認與測量,這種傳統的檢 測方法不僅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時間,而且檢測數據不準確,給鐵路軌道的維護帶來 極大的不變,加之鐵路軌道等本身的不確定性因數,傳統方式已不能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發明內容[0003]針對上述現有技術,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旨 在解決現有的人工巡視測量鐵路軌道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而且檢測效率低、檢測數據又 不準確等問題。[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0005]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組傳感器組、前端信號處理 設備、主機系統、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二組傳感器組分別對稱安裝在檢查車車體左右 兩側,每組傳感器組所采集的數據經現場總線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 統處理;傾角傳感器設置在檢查車車體中央,速度傳感器安裝在檢測車的輪軸中,傾角傳感 器和速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直接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0006]所述主機系統還其它外設設備如打印機。[0007]所述傳感器組包括2D激光輪廓掃描傳感器、激光位移傳感器、伺服加速度計速度 傳感器。[0008]所述2D激光輪廓掃描傳感器的掃描角度為O 60°、掃描距離為(T300mm,距離 三軌距離為300mm。[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0010]一、完全消除了由于車體自身復雜振動、車輛運行速度和行駛方向的變化對檢測 結果可能造成的畸變,輸出真實的反映接觸軌的狀態。[0011]二、可對線路的彈性變形和永久變形的疊加狀態進行動態檢測,對三軌的軌面距 走行軌面的垂直距離、三軌內側面中心線與走行軌中線水平距離、軌距、接近角、離去角、速 度等項目進行檢測,檢測速度和精度均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0012]圖1為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下面將結合附圖及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描述。[0014]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包括二組傳感器組、前端信號處理設備、主機系統、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二組傳感器組分別對稱安裝在檢查車車體左右兩側,每組傳 感器組所采集的數據經現場總線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傾角 傳感器設置在檢查車車體中央,速度傳感器安裝在檢測車的輪軸中,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 感器采集的數據直接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0015]檢測車停放在走行軌上,軌道兩側是按照施工規定、與軌道固定距離安裝的三軌。 每一組傳感器組左右對稱布置在檢查車體的左右兩側,傳感器組主要包括傳感器組包括2D 激光輪廓掃描傳感器、激光位移傳感器、伺服加速度計速度傳感器。傳感器組的掃描角度為 O 60°、掃描距離為(T300mm,距離三軌距離為300mm。并且傳感器組安裝于距軌面高約 200mm的位置。該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主要指標是為了檢測軌道中心線三軌的水平 和垂直距離。
權利要求1.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二組傳感器組、前端信號處理設備、主機系統、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二組傳感器組分別對稱安裝在檢查車車體左右兩偵牝每組傳感器組所采集的數據經現場總線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傾角傳感器設置在檢查車車體中央,速度傳感器安裝在檢測車的輪軸中,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直接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傳感器組包括2D激光輪廓掃描傳感器、激光位移傳感器、伺服加速度計速度傳感器。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2D激光輪廓掃描傳感器的掃描角度為O 60°、掃描距離為0 300mm,距離三軌距離為300mm。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軌道交通三軌供電檢測裝置,包括二組傳感器組、前端信號處理設備、主機系統、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二組傳感器組對稱安裝在檢查車車體左右兩側,每組傳感器組所采集的數據經現場總線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傾角傳感器設置在檢查車車體中央,速度傳感器安裝在檢測車的輪軸中,傾角傳感器和速度傳感器采集的數據直接傳至前端信號處理設備處理后再傳至主機系統處理。本實用新型可對線路的彈性變形和永久變形的疊加狀態進行動態檢測,對三軌的軌面距走行軌面的垂直距離、三軌內側面中心線與走行軌中線水平距離、軌距、接近角、離去角、速度等項目進行檢測,檢測速度和精度均能夠滿足用戶的需求。
文檔編號B61K9/00GK202827630SQ20122049222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明者范國海, 魏筱毛, 王海濤, 劉霖, 張元樺 申請人:成都國鐵電氣設備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