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靜接點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的靜接點,包括彈簧端子座、U形電流片、左接點片、左補強片、右接點片、右補強片,套設在第一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第二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的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觸片,該U形電流片的右縱向部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與左自由觸片相對的右自由觸片;U形電流片包括第一U形電流片和第二U形電流片。該靜接點耐振動性能好;插拔方便,能提供不同用途的不同數量的接點組成接點組,組裝容易,使用方便。
【專利說明】一種靜接點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用于各型轉轍機和密貼檢查器自動開閉器的靜接點組(靜插頭組)中的靜接點。
【背景技術】
[0002]在鐵路電氣集中車站的道岔,是用轉轍機來轉換其位置,用密貼檢查器檢查轉換是否到位。而這些轉換設備中的靜接點組,是用數個接點片組成。
[0003]現有技術的靜接點座是一個整體,不同數量接點組的靜接點組,用大小不同的靜接點座。接點組的接線采用螺母、墊圈壓緊引線的結構。由于用螺紋來緊固,受列車振動的影響,螺紋連接結構松動時,易發生引線接觸不良的故障,因此在轉轍機的維護中需要定期檢查螺母或螺釘的緊固狀況。另外這種引線方式,一般采用壓線的通用線環或用本線繞成的線環,通用線環在使用中有斷裂的故障,而本線繞成的線環用手工繞制工時較多,不適合工廠生產。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目前接點組存在的容易發生引線接觸不良、及引線斷裂或效率低下的問題。
[0005]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靜接點,包括彈簧端子座、U形電流片、左接點片、增強該左接點片的穩固性和抗擠壓性的左補強片、右接點片和增強該右接點片的穩固性和抗擠壓性的右補強片,其特殊之處在于,所述彈簧端子座包括自左而右、中部彼此連接的左座桿、中座桿和右座桿;所述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觸片,該U形電流片的右縱向部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與所述左自由觸片相對的右自由觸片;所述U形電流片包括第一 U形電流片和第二 U形電流片;所述靜接點還包括套設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所述第二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的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結構相同,均由一豎直段、一傾斜段、設置在該豎直段和傾斜段頂部的一水平段構成,該一豎直段下端和該一傾斜段下端通過一向外拱起的下外弧段連接,該一傾斜段上端和該一水平段內端通過一向外拱起的上外弧段連接,且該一傾斜段斜向上延伸并逐漸遠離該一豎直段;該一水平段上設置有一足以使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從中穿過的穿孔,且該穿孔能夠滿足當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受到外力向內移動時所需的空間;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分別通過所述穿孔套設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且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豎直段分別緊靠所述第一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的內側面;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下外弧段分別緊貼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的底部內表面;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與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相對;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通過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所述彈簧端子座上,具體是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分別套設在所述彈簧端子座的左座桿和右座桿的左端,而該彈簧端子座的中座桿的左端則穿入由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及該第一 U形電流片的底部形成的空間;所述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以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上的方式套設在所述第二 U形電流片上,該第二 U形電流片以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套設在所述彈簧端子座上的方式套設在該彈簧端子座的右端;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且該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分別與所述第
一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接觸;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分別設置在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外側,且該左補強片、右補強片與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外表面接觸。
[0006]上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分別壓接、鉚接或焊接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面上,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分別壓接、鉚接或焊接在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外側表面上。
[0007]上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各設置有左卡擋片、右卡擋片,該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下端分別與該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底部外側連接;該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內側與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厚度,以確保在該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彈性作用下將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緊壓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面上。
[0008]上述左座桿、中座桿和右座桿的兩端頭均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柱銷;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對應于該柱銷處設置有銷孔,從而使得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套設在該柱銷上。
[0009]上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位于所述銷孔下方的底部設置有一與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底部吻合的左卡口、右卡口。
[0010]上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內端部對應于所述柱銷處設置有底部留有缺口的左圓孔、右圓孔,自該缺口向下至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底部為與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吻合的左豁口、右豁口,該左豁口、右豁口的深度等于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聞度;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內端部通過該左豁口、右豁口、左圓孔、右圓孔套設在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及柱銷上。
[0011]上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橫向卡槽,該多個橫向卡槽用于緊固內端自所述穿孔中穿入、被所述水平段緊壓在該左縱向部、右縱向部的外表面上的引線,該多個橫向卡槽位于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的下方。
[0012]上述靜接點還包括用于安裝所述靜接點的接點座,該接點座包括底座和蓋板,該底座上設置有座腔,該座腔的表面形狀、大小與所述靜接點的外形輪廓適配以使得該靜接點緊固在座腔中,所述左座桿、中座桿和右座桿通過絕緣板連接,所述座腔的前端和后端對應于該絕緣板處各設置有一前擋板和后擋板,通過所述絕緣板、前檔板和后擋板達到隔離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和第二 U形電流片的目的;該座腔的前端兩側設置有左開口、右開口,以使得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前端部露置在該底座外;所述蓋板通過螺釘與所述底座連接,該蓋板上設置有位于所述穿孔上方的供所述引線穿過的引線孔、及緊鄰該引線孔與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正對的工具方孔。
[0013]上述前擋板和后擋板的內端部各設置有一用以卡固所述絕緣板的前、后端部的前卡槽和后卡槽,所述蓋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用以卡固該絕緣板的頂部的蓋板卡槽。
[0014]上述座腔是多個,與該多個座腔一一對應的靜接點也是多個。
[0015]本發明的優點是:能提供不同用途的不同數量的接點,耐振動性能好;且其中的引線端子采用國際上通用的彈簧端子即回拉式彈簧端子,配線時直接將配線插入,插拔方便,能提供不同用途的不同數量的接點組成接點組,組裝容易,使用方便。
[0016]以下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詳細說明。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靜接點結構示意圖。
[0018]圖2是彈簧端子座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3是U形電流片結構示意圖。
[0020]圖4是左補強片、左電流片、第一左彈簧端子、第一右彈簧端子與第一電流片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0021]圖5第一左彈簧端子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6第一左彈簧端子、第一右彈簧端子與第一電流片的組裝結構示意圖。
[0023]圖7是左電流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8是左補強片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9為底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10為蓋板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11是含有三個靜接點的靜接點座的結構示意圖。
[0028]圖中:1、彈簧端子座;2、第一 U形電流片;2A、第二 U形電流片;3、左接點片;4、左補強片;5、右接點片;6、右補強片;7、左座桿;8、中座桿;9、右座桿;10、左縱向部;11、左自由觸片;11A、右自由觸片;12、右縱向部;13、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4、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5、22,豎直段;16、24,傾斜段;17、水平段;18、23,下外弧;19、上外弧段;20、穿孔;21、底部;25、左卡擋片;26、27、28,柱銷;29、30、31,銷孔;32、左卡口 ;33、缺口 ;34、圓孔;35、左豁口 ;36、橫向卡槽;37、座腔;38、前擋板;39、后擋板;40、左開口 ;41、右開口 ;42、螺孔;43、引線孔;44、工具方孔;45、絕緣板;46、前卡槽;47、后卡槽;48、蓋板卡槽。
【具體實施方式】
[0029]為解決現有技術中接點組的接線采用螺母、墊圈壓緊引線的結構,受列車振動的影響,螺紋連接結構松動時,易發生引線接觸不良的故障,因此在轉轍機的維護中需要定期檢查螺母或螺釘的緊固狀況。另外這種引線方式,一般采用壓線的通用線環或用本線繞成的線環,通用線環在使用中有斷裂的故障,而本線繞成的線環用手工繞制工時較多,不適合工廠生產的問題,本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解決目前接點組存在的容易發生引線接觸不良、及引線斷裂或效率低下的問題。
[0030]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圖1所示的靜接點,包括彈簧端子座1、U形電流片(包括第一 U形電流片2和第二 U形電流片2A)、左接點片3、增強該左接點片3的穩固性和抗擠壓性的左補強片4、右接點片5和增強該右接點片5的穩固性和抗擠壓性的右補強片6,其特殊之處在于,如圖2所示,彈簧端子座I包括自左而右、中部彼此連接的左座桿7、中座桿8和右座桿9。
[0031]由圖3可見,U形電流片2的左縱向部10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觸片11,該U形電流片的右縱向部12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與左自由觸片11相對的右自由觸片11A。
[0032]而由圖1不難看出,靜接點中的U形電流片包括第一 U形電流片2和第二 U形電流片2A ;
[0033]由圖4還可以看見,本實施例提供的靜接點還包括套設在第一 U形電流片2的左縱向部10、右縱向部12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同樣,第
二U形電流片2A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也套設有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結構相同,如圖均由一豎直段15、一傾斜段16、設置在該豎直段15和傾斜段16頂部的一水平段17構成,該一豎直段15下端和該一傾斜段16下端通過一向外拱起的下外弧18段連接,該一傾斜段16上端和該一水平段17內端(即圖5中所示的右端)通過一向外拱起的上外弧段19連接,且該一傾斜段16斜向上延伸并逐漸遠離該一豎直段15 ;該一水平段17上設置有一足以使左自由觸片11、右自由觸片IIA從中穿過的穿孔20,且該穿孔20能夠滿足當左自由觸片11、右自由觸片IIA受到外力向內(結合圖4)移動時所需的空間;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分別通過穿孔20套設在第一 U形電流片2的左縱向部10、右縱向部12上,且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的豎直段15、22分別緊靠第一 U形電流片2的左縱向部10、右縱向部12的內側面;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的下外弧段18、23分別緊貼第一 U形電流片2的底部21的內表面;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的傾斜段16與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的傾斜段24相對。
[0034]為此,第一U形電流片2通過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套設在彈簧端子座I上,具體是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分別套設在彈黃端子座I的左座桿7和右座桿9的左端(見圖1),而該彈黃端子座I的中座桿8的左端則穿入由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的傾斜段16、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的傾斜段22及該第一 U形電流片2的底部21形成的空間。
[0035]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以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套設在第一 U形電流片2上的方式套設在第二 U形電流片2A上,該第二 U形電流片2A以第一 U形電流片2套設在彈簧端子座I上的方式套設在該彈簧端子座I的右端(見圖1)。
[0036]借由圖1可見,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分別設置在第一 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外側,且該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內端分別與第一 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外側接觸;而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分別設置在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外側,且該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與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外表面接觸。
[0037]在實際應用中,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內端部分別壓接、鉚接或焊接在第一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外側面上,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分別壓接、鉚接或焊接在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外側表面上。
[0038]由圖2不難看出,第一 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外側各設置有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該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的下端分別與該第一 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底部外側連接;該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的內側與第一 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外側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厚度,以確保在該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的彈性作用下將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內端部緊壓在該第一 U形電流片2、第
二U形電流片2A的外側面上。
[0039]借由圖2可見,左座桿7、中座桿8和右座桿9的兩端頭均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柱銷26、27、28 ;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內端部對應于該柱銷26、27、28處設置有銷孔29、30、31(見圖7),從而使得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套設在該柱銷26、27、28上。實現了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限位,使得安裝更為緊固和方便。
[0040]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的內端部位于銷孔26、27、28下方的底部設置有一與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的底部吻合的左卡口 32、右卡口。
[0041]參見圖8,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的內端部對應于柱銷26、27、28處設置有底部留有缺口 33的左圓孔34、右圓孔,自該缺口 33向下至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的底部為與左卡擋片32、右卡擋片吻合的左豁口 35、右豁口,該左豁口 35、右豁口的深度等于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的聞度;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的內端部通過該左豁口 35、右豁口、左圓孔34、右圓孔套設在左卡擋片25、右卡擋片及柱銷26、27、28上。如此,實現了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的限位,使得安裝更為緊固和方便。
[0042]借由圖3不難看出,第一 U形電流片2、第二 U形電流片2A的左縱向部10、右縱向部12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橫向卡槽36,該多個橫向卡槽36用于緊固內端自穿孔29中穿入、被水平段17緊壓在該左縱向部10、右縱向部12的外表面上的引線(實際應用時需要有與本實施例提供的靜接點配合的引線),該多個橫向卡槽36位于左自由觸片11、右自由觸片IlA的下方。
[0043]參見圖9、10,本實施例提供的靜接點還包括用于安裝靜接點的接點座,該接點座包括底座和蓋板,由圖9可見,該底座上設置有座腔37,該座腔37的表面形狀、大小與靜接點的外形輪廓適配以使得該靜接點緊固在在座腔37中;由圖2可以看出,左座桿7、中座桿8和右座桿9通過絕緣板45連接,座腔37的前端和后端對應于該絕緣板45處各設置有一前擋板38和后擋板39,通過絕緣板45、前檔板38和后擋板39達到隔離第一 U形電流片2和第二 U形電流片20的目的;該座腔37的前端兩側設置有左開口 40、右開口 41,以使得所述左接點片3、右接點片5、左補強片4、右補強片6的前端部露置在該底座外;蓋板通過螺釘與底座連接,由此圖中可見設置在底座上的螺孔42,而蓋板上如圖10所示,設置有位于穿孔20上方的供引線穿過的引線孔43、及緊鄰該引線孔43與左自由觸片11、右自由觸片IlA正對的工具方孔44。在插入引線時,工具自工具方孔44中穿入,然后插入左自由觸片11或右自由觸片13與左縱向部10或右縱向部12之間,使得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或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的水平段向外移動,這時,引線的下端自引線孔43中穿入,然后插入左自由觸片11或右自由觸片IlA與左縱向部10或右縱向部12之間的間隙,待插入到預定深度后,取走工具,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或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的水平段因不受外力而自動向內移動,將引線僅僅地夾持在左自由觸片11或右自由觸片IIA與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13或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14之間。
[0044]左座桿7、中座桿8和右座桿9通過絕緣板45連接(見圖2),前絕緣擋板38和后絕緣擋板39的內端部各設置有一用以卡固該絕緣板45的前、后端部的前卡槽46和后卡槽47(見圖9);蓋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用以卡固該絕緣板45的頂部的蓋板卡槽48(見圖10)。
[0045]由圖9可以看出,座腔37是多個,與該多個座腔37 —一對應的靜接點也是多個,就構成了靜接點組,如圖11所示,為含有三個靜接點的靜接點座。
[0046]以上例舉僅僅是對本發明的舉例說明,并不構成對本發明的保護范圍的限制,凡是與本發明相同或相似的設計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靜接點,包括彈簧端子座、U形電流片、左接點片、增強該左接點片的穩固性和抗擠壓性的左補強片、右接點片和增強該右接點片的穩固性和抗擠壓性的右補強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彈簧端子座包括自左而右、中部彼此連接的左座桿、中座桿和右座桿; 所述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左自由觸片,該U形電流片的右縱向部的頂端向內彎折并向上延伸形成一與所述左自由觸片相對的右自由觸片; 所述U形電流片包括第一 U形電流片和第二 U形電流片; 所述靜接點還包括套設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的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所述第二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的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 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和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結構相同,均由一豎直段、一傾斜段、設置在該豎直段和傾斜段頂部的一水平段構成,該一豎直段下端和該一傾斜段下端通過一向外拱起的下外弧段連接,該一傾斜段上端和該一水平段內端 通過一向外拱起的上外弧段連接,且該一傾斜段斜向上延伸并逐漸遠離該一豎直段;該一水平段上設置有一足以使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從中穿過的穿孔,且該穿孔能夠滿足當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受到外力向內移動時所需的空間; 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分別通過所述穿孔套設在所述第一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上,且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豎直段分別緊靠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的內側面;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下外弧段分別緊貼所述第一U形電流片的底部內表面;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與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相對; 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通過該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所述彈簧端子座上,具體是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分別套設在所述彈簧端子座的左座桿和右座桿的左端,而該彈簧端子座的中座桿的左端則穿入由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的傾斜段及該第一 U形電流片的底部形成的空間; 所述第二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二右回拉式彈簧端子以所述第一左回拉式彈簧端子、第一右回拉式彈簧端子套設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上的方式套設在所述第二 U形電流片上,該第二 U形電流片以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套設在所述彈簧端子座上的方式套設在該彈黃端子座的右端; 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分別設置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且該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分別與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接觸; 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分別設置在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外側,且該左補強片、右補強片與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外表面接觸。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分別壓接、鉚接或焊接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面上,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分別壓接、鉚接或焊接在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外側表面上。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各設置有左卡擋片、右卡擋片,該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下端分別與該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底部外側連接;該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內側與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之間的距離等于或小于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厚度,以確保在該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彈性作用下將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緊壓在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外側面上。
4.如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座桿、中座桿和右座桿的兩端頭均設置有沿軸向延伸的柱銷;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對應于該柱銷處設置有銷孔,從而使得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套設在該柱銷上。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的內端部位于所述銷孔下方的底部設置有一與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底部吻合的左卡口、右卡口。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內端部對應于所述柱銷處設置有底部留有缺口的左圓孔、右圓孔,自該缺口向下至所述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底部為與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吻合的左豁口、右豁口,該左豁口、右豁口的深度等于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的聞度;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內端部通過該左豁口、右豁口、左圓孔、右圓孔套設在所述左卡擋片、右卡擋片及柱銷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U形電流片、第二 U形電流片的左縱向部、右縱向部的外表面上設置有多個橫向卡槽,該多個橫向卡槽用于緊固內端自所述穿孔中穿入、被所述水平段緊壓在該左縱向部、右縱向部的外表面上的引線,該多個橫向卡槽位于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的下方。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安裝所述靜接點的接點座,該接點座包括底座和蓋板,該底座上設置有座腔,該座腔的表面形狀、大小與所述靜接點的外形輪廓適配以使得該靜接點緊固在座腔中,所述左座桿、中座桿和右座桿通過絕緣板連接,所述座腔的前端和后端對應于該絕緣板處各設置有一前擋板和后擋板,通過所述絕緣板、前檔板和后擋板達到隔離所述第一 U形電流片和第二 U形電流片的目的;該座腔的前端兩側設置有左開口、右開口,以使得所述左接點片、右接點片、左補強片、右補強片的前端部露置在該底座外; 所述蓋板通過螺釘與所述底座連接,該蓋板上設置有位于所述穿孔上方的供所述引線穿過的引線孔、及緊鄰該引線孔與所述左自由觸片、右自由觸片正對的工具方孔。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擋板和后擋板的內端部各設置有一用以卡固所述絕緣板的前、后端部的前卡槽和后卡槽,所述蓋板的內表面上設置有用以卡固該絕緣板的頂部的蓋板卡槽。
10.如權利要求9所述的靜接點,其特征在于:所述座腔是多個,與該多個座腔一一對應的靜接點也是多個。
【文檔編號】B61L5/06GK103569156SQ201210269415
【公開日】2014年2月12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杜元籌, 華淑珍, 秦林, 張輝 申請人:西安全路通號器材研究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