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重載軌道道岔用彈性夾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重載鐵路鋼軌用彈性扣件,尤其是一種用于重載軌道道岔的彈性夾。
背景技術:
目前,我國既有線鐵路道岔采用彈片扣壓鋼軌,但由于受基本軌與AT軌高差的限制,同時彈片后端與底板相頂,彈片容易產生過變形,造成彈片和銷釘的強度不足,現場發現個別彈片和銷釘有損傷。因此彈片扣件已經不能滿足重載鐵路道岔使用要求。
實用新型內容本實用新型是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初始扣壓力大,受力可靠的重載軌道道岔用彈性夾。本實用新型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其包括形狀相同的兩條單臂,所述單臂分為頭部、腰部和尾部,所述兩條單臂的頭部的一端固定相連,所述連接后的兩條單臂的頭部呈近似U形,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與尾部的結合處相互接近,使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和尾部均呈近似V形。本實用新型為無螺栓扣件,因此結構簡單;此外根據扣件各部位不同受力狀況選擇漸變的橫截面和軸向曲線,再配合受力支點的位置設定可以實現增大扣件扣壓力、降低扣件應力的目的。通過以上設計,使扣件受力狀態好,工作穩定,能夠適應重載鐵路軌道道岔的苛刻要求。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夾的俯視圖。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夾的主視圖。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彈性夾扣壓鋼軌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下參照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進行描述。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彈性夾包括形狀相同的兩條單臂,所述單臂分為頭部1、腰部2和尾部3,所述兩條單臂的頭部 1的一端固定相連,所述連接后的兩條單臂的頭部1呈近似U形,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2與尾部3的結合處相互接近,使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2和尾部3均呈近似V形。下面結合圖2和圖3,對本實用新型的安裝使用方法進行描述。如圖3所示,在安裝時,將彈性夾的頭部1扣住鋼軌5底角,抬升彈性夾的尾部3,使其落入預張緊裝置4中, 實現對鋼軌5的扣壓,圖2示出了彈性夾的受力,如圖2所示,在安裝時,對彈性夾的尾部3 施加了一個與扣壓力平行的預壓力,該預壓力以預張緊裝置4支撐彈性夾的腰部2的位置為支點,基于杠桿原理對彈性夾的頭部1形成下壓力,對鋼軌實現了扣壓。此外,根據需要,通過調節腰部2的弧度及間隙,可以實現調整扣壓力的大小。 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初始扣壓力大,受力可靠的特點。
權利要求1. 一種重載軌道道岔用彈性夾,其包括形狀相同的兩條單臂,所述單臂分為頭部、腰部和尾部,所述兩條單臂的頭部的一端固定相連,所述連接后的兩條單臂的頭部呈近似U 形,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與尾部的結合處相互接近,使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和尾部均呈近似V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重載軌道道岔用彈性夾,其包括形狀相同的兩條單臂,所述單臂分為頭部、腰部和尾部,所述兩條單臂的頭部的一端固定相連,所述連接后的兩條單臂的頭部呈近似U形,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與尾部的結合處相互接近,使所述兩條單臂的腰部和尾部均呈近似V形。其具有結構簡單,初始扣壓力大,受力可靠的特點。
文檔編號E01B9/46GK202202213SQ20112031159
公開日2012年4月25日 申請日期2011年8月25日 優先權日2011年8月25日
發明者周篤貴, 廖忠棋, 張棟, 方杭瑋, 李子睿, 王樹國, 王猛, 肖俊恒, 葛晶, 許紹輝, 鄧超云, 項珩 申請人: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鐵道建筑研究所, 中鐵隆昌鐵路器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