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
背景技術:
廠區鐵路在整體道床上施工采用預留孔洞及二次灌漿施工,一般采用先進行螺 栓錨固定位,再按常規方法進行軌道連接,然后二次灌漿找平層達到設計要求的施工方 法。這種傳統方法施工存在以下缺陷1.不能滿足安全、質量和功能各方面的要求。傳統方法施工,螺旋道釘錨固工序易出質量事故,一旦螺旋道釘錨固中心偏 差,只能將螺旋道釘廢掉重新再錨固,否則鋪設后的線路中心及直線度達不到要求。2.工序多,效率低。需要進行兩次灌漿,即先一次灌漿錨固螺旋道釘,再聯接扣件,最后二次灌 漿進行整體道床找平。因此效率低。3.節約資源。傳統方法施工,螺旋道釘錨固后必須將螺旋道釘上溢出的漿體進行清理,才能 上扣件,因此需要很多的人力去完成,增加了工程成本。4.易致螺旋道釘錨固后出現高低不平,螺栓聯結后露出部分參差不齊,直接影 響了線路的美觀及實用效果,嚴重時甚至影響到行車安全。
發明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 以便簡化整體道床軌道施工方法的工序,同時避免該施工方法由于先灌漿定位引起螺旋 道釘偏移的質量缺陷及引起清除浮漿的施工困難。本實用新型解決其技術問題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由螺旋道釘組件、彈條、鐵墊 板和混凝土找平層組成。其中鐵墊板置于鋼軌的底部。在鋼軌的兩側均設有彈條,彈 條上端與鋼軌的底部相連,彈條的下端與鐵墊板相連,螺旋道釘組件的下端依次穿過鐵 墊板、混凝土找平層后進入整體道床的預留孔洞中,使鋼軌、螺旋道釘組件、彈條和鐵 墊板、混凝土找平層與整體道床連接為一個整體。本實用新型使用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是1.簡化工序,提高效率。預上扣件,經調整后一次灌漿,同時完成對螺旋道釘組件的錨固及整體道床的 找平。簡化了工序,同時提高了效率。2.節約資源。預上扣件后,不需要清理。因此可以節約更多的人力,降低了工程成本。采用本預上扣件后,較傳統施工方法降低成本6020元,明細如下[0019]減少螺旋道釘錨固用人工6900/1600*10*100 = 4312元;減少清理螺旋道釘浮漿用人工6900/1600*3*100 = 1294元;減少螺旋道釘錨固質量返工人工6900*1%。*3*100*20%= 414元。3.能夠滿足安全、質量和功能各方面的要求。采用本預上扣件后,施工時可將線路通過支點先固定好,再灌漿定位及找平一 次成型,避免了線路發生偏移,從而能夠滿足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安全、質量和功能各 方面的要求。
圖1是“預上扣件”施工方法的平面布置示意圖。圖2是圖1中沿A-A線的剖視圖。圖中1.魚尾螺栓組件;2.魚尾板;3.整體道床;4.螺旋道釘組件;5.彈條; 6.鐵墊板;7.找平層;8.鋼軌;9.預留孔洞。
具體實施方式
本實用新型提供的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其結構如圖1和圖2所 示,由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鐵墊板6和混凝土找平層7組成,其中鐵墊板6置于 鋼軌8的底部,在鋼軌8的兩側均設有彈條5,彈條5上端與鋼軌8的底部相連,彈條5 的下端與鐵墊板6相連,螺旋道釘組件4的下端依次穿過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后進 入整體道床3的預留孔洞9中,使鋼軌8、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和鐵墊板6、混凝土找 平層7與整體道床3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螺旋道釘組件4由螺旋道釘、彈性墊片、平面墊片及螺帽構成,按照此排 序使用。所述彈條5可采用市場上購買的III型彈條。本實用新型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時,可簡化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工序,同時 可以避免由于先灌漿定位引起螺旋道釘偏移的質量缺陷及引起清除浮漿的施工困難。下面通過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整體道床軌道施工方法,并且結合圖1和圖2,來說 明本實用新型的使用過程及其使用功能。采用本實用新型后,傳統的整體道床軌道施工方法就成了 “預上扣件”的施工 方法。該“預上扣件”的施工方法主要采用鐵路彈性扣件施工原理及灌漿施工原理結合 而成,其先通過預上扣件將螺旋道釘及墊板等聯結在鋼軌上,然后進行螺旋道釘和找平 層一次灌漿定位及找平,避免由于先灌漿定位引起螺旋道釘偏移導致無法與扣件聯結的 質量缺陷及施工困難。該“預上扣件”的施工方法具體是包括測量放線、預留孔洞9的清理、選取 支撐點、支撐點螺旋道釘錨固、架設鋼軌8、預上扣件、灌漿定位及找平、扣件緊固整修 和交工驗收工序。在架設鋼軌8之后先全線預上扣件,然后一次灌漿同時完成對螺旋道 釘的錨固及整體道床的找平,其中,全線預上扣件方法是將鐵墊板6置于鋼軌8的底 部,并用彈條5將鋼軌8聯結,然后將帶上螺帽、彈墊、平墊的螺旋道釘組件4依次穿過 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后進入整體道床3的預留孔洞9中,使鋼軌8、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和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與整體道床3連接為一個整體。所述“預上扣件”的施工方法采用包括以下步驟的方法1.測量放線組織測量人員對整體道床中線、標高進行復測,特別是預留孔洞中心的復測, 并沿線做好基樁。2.預留孔洞9的清理對預留孔洞9進行清理,清除孔洞內雜物,對孔洞中心偏差及深度不夠的采用 空壓機進行校正。保證預留孔洞的中心及深度的合格。3.選取支撐點在清理干凈的孔洞中,每12.5m選取孔洞中心在誤差范圍內5-6個孔洞,作為架 設鋼軌的支撐點。但在鋼軌接頭和曲線地段,應縮小支撐點間距。4.支撐點螺旋道釘錨固在選取的支撐點處采用FB自流平高強型無收縮灌漿料進行灌漿,錨固螺旋道釘 組件4,灌漿時注意保證道釘的豎直及中心。5.架設鋼軌8 待支撐點螺旋道釘錨固強度達到80%,可以進行鋼軌的架設。鋼軌采用裝載機 倒運至整體道床上,人工配合將鋼軌按基樁控制擺放到位,并將每根鋼軌8用魚尾板2及 魚尾螺栓組件1聯結。利用齒條式起道機將聯結好的鋼軌頂起到設計標高,并用起撥道 機將鋼軌撥正到中心線,在支撐點處用鐵墊板6、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 (III型彈條)將 鋼軌扣緊,并在鐵墊板下加放支撐木塊,作為全線的定位點及支點,保證鋼軌的水平及 中心,然后撤掉起道機及撥道器。讓鋼軌處于支撐點的鎖緊狀態。魚尾螺栓組件1是由 魚尾螺栓、螺帽、平墊及彈墊構成的組件。在架設鋼軌過程中,翻轉鋼軌時應由熟練的工人操作。不得用撬棍尖插眼翻 軌,翻撥鋼軌時用撬棍把鋼軌敲響,通知旁人走開,確認安全后才能翻撥。重軌施工要 正確使用撬棍,以免誤傷作業人員。6.全線預上扣件如圖1和圖2所示將鐵墊板6置于鋼軌8底部,并用彈條5將鋼軌8聯結。 將螺旋道釘組件4穿過鐵墊板6后,進入整體道床3的預留孔洞9中。7.灌漿定位及找平支設模板(施工用料),對已調整好的線路進行灌漿定位及找平,灌漿料采用FB 自流平高強型無收縮灌漿料,一次完成對螺旋道釘組件4的錨固及找平層7的灌漿成型, 使鋼軌8、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和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與整體道床3連接為一個 整體。找平層7—般厚度為28 32mm,施工中注意振搗密實,保證螺旋道釘垂直度及 錨固深度。灌漿過程中要保證預留孔洞9內充分搗實,確保達到抗撥強度,螺旋道釘錨 固抗撥力不得小于60KN。螺旋道釘4應與承軌槽面垂直,歪斜^ 2° ;螺旋道釘中線與承軌槽面的交點, 偏離預留孔中心S 2mm,螺旋道釘圓臺底應高出承軌槽面,但S 2mm。8.扣件緊固整修灌漿料強度達到80%后,對螺栓進行緊固,同時對線路進行整修。[0053]9.交工驗收對施工區域進行清理,施工中的廢棄物應按國家相關文件及法規的規定處理, 例如涂刷配件的廢機油不得隨意傾倒,裝配件的廢舊麻袋等相關包裝物品應妥善處理, 將有害廢棄物進行銷毀或集中掩埋;無害廢棄物不要隨地亂扔,按指定地點進行集中堆 放或處理,均不得污染環境。所有施工環節必須做到工完料清場地凈,文明整潔,達到 交工條件,并向甲方送出竣工報告,申請交工驗收,并提供完整的交工資料和竣工圖。所述“預上扣件”的施工方法在施工過程中,其采用的材料請見表1,僅供參 考。其中高強快硬灌漿料,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合格證及復檢報告。三型彈條扣件、 螺旋道釘及相應配件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合格證及復檢報告。鋼軌、鐵墊板、魚尾板等 符合設計要求,并有合格證及復檢報告。所述“預上扣件”的施工方法采用的設備見表2,僅供參考。附表表1 主要工程材料表
權利要求1.一種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其特征是由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 (5)、鐵墊板(6)和混凝土找平層(7)組成,其中鐵墊板(6)置于鋼軌(8)的底部,在 鋼軌(8)的兩側均設有彈條(5),彈條(5)上端與鋼軌(8)的底部相連,彈條(5)的下端 與鐵墊板(6)相連,螺旋道釘組件(4)的下端依次穿過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后 進入整體道床(3)的預留孔洞(9)中,使鋼軌(8)、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和鐵墊 板(6)、混凝土找平層(7)與整體道床(3)連接為一個整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其特征是所述螺旋道釘組 件(4)由螺旋道釘、彈性墊片、平面墊片及螺帽構成。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其特征是所述彈條(5)采 用III型彈條。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用于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預上扣件,其由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鐵墊板(6)和混凝土找平層(7)組成,其中鐵墊板(6)置于鋼軌(8)的底部,在鋼軌(8)的兩側均設有彈條(5),彈條(5)上端與鋼軌(8)的底部相連,彈條(5)的下端與鐵墊板(6)相連,螺旋道釘組件(4)的下端依次穿過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后進入整體道床(3)的預留孔洞(9)中,使鋼軌(8)、螺旋道釘組件(4)、彈條(5)和鐵墊板(6)、混凝土找平層(7)與整體道床(3)連接為一個整體。本實用新型可簡化整體道床軌道施工工序,提高效率,節約資源,避免線路發生偏移,能夠滿足安全、質量和功能各方面要求。
文檔編號E01B29/02GK201794008SQ20102025652
公開日2011年4月13日 申請日期2010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0年7月13日
發明者吳宗慶, 彭登云, 林宗輝, 王麗云, 王春蘭, 高偉 申請人:中國一冶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