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屬于一種鐵路工程機械,特別涉及一種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
背景技術:
鐵路的路基在使用過程中常常會發生一些變化,導致軌道塌陷,構成不安全因素。為了保證列車的行車安全,在軌道發生塌陷時,必須及時進行維修,用起道機將塌陷的軌道抬起來,路基填充后,再將軌道放下,完成線路的維修工作。
隨著我國鐵路列車速度的不斷提高和運量的加大,軌道結構逐漸重型化。以往在線路維修和保養作業中常用的液壓起道器手動操作,勞動強度大,工作效率低,已不能滿足作業的需要。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勞動強度,人們生產出了采用動力源驅動的液壓起道機,如成都鐵路局養路機械廠生產的YQD-200型液壓起道機。該機主要由機架、起道油缸、起道支座、走行油缸、走行機構、鉤軌油缸、鉤軌機構、下道機構、汽油機、液壓系統等構成。下道機構共有四個,分別安裝在機架的兩側,用于整機的下道。起道油缸有兩個,分別固定在機架的兩端,起道支座安裝在起道油缸的活塞上,用于整機的向上頂起。走行機構和鉤軌機構均為兩套,分別安裝在機架的兩端,由兩個走行油缸和兩個鉤軌油缸分別進行控制,使其抬起或放下。液壓系統由汽油機帶動,主要由齒輪泵、液壓管路及多路換向閥構成,多路換向閥由四個換向閥片構成,對起道油缸、走行油缸和鉤軌油缸進行控制,其中,每個起道油缸用一個換向閥片控制,兩個走行油缸用一個換向閥片控制,兩個鉤軌油缸也用一個換向閥片控制。該機存在的主要問題是1、結構復雜,起道機兩端的走行機構和鉤軌機構分別采用單獨的油缸控制,并且分別由兩個換向閥片操縱,整機有六個油缸和四個換向閥,結構過于復雜,并增大了制造成本。2、操作程序復雜,提軌鉤的張合和機架的升降分別操縱和控制,且必須按照順序進行,一旦發生誤動作,就會對機器造成損壞,使機架彎曲變形。3、整機移動不方便,轉移起道點時,須先將軌鉤脫開,再將起道支座完全收回,然后,將走行輪臂支起,使整機向上抬起,離開軌面,而后才能推動整機行走,工作效率低。4、機體重、成本高,由于走行機構和鉤軌機構采用的零部件較多,因而整機的重量比較大,既不便于移動,也增大了制造成本。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液壓起道機存在的結構及操作程序復雜、制造成本高的問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便于操作、制造成本低的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
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起道油缸、起道支座、下道機構、內燃機及液壓系統,下道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兩側,起道油缸分別固定在機架的兩端,起道支座安裝在起道油缸的活塞上,液壓系統由齒輪泵、液壓管路及多路換向閥構成,齒輪泵由內燃機帶動,其特殊之處是,在機架的兩端分別裝有一套松鉤抬機聯動裝置,所述的松鉤抬機聯動裝置由鉤行油缸、轉動軸、擺臂、擺桿、連桿、起落臂、斜塊及提軌鉤構成,擺臂、擺桿及斜塊固定在轉動軸上,鉤行油缸鉸接在機架上,鉤行油缸上的活塞桿與擺臂鉸接在一起,連桿有兩個,分別鉸接在擺桿的兩端,起落臂是一個曲臂,起落臂的中部鉸接在機架上,一端安裝行走輪,另一端與連桿鉸接在一起,提軌鉤鉸接在機架上,提軌鉤的上端與斜塊上的斜面相接觸,利用鉤行油缸推動擺臂擺動,并通過轉動軸帶動擺桿和斜塊擺動,斜塊使提軌鉤擺動,松開或勾住軌道,擺桿則通過連桿使起落臂以其中部的鉸接點為中心轉動,使機架抬起或落下,實現松鉤和抬機聯動功能。
所述的提軌鉤為重鉗式結構,依靠其自重即可自動勾住軌道。
在起道油缸上還裝有卸荷閥,以加快卸荷速度,提高使用安全性。
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1、結構簡單,用松鉤抬機聯動裝置取代走行機構和鉤軌機構,實現兩個機構的功能,松鉤和抬機用一個油缸控制,并采用一個換向閥片來操縱兩套裝置聯動,優化了結構,減少了液壓部件,僅用四個工作油缸和三個換向閥片即可完成起道作業。
2、松鉤和抬機用一個油缸控制、一個換向閥片操縱,因而,提軌鉤的張合與機架的升降相互聯動,兩者操縱合一,兩個動作同時完成,即在抬高機架的同時,提軌鉤張開,脫離軌道,從結構上消除了由于提軌鉤未張開就提升機架而造成機架彎曲、機器損壞的事故,簡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3、改變了整機的移動方式,起落臂與地面的垂直距離大,移動整機時,只需將起道支座收回,整機便位于軌面之上,可直接推到下一起道點進行作業,只有在過道岔或其他障礙的特殊情況下,才需將機體抬至最高處,因而,本實用新型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使操作更為簡便。
4、由于結構簡化,零部件減少,因而減輕了整機的重量,降低了設備造價,同時也便于移動。
5、提軌鉤采用重鉗式結構,勾掛在軌道內側的軌顎上,起道力越大,提軌鉤負荷就越大,勾掛就越緊,而且,鉤行油缸不受力,作業安全性提高。
6、在起道油缸上設置卸荷閥,使卸荷更為方便、快捷,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使用的安全性。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1的A-A剖視圖;圖3是圖1的B-B剖視圖;圖4是圖3的C向視圖;圖5是本實用新型斜塊的結構示意圖;圖6是圖5的D-D剖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如附圖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機架1、起道油缸4、起道支座14、下道機構15、內燃機8及液壓系統,下道機構15共有四個,安裝在機架1的兩側,下道機構15的下部裝有輪子,用于將整機移至軌外;起道油缸4共有兩個,分別固定在機架1的兩端,起道支座14安裝在起道油缸4的活塞上,用于機架1的升降,完成起道作業;液壓系統由齒輪泵6、液壓管路5及多路換向閥7構成,齒輪泵6和內燃機8安裝在機架1上,齒輪泵6由內燃機8帶動,產生高壓油;齒輪泵6、多路換向閥7及起道油缸4之間用液壓管路5聯接;多路換向閥7由三個換向閥片構成,其中,兩個換向閥片分別與兩個起道油缸4相聯接,即一個換向閥片單獨控制一個起道油缸4,使本實用新型具有起單軌和同時起雙軌的功能;在起道油缸4上還裝有卸荷閥9,以加快卸荷速度,提高使用安全性;在機架1的兩端分別裝有一套松鉤抬機聯動裝置,所述的松鉤抬機聯動裝置由鉤行油缸19、轉動軸18、擺臂20、擺桿10、連桿11、起落臂17、斜塊12及提軌鉤2構成,擺臂20、擺桿10及斜塊12依次固定在轉動軸18上,在轉動軸18上還安裝有隔套21,以限定上述部件的位置,轉動軸18安裝在機架1上;鉤行油缸19鉸接在機架1上,鉤行油缸19上的活塞桿與擺臂20鉸接在一起,推動擺臂20擺動,鉤行油缸19通過液壓管路5與多路換向閥7上的一個閥片相聯接,且兩套松鉤抬機聯動裝置上的鉤行油缸19均由一個閥片控制;所述的連桿11有兩個,分別鉸接在擺桿10的兩端;所述的起落臂17有兩個,起落臂17是一個曲臂,起落臂17的中部鉸接在機架1上,起落臂17的一端有一個輪座16,在輪座16上安裝有行走輪3,起落臂17的另一端與連桿11鉸接在一起;所述的提軌鉤2為重鉗式結構,其形狀如同一把鉗子的頭部,且重心位于下部,依靠其自重即可自動勾住軌道,提軌鉤2鉸接在機架上1,提軌鉤2上端的圓頭部分13與斜塊12上的斜面22相接觸,在斜塊12擺動時,提軌鉤2即可在斜面22的作用下,勾住或松開軌道;本實用新型利用鉤行油缸19推動擺臂20擺動,擺臂20擺動時,轉動軸18隨之轉動,并通過轉動軸18帶動擺桿10和斜塊12擺動,斜塊12使提軌鉤2擺動,松開或勾住軌道,擺桿10則通過連桿11使起落臂17以其中部的鉸接點為中心轉動,從而使機架1抬起或落下,實現松鉤和抬機聯動功能。
權利要求1.一種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它包括機架、起道油缸、起道支座、下道機構、內燃機及液壓系統,下道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兩側,起道油缸分別固定在機架的兩端,起道支座安裝在起道油缸的活塞上,液壓系統由齒輪泵、液壓管路及多路換向閥構成,齒輪泵由內燃機帶動,其特征在于,在機架的兩端分別裝有一套松鉤抬機聯動裝置,所述的松鉤抬機聯動裝置由鉤行油缸、轉動軸、擺臂、擺桿、連桿、起落臂、斜塊及提軌鉤構成,擺臂、擺桿及斜塊固定在轉動軸上,鉤行油缸鉸接在機架上,鉤行油缸上的活塞桿與擺臂鉸接在一起,連桿有兩個,分別鉸接在擺桿的兩端,起落臂是一個曲臂,起落臂的中部鉸接在機架上,一端安裝行走輪,另一端與連桿鉸接在一起,提軌鉤鉸接在機架上,提軌鉤的上端與斜塊上的斜面相接觸。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提軌鉤為重鉗式結構。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其特征在于,在起道油缸上還裝有卸荷閥。
專利摘要一種松鉤抬機聯動式液壓起道機,包括機架、起道油缸、起道支座、下道機構、內燃機及液壓系統,下道機構安裝在機架的兩側,起道油缸分別固定在機架的兩端,起道支座安裝在起道油缸的活塞上,液壓系統由齒輪泵、液壓管路及多路換向閥構成,齒輪泵由內燃機帶動,在機架的兩端分別裝有一套松鉤抬機聯動裝置,松鉤抬機聯動裝置由鉤行油缸、轉動軸、擺臂、擺桿、連桿、起落臂、斜塊及提軌鉤構成,擺臂、擺桿及斜塊固定在轉動軸上,鉤行油缸鉸接在機架上,鉤行油缸上的活塞桿與擺臂鉸接,連桿有兩個,分別鉸接在擺桿的兩端,起落臂是一個曲臂,起落臂的中部鉸接在機架上,一端安裝行走輪,另一端與連桿鉸接,提軌鉤鉸接在機架上,提軌鉤的上端與斜塊上的斜面相接觸。
文檔編號E01B29/04GK2816107SQ200520092219
公開日2006年9月13日 申請日期2005年8月18日 優先權日2005年8月18日
發明者于彥軍 申請人:于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