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種在鐵路軌道上,可將已鋪設完成的軌排按技術標準要求沿水平橫向、垂直高度方向進行移動調整,使線路達到平直的軌道起撥道機,屬于一種鐵道線路養護機械。
背景技術:
目前國內使用的起撥道機基本上是整體式結構,它是在一整體式機架下方設置有四個軌道輪,在軌道輪的內側設置有帶有抓軌油缸的抓軌器,在機架上左右各固定有斜置的兩個起撥油缸,利用安置在機架上的液壓系統,通過油管與各油缸相連,實現對各動作執行元件-----油缸的動作控制,它整體結構復雜,重量重,無法在軌道上實現輕松搬遷,因而使用范圍基本上局限于新鋪設的鐵軌線路。上述結構的起撥道機采用的是斜撬式撥道原理,它在進行撥道作業時,單側主油缸傾斜放置,軌排受一個斜向上的力,軌排在向水平方向移動的同時,產生向上的垂直運動,因此很難做到較精確的定位,往往產生軌排抬道,需工人手工落道,增大了工人作業的難度及勞動強度。另外,上述結構的起撥道機在使用時,需將單側起撥道油缸轉一角度,完成撥道后,油缸還需復位,起、撥不能一次完成。同時,由于結構、受力等結構上的原因,油缸的活塞桿容易彎曲,不適合重軌重枕的鐵軌線路。
現有國內使用的起撥道機,均采用的是單泵單壓液壓回路,結構上相對簡單,但所需配置功率較大,耗費能源,且液壓油缸的液壓控制效果不理想。
發明內容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既能適合新建軌道線路,又能適合運營軌道線路的重軌、重枕起撥道作業、并可以是分體結構的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它包括有機架,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四個軌道輪,軌道輪的內側有帶有抓軌油缸的抓軌器;機架上設置有兩個左右起道油缸,抓軌油缸和起道油缸各通過油管與液壓系統相連,在機架上橫置有滑動梁,兩個起道油缸分別套接在滑動梁上,在兩個左右起道油缸之間置有一個固定在滑動梁中央的撥道油缸,且撥道油缸的活塞桿與左右起道油缸的缸體相連。
所述的抓軌器包括鉸接相連在軌道輪內側的抓軌鉗和上部相連著的抓軌油缸活塞桿;在機架外側下方分別安裝有四個可旋轉角度的下道輪和下道油缸并配置有下道架,下道油缸通過油管與液壓系統相連。
所述的液壓系統被安裝在一車架上,且車架與機架通過聯掛鉤方便連接;液壓系統包括有柴油機、傳動膠帶以及帶動的齒輪油泵,該齒輪油泵輸出壓力油,經過集成控制閥、多路換向閥和單向閥控制油路經油管與各油缸相連。
所述的齒輪油泵為雙聯齒輪油泵并構成恒功率回路,油泵配置有全封閉結構的油箱,該油箱的上表面留有檢修孔,在油箱的一端裝有空氣濾清器,另一端裝有回油濾清器,在油箱進油管上裝有開關球閥。
本實用新型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分體結構,單體重量輕,容易下道,使用靈活輕便,起撥道力大,可適用于各類重軌重枕線路,起撥道精度高,操作簡單直觀,起撥可一次完成,工作效率高,工人的作業強度大大降低等特點。
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框圖。
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狀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起撥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下軌道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液壓系統的油路原理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的介紹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主要由液壓系統1和起撥道機構2組成。液壓系統1包括一通過下部的四只道輪安置在鐵軌3上可移動的車架11,在車架上安裝有單缸柴油機12、雙聯齒輪油泵13、集成閥件14以及液壓油箱15。柴油機12通過傳動膠帶16帶動齒輪油泵13工作,輸出壓力油,并通過集成閥件14將壓力油輸入到起撥道機構2內的各油缸進行工作,回油進入油箱15重復使用,見附圖2所示。所述的齒輪油泵13為雙聯齒輪油泵并構成獨特的有級壓力補償變量雙泵系統,屬恒功率回路;液壓系統1的流量可由兩方面進行調整第一是自動控制,當系統壓力低于9兆帕時,油泵輸出流量為40升/分,當系統壓力在高于9兆帕時,油泵輸出量為20升/分,當系統壓力再次變化,油泵輸出流量也將相應變化;第二是手動控制,切換變速閥,油泵輸出流量也會從40---20升/分相應變化。齒輪油泵13輸出壓力油,經過集成控制閥、多路換向閥和單向閥等集成閥件14控制油路經油管與各油缸相連。所述的油泵13配置有全封閉結構的油箱15,該油箱的上表面留有檢修孔,在油箱的一端裝有空氣濾清器,另一端裝有回油濾清器,在油箱進油管上裝有開關球閥。
圖2、圖3所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起撥道機構2主要包括有機架21,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四個軌道輪22,軌道輪的內側有帶有抓軌油缸23的抓軌器;機架21上設置有兩個左右起道油缸24,它們分別通過滾輪架套接在橫置于機架21的滑動梁25上,在兩個左右起道油缸24之間置有一個固定在滑動梁中央的撥道油缸26,且撥道油缸26的活塞桿與左右起道油缸24的缸體相連,抓軌油缸23、起道油缸24及撥道油缸26各通過油管與液壓系統1相連。所述的兩個起道油缸25和撥道油缸26組成了起撥道裝置,液壓油經多路換向閥輸入兩個起道油缸24的上腔,迫使兩個活塞桿同時下落,并使裝于活塞桿下端的底座支頂在道床上,由此產生了液壓推力,而此時機架21已借抓軌油缸23使軌爪與軌排聯成一體,這樣就可將軌排和機架21一起頂起,即可完成線路的起道作業。又由于左右兩起道油缸24均可分別單獨操作,故可分別進行左、右股的單股起道。當進行撥道作業時,須將兩個起道油缸24同時支頂于道床上,給予一定的起道量,使軌枕與道床基本脫離接觸,兩起道油缸與機架形成門式框架后,方能進行撥道作業。
所述的抓軌器包括鉸接相連在軌道輪22內側的抓軌鉗27和上部相連著的抓軌油缸活塞桿;由多路換向閥控制輸入壓力油液到四個抓軌油缸,即可使活塞升降,從而使四個軌爪同時松開或夾緊軌排。當軌爪夾緊軌排時,則使機架和鐵軌的軌排聯成一體,就可進行起撥道作業;而松開時,軌爪張開,機架就可安全地沿軌道前后運行。
圖4所示,在機架21外側下方分別安裝有四個可旋轉角度的下道輪28和下道油缸29,并配置有下道架;下道油缸29通過油管與液壓系統1相連;下道輪28既可在鐵軌3上走行,也可旋轉90度使機架21沿下道架橫向脫離鐵軌3。
在機架21上還安裝有多路換向閥30和應急泵31,手動多路換向閥30可使各油缸完成動作;而應急泵31可在動力部件出現故障時,使各油缸復位。
所述的機架21通過聯掛鉤32方便地與車架11連接,兩者既可相互連接一起在軌道上推行,又可以分開,并搬運下道,避讓列車。
圖5所示,所述的雙聯齒輪油泵13工作,將液壓油箱15內的油升壓,通過調速集成閥17與多路換向閥30連通,并通過該多路換向閥30與左右起道油缸24、抓軌油缸23、撥道油缸26、下道油缸29相連通,并經過回流返回液壓油箱15。
權利要求1.一種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它包括有機架,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四個軌道輪,軌道輪的內側有帶有抓軌油缸的抓軌器;機架上設置有兩個左右起道油缸,抓軌油缸和起道油缸各通過油管與液壓系統相連,其特征在于在機架(21)上橫置有滑動梁(25),兩個起道油缸(24)分別套接在滑動梁(25)上,在兩個左右起道油缸之間置有一個固定在滑動梁(25)中央的撥道油缸(26),且撥道油缸(26)的活塞桿與左右起道油缸(24)的缸體相連。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抓軌器包括鉸接相連在軌道輪(22)內側的抓軌鉗(27)和上部相連著的抓軌油缸(23)活塞桿;在機架(21)外側下方分別安裝有四個可旋轉角度的下道輪(28)和下道油缸(29),下道油缸通過油管與液壓系統(1)相連。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壓系統(1)被安裝在一車架(11)上,且車架(11)與機架(21)通過聯掛鉤(32)方便連接;液壓系統(1)包括有柴油機(12)、傳動膠帶(16)以及帶動的齒輪油泵(13),該齒輪油泵(13)輸出壓力油,經過集成控制閥、多路換向閥和單向閥控制油路經油管與各油缸相連。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齒輪油泵(13)為雙聯齒輪油泵并構成恒功率回路,油泵配置有全封閉結構的油箱(15),該油箱的上表面留有檢修孔,在油箱的一端裝有空氣濾清器,另一端裝有回油濾清器,在油箱進油管上裝有開關球閥。
專利摘要一種鐵路軌道的液壓起撥道機,它包括有機架,機架的下方設置有四個軌道輪,軌道輪的內側有帶有抓軌油缸的抓軌器;機架上設置有分別套接在滑動梁上的兩個左右起道油缸,在兩個左右起道油缸之間置有一個固定在滑動梁中央的撥道油缸,且撥道油缸的活塞桿與左右起道油缸的缸體相連;所述的液壓系統被安裝在一車架上,它包括有柴油機、三膠帶以及帶動的齒輪油泵,該齒輪油泵輸出壓力油,經過集成控制閥、多路換向閥和單向閥控制油路經油管與各油缸相連;車架與機架通過聯掛鉤方便連接;從而使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合理,使用方便、可靠,分體結構,使用靈活輕便,起撥道力大,可適用于各類重軌重枕線路,起撥道精度高,操作簡單直觀,起撥可一次完成,工作效率高,工人的作業強度大大降低等特點。
文檔編號E01B29/04GK2721687SQ20042002374
公開日2005年8月31日 申請日期2004年6月7日 優先權日2004年6月7日
發明者張亮 申請人:張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