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其主要特征在于:包括電源模塊,胎壓傳感器,氣體檢測傳感器,控制ECU,單片機,數據存儲器,拉手傳感器,輪胎安全氣囊,汽車手剎裝置等等。由電源模塊供電,胎壓傳感器與單片機連接,氣體檢測傳感器與單片機連接,數據存儲器與單片機連接,拉手傳感器與汽車手剎裝置連接,控制ECU與輪胎安全氣囊連接,氣體檢測傳感器裝在輪胎安全氣囊上。本實用新型采用胎壓傳感器能夠精確地檢測汽車輪胎的胎壓,利用氣體檢測傳感器檢測安全氣囊的安全性及其是否打開。采用單片機,數據存儲器有利于汽車向完全電子時代發展。
【專利說明】
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保證汽車行駛中突然爆胎第一時間啟動輪胎安全氣囊及手剎,尤其在汽車高速行駛中發生爆胎時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民的消費水平逐漸提高,汽車的數量日益增多,在人們日常生活中,身邊最大的危險物就是汽車,而中國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之一。交通事故已成為“世界第一害”。近幾年中國交通事故的死亡率還在逐漸增加,交通事故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汽車行駛中突然爆胎而造成的交通事故讓人觸目驚心,尤其在高速公路上行駛中的汽車爆胎很可能會引起連環交通事故而損失慘重。“汽車有價,生命無價”,為了避免這么慘重的損失,這就需要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
【發明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決上述問題,提供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4]—種新型的汽車爆胎補救裝置,包括輪胎安全氣囊(同輪胎大小一樣的安全氣囊),胎壓傳感器,拉手傳感器,電源模塊,汽車手剎裝置,氣體檢測傳感器,控制ECU,單片機,手動開關,數據存儲器。所述胎壓傳感器的輸入端通過導線與電源模塊連接,輸出端與單片機連接,所述的氣體檢測傳感器與單片機相連,所述的數據存儲器與單片機連接,所述的拉手傳感器與控制ECU連接,所述的輪胎安全氣囊與控制ECU連接,所述的汽車手剎裝置與拉手傳感器連接,本裝置的胎壓傳感器和輪胎安全氣囊都裝在汽車的前后左右四個車輪輪輞上,氣體檢測傳感器裝在輪胎安全氣囊上。
[0005]本實用新型比較現有技術的優點:
[0006]1.本實用新型能夠在汽車發生爆胎時,立刻打開汽車輪胎安全氣囊且停車。
[0007]2.本實用新型采用的胎壓傳感器能夠比較精確的檢測汽車輪胎胎壓,也可用于對輪胎的日常保養維護。
[0008]3.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氣體檢測傳感器不僅能夠檢測氣囊是否打開而且還能檢測其安全性。
[0009]4.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氣體檢測傳感器和輪胎安全氣囊裝置重量輕,體積小,有利于汽車向輕量化方向發展。
[0010]5.采用數據儲存器將信號存儲起來,便于以后的檢查、維修等工作。
【附圖說明】
[0011]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的電路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1-電源模塊;2-胎壓傳感器;3-氣體檢測傳感器;4-單片機;5-數據存儲器;6_控制E⑶;7-拉手傳感器;8-輪胎安全氣囊;9-汽車手剎裝置;10-手動開關;11-導線。
[0013]下面結合實施例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4]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所示,包括電源模塊1、胎壓傳感器2、氣體檢測傳感器3、單片機4、數據存儲器5、控制ECU 6、拉手傳感器7、輪胎安全氣囊8、汽車手剎裝置9、手動開關10、導線11組成。所述的胎壓傳感器2與氣體檢測傳感器3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4,單片機4信號經數據存儲器5存儲起來方便以后的檢查、維修等工作。當汽車的胎壓瞬間迅速下降時,胎壓傳感器接收到信號,此時胎壓傳感器將信號傳遞給單片機,單片機接受到信號一方面傳遞給控制ECU,另一方面傳遞給數據存儲器儲存,控制ECU接收到信號后會啟動輪胎安全氣囊,然后輪胎安全氣囊瞬間打開,此時該輪胎安全氣囊相當于輪胎。與此同時,控制ECU也開啟拉手傳感器,汽車手剎拉起,汽車停止。當氣體檢測傳感器檢測出安全氣囊打開時步驟同上。由于此實用新型專利使車輛在前后左右四輪均安裝胎壓傳感器和輪胎安全氣囊,就可以在使車輛在四個車輪發生爆胎時都能檢測且及時補救。
【主權項】
1.一種新型汽車爆胎補救裝置,主要包括輪胎安全氣囊、胎壓傳感器、拉手傳感器、電源模塊、汽車手剎裝置、氣體檢測傳感器、控制ECU、單片機、數據存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胎壓傳感器的輸入端與電源模塊連接,輸出端與單片機連接,所述的氣體檢測傳感器與單片機相連,所述的數據存儲器與單片機連接,所述的拉手傳感器與控制ECU連接,所述的輪胎安全氣囊與控制ECU連接,所述的汽車手剎裝置與拉手傳感器連接,本裝置的胎壓傳感器和輪胎安全氣囊都裝在汽車的前后左右四個車輪輪輞上,氣體檢測傳感器裝在輪胎安全氣囊上。
【文檔編號】B60C23/04GK205439839SQ201620212064
【公開日】2016年8月1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1日
【發明人】梁鵬云, 程亞梅, 馬寶忠
【申請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