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泵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
【背景技術】
[0002]現在的小型汽車都使用了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在實際使用中,安全性不高,失去了雙回路應有的功能。其主要缺點為:由于兩活塞之間是采用液力推動,若后活塞前密封件破損,或對應管路、分栗泄漏,將無法推動前活塞運動,因而失去了對車輛的制動能力。若前活塞的前密封件破損,或對應管路、分栗泄漏,活塞前端無阻力,將運行到極限,使其活塞后部容積加大,容納了后活塞系統的油量,也失去了對車輛的制動能力。
[0003]公開號為:CN200939879,公告日為:2007-08-29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制動總栗總成,包括缸體、前活塞總成、后活塞總成和油杯總成,所述前活塞總成和后活塞總成設置在缸體內,油杯總成通過缸體上的進油口與缸體連接,所述后活塞總成包括后活塞和限位螺釘,所述后活塞與限位螺釘之間采用鉚合連接方式連接。該制動總栗的穩定性有所增加,但是結構復雜,加工成本高。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種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不改動原車系統,能大幅提高汽車行駛安全性的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若其中一路損壞,另外一路任能正常工作。
[0005]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0006]—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包括缸體,缸體內依次設置有前活塞、后活塞,前活塞與缸體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Π,前活塞與后活塞之間設置有擋板,擋板與后活塞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I;所述后活塞設置有推桿I,推桿I穿過擋板與前活塞的端面接觸。
[0007]所述擋板上設置有通孔,所述推桿I穿過擋板上的通孔與前活塞接觸。
[0008]所述前活塞與擋板之間設置有彈簧卡I。
[0009]所述擋板與缸體之間設置有密封圈,所述推桿I與擋板之間設置有密封圈。
[0010]所述后活塞一端設置有推桿I,另一端設置有彈簧卡Π。
[0011]所述彈簧卡I和彈簧卡Π分別設置于彈簧卡槽I和彈簧卡槽Π內,所述彈簧卡槽I和彈簧卡槽Π設置于缸體上。
[0012]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3]1、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不改動原車系統,能大幅提高汽車行駛安全性的優點。
[0014]2、推桿I的設置,將兩活塞之間的液力推動改成直接推動,使結構更簡單,穩定性更尚O
[0015]3、在兩活塞之間加裝一個圓形擋板,中間開一圓形通孔,以利于推桿I穿過擋板推動前活塞。
[0016]4、當制動總栗工作時,缸體內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如果擋板的密封效果不好,制動油會在壓力作用下穿過擋板,影響制動效果,密封圈的設置能夠更好的實現擋板的密封,有效防止制動油在壓力下穿過擋板。
[0017]5、擋板和缸體不直接連接,因此彈簧卡的作用是限定擋板的位置,防止擋板在壓力下向前活塞方向移動,同時后活塞復位彈簧又能夠防止擋板向后活塞方向移動,實現了固定擋板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實用新型結構圖。
[0019]圖2是本實用新型缸體結構圖。
[0020]圖3是擋板的俯視結構圖。
[0021 ]圖中標記:1、缸體,2、推桿Π,3、推桿I,4、后活塞,5、前活塞,6、彈簧卡I,7、復位彈簧I,8、密封圈,9、擋板,10、后活塞進油口,11、后活塞出油口,12、前活塞進油口,13、前活塞出油口,14、復位彈簧Π,15、密封圈,16、通孔,17、彈簧卡槽I,18、彈簧卡Π,19、彈簧卡槽Π O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詳細的說明。
[0023]實施例1
[0024]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3,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本實施例包括:
[0025]—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包括缸體I,缸體I內依次設置有前活塞5、后活塞4,前活塞5與缸體I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Π 14,前活塞5與后活塞4之間設置有擋板9,擋板9與后活塞4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17;所述后活塞4設置有推桿13,推桿13穿過擋板9與前活塞5的端面接觸。
[0026]所述擋板9上設置有通孔16,所述推桿13穿過擋板9上的通孔16與前活塞5接觸。
[0027]所述前活塞5與擋板9之間設置有彈簧卡16。
[0028]所述擋板9與缸體I之間設置有密封圈8,所述推桿13與擋板9之間設置有密封圈15ο
[0029]所述后活塞4一端設置有推桿13,另一端設置有彈簧卡Π 18。
[0030]所述彈簧卡16和彈簧卡Π18分別設置于彈簧卡槽117和彈簧卡槽Π 19內,所述彈簧卡槽117和彈簧卡槽Π 19設置于缸體I上。
[0031]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不改動原車系統,能大幅提高汽車行駛安全性的優點。
[0032]推桿13的設置,將兩活塞之間的液力推動改成直接推動,使結構更簡單,穩定性更尚O
[0033]在兩活塞之間加裝一個圓形擋板9,中間開一圓形通孔16,以利于推桿13穿過擋板9推動前活塞5。
[0034]當制動總栗工作時,缸體I內會產生巨大的壓力,如果擋板9的密封效果不好,制動油會在壓力作用下穿過擋板9,影響制動效果,密封圈8的設置能夠更好的實現擋板9的密封,有效防止制動油在壓力下穿過擋板9。
[0035]擋板9和缸體I不直接連接,因此彈簧卡16的作用是限定擋板9的位置,防止擋板9在壓力下向前活塞5方向移動,同時后活塞4復位彈簧7又能夠防止擋板9向后活塞5方向移動,實現了固定擋板9的作用。
[0036]本制動總栗安裝時,將復位彈簧14和前活塞5依次放入缸體I內,將彈簧卡16推入缸體I中,卡在彈簧卡槽117中,然后再依次放入擋板9、復位彈簧7、后活塞4,然后將彈簧卡Π 18推入缸體I中,卡在彈簧卡槽Π 19中。
[0037]當制動總栗工作時,剎車踏板推動推桿Π2,后活塞4在推桿Π 2的推力作用下擠壓復位彈簧7,向前活塞5方向運動,將從后活塞進油口 10流入的制動油從后活塞出油口 11壓出至分栗中;推桿13隨著后活塞4的運動,推動前活塞5運動,前活塞5將從前活塞進油口 12流入的制動油從前活塞出油口 13壓出至分栗中。
[0038]實施例2
[003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較佳實施例,參照說明書附圖1至附圖3,本實施例公開了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本實施例包括:
[0040]—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包括缸體I,缸體I內依次設置有前活塞5、后活塞4,前活塞5與缸體I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Π 14,前活塞5與后活塞4之間設置有擋板9,擋板9與后活塞4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17;所述后活塞4設置有推桿13,推桿13穿過擋板9與前活塞5的端面接觸。
[0041]本制動總栗安裝時,依次將復位彈簧14、前活塞5、擋板9、復位彈簧7和后活塞4,密封缸體I。
[0042]當制動總栗工作時,剎車踏板推動推桿Π2,后活塞4在推桿Π 2的推力作用下擠壓復位彈簧7,向前活塞5方向運動,將從后活塞進油口 10流入的制動油從后活塞出油口 11壓出至分栗中;推桿13隨著后活塞4的運動,推動前活塞5運動,前活塞5將從前活塞進油口 12流入的制動油從前活塞出油口 13壓出至分栗中。
[0043]以上所述實施例僅表達了本申請的【具體實施方式】,其描述較為具體和詳細,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為對本申請保護范圍的限制。應當指出的是,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申請技術方案構思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變形和改進,這些都屬于本申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其特征在于:包括缸體(I),缸體(I)內依次設置有前活塞(5)、后活塞(4),前活塞(5)與缸體(I)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Π (14),前活塞(5)與后活塞(4)之間設置有擋板(9),擋板(9)與后活塞(4)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1(7);所述后活塞(4)設置有推桿1(3),推桿1(3)穿過擋板(9)與前活塞(5)的端面接觸。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9)上設置有通孔(16),所述推桿1(3)穿過擋板(9)上的通孔(16)與前活塞(5)接觸。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活塞(5)與擋板(9)之間設置有彈簧卡1(6)。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其特征在于,所述擋板(9)與缸體(I)之間設置有密封圈(8),所述推桿1(3)與擋板(9)之間設置有密封圈(15)。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活塞(4)一端設置有推桿I (3),另一端設置有彈簧卡Π (18)。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栗,其特征在于,所述彈簧卡1(6)和彈簧卡Π (18)分別設置于彈簧卡槽I (17)和彈簧卡槽Π (19)內,所述彈簧卡槽I (17)和彈簧卡槽Π (19)設置于缸體(I)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制動領域,具體涉及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泵。一種雙回路液壓制動總泵,包括缸體,缸體內依次設置有前活塞、后活塞,前活塞與缸體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Ⅱ,前活塞與后活塞之間設置有擋板,擋板與后活塞之間設置有復位彈簧Ⅰ;所述后活塞設置有推桿Ⅰ,推桿Ⅰ穿過擋板與前活塞的端面接觸。本實用新型具有結構簡單、易于加工、不改動原車系統,能大幅提高汽車行駛安全性的優點。
【IPC分類】B60T11/16
【公開號】CN205273446
【申請號】CN201620014654
【發明人】譚旭東
【申請人】譚旭東
【公開日】2016年6月1日
【申請日】2016年1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