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撞擊緩沖機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緩沖機構,具體涉及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屬于撞擊緩沖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碰撞緩沖區的概念是在20世紀60年代首次提出來的,其設計為在發生撞擊時車身發生逐漸變形,以吸附事故中產生的絕大部分(如果不是全部)的撞擊能量,車身改為這種可以變形的設計后,一方面,乘員所承受的強烈的撞擊力就可以大大減小,將車身結構分為乘員安全區和緩沖吸能區設計,乘員安全區應有足夠剛度,不允許發生大的碰撞變形,另一方面,以保證乘員的生存空間,且發動機、變速箱等剛性機構不得因碰撞侵入乘坐艙,緩沖吸能區在車輛碰撞時允許有較大的變形,以便合理的吸收撞擊能量,使得作用于乘員身體上的力和加速度不超過規定的人體忍耐極限,為此,我們提出一種撞擊緩沖機構。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克服現有的缺陷,提供一種撞擊緩沖機構,該撞擊緩沖機構,緩沖性能穩定,在降低撞擊力的同時,還能夠吸收撞擊所產生的動能,從而降低車體的損壞和保護車主的安全,可以有效解決【背景技術】中的問題。
[0004]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術方案:
[0005]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包括緩沖機構本體,所述緩沖機構本體包括工作套筒、撞擊傳感器、限位卡塊、緩沖彈簧、車頭部、減震器和復位彈簧,所述車頭部頂部設有第一連接橫桿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橫桿上的杠桿,所述第一連接橫桿置于所述杠桿內部,所述杠桿頂部設有兩組減震器,所述兩組減震器之間設有第二連接橫桿,所述車頭部內部設有工作套筒以及設置在工作套筒內部的限位卡塊,所述限位卡塊底部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與所述限位卡塊固定相連,所述緩沖彈簧底部設有兩組撞擊傳感器。
[0006]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撞擊傳感器與車載充氣系統相連,充氣系統與安全氣囊相連。
[0007]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緩沖彈簧中間位置設有復位彈簧。
[0008]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復位彈簧一端與所述杠桿相連,所述復位彈簧另一端與車頭部內側相連。
[0009]作為本實用新型的一種優選技術方案,所述復位彈簧與緩沖彈簧相連。
[0010]本實用新型所達到的有益效果是:一種撞擊緩沖機構,由于撞擊傳感器設置在車頭部,當車體產生撞擊時,撞擊傳感器能夠及時啟動充氣系統,然后充氣系統立即對安全氣囊充入氮氣,確保了車主的安全,由于緩沖彈簧設置在限位卡塊底部,當車體發生碰撞時,緩沖彈簧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進而減少撞擊力,由于復位彈簧與緩沖彈簧相連,碰撞之后,復位彈簧能夠及時對緩沖彈簧進行復位,降低撞擊力對車體的損壞,由于減震器設置在杠桿頂部,車體發生碰撞時,能夠對撞擊所產生的動能進行吸收,減少撞擊力。
【附圖說明】
[0011]附圖用來提供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理解,并且構成說明書的一部分,與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一起用于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限制。
[0012]在附圖中:
[0013]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撞擊緩沖機構整體結構示意圖;
[0014]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所述的一種撞擊緩沖機構撞擊傳感器連接系統示意圖;
[0015]圖中標號:1、緩沖機構本體;2、工作套筒;3、撞擊傳感器;4、限位卡塊;5、緩沖彈簧;6、車頭部;7、第一連接橫桿;8、杠桿;9、減震器;1、第二連接橫桿;11、復位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16]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進行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優選實施例僅用于說明和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7]實施例:請參閱圖1-2,本實用新型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包括緩沖機構本體I,所述緩沖機構本體I包括工作套筒2、撞擊傳感器3、限位卡塊4、緩沖彈簧5、車頭部6、減震器9和復位彈簧U,所述車頭部6頂部設有第一連接橫桿7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橫桿7上的杠桿8,所述第一連接橫桿7置于所述杠桿8內部,所述杠桿8頂部設有兩組減震器9,所述兩組減震器9之間設有第二連接橫桿10,所述車頭部6內部設有工作套筒2以及設置在工作套筒2內部的限位卡塊4,所述限位卡塊4底部設有緩沖彈簧5,所述緩沖彈簧5與所述限位卡塊4固定相連,所述緩沖彈簧5底部設有兩組撞擊傳感器3。
[0018]所述撞擊傳感器3與車載充氣系統相連,充氣系統與安全氣囊相連,所述緩沖彈簧5中間位置設有復位彈簧11,所述復位彈簧11 一端與所述杠桿8相連,所述復位彈簧11另一端與車頭部6內側相連,所述復位彈簧11與緩沖彈簧5相連,由于撞擊傳感器3設置在車頭部6,當車體產生撞擊時,撞擊傳感器3能夠及時啟動充氣系統,然后充氣系統立即對安全氣囊充入氮氣,確保了車主的安全,由于緩沖彈簧5設置在限位卡塊4底部,當車體發生碰撞時,緩沖彈簧5起到一定的緩沖作用,進而減少撞擊力,由于復位彈簧11與緩沖彈簧5相連,碰撞之后,復位彈簧11能夠及時對緩沖彈簧5進行復位,降低撞擊力對車體的損壞,由于減震器9設置在杠桿8頂部,車體發生碰撞時,能夠對撞擊所產生的動能進行吸收,減少撞擊力,該撞擊緩沖機構,緩沖性能穩定,在降低撞擊力的同時,還能夠吸收撞擊所產生的動能,從而降低車體的損壞和保護車主的安全。
[0019]需要說明的是,本實用新型為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工作時,當車頭部6發生碰撞時,撞擊所產生的動能首先會將緩沖彈簧5變形,緩沖彈簧5變形的同時會減小一部分的撞擊力,撞擊之后,復位彈簧11會瞬間將緩沖彈簧5復位,復位過程中,會消耗一定的撞擊力,同時,減震器9也會吸收一部分撞擊力,從而使撞擊所產生的撞擊力達到最小,并且,車體產生撞擊時,撞擊傳感器3能夠及時啟動充氣系統,然后充氣系統立即對安全氣囊充入氮氣,確保了車主的安全。
[0020]最后應說明的是: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盡管參照前述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了詳細的說明,對于本領域的技術人員來說,其依然可以對前述各實施例所記載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對其中部分技術特征進行等同替換。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包括緩沖機構本體(I),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機構本體(I)包括工作套筒(2)、撞擊傳感器(3)、限位卡塊(4)、緩沖彈簧(5)、車頭部(6)、減震器(9)和復位彈簧(U),所述車頭部(6)頂部設有第一連接橫桿(7)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橫桿(7)上的杠桿(8),所述第一連接橫桿(7)置于所述杠桿(8)內部,所述杠桿(8)頂部設有兩組減震器(9),所述兩組減震器(9)之間設有第二連接橫桿(10),所述車頭部(6)內部設有工作套筒(2)以及設置在工作套筒(2)內部的限位卡塊(4),所述限位卡塊(4)底部設有緩沖彈簧(5),所述緩沖彈簧(5)與所述限位卡塊(4)固定相連,所述緩沖彈簧(5)底部設有兩組撞擊傳感器⑶。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撞擊傳感器(3)與車載充氣系統相連,充氣系統與安全氣囊相連。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緩沖彈簧(5)中間位置設有復位彈簧(11)。4.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11)一端與所述杠桿(8)相連,所述復位彈簧(11)另一端與車頭部(6)內側相連。5.根據權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復位彈簧(11)與緩沖彈簧(5)相連。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撞擊緩沖技術領域且公開了一種撞擊緩沖機構,包括緩沖機構本體,所述緩沖機構本體包括工作套筒、撞擊傳感器、限位卡塊、緩沖彈簧、車頭部、減震器和復位彈簧,所述車頭部頂部設有第一連接橫桿以及設置在第一連接橫桿上的杠桿,所述第一連接橫桿置于所述杠桿內部,所述杠桿頂部設有兩組減震器,所述兩組減震器之間設有第二連接橫桿,所述車頭部內部設有工作套筒以及設置在工作套筒內部的限位卡塊,所述限位卡塊底部設有緩沖彈簧,所述緩沖彈簧與所述限位卡塊固定相連,所述緩沖彈簧底部設有兩組撞擊傳感器,該撞擊緩沖機構,緩沖性能穩定,在降低撞擊力的同時,還能夠吸收撞擊所產生的動能。
【IPC分類】B60R21/16, B60R21/0136, B60R19/18
【公開號】CN205239412
【申請號】CN201520887005
【發明人】姚貴宇, 仲崇合, 孔凡場, 張永慧, 夏春芬
【申請人】國家電網公司, 國網新源水電有限公司, 吉林松江河水力發電有限責任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8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