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電動汽車技術領域,具體地說,特別涉及一種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
【背景技術】
[0002]電動車是以電池作為能量來源,通過控制器、電機等部件,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運動,以控制電流大小改變速度的車輛。燃油車制動助力系統通過發動機進氣歧管的負壓實現,而電動車取消了發動機,所以需通過電動真空栗實現制動助力,真空栗產生負壓作用于真空助力器以實現助力制動,從而達到通過較小的踏板力獲得較大的制動力。原電動車制動助力系統通過電動真空栗-進氣管路-真空助力器的方式連接,通過在進氣管路上安裝單向閥及真空度開關,該系統僅通過真空助力器腔體儲能,儲能能力較弱,導致真空栗頻繁工作,從而降低了電動真空栗的壽命。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有鑒于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
[0004]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包括真空助力器和電動真空栗,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助力器通過第一氣管與真空罐的進口連接,在真空罐上安裝真空度傳感器,真空罐的出口接有第二氣管,所述第二氣管串聯單向閥后與電動真空栗連接。
[0005]為了避免傳統電動車電動真空栗頻繁工作,本實用新型通過電動真空栗-進氣管路-單向閥-進氣管路-真空罐-進氣管路-真空助力器來實現制動助力,一方面單向閥暗埋在進氣管路里面,取消了原單向閥的連接方式,降低泄氣風險;另一方面,真空度傳感器安裝于真空罐上,減少了原傳感器連接機構,有效降低了生產成本。
[0006]為了方便加工制作,確保結構強度,有利于真空罐在車體上安裝,所述真空罐通過注塑成型,在真空罐側壁的上部設置有倒“T”形支架。
[0007]為了便于管路布置,減小氣管因車輛行駛震動而產生的晃動,在所述第一氣管與第二氣管之間設有多個管夾,各管夾的兩端通過抱箍抱緊在對應氣管的管身上。
[0008]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布置,真空罐儲能能力強,能有效避免電動真空栗頻繁工作,大大延長了電動真空栗的壽命,在各種類型的電動車上均適用。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一【具體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0]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0011]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由真空助力器1、電動真空栗2、第一氣管3、真空罐4、真空度傳感器5、第二氣管6、單向閥7、倒“T”形支架8和管夾9等構成。其中,真空助力器I通過第一氣管3與真空罐4的進口連接,在真空罐4上安裝真空度傳感器5,真空罐4的出口接有第二氣管6,第二氣管6串聯單向閥7后,與電動真空栗2連接。
[0012]如圖1所示,真空罐4通過注塑成型,在真空罐4側壁的上部設置有倒“Τ”形支架8,真空罐4通過倒“Τ”形支架8布置在車體上。在第一氣管3與第二氣管6之間設有多個管夾9,各管夾9的兩端通過抱箍抱緊在對應氣管的管身上。作為優選,各氣管可通過多段管道連接組成。
[0013]以上詳細描述了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具體實施例。應當理解,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無需創造性勞動就可以根據本實用新型的構思作出諸多修改和變化。因此,凡本技術領域中技術人員依本實用新型的構思在現有技術的基礎上通過邏輯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實驗可以得到的技術方案,皆應在由權利要求書所確定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包括真空助力器(I)和電動真空栗(2),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助力器(I)通過第一氣管(3)與真空罐(4)的進口連接,在真空罐(4)上安裝真空度傳感器(5),真空罐(4)的出口接有第二氣管(6),所述第二氣管(6)串聯單向閥(7)后與電動真空栗(2)連接。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其特征是:所述真空罐(4)通過注塑成型,在真空罐(4)側壁的上部設置有倒“T”形支架(8)。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其特征是:在所述第一氣管(3)與第二氣管(6)之間設有多個管夾(9),各管夾(9)的兩端通過抱箍抱緊在對應氣管的管身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電動車用真空助力系統,包括真空助力器和電動真空泵,其特征是:所述真空助力器通過第一氣管與真空罐的進口連接,在真空罐上安裝真空度傳感器,真空罐的出口接有第二氣管,所述第二氣管串聯單向閥后與電動真空泵連接。本實用新型設計合理,結構簡單,易于布置,真空罐儲能能力強,能有效避免電動真空泵頻繁工作,大大延長了電動真空泵的壽命,在各種類型的電動車上均適用。
【IPC分類】B60T13/52
【公開號】CN205220648
【申請號】CN201520969974
【發明人】張興海, 程波
【申請人】重慶小康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5月11日
【申請日】2015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