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座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墊,屬于汽車用品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夏季高溫下,汽車內的溫度高至60°C以上,致使座椅表面發燙,難以下坐。雖然市場上有各種通風座墊,但效果均不理想,而且結構較為復雜,致使拆裝不便。例如:申請號為201420273781.7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汽車座墊,其包括座墊本體和保溫墊,所述的座墊本體正面用于與腰部或臂部接觸處具有接觸面且該接觸面由具有降溫效果的面料制成,所述的保溫墊可拆卸地連接在上述座墊本體上且當保溫墊連接在座墊本體上時能夠將接觸面完全遮蓋。其缺點在于該座墊拆裝時較為繁瑣,而且隔熱面小,隔熱效果差。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要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從而提供一種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快捷的汽車座墊。
[0004]本實用新型解決上述問題的技術方案如下:汽車座墊,包括墊子本體,還包括用于連接椅背或椅枕的座椅上部固定件,所述墊子本體與所述座椅上部固定件易拆裝連接。
[0005]作為優選,還包括用于連接椅座的座椅下部固定件,所述墊子本體與所述座椅下部固定件易拆裝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易拆裝連接具體為座椅上部固定件和/或座椅下部固定件通過下述任--種方式與墊子本體連接,使墊子本體被固定:
[0007]①通過粘搭扣連接于墊子本體的背面;
[0008]②通過按扣或卡扣連接與墊子本體的背面;
[0009]③通過磁性扣連接于墊子本體的背面;
[0010]④抱箍式搭扣連接與墊子本體的正面。
[0011]作為優選,當所述易拆裝連接中至少有一項連接選擇為通過粘搭扣連接于墊子本體的背面時,至少有一所述粘搭扣,其至少是由位于座椅上部固定件或座椅下部固定件的松緊帶和毛刺帶、位于墊子本體背面的毛刺帶對應件構成。
[0012]其中毛刺帶對應件為墊子本體的一部分,或者為一單獨構件,通過其它方式固定連接在墊子本體上,其作用是與毛刺帶相粘連,從而將墊子本體與座椅上部固定件或座椅下部固定件連接。
[0013]作為優選,所述毛刺帶和毛刺帶對應件的位置互換。即座椅上部固定件或座椅下部固定件的組成包括松緊帶和毛刺帶對應件,墊子本體背面設有與毛刺帶對應件相對應的毛刺帶。
[0014]作為優選,所述墊子本體包括靠墊部分和坐墊部分,靠墊部分與坐墊部分一體連接或分體連接。
[0015]作為優選,所述墊子本體還包括側包部分,側包部分與坐墊一體連接或分體連接。
[0016]作為優選,所述座椅上部固定件或座椅下部固定件是一用于套設在椅背/椅枕或椅座上的環狀帶。
[0017]作為優選,所述環狀帶與椅背/椅枕或椅座的背面相貼的部分為彈性帶。
[0018]作為優選,所述墊子本體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墊子本體由柔性反光材料制成。
[0019]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只需將座椅上部固定件和座椅下部固定件套在椅背和椅座上,通過粘搭扣等連接方式與座墊本體連接,不需要改變原先座椅的結構;而且座椅上部固定件和座椅下部固定件能夠彈性伸縮,能夠套在不同的汽車座椅上,使本實用新型能夠適應與不同大小的座椅;同時墊子本體采用柔性反光材料制成,有效地保護汽車座椅不被高溫曬燙。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中墊子本體展開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中墊子本體展開后后的結構示意圖;
[0024]圖5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5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6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6的結構示意圖;
[0026]圖7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7的結構示意圖;
[0027]圖中,1-椅座;2-椅背;3_墊子本體;31-坐墊部分;32-靠墊部分;33-側包部分;34-毛刺帶對應件;35_通孔;4_座椅上部固定件;41_松緊帶;42_毛刺帶;5_座椅下部固定件。
【具體實施方式】
[0028]本【具體實施方式】僅僅是對本實用新型的解釋,并不是對本實用新型限制。本領域技術人員在閱讀了本實用新型的說明書之后所作出的任何改變,只要在權利要求書的保護范圍內,都將受到專利法的保護。
[0029]實施例1:如圖1和圖2所示,一種汽車座墊,包括坐墊本體3和座椅上部固定件4。座椅上部固定件4為套在椅背2/椅枕上的環狀帶,其包括松緊帶41和毛刺帶42。坐墊本體3由反光防溫軟質材料構成,包括鋁箔外層和化纖網布內襯等復合構成,具有反光、防燙的功能。坐墊本體3包括坐墊部分31和靠墊部分32。靠墊部分32的背面設有毛刺帶對應件34,其與位于椅背2/椅枕前面的毛刺帶42粘連。靠墊部分32的上部穿過椅背2/椅枕上方,其上設有毛刺帶對應件34,并與位于椅背2/椅枕背面的毛刺帶42連接。松緊帶41、毛刺帶42和毛刺帶對應件34形成粘搭扣,使坐墊本體3安裝在椅背2/椅枕上。其中毛刺帶42和毛刺帶對應件34的位置可以互換,即毛刺帶對應件34為設置在座椅上部固定件4上,毛刺帶41設置在靠墊部分32的背面,毛刺帶42和毛刺帶對應件34分別為互相粘接的刺毛結構的刺毛帶。
[0030]實施例2:如圖3至圖4所示,一種汽車座墊,包括坐墊本體3、座椅上部固定件4和座椅下部固定件5。座椅上部固定件4為套在椅背2/椅枕上的環狀帶,座椅下部固定件5為套在椅座1上的環狀帶,環狀帶包括松緊帶41和毛刺帶42。坐墊本體3由反光防溫軟質材料構成,具有反光、防燙的功能,其包括坐墊部分31、靠墊部分32和側包部分33。坐墊部分31的背面與側包部分33的背面設有毛刺帶對應件34,與座椅下部固定件5連接,其中座椅下部固定件5上的毛刺帶42位于椅座1正面以及兩側面,松緊帶41位于椅座1的背面。靠墊部分的背面設有毛刺帶對應件34,其與位于椅背2/椅枕前面的毛刺帶42粘連。靠墊部分32的上部穿過椅背2/椅枕上方,其上設有毛刺帶對應件34,并與位于椅背2/椅枕背面的毛刺帶42連接。松緊帶41、毛刺帶42和毛刺帶對應件34形成粘搭扣,使坐墊本體3安裝在椅背2/椅枕和椅座2上。
[0031]實施例3: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墊子本體3與座椅上部固定件通過卡扣或按扣連接,墊子本體3與座椅上部固定件分別設有能夠互相扣合的卡扣或按扣。
[0032]實施例4: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墊子本體3與座椅上部固定件通過磁性扣連接,墊子本體3與座椅上部固定件分別設有能夠互相吸合的磁性扣或磁性條。
[0033]實施例5:如圖5所示,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墊子本體3與座椅上部固定件4和座椅下部固定件5為抱箍式地搭扣在墊子本體3的正面,座椅上部固定件4和座椅下部固定件5為能彈性伸縮的環狀帶。
[0034]實施例6:如圖6所示,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墊子本體3上設有通孔35,具有透氣、透汗等功能,該通孔35呈4排7列分布在墊子本體3。
[0035]實施例7:如圖7所示,與上述實施例不同之處在于,座椅下部固定件5為通過不干膠粘貼在椅座1表面的的刺毛塊,數量為四塊,分布粘貼在椅座1表面的兩邊,墊子本體3的背面與刺毛塊相對應處設有刺毛塊對應件,墊子本體3通過刺毛塊對應件與刺毛塊連接從而固定在椅座1上。
【主權項】
1.汽車座墊,包括墊子本體(3),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連接椅背(2)或椅枕的座椅上部固定件(4),所述墊子本體(3)與所述座椅上部固定件(4)易拆裝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連接椅座(1)的座椅下部固定件(5),所述墊子本體(3)與所述座椅下部固定件(5)易拆裝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易拆裝連接具體為座椅上部固定件(4)和/或座椅下部固定件(5)通過下述任--種方式與墊子本體(3)連接,使墊子本體(3)被固定: ①通過粘搭扣連接于墊子本體(3)的背面; ②通過按扣或卡扣連接與墊子本體(3)的背面; ③通過磁性扣連接于墊子本體(3)的背面; ④抱箍式搭扣連接與墊子本體(3)的正面。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當所述易拆裝連接中至少有一項連接選擇為通過粘搭扣連接于墊子本體(3)的背面時,至少有一所述粘搭扣,其至少是由位于座椅上部固定件(4)或座椅下部固定件(5)的松緊帶(41)和毛刺帶(42)、位于墊子本體(3)背面的毛刺帶對應件(34)構成。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毛刺帶(42)和毛刺帶對應件(34)的位置互換。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子本體(3)包括靠墊部分(32)和坐墊部分(31),靠墊部分(32)與坐墊部分(31)—體連接或分體連接。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子本體(3)還包括側包部分(33),側包部分(33)與坐墊部分(31)—體連接或分體連接。8.根據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座椅上部固定件(4)或座椅下部固定件(5 )是一用于套設在椅背(2 ) /椅枕或椅座(1)上的環狀帶。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環狀帶與椅背(2)/椅枕或椅座(1)的背面相貼的部分為彈性帶。10.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汽車座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墊子本體(3)上設有若干通孔,所述墊子本體(3)由柔性反光材料制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墊,屬于汽車用品技術領域。包括墊子本體,還包括用于連接椅背或椅枕的座椅上部固定件,所述墊子本體與所述座椅上部固定件易拆裝連接。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拆裝方便,只需將座椅上部固定件和座椅下部固定件套在椅背和椅座上,通過粘搭扣等連接方式與坐墊本體連接,墊子本體采用柔性反光材料制成,有效地保護汽車座椅不被高溫曬燙,同時座椅上部固定件和座椅下部固定件能夠彈性伸縮,能夠套在不同的汽車座椅上,使本實用新型能夠適應與不同大小的座椅。
【IPC分類】B60N2/60
【公開號】CN204978330
【申請號】CN201520537791
【發明人】何金林
【申請人】何金林
【公開日】2016年1月20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