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拉鏈連接形式的汽車后排座椅靠背面套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椅設計開發改進優化技術領域,具體是采用拉鏈連接形式的汽車后排座椅靠背面套。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座椅由靠背和座盆構成,為了舒適、美觀,通常在靠背和座盆外蒙上面套。以往通過J型條和F型條對扣的方式,將面套固定在靠背和座盆的外面,但在將座椅安裝到車身上、在與汽車中間的安裝支架匹配的過程中,靠背后側內部的乳白發泡較易可見,造成外觀不良。同時,J型條和F型條的對扣難度大,導致生產工人的工作時間增加,對生產節拍也會造成影響。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替代現有的汽車座椅通過J型條和F型條對扣時難以扣合的問題,對面套結構進行優化的、采用拉鏈形式的后排座椅靠背面套。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采用拉鏈連接形式的汽車后排座椅靠背面套,包括本體、分別設在本體底部左右兩側的左側拉鏈及右側拉鏈,其中:
[0005]所述本體的底部開設開口 ;
[0006]所述左側拉鏈包括第一直線段及由該第一直線段的右端向右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一弧線段;
[0007]所述右側拉鏈包括第二直線段及由該第二直線段的左端向左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二弧線段。
[0008]優選地,所述的第一直線段及第二直線段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0009]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以拉鏈拉合的方式取代了原先采用J型條和F型條對扣進行扣合的方式,同時在面套底部開設縱向開孔,讓出將座椅安裝到車身上的空間,此夕卜,采用了斜向圓弧的面套包裹方式,使得外觀上美觀和諧,內部骨架和發泡等被較完好得包覆,不易于露出內部的骨架和乳白色發泡等內部結構。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1]其中:
[0012]1-本體2-左側拉鏈3-右側拉鏈
[0013]11-開口21-第一直線段22-第一弧線段
[0014]31-第二直線段32-第一弧線段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
[0016]實施例1:
[0017]如圖1所示的一種采用拉鏈形式的汽車后排靠背面套,包括本體1、分別設在本體I底部左右兩側的左側拉鏈2及右側拉鏈3,其中:
[0018]所述本體I的底部開設縱向開孔11 ;
[0019]所述左側拉鏈2包括第一直線段21及由該第一直線段21的右端向右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一弧線段22;
[0020]所述右側拉鏈3包括第二直線段31及由該第二直線段31的左端向左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二弧線段32。
[0021]所述的第一直線段21及第二直線段31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0022]以上已對本實用新型創造的較佳實施例進行了具體說明,但本實用新型創造并不限于所述的實施例,熟悉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違背本實用新型創造精神的前提下還可以作出種種的等同的變型或替換,這些等同變型或替換均包含在本申請權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圍內。
【主權項】
1.采用拉鏈形式的汽車后排靠背面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本體(I)、分別設在本體(I)底部左右兩側的左側拉鏈(2)及右側拉鏈(3),其中: 所述本體(I)的底部開設縱向開孔(11); 所述左側拉鏈(2)包括第一直線段(21)及由該第一直線段(21)的右端向右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一弧線段(22); 所述右側拉鏈(3)包括第二直線段(31)及由該第二直線段(31)的左端向左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二弧線段(32)。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采用拉鏈形式的汽車后排靠背面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直線段(21)及第二直線段(31)處于同一水平線上。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座椅設計開發改進優化技術領域,具體是采用拉鏈連接形式的汽車后排座椅靠背面套,包括本體、分別設在本體底部左右兩側的左側拉鏈及右側拉鏈,所述本體的底部開設縱向開孔;所述左側拉鏈包括第一直線段及由該第一直線段的右端向右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一弧線段;所述右側拉鏈包括第二直線段及由該第二直線段的左端向左側斜上方伸出的第二弧線段。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面套底部開設縱向開孔,讓出將座椅安裝到車身上的空間,此外,采用了斜向圓弧的面套包裹方式,使得外觀上美觀和諧,內部骨架和發泡等被較完好得包覆,不易于露出內部的骨架和乳白色發泡等內部結構。
【IPC分類】B60N2/60
【公開號】CN204936890
【申請號】CN201520576643
【發明人】張順毅, 錢泳怡
【申請人】西德科東昌汽車座椅技術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6年1月6日
【申請日】2015年8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