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非機動交通工具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
【背景技術】
[0002]自行車是一種非機動交通工具,自行車的前輪在行駛過程中是從動輪,其功能是:1.不產生驅動力,僅作為自行車的一個支撐點,分擔部分重力;2.在行駛過程中需要減速時,提供部分制動力。現有的自行車前輪胎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窄胎面,阻力小,適用于公路等硬質路面,但行駛在泥地、沙地、山地等軟質的道面時,容易出現爆胎、陷入路面等缺點;一類是寬胎面,騎行平穩,適宜于泥地、沙地、山地等軟質的道面,但存在阻力大、不利于在公路等硬質路面高速騎行的缺點。
【發明內容】
[0003]為了克服上述現有自行車前輪胎的缺點,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能夠同時適應瀝青、水泥硬質道面和沙地、山地等軟質道面騎行。
[0004]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的技術方案為:
[0005]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包括輪圈3,輪圈3內側通過輻條4和輪轂5外側連接,輪轂5內兩側安裝有軸承6,輪圈3外側裝有外胎2,外胎2中部的圓周上鑲嵌有硬質低阻凸胎I。
[0006]所述的硬質低阻凸胎I和外胎2是同心圓。
[0007]所述的外胎2為實心輪胎或充氣輪胎。
[000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由于外胎2上鑲嵌有硬質低阻凸胎1,當在硬質路面行駛時,只有硬質低阻凸胎I與路面接觸,滿足了硬質路面高速騎行的需求;當在軟質路面騎行時,硬質低阻凸胎I陷入軟質路面,與外胎2的胎面共同承擔軟質路面的作用力,增大了與路面的接觸面積,提高了低速騎行的平穩性,改善了舒適性。
【附圖說明】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正視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詳細敘述。
[0012]參照圖1和圖2,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包括輪圈3,輪圈3內側通過輻條4和輪轂5外側連接,輪轂5內側兩側安裝有軸承6,輪圈3外側裝有外胎2,外胎2中部的圓周上鑲嵌有硬質低阻凸胎I。
[0013]所述的硬質低阻凸胎I和外胎2是同心圓。
[0014]所述的外胎2為實心輪胎或充氣輪胎。
[0015]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0016]硬質低阻凸胎I因為胎面窄,與路面接觸面積小,所產生的阻力也小,當在硬質路面行駛時,只有硬質低阻凸胎I與路面接觸,而外胎2的其他部分不與路面接觸,騎行阻力大幅度減小,從而滿足了硬質路面高速騎行需求;當在軟質路面騎行時,硬質低阻凸胎I陷入軟質路面,與外胎2的胎面共同承擔軟質路面的作用力,增大了與路面的接觸面積,提高了低速騎行的平穩性,改善了舒適性。
【主權項】
1.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包括輪圈(3),輪圈(3)內側通過輻條(4)和輪轂(5)外側連接,輪轂(5)內側兩側安裝有軸承(6),輪圈(3)外側裝有外胎(2),其特征在于:外胎(2)中部的圓周上鑲嵌有硬質低阻凸胎(I)。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硬質低阻凸胎⑴和外胎⑵是同心圓。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胎(2)為實心輪胎或充氣輪胎。
【專利摘要】一種公路山地兩用自行車前輪胎,包括輪圈,輪圈內側通過輻條和輪轂外側連接,輪轂內側兩側安裝有軸承,輪圈外側裝有外胎,外胎中部的圓周上鑲嵌有硬質低阻凸胎,當在硬質路面行駛時,只有硬質低阻凸胎與路面接觸,滿足了硬質路面高速騎行的需求;當在軟質路面騎行時,硬質低阻凸胎陷入軟質路面與外胎的胎面共同承擔軟質路面的作用力,增大了與路面的接觸面積,提高了低速騎行的平穩性,改善了舒適性。
【IPC分類】B60C11/00
【公開號】CN204915136
【申請號】CN201520619062
【發明人】藺國民, 薛夢軒, 王永富
【申請人】西京學院
【公開日】2015年12月30日
【申請日】2015年8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