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及汽車懸架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旋彈簧的預緊力調節技術領域,特別提供了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及汽車懸架。
【背景技術】
[0002]圖1示出了一種汽車懸架的結構,上擺臂總成2上連接有轉向節5,上擺臂總成2與下擺臂總成4之間連有減震器總成3,上擺臂總成2與橫梁總成6之間連接有扭桿彈簧1,下擺臂總成4上還設有緩沖塊總成7,其中,減震器總成3、緩沖塊總成7以及扭桿彈簧I的內部均設有螺旋彈簧,分別通過螺旋彈簧起到減震、緩沖和抗扭等功能。
[0003]在使用過程中,螺旋彈簧由于長期處于壓縮狀態,因此會發生塑性變形,由此導致汽車懸架的姿態發生變化。隨著汽車工業的迅猛發展,各項技術的大力開發,顧客對汽車的乘坐舒適性,操作穩定性的要求越來越高,然而在乘用車上對于整車及懸架姿態的調節機構利用的并不是很多,在有些車上對于整車姿態的調節根本無法實現,即使能調節整車姿態,操作起來也比較復雜,嚴重影響整車性能的提升,調節的難度具體表現為:
[0004]1、在中巴車上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受空間限制布置較難;
[0005]2、整車姿態調節機構操作復雜,并且需要專業的設備實現節,在客戶端無法實現;
[0006]3、大多數可以實現整車姿態的螺簧調節機構,采用上調節方式實現,這種調節方式只局限在軸荷較小的情況下,對于軸荷較大的無法實現。
【實用新型內容】
[0007](一 )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8]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能夠對螺旋彈簧的塑性變形實現輕松調節的機構。
[0009]( 二)技術方案
[0010]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用于對位于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的待調節螺旋彈簧進行調節,該機構包括:
[0011 ] 托架,所述托架包括中心下凹部和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開口相銜接的外緣,所述中心下凹部插設在所述待調節螺旋彈簧的內部,所述外緣抵在所述待調節螺旋彈簧的一端;和
[0012]頂桿,所述頂桿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支架的內側,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內部及底部、并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底部軸向可調連接。
[0013]優選的,所述頂桿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底部螺紋配合連接。
[0014]優選的,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外徑與所述待調節螺旋彈簧的內徑相適應。
[0015]優選的,所述第一支架的內側設有導向部,所述導向部套設在所述頂桿外、并活動插設于所述中心下凹部,所述導向部的外徑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內徑相適應。
[0016]優選的,所述導向部的內徑與所述頂桿的外徑相適應。
[0017]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懸架,所述汽車懸架使用如權利要求至任一項所述的螺旋彈簧調節機構。
[0018](三)有益效果
[0019]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用于對位于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的待調節螺旋彈簧進行調節。該機構包括托架和頂桿;托架包括中心下凹部和與中心下凹部的開口相銜接的外緣,中心下凹部插設在待調節螺旋彈簧的內部,外緣抵在待調節螺旋彈簧的一端;頂桿的一端抵在第一支架的內側,另一端依次穿過中心下凹部的內部及底部、并與中心下凹部的底部軸向可調連接。通過對頂桿的軸向調節而改變托架與第一支架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待調節螺旋彈簧預緊力的輕松調節。另外,利用該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的汽車懸架,當汽車懸架因彈簧的塑性變形而發生姿態變化時,可通過該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實現對汽車懸架姿態的調節。
【附圖說明】
[0020]圖1是一種汽車懸架的示意圖。
[0021]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的示意圖。
[0022]附圖標記:
[0023]1、扭桿彈簧;2、上擺臂總成;3、減震器總成;4、下擺臂總成;5、轉向節;6、橫梁總成;7、緩沖塊總成;81、待調節螺旋彈簧;82、托架;83、頂桿;84、第一支架;85、第二支架。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5]在本實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說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確的規定和限定,術語“連接”應做廣義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連接,也可以是可拆卸連接,或一體地連接;可以是直接相連,也可以通過中間媒介間接相連。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具體情況理解上述術語在本實用新型中的具體含義。
[0026]如圖2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用于對位于第一支架84與第二支架85之間的待調節螺旋彈簧81進行調節,當待調節螺旋彈簧81經過長期使用而發生塑性變形時,可通過該機構的調節補償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塑性變形。
[0027]該機構包括托架82和頂桿83 ;托架82包括中心下凹部和與中心下凹部的開口相銜接的外緣,中心下凹部插設在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內部,外緣抵在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一端;在中心下凹部的底部開設有螺孔,頂桿83的一端抵在第一支架84的內側,另一端依次穿過中心下凹部的內部及底部的螺孔,通過與螺孔的螺紋配合連接而實現與中心下凹部之間的軸向可調連接,當然,為實現頂桿83與中心下凹部之間的軸向可調,頂桿83與托架82之間并不局限于上述配合形式,例如還可以是通過在頂桿83上設置多個限位節點,而僅在托架83上開設普通的通孔,頂桿83通過多個限位節點與通孔的卡接而實現軸向調節,本實施例的螺紋配合連接是一種優選的方式,可實現頂桿83與托架83之間相對距離的微調。
[0028]在使用時,當待調節螺旋彈簧81發生塑性變形而使待調節螺旋彈簧81在第一支架84與第二支架85之間的預緊力已無法滿足設定要求時,旋擰頂桿83穿出托架83的一部分,使頂桿83向托架內回縮,進而,頂桿83的底端將托架82下壓,使托架82與第一支架84之間的距離增大,同時,待調節螺旋彈簧81也隨之被壓縮,直至使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預緊力滿足設定要求后,停止對頂桿83的旋擰。
[0029]其中,中心下凹部的外徑優選為與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內徑相適應,由此可起到對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限位作用,可使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軸心不發生偏移。
[0030]優選的,在第一支架84的內側設置導向部,該導向部套設在頂桿83外、并活動插設于中心下凹部,導向部的外徑與中心下凹部的內徑相適應。當托架82與第一支架84之間的距離減小時,第一支架84上的導向部進一步向中心下凹部內插入,用于在第一支架84與托架82之間的相對運動中起導向的作用,使第一支架84的軸心與托架82的軸心不發生相對偏移。更為優選的,導向部的內徑與頂桿83的外徑相適應,使頂桿83的軸心與托架83的軸心之間也不發生偏轉。
[0031]本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懸架,該汽車懸架包括減震器總成、緩沖塊總成以及扭桿彈簧等內部具有螺旋彈簧的部件,這些部件均使用上述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當這些部件內的螺旋彈簧發生塑性變形時,汽車懸架的姿態會發生變化,此時可通過該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實現彈簧預緊力的調節,從而達到糾正汽車懸架姿態的目的。
[0032]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替換,這些改進和替換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用于對位于第一支架(84)與第二支架(85)之間的待調節螺旋彈簧(81)進行調節,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82),所述托架(82)包括中心下凹部和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開口相銜接的外緣,所述中心下凹部插設在所述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內部,所述外緣抵在所述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一端;和 頂桿(83),所述頂桿(83)的一端抵在所述第一支架(84)的內側,另一端依次穿過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內部及底部、并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底部軸向可調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頂桿(83)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底部螺紋配合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外徑與所述待調節螺旋彈簧(81)的內徑相適應。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任一項所述的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84)的內側設有導向部,所述導向部套設在所述頂桿(83)外、并活動插設于所述中心下凹部,所述導向部的外徑與所述中心下凹部的內徑相適應。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導向部的內徑與所述頂桿(83)的外徑相適應。6.一種汽車懸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懸架使用如權利要求1至5任一項所述的螺旋彈簧調節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螺旋彈簧的預緊力調節技術領域,提供了一種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用于對位于第一支架與第二支架之間的待調節螺旋彈簧進行調節。該機構包括托架和頂桿;托架包括中心下凹部和與中心下凹部的開口相銜接的外緣,中心下凹部插設在待調節螺旋彈簧的內部,外緣抵在待調節螺旋彈簧的一端;頂桿的一端抵在第一支架的內側,另一端依次穿過中心下凹部的內部及底部、并與中心下凹部的底部軸向可調連接。通過對頂桿的軸向調節而改變托架與第一支架之間的距離,從而實現待調節螺旋彈簧預緊力的輕松調節。另外,利用該螺旋彈簧調節機構的汽車懸架,當汽車懸架因彈簧的塑性變形而發生姿態變化時,可通過該螺旋彈簧調節機構實現對汽車懸架姿態的調節。
【IPC分類】B60G17/02
【公開號】CN204895022
【申請號】CN201520554299
【發明人】陳言平, 吳陽年, 汪成應, 陳冰
【申請人】簡式國際汽車設計(北京)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12月23日
【申請日】2015年7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