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客車零部件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
【背景技術】
[0002]客車風道是用來進行車廂內氣溫調節和換氣的風道,現有客車風道一般有兩種,第一種如圖1所示,風道底板22上下端直接固定在頂蓋骨架I上,優點是結構簡單,出風效果好,缺點是不方便檢修,如果要檢修風道內的結構需要拆除上下端的多個固定螺釘和附件
[0003]第二種是風道底板斷面分為多段,如圖2所示,靠近頂部的風道上門板21直接固定在頂蓋骨架I上,風道底板22是通過鉸鏈連接在風道上門板21上,其下部通過鎖結構(或其他連接結構,如螺紋連接)固定在下部風道下門板23上;風道下門板23通過連接支架吊掛在車身伸出的支架3上;可以是一個連接支架吊掛,另外一端采用螺栓螺釘等固定在頂蓋骨架I上,如圖3所示,風道下門板23也可以是兩個連接支架都吊掛在車身伸出的支架3上;另外一種形式是將車道生門板21取消,而采用車道底板22直接固定在頂蓋骨架I上。這種結構的優點是風道門容易打開,方便檢修;但是其結構復雜,零件種類多,內部風阻大,風道出風效果差;車輛震動時存在容易有異響,連接件容易松動等問題。
【發明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其結構簡單,方便檢修,而且減小風阻,提升了風道出風效果。
[0005]基于上述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技術方案是:
[0006]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包括頂蓋骨架和風道底板,所述頂蓋骨架上固定設置連接部或風道上門板,所述風道底板的上端與所述連接部或所述風道上門板鉸接,所述風道底板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頂蓋骨架上。
[0007]進一步的,所述風道底板的下端通過螺釘或鎖止機構固定在所述頂蓋骨架上。
[0008]進一步的,所述風道底板的上端通過鉸鏈固定在所述連接部或所述頂蓋骨架上。
[0009]進一步的,所述風道底板在客車車身長度方向上分多段拼接而成。
[0010]進一步的,所述風道底板包括第一風道底板、第二風道底板和第三風道底板,所述第一風道底板、第二風道底板和第三風道底板均設有出風口,所述第二風道底板上還設有喇叭孔,所述第三風道底板設于門泵處且其上設置檢修蓋。
[0011]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是:
[0012]1.采用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該風道結構簡單,風道內部風阻小,進而提升了出風效果,避免風道內部零件復雜導致的異響或連接件松動的問題,而且方便進行檢修,檢修時只需將風道底板的下端從頂蓋骨架上拆卸下來即可;
[0013]2.采用本實用新型進一步的技術方案,風道底板沿客車車身長度方向分段設計,檢修時可分別將每段風道底板的下端從頂蓋骨架上拆卸下來進行檢修。
【附圖說明】
[0014]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5]圖1為本現有技術中一種客車風道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2為本現有技術中另一種客車風道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3為本現有技術中另一種客車風道的結構示意圖;
[0018]圖4為本實用新型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0019]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6為本實用新型風道總成裝配圖;
[0021]其中:1、頂蓋骨架;21、風道上門板;22、風道底板;221、第一風道底板;222、第二風道底板;223、第三風道底板;23、風道下門板;3、支架;4、連接部;5、喇叭孔;6、檢修蓋。
【具體實施方式】
[0022]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而不限于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
[0023]參見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提供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風道斷面分為兩段,其包括頂蓋骨架1、風道上門板21和風道底板22,風道上門板21固定連接在頂蓋骨架I上,風道底板22的上端鉸接在風道上門板21上,風道底板22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頂蓋骨架I上,風道底板22的上端通過鉸鏈或類似鉸鏈的結構固定在所述連接部4或所述頂蓋骨架I上,風道底板下端22可用螺栓、螺釘或鎖止機構固定在頂蓋骨架I上,這樣的結構方便對風道進行檢修,將風道底板22的下端從頂蓋骨架I上拆卸下來即可,而且風道內的風阻小,可提升出風效果,避免客車振動時出現異響或者連接件松動的問題。
[0024]參見圖6,為了進一步優化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將風道底板22沿客車車身長度方向上分段設計,本例中風道底板由五塊第一風道底板221、六塊第二風道底板222和一塊第三風道底板223拼接而成,其中第一風道底板221、第二風道底板222和第三風道底板223上均設有出風口,第二風道底板222上設有喇叭孔5,第三風道底板223上設于門泵處且其上開設有兩個檢修蓋6,檢修時可分別將各段風道底板從頂蓋骨架I上拆卸下來即可。
[0025]參見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2的結構示意圖,其它與實施例1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本例中沒有設置風道上門板,將風道底板22的上端直接鉸接在頂蓋骨架I的連接部4上,使得風道內部的結構更加簡單,進一步減小風道內部的風阻。
[0026]上述實例只為說明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構思及特點,其目的在于讓熟悉此項技術的人員能夠了解本實用新型的內容并據以實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凡根據本實用新型精神實質所做的等效變換或修飾,都應涵蓋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包括頂蓋骨架(I)和風道底板(22),其特征在于:所述頂蓋骨架(I)上固定設置連接部(4)或風道上門板(21),所述風道底板(22)的上端與所述連接部(4)或所述風道上門板(21)鉸接,所述風道底板(22)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頂蓋骨架⑴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結構客車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底板(22)的下端通過螺釘或鎖止結構固定在所述頂蓋骨架(I)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結構客車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底板(22)的上端通過鉸鏈固定在所述連接部(4)或所述頂蓋骨架(I)上。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新結構客車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底板(22)在客車車身長度方向上分多段拼接而成。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新結構客車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風道底板包括第一風道底板(221)、第二風道底板(222)和第三風道底板(223),所述第一風道底板(221)、第二風道底板(222)和第三風道底板(223)均設有出風口,所述第二風道底板(222)上還設有喇叭孔(5),所述第三風道底板(223)設于門泵處且其上設置檢修蓋(6)。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新結構客車風道,包括頂蓋骨架(1)和風道底板(22),所述頂蓋骨架(1)上固定設置連接部(4)或風道上門板(21),所述風道底板(22)的上端與所述連接部(4)或所述風道上門板(21)鉸接,所述風道底板(22)的下端可拆卸固定在所述頂蓋骨架(1)上。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新結構客車風道,結構簡單,方便檢修,而且風道內部風阻小,可避免客車振動時出現車身異響或零件松動的問題。
【IPC分類】B60H1-24
【公開號】CN204547672
【申請號】CN201520001725
【發明人】黃威, 居佰文, 張桂霞, 王家富, 李中延
【申請人】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