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油門踏板機構和一種汽車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油門踏板機構和一種汽車。
【背景技術】
[0002]汽車的油門踏板機構是汽車的重要操控單元之一,它的主要功能是控制發動機節氣門的開度,從而對車速進行控制。
[0003]如圖1所示,為現有油門踏板機構的示意圖。現有的油門踏板機構包括踏板臂12和焊接在踏板臂12 —端的踏板11。踏板臂12通過第一轉動副14、第二轉動副15、第三轉動副16以及第四轉動副17,然后與油門拉絲13相連,從而使得駕駛員作用到踏板11上的踏板力經過四個轉動副才能傳遞到油門拉絲13上,進而使得踏板力的傳遞效率較低。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油門踏板機構,以解決現有技術中踏板力傳遞效率較低的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6]一種油門踏板機構,其包括踏板、一端與所述踏板固定連接的踏板臂、與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踏板支座,其還包括搖臂和回位彈簧,所述踏板支座上遠離所述駕駛室底板的一端具有轉動孔,所述踏板臂的另一端為轉動端,所述轉動端與所述轉動孔轉動配合;所述搖臂的一端與所述轉動端固定連接,其另一端為拉絲端,所述拉絲端與油門拉絲相連;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拉絲端相連,其另一端與拉絲固定支架相連,所述拉絲固定支架與所述踏板支座焊接連接。
[0007]優選地,所述轉動端上遠離所述踏板支座的一側設置有限位鎖片。
[0008]優選地,所述限位鎖片與所述踏板支座之間設置有防磨襯套。
[0009]優選地,所述踏板支座上靠近所述搖臂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防撞墊。
[0010]優選地,所述踏板支座上靠近所述踏板臂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防撞墊。
[0011]優選地,所述第一防撞墊和所述第二防撞墊均與所述踏板支座卡接連接。
[0012]優選地,所述踏板支座上設置有加強筋。
[0013]優選地,所述踏板支座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安裝孔。
[0014]一種汽車,其包括油門踏板機構,所述油門踏板機構為上述任一項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
[0015]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6]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其踏板臂只通過一個搖臂便能夠與油門拉絲相連,使得駕駛員作用到踏板上的踏板力只需經過一個轉動副,就能夠傳遞到油門拉絲上,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踏板力的傳遞效率,進而使得駕駛員的操作較為省力。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汽車包括上述油門踏板機構,由于上述油門踏板機構具有上述有益效果,包含上述油門踏板機構的汽車也應具有相應地有益效果。
【附圖說明】
[0018]圖1為現有油門踏板機構的示意圖。
[0019]圖2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的立體圖。
[0020]圖3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的爆炸圖。
[0021]圖4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回位彈簧的示意圖。
[0022]圖5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的俯視圖。
[0023]附圖中標記:
[0024]11、踏板12、踏板臂13、油門拉絲14、第一轉動副
[0025]15、第二轉動副16、第三轉動副17、第四轉動副
[0026]21、踏板支座22、第一防撞墊23、第二防撞墊24、加強筋
[0027]25、安裝孔26、轉動孔31、踏板41、踏板臂42、轉動端
[0028]51、搖臂52、拉絲端61、拉絲固定支架71、限位鎖片
[0029]81、防磨襯套91、回位彈簧
【具體實施方式】
[0030]如圖2至圖5所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其包括踏板31、一端與踏板31固定連接的踏板臂41、與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踏板支座21、搖臂51以及回位彈簧91。其中,踏板支座21上遠離駕駛室底板的一端具有轉動孔26,踏板臂41的另一端為轉動端42,轉動端42與轉動孔26轉動配合;搖臂51的一端與轉動端42固定連接,搖臂51的另一端為拉絲端52,拉絲端52與油門拉絲相連;回位彈簧91的一端與拉絲端52相連,回位彈簧91的另一端與拉絲固定支架61相連,拉絲固定支架61與踏板支座21焊接連接。
[0031]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其踏板臂41只通過一個搖臂51便能夠與油門拉絲相連,使得駕駛員作用到踏板上的踏板力只需經過一個轉動副,就能夠傳遞到油門拉絲上,從而有效地提高了踏板力的傳遞效率,進而使得駕駛員的操作較為省力。
[0032]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踏板臂41的轉動端42沿踏板支座21上轉動孔26的軸線方向發生竄動,轉動端42上遠離踏板支座21的一側設置有限位鎖片71。需要說明的是,限位鎖片71與轉動端42之間可以為過盈配合,以使兩者之間的連接具有較好的牢固性。
[0033]如圖3所示,為了能夠有效地避免限位鎖片71與踏板支座21之間發生磨損而產生異響,提高踏板力的傳遞效率,同時提高汽車的駕駛舒適性,限位鎖片71與踏板支座21之間可以設置有防磨襯套81。為了有效地防止搖臂51與踏板支座21的轉動孔26處的鈑金發生磨損而產生異響,搖臂51上遠離拉絲端52的一端與踏板支座21之間可以設置有防磨襯套81,從而大大地提高了汽車的駕駛舒適性。在實際應用中,防磨襯套81可以由尼龍材料制成。
[0034]進一步地,踏板支座21上靠近搖臂51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防撞墊22,從而能夠有效地防止搖臂51在回位彈簧91的作用下,與踏板支座21發生碰撞,進而較好地降低了搖臂51發生損壞的可能性。
[0035]為了能夠有效地防止踏板臂41與踏板支座21發生碰撞,踏板支座21上靠近踏板臂41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防撞墊23,從而大大地降低了踏板臂41發生斷裂的可能性,提高了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的使用壽命。
[0036]為了能夠使第一防撞墊22和第二防撞墊23與踏板支座21之間的安裝較為方便,同時便于對第一防撞墊22和第二防撞墊23進行維修,第一防撞墊22和第二防撞墊23均與踏板支座21卡接連接。在實際應用中,第一防撞墊22和第二防撞墊23均可以為橡膠墊。
[0037]為了較好地提高踏板支座21的整體強度,踏板支座21上可以設置有加強筋24。可以理解的是,為了有效地提高搖臂51的強度,搖臂51上也可以設置有加強筋24。加強筋24的個數、形狀以及大小可以根據具體的使用環境進行設計,此處不再詳述。
[0038]為了使踏板支座21與駕駛室底板之間的連接易于拆卸,以能夠方便地對踏板支座21進行維修,踏板支座21上設置有用于與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安裝孔25。在實際應用中,安裝孔25的個數可以為三個,如圖5所示,從而保證踏板支座21與駕駛室底板之間的連接較為牢固。
[0039]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提供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結構簡單,由于踏板臂41與搖臂51固定連接,然后與油門拉絲相連,使得踏板31的輸入角度與輸出角度相同,從而使得踏板31的角速度恒定,進而使得汽車在加速時能保持加速恒定;同時,其踏板臂41與踏板31之間可以為焊接連接;踏板臂41的轉動端42與搖臂51之間也可以為焊接連接,焊接完成后,踏板臂41與搖臂51之間的角度可以在七十度到七十五度之間,可以優選為七十三度,這樣能夠保證踏板31的行程,也能夠保證該油門踏板機構在運動時不會與周邊的零部件發生干涉。
[0040]本實用新型實施例還提供了一種汽車,其包括油門踏板機構,該油門踏板機構為上述任一項技術方案所描述的油門踏板機構,由于上述油門踏板機構具有上述技術效果,包含上述油門踏板機構的汽車也應具有相應的技術效果。
【主權項】
1.一種油門踏板機構,其包括踏板、一端與所述踏板固定連接的踏板臂、與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踏板支座,其特征在于,其還包括搖臂和回位彈簧,所述踏板支座上遠離所述駕駛室底板的一端具有轉動孔,所述踏板臂的另一端為轉動端,所述轉動端與所述轉動孔轉動配合;所述搖臂的一端與所述轉動端固定連接,其另一端為拉絲端,所述拉絲端與油門拉絲相連;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拉絲端相連,其另一端與拉絲固定支架相連,所述拉絲固定支架與所述踏板支座焊接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轉動端上遠離所述踏板支座的一側設置有限位鎖片。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鎖片與所述踏板支座之間設置有防磨襯套。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支座上靠近所述搖臂的一側設置有第一防撞墊。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支座上靠近所述踏板臂的一側設置有第二防撞墊。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撞墊和所述第二防撞墊均與所述踏板支座卡接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支座上設置有加強筋。
8.根據權利要求1至6任一項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支座上設置有用于與所述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安裝孔。
9.一種汽車,其包括油門踏板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門踏板機構為權利要求1至8任一項所述的油門踏板機構。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油門踏板機構,其包括踏板、一端與所述踏板固定連接的踏板臂、與駕駛室底板相連接的踏板支座,其還包括搖臂和回位彈簧,所述踏板支座上遠離所述駕駛室底板的一端具有轉動孔,所述踏板臂的另一端為轉動端,所述轉動端與所述轉動孔轉動配合;所述搖臂的一端與所述轉動端固定連接,其另一端為拉絲端,所述拉絲端與油門拉絲相連;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與所述拉絲端相連,其另一端與拉絲固定支架相連,所述拉絲固定支架與所述踏板支座焊接連接。本實用新型的油門踏板機構,有效地提高了踏板力的傳遞效率,進而使得駕駛員的操作較為省力。本實用新型還提供了一種包含上述油門踏板機構的汽車。
【IPC分類】B60K26-02
【公開號】CN204526836
【申請號】CN201520204520
【發明人】李盈盈, 劉聰聰, 馬驍宇, 胡杰, 張偉, 吳昌慶, 劉韶雷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4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