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防眩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用于夜間行車消除對面車輛大燈眩光和白天行車遮光,消除眩光的影響,保證行車安全的汽車前視智能防眩系統。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夜間行車會車的眩光是影響行車安全的關鍵因素和重要問題,尤其是前照燈光偏弱的一方在對方前照燈強烈照射之下,在會車過程中形成盲區,根本看不到己方的路況,非常危險,常常因此而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即便雙方都使用遠近燈切換方法減少前照燈的影響,但眩光依然存在,影響行車安全。
[0003]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人們研宄和設計了很多解決方案,例如對前車燈改造,使用偏光片,設計防眩眼鏡;設計幾種遮光鏡用于分別遮擋不同程度的眩光和日光;設計自動裝置在需要時將反光板、鍍膜玻璃、LCD屏變換到視覺區,不要時再手動或自動復位;設計電致變色裝置裝載至視覺區,這些實用新型專利例如有CN1664441A、CN85203634U、CN2640804Y、CN201009814Y、CN2811046Y等。這些方案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約,難以推廣:1、在防眩觀察區和非防眩區的交匯處形成較大的視覺差,對路況的辨別和判斷有很大的影響,2、防眩裝置的安裝需要的空間和位置是否得到滿足,尤其是小汽車的前擋風玻璃至駕駛員之間的空間很小,不適宜安裝結構大而又復雜的裝置;3、可靠度問題,如果防眩裝置過于復雜,維護難,可靠度下降,一旦失靈反而變成不安全因素。又如專利CN1736745A和CN2811046Y,采用一種呈現階梯變化的液晶變色擋光模式,但由于是階梯狀態,存在突變分界線,造成視覺場景的不連續和視覺的不舒適感,易產生視覺判斷錯誤反而影響安全。而且對于液晶變色屏,其變光后光線本身是呈現散射狀態,如果不加偏振光片,視線就變得模糊,什么也看不清楚了,結果擋了光線也擋了視線;如果加了偏振光片,在透明狀態時的透過率大大降低,低到50%以下,達不到汽車夜間行車安全技術標準規定的透過率大于75%的要求。還有專利CN103909869A,雖然使用電致變色玻璃使透光率達到要求,但玻璃透光率整體變暗會導致夜間本來就不明亮的地方更加黑暗,駕駛員將無法判斷。
[0004]電致變色器件結構為三明治型的五層結構即為:“玻璃/透明導電層(ITO)/電致變色層(EC)/離子導電層(IC)/離子存儲層(CE)/透明導電層(ITO)/玻璃”構造。如圖1所示,除第一基板玻璃和第二基板玻璃外,五層結構分別是透明導電層、EC層(電致變色層)、離子導體層、離子存儲層和透明離子導電層,其中EC電致變色層是核心,離子導體提供離子在電致變色層之間的傳輸通道,離子儲存層起存儲離子,平衡電荷的作用,也稱為離子注入電極。當在導電層加上正向直流電壓后,離子貯存層中離子被抽出,通過離子導體,進入電致變色層,引發變色層變色,實現無功耗保持狀態,體現有記憶功能。當加上反向電壓時,電致變色層中離子被抽出后又進入貯存層,整個裝置恢復透明原狀。電致變色層又分無機類和有機類材料,無機物為過渡金屬氧化物或水合物,以WO3為主要代表,例如美國專利 U.S.Patents Nos.5,598293,6, 005,705 和 6,136,161,另一類是有機電致變色材料,從結構上分主要有各種有機雜環化合物如聯吡啶鹽類、導電聚合物類、金屬有機聚合物類和金屬酞花菁類,例如 U.S.Patents Nos.7,038,828,7, 064,882,7, 547,658,他們無一例外的都是五層結構。而對于有機類的電致變色層,玻璃/ITO(透明導電層)與EC(電致變色層)存在界面的結合問題,其結合的特性直接影響EC的循環壽命、致密性和均勻性等關鍵性能。由于ITO材料是一種無機氧化物即氧化銦錫材料,有機電致變色EC要在其表面上成膜,構成納米級層狀結構物質,僅僅依靠表面吸附力是難以維持其耐久性的,甚至形成均勻致密性的膜層都非常困難。
【實用新型內容】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點,而提出的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
[0006]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術方案:
[0007]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眼定位裝置和光源定位裝置,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安裝在駕駛員的前上方汽車內,所述光源定位裝置安裝在后視鏡的后方,其面向汽車前方,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和光源定位裝置均連接處理模塊,所述處理模塊連接驅動模塊,驅動模塊連接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驅動連接電致變色玻璃。
[0008]優選地,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包括紅外發射和接收器,所述發射器發射出紅外線,遇到障礙物后會反射回來,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信息,以得到駕駛員眼睛的位置信息。
[0009]優選地,所述電致變色玻璃為層狀結構,它依次包括,玻璃、透明導電層、電致變色層、離子導電層、離子存儲層、透明導電層和玻璃。
[0010]優選地,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與電致變色玻璃的兩層透明導電層都相連,在所述兩層透明導電層之間還連接有電源。
[0011]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系統,是通過紅外信號和圖像信息確定強光源與人眼的空間位置,電控可變透光的電致變色玻璃,通過點陣技術實現精確遮光,在實現防眩光同時不干擾駕駛員前方其他區域的視野,有效避免危險的產生,同時也達到汽車夜間行車安全技術標準規定的透過率大于75%的要求。
【附圖說明】
[0012]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原理框圖;
[0013]圖2是電致變色玻璃的電路連接圖;
[0014]圖3是電致變色玻璃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為了使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技術方案及優點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實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實用新型。
[0016]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包括人眼定位裝置,所述人眼定位裝置連接處理模塊,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安裝在駕駛員的前上方汽車內,用于捕捉駕駛員眼睛的位置。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包括紅外發射和接收器,所述紅外發射和接收器均為現有技術,其中所述發射器發射出紅外線,遇到障礙物后會反射回來,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信息,可以得到前方物體每個點的深度信息,該信息轉換為電信號后傳輸到處理器中,可以得到人眼定位裝置前方的深度圖像,再根據人眼部的深度特征,編寫算法識別出人眼的準確位置,就可以得出實時的人眼的空間三維信息。
[0017]還包括一個光源定位裝置,所述光源定位裝置由一對雙目攝像頭組成,所述雙目攝像頭分別安裝在兩個后視鏡的后方,其面向汽車前方,雙目攝像頭模擬人眼,通過對比兩個攝像頭所讀取到的圖像信息,可以識別出汽車前方各點的空間位置,轉換為電信號后傳輸到處理器,根據圖像中強光源與周圍物體的亮度相差大的特點,編寫算法識別出強光源的空間二維?目息。
[0018]所述光源定位裝置也連接處理模塊,所述處理模塊連接驅動模塊,處理模塊把轉換后的電信號傳遞給驅動模塊,驅動模塊根據得到的人眼空間三維信息和強光源空間三維信息,選定車內相對靜止的一點進行標定,計算出對應前擋風玻璃的遮光位置,發出電信號控制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驅動電致變色玻璃進行防眩處理,所述電致變色玻璃將安裝在汽車前視車窗上。
[0019]結合圖3所示,所述電致變色玻璃為層狀結構,它依次包括,玻璃1、透明導電層2、電致變色層3、離子導電層4、離子存儲層5、透明導電層2和玻璃I。電致變色是指材料在交替的高低電場的作用下通過注入和抽取電荷,從而使其光學性質隨外加電場發生可逆的變化。
[0020]結合圖2所示,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與電致變色玻璃的兩層透明導電層2都相連,在所述兩層透明導電層2之間還連接有電源。
[0021]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接收到電信號后,對電致變色玻璃的一側對應位置透明導電層2膜線路調至高電壓,其他位置調至低電壓;另一側對應位置透明導電層2膜線路調至低電壓,其他位置調至高電壓,這樣需要遮光的位置兩側電勢差驅動電子運動,電致變色玻璃內部發生氧化反應,導致透光率下降,其他位置發生還原反應,保持高透光率。
[0022]透光率隨電壓增大和通電時間加長而變低,通過改變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輸出的電壓和通電時間可以精確控制A點透光率。
【主權項】
1.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人眼定位裝置和光源定位裝置,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安裝在駕駛員的前上方汽車內,所述光源定位裝置安裝在后視鏡的后方,其面向汽車前方,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和光源定位裝置均連接處理模塊,所述處理模塊連接驅動模塊,驅動模塊連接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驅動連接電致變色玻璃。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人眼定位裝置包括紅外發射和接收器,所述發射器發射出紅外線,遇到障礙物后會反射回來,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反射回來的紅外信息。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致變色玻璃為層狀結構,它依次包括,玻璃(1)、透明導電層(2)、電致變色層(3)、離子導電層(4)、離子存儲層(5)、透明導電層⑵和玻璃(I)。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與電致變色玻璃的兩層透明導電層(2)都相連,在所述兩層透明導電層(2)之間還連接有電源。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前視智能防眩裝置,包括用于捕捉駕駛員眼睛的位置的人眼定位裝置、用于識別出汽車前方各點的空間位置的光源定位裝置;人眼定位裝置和光源定位裝置均連接處理模塊,處理模塊連接驅動模塊,驅動模塊發出電信號控制電致變色玻璃驅動器驅動電致變色玻璃進行防眩處理。本實用新型的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防眩系統,是通過紅外信號和圖像信息確定強光源與人眼的空間位置,電控可變透光的電致變色玻璃,通過點陣技術實現精確遮光,在實現防眩光同時不干擾駕駛員前方其他區域的視野,有效避免危險的產生,同時也達到汽車夜間行車安全技術標準規定的透過率大于75%的要求。
【IPC分類】B60J3-00
【公開號】CN204526749
【申請號】CN201520137797
【發明人】劉韻凱, 方鑫, 余大蒙
【申請人】劉韻凱, 方鑫, 余大蒙
【公開日】2015年8月5日
【申請日】2015年3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