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防撞梁吸能盒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更具體地說,尤其涉及一種汽車防撞梁吸能合
ΙΤΓΤ.0
【背景技術】
[0002]行車過程中,為降低碰撞對車身結構和車內人員的造成的傷害,要求車身結構必須具備吸能以及抗變形的能力,即車輛發生碰撞時,其碰撞能量必須被車身構造的特定部位吸收,盡可能的減小車輛撞擊的加速度。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帶吸能盒的保險杠已經是不可或缺的汽車零部件之一。
[0003]最為常用的吸能盒均為組焊件,為了達到省工序、降低成本等目的,現有技術中均將吸能盒設計成兩個零件通過點焊組合而成的結構,由于結構過于簡單,導致屈服強度較低,吸能效果不佳。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結構強度大,更好實現防撞、抵御變形的汽車防撞梁吸能盒。
[0005]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汽車防撞梁吸能盒,包括左外圍板、右外圍板和中間板,所述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橫截面均為半塊正八邊形的形狀,該形狀為正八邊形的兩對邊中點所在直線做分割后得到,所述右外圍板的橫截面為五條邊依次相連的形狀,該形狀的兩末端邊相互平行,且中間三條邊形成等腰梯形;所述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兩末端邊之間的寬度小于右外圍板兩末端邊之間的寬度,且右外圍板兩末端邊的長度大于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末端邊長之和,此外,右外圍板中間三條邊形成的等腰梯形的腰長大于左外圍板或中間板的任意一條邊長,將中間板開口與右外圍板開口同側套入,后將左外圍板開口與右外圍板開口反向套入,即可三者組焊成整體;所述左外圍板、右外圍板和中間板的中間面上均設有縱向排列的引導孔。
[0006]作為對本實用新型的進一步改進,所述引導孔均為圓形孔,數量為至少一個,且左外圍板和右外圍板的引導孔直徑相同,其直徑大于中間板弓I導孔直徑。
[0007]本實用新型采用上述結構,通過三塊沖壓板組焊而成,大大加強了吸能盒的結構功能,能更好地實現防撞、抵御變形,保證了乘車人員安全;結構設計巧妙工藝簡單,特別適合汽車防撞梁上安裝使用。
【附圖說明】
[0008]下面結合附圖中的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并不構成對本實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0009]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1]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右視圖。
[0012]圖中:1 一左外圍板;2 —右外圍板;3 —中間板;4 一引導孔。
【具體實施方式】
[0013]參閱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的汽車防撞梁吸能盒,包括左外圍板1、右外圍板2和中間板3。
[0014]左外圍板I和中間板3的橫截面均為半塊正八邊形的形狀,該形狀為正八邊形的兩對邊中點所在直線做分割后得到,右外圍板2的橫截面為五條邊依次相連的形狀,該形狀的兩末端邊相互平行,且中間三條邊形成等腰梯形。
[0015]左外圍板I和中間板3的兩末端邊之間的寬度小于右外圍板2兩末端邊之間的寬度,且右外圍板2兩末端邊的長度大于左外圍板I和中間板3的末端邊長之和,此外,右外圍板2中間三條邊形成的等腰梯形的腰長大于左外圍板I或中間板3的任意一條邊長。將中間板3開口與右外圍板2開口同側套入,再將左外圍板I開口與右外圍板2開口反向套入,最后即可三者組焊成整體。
[0016]左外圍板1、右外圍板2和中間板3的中間面上均設有縱向排列的引導孔4,本實用新型中,引導孔4均為圓形孔,數量為至少一個,且左外圍板I和右外圍板2的引導孔4直徑相同,其直徑大于中間板3的引導孔4直徑。
【主權項】
1.汽車防撞梁吸能盒,包括左外圍板、右外圍板和中間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橫截面均為半塊正八邊形的形狀,該形狀為正八邊形的兩對邊中點所在直線做分割后得到,所述右外圍板的橫截面為五條邊依次相連的形狀,該形狀的兩末端邊相互平行,且中間三條邊形成等腰梯形;所述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兩末端邊之間的寬度小于右外圍板兩末端邊之間的寬度,且右外圍板兩末端邊的長度大于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末端邊長之和,此外,右外圍板中間三條邊形成的等腰梯形的腰長大于左外圍板或中間板的任意一條邊長,將中間板開口與右外圍板開口同側套入,后將左外圍板開口與右外圍板開口反向套入,即可三者組焊成整體;所述左外圍板、右外圍板和中間板的中間面上均設有縱向排列的引導孔。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防撞梁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導孔均為圓形孔,數量為至少一個,且左外圍板和右外圍板的引導孔直徑相同,其直徑大于中間板引導孔直徑。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汽車防撞梁吸能盒,包括左外圍板、右外圍板和中間板,左外圍板和中間板的橫截面均為半塊正八邊形的形狀,該形狀為正八邊形的兩對邊中點所在直線做分割后得到,右外圍板的橫截面為五條邊依次相連的形狀,該形狀的兩末端邊相互平行,且中間三條邊形成等腰梯形。本實用新型大大加強了吸能盒的結構功能,能更好地實現防撞、抵御變形,保證了乘車人員安全;結構設計巧妙工藝簡單,特別適合汽車防撞梁上安裝使用。
【IPC分類】B60R19-34
【公開號】CN204506806
【申請號】CN201520081518
【發明人】邱永祥
【申請人】武漢凌云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7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2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