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零部件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
【背景技術】
[0002]汽車前后防撞梁是保障汽車被動安全性能的重要零部件之一。在高速偏置碰撞中,防撞梁可以有效的將撞擊力從車身左側(或右側)傳遞到右側(或左側),盡可能讓整個車體去吸收碰撞能量。在發生低速碰撞時(一般為15km/h以下),防撞梁可以避免撞擊力對車身前后縱梁的損害,降低維修成本。防撞梁的樣式與薄厚以及材質會關系到它最終的強度,且防撞梁的強度既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強度太小起不到緩沖作用,強度太大不利于將撞擊傳遞到車全身。目前大多數車的防撞梁都是一整塊鋼板,其主要起剛性緩沖作用,一旦被撞,基本就報廢了。還有些防撞梁設置一些緩沖槽,可起軟性緩沖,例如:中國專利201310677030.1公開了一種汽車前防撞梁,包括前防撞梁本體,前防撞梁本體包含前端面和后端面,前端面和后端面分別設置緩沖槽。其所占空間太大,將大大降低車內可使用空間。
【實用新型內容】
[0003]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解決現有防撞梁吸收碰撞能量效果不理想,且占據空間太大的問題。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
[0005]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該防撞梁包括外鋼板、彈性層、內鋼板和側鋼板,所述外鋼板和內鋼板并列設置,所述側鋼板設有兩片,與內鋼板、外鋼板一起圍成一個中空的腔體,所述彈性層設置在腔體內,且分別與外鋼板、內鋼板連接。
[0006]優選的,所述彈性層由多個彈簧組成,每個彈簧的兩端連接內鋼板和外鋼板。
[0007]優選的,所述彈性層為塑料、橡膠或泡沫。
[0008]優選的,所述防撞梁的外形為弧形或直線形。
[0009]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具有以下優點:
[0010]1、兩邊為鋼板、中間為彈性層,具有傳統防撞梁硬度,也具有柔性度,吸能效果更顯著;
[0011]2、由于中間為彈性層,當碰撞能量較低時,直接由彈性層吸能,不會對兩邊的鋼板造成損壞,幾乎不需要進行維修;
[0012]3、整個防撞梁為模塊化結構,若某個模塊損壞,可直接替換,避免一旦發生碰撞則整個防撞梁都要被替換。
【附圖說明】
[0013]圖1為本實用新型的外部結構示意圖;
[0014]圖2為本實用新型的內部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5]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行詳細說明。
[0016]實施例
[0017]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其外形如圖1所示,呈U形,當然也可根據需要設計成圓弧形或者直線形。其包括內側面A和外側面B,安裝時,內側面A朝著車身安裝。
[0018]該防撞梁結構如圖2所示,主要由外鋼板1、彈性層2、內鋼板3和側鋼板4組成。外鋼板I和內鋼板3并列設置,側鋼板4設有兩片,與內鋼板1、外鋼板3 —起圍成一個中空的腔體。彈性層2設置在腔體內,且分別與外鋼板1、內鋼板3連接。
[0019]彈性層可選擇塑料、橡膠、泡沫或者彈簧。本實施例的彈性層由多個彈簧組成,每個彈簧的兩端連接內鋼板3和外鋼板I。
[0020]當車速較高,發生強烈碰撞時,最先由彈性層被壓縮吸能,而后再是外鋼板、內鋼板發生形變吸能,相比于傳統防撞梁,本實用新型多增加了彈性層吸能,其吸能效果更好。且防撞梁被損壞后,其若有完整的部件,如彈簧,還可以回收再利用。大大降低了維修成本。
[0021]當車速較低,發生輕微碰撞時,碰撞能量直接由彈性層進行吸收,當碰撞壓力撤銷后,其恢復自然形狀,無需更換。而且也不會對外鋼板、內鋼板造成損壞,因而維修成本幾乎為零。若碰撞能量再大點,外鋼板發生形變,也可以直接替換掉外鋼板即可,維修成本也很低。
[0022]以上所述僅為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實用新型,應當指出的是,凡在本實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和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之內。
【主權項】
1.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其特征在于,該防撞梁包括外鋼板、彈性層、內鋼板和側鋼板,所述外鋼板和內鋼板并列設置,所述側鋼板設有兩片,與內鋼板、外鋼板一起圍成一個中空的腔體,所述彈性層設置在腔體內,且分別與外鋼板、內鋼板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層由多個彈簧組成,每個彈簧的兩端連接內鋼板和外鋼板。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彈性層為塑料、橡膠或泡沫。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外形為弧形或直線形。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汽車彈性防撞梁,該防撞梁包括外鋼板、彈性層、內鋼板和側鋼板,所述外鋼板和內鋼板并列設置,所述側鋼板設有兩片,與內鋼板、外鋼板一起圍成一個中空的腔體,所述彈性層設置在腔體內,且分別與外鋼板、內鋼板連接。本實用新型的兩邊為鋼板、中間為彈性層,具有傳統防撞梁硬度,也具有柔性度,吸能效果更顯著,而且維修成本很低。
【IPC分類】B60R19-28
【公開號】CN204309725
【申請號】CN201420811425
【發明人】蔡云
【申請人】西華大學
【公開日】2015年5月6日
【申請日】2014年12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