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結構屬于車輛技術領域,主要涉及一種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包括車輛后尾門的安裝固定結構和后尾門鉸鏈的結構;現有技術中,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固定結構都較為復雜、拆卸不方便,另外,后尾門的開啟與關閉結構也不夠靈活。
【發明內容】
[0003]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一種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
[0004]本實用新型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包括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頂棚及后尾門,兩個車體框架之間通過車架橫梁連接為一體,后尾門安裝在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框架的截面均具有兩個弧形面和三個L型槽結構,其中L型槽I位于內側且與后尾門配合,L型槽I1、III位于外側且與車門配合;所述后尾門設置在車體框架L型槽I的平面上,并在后尾門與車體框架L型槽I平面之間設置密封條,在后尾門與車體框架之間形成密封結構;所述車架橫梁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后尾門通過鉸鏈鏈接在車架橫梁上,并在后尾門與車架橫梁之間設置密封條,在后尾門與車架橫梁之間形成密封結構;所述鉸鏈有兩組,對稱地安裝在后尾門左右兩端;每組鉸鏈的一端安裝在后尾門上,并通過鉸鏈扣緊固,另一端安裝在車架橫梁和頂棚的沉坑內,并通過平頭鉚接螺母將鉸鏈、頂棚與橫梁形成緊固裝配,鉸鏈的平面與車架橫梁之間設置頂棚面;所述后尾門一側內下角設有兩個氣撐桿安裝固定位置孔,后尾門最下邊正中間位置安裝有中控鎖,中控鎖的把手直接安裝固定在后尾門上。
[0005]一般地,所述后尾門與車體框架的L型槽I的立面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后尾門和車架橫梁立面與頂棚后立面之間具有間隙,以上所述兩處間隙構成用以排水的導水槽。
[0006]所述兩個車體框架均由鋼材沖壓件焊接組成。
[0007]所述后尾門為純鋼化玻璃。
[0008]本實用新型的安裝結構,采用在后尾門與車架框架、車架橫梁之間設置密封條的結構實現密封,具有結構簡單的特點,后尾門的關閉的過程中還能起到減震的作用,對玻璃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另外設置導水槽能夠有效的實現排水;同時所述后尾門鉸鏈的一端安裝在頂棚設置的沉坑里,合理有效的利用的車體空間;并且所述后尾門的開啟采用了中控鎖與氣撐桿自動控制裝置,起到了高效、美觀、快捷的作用。
【附圖說明】
[0009]圖1為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
[0010]圖2為實施例中車體框架的截面示意圖。
[0011]圖3為實施例中車架橫梁的截面示意圖。
[0012]圖4為實施中后尾門與車體框架密封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0013]圖5為實施例中后尾門與車架橫梁密封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0014]圖6為實施例中鉸鏈與后尾門、頂棚、車架橫梁安裝結構的局部示意圖。
[0015]圖7為實施例中中控鎖把手的結構示意圖。
[0016]圖8為實施例中后尾門鉸鏈結構的示意圖。
[0017]圖9為實施例中后尾門鉸鏈扣得結構示意圖。
[0018]圖中:1、車體框架2、車架橫梁3、后尾門4、鉸鏈5、氣撐桿安裝固定位置孔6、中控鎖把手7、L型槽I 8、L型槽II 9、L型槽III 10、密封膠條11、車體框架處導水槽12、頂棚13、車架橫梁處導水槽14、平頭鉚接螺母15、鉸鏈扣。
【具體實施方式】
[0019]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加以說明。
[0020]實施例:如圖1所示,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具有兩個車體框架1,兩個所述車體框架I左右對稱設置;兩個所述的車體框架之間通過車架橫梁2連為一體;所述后尾門3安裝在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I上。
[0021]如圖8所示,后尾門鉸鏈4的A端安裝在后尾門玻璃上,用圖9所示的鉸鏈扣15將鉸鏈與玻璃緊扣壓緊,安裝方式如圖6標記15處所示;鉸鏈的B端安裝在頂棚12沉坑和車架橫梁2上,通過平頭鉚接螺母14安裝緊固,安裝方式如圖6標記14處所示。
[0022]后尾門3的開啟與關閉主要依靠:安裝在后尾門最下邊正中間位置的中控鎖,中控鎖把手6直接安裝固定在后尾門上,安裝在氣撐桿安裝固定位置孔5處的氣撐桿和鉸鏈4,首先通過中控鎖給力將后尾門處于預開狀態,再氣撐桿和后尾門鉸鏈將后尾門打開至全開狀態。
[0023]實施例中,兩個車體框架均由鋼材沖壓件焊接組成。如圖2所示,車體框架截面均具有兩個弧形面和三個L型槽,其中L型槽I 7位于內側且與后尾門3配合,L型槽II 8、L型槽III9位于外側且與車門配合;后尾門3設置在車體框架L型槽I的平面上,并在后尾門與車體框架L型槽I平面之間設置密封膠條10,將后尾門在車體框架L型槽I的平面上并形成密封。如圖4所示,車架橫梁2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如圖3所示,后尾門3同時設置在車架橫梁2上,并在后尾門3與車架橫梁2之間設置密封膠條10,將后尾門固定在車架橫梁上并形成密封。
[0024]如圖5所示,后尾門與車體框架的L型槽I的立面之間具有間隙,后尾門和車架橫梁立面與頂棚后立面之間具有間隙,以上所述兩處間隙構成用以排水的車體框架處導水槽11和車架橫梁處導水槽13。
[0025]實施例的后尾門為純鋼化玻璃。
【主權項】
1.一種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包括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頂棚及后尾門,兩個車體框架之間通過車架橫梁連接為一體,后尾門安裝在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框架的截面均具有兩個弧形面和三個L型槽結構,其中L型槽I位于內側且與后尾門配合,L型槽I1、111位于外側且與車門配合;所述后尾門設置在車體框架L型槽I的平面上,并在后尾門與車體框架L型槽I平面之間設置密封條,在后尾門與車體框架之間形成密封結構;所述車架橫梁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后尾門通過鉸鏈鏈接在車架橫梁上,并在后尾門與車架橫梁之間設置密封條,在后尾門與車架橫梁之間形成密封結構;所述鉸鏈有兩組,對稱地安裝在后尾門左右兩端;每組鉸鏈的一端安裝在后尾門上,并通過鉸鏈扣緊固,另一端安裝在車架橫梁和頂棚的沉坑內,并通過平頭鉚接螺母將鉸鏈、頂棚與橫梁形成緊固裝配,鉸鏈的平面與車架橫梁之間設置頂棚面;所述后尾門一側內下角設有兩個氣撐桿安裝固定位置孔,后尾門最下邊正中間位置安裝有中控鎖,中控鎖的把手直接安裝固定在后尾門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門與車體框架的L型槽I的立面之間具有間隙,所述后尾門和車架橫梁立面與頂棚后立面之間具有間隙,以上所述兩處間隙構成用以排水的導水槽。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車體框架均由鋼材沖壓件焊接組成。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尾門為純鋼化玻璃。
【專利摘要】一種車輛后尾門及后尾門鉸鏈的安裝結構,包括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頂棚及后尾門,兩個車體框架之間通過車架橫梁連接為一體,后尾門安裝在兩個左右對稱設置的車體框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體框架的截面均具有兩個弧形面和三個L型槽結構,后尾門與車體框架之間形成密封結構;車架橫梁的截面形狀為半圓形,后尾門通過鉸鏈鏈接在車架橫梁上,后尾門與車架橫梁之間形成密封結構;所述鉸鏈有兩組,對稱地安裝在后尾門左右兩端。本實用新型合理有效的利用的車體空間;高效、美觀、快捷。
【IPC分類】B62D25-08, B60J5-10, B60J10-08
【公開號】CN204296417
【申請號】CN201420723159
【發明人】李輝
【申請人】南京嘉遠特種電動車制造有限公司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4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