駕駛席用氣囊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在氣囊承接駕駛者時的駕駛者側壁部向車體側壁部接近時,排氣用條帶的一對連結帶部松弛,罩部使從流入用開口離開的隔離緣側從外側開口穿過,由此將外側部的外側開口和內側部的內側開口連通而使通氣孔開口。罩部具備加強部,該加強部容許通氣孔開口時的隔離緣從外側開口穿過的彎曲變形,能夠抑制隔離緣的向接近緣側接近的偏移移動。
【專利說明】
駕駛席用氣囊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搭載于車輛的方向盤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詳細而言,涉及如下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即,對于承接駕駛者時的氣囊而言,在使對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隔離距離進行限制的系帶(tether)松弛時,配置為與系帶相連且將通氣孔封堵的罩部也松弛,使得通氣孔開口而能夠將膨脹用氣體排出。【背景技術】
[0002]在當前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以下述方式構成,S卩,在方向盤的轉向操縱時把持的環狀部的大致中央附近的轂部對氣囊進行折疊收納,在膨脹用氣體的流入時,氣囊膨脹而使得環狀部側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的駕駛者側壁部隔離(例如,參照日本特開2014-046724號公報)。而且,氣囊配置有多根系帶,這些系帶以對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膨脹時的隔離距離進行限制的方式將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連結,在車體側壁部的大致中央配置有為了使膨脹用氣體流入而開口的流入用開口,并且在車體側壁部的流入用開口的周圍配置有以能夠將膨脹用氣體排出的方式開口的通氣孔。該通氣孔構成為具備:夕卜側開口,其在車體側壁部的外周側的外側部開口;以及內側開口,其在車體側壁部的配置于外側部的內周側的內側部以與外側開口重合的方式開口。而且,系帶中的一對系帶構成為排氣用條帶。排氣用條帶構成為具備:罩部,其能夠將外側開口封堵,并以能夠構成向車體側壁部的連結部位的方式而保持于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以及一對連結帶部,它們從罩部的兩側延伸且與駕駛者側壁部結合。外側部和內側部以將罩部保持于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的狀態,在流入用開口側的內緣側和從流入用開口離開的外緣側相互結合。因此,從氣囊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一對連結帶部配置為隔著將流入用開口和通氣孔連結的直線而在兩側對稱地從罩部延伸設置。并且,罩部配置為將接近流入用開口的接近緣側與車體從壁部結合。
[0003]在該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如果膨脹完畢的氣囊承接駕駛者,則駕駛者側壁部向車體側壁部接近,因此一對連結帶部松弛。于是,罩部使從流入用開口離開的隔離緣側從外偵W口穿過而向外側部的外周面側導出,因此外側部的外側開口和內側部的內側開口連通,形成為通氣孔開口的狀態。
[0004]然而,在當前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在氣囊的膨脹完畢時,排氣用條帶的與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并未處于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附近,而是處于從通氣孔的配置位置沿著對方向盤進行安裝的轉向軸錯開的位置。因此,膨脹完畢后的氣囊承接駕駛者時的排氣用條帶的連結帶部的松緩量,在車輛的直行轉向操縱時、和從該狀態起使方向盤的環狀部旋轉半圈而進行轉向操縱時,容易導致不同的狀態。即,方向盤的環狀部將其上表面側的環狀面配置為與具有柱角度而傾斜的轉向軸正交。因此,在對環狀部的直行轉向操縱時,如果通氣孔配置于車體側壁部的前部側且配置為從駕駛者離開,則在環狀部的旋轉半圈的轉向操縱時,通氣孔配置于接近駕駛者的車體側壁部的后部側。在該情況下的氣囊承接駕駛者時,與直行轉向操縱時相比,在對環狀部進行旋轉半圈的轉向操縱時,排氣用條帶的連結帶部的松緩量變得更多。即,如果環狀部的轉向操縱角度改變,則從開口的通氣孔排出的膨脹用氣體的排氣量容易產生差異,在使通氣孔的排氣性能穩定這一點上產生課題。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解決了上述課題,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能夠使通氣孔的排氣性能穩定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
[0006]本發明所涉及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具備在對方向盤的轉向操縱時所把持的環狀部的大致中央附近的轂部被折疊收納的氣囊。氣囊具備:車體側壁部,其在使膨脹用氣體流入并膨脹時配置于環狀部側;駕駛者側壁部,其配置于駕駛者側;以及多個系帶,它們以對膨脹時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隔離距離進行限制的方式將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連結。車體側壁部具備:流入用開口,其配置于車體側壁部的大致中央,并用于使膨脹用氣體流入而開口;通氣孔,其配置于車體側壁部的流入用開口的周圍,并以能夠將膨脹用氣體排出的方式開口;外側部,其在通氣孔的配置位置配置于車體側壁部的外周側;以及內側部,其配置于車體側壁部的所述外側部的內周側。通氣孔構成為具備:外側開口,其向外側部開口;以及內側開口,其以與外側開口重疊的方式向內側部開口。系帶中的一對系帶能夠將外側開口封堵,具備:罩部,其以能夠構成向車體側壁部的連結部位的方式保持于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以及一對連結帶部,它們從罩部的兩側延伸且與駕駛者側壁部結合,并構成為排氣用條帶。外側部和內側部在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對罩部進行保持,并通過流入用開口側的內緣側和從流入用開口離開的外緣側而相互結合。從氣囊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一對連結帶部隔著將流入用開口和通氣孔連結的直線而在兩側對稱地從罩部延伸設置。罩部配置為使相對于流入用開口接近的接近緣側與車體側壁部結合。對于氣囊,膨脹完畢的氣囊形成為如下結構,即,在承接駕駛者時的駕駛者側壁部向車體側壁部接近時,一對連結帶部松弛,罩部在從流入用開口離開的隔離緣側從外側開口穿過,由此使外側部的外側開口和內側部的內側開口連通而使通氣孔開口。而且,從氣囊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氣囊的構成排氣用條帶的一對連結帶部使得向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比通氣孔的配置位置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并且將其配置于隔著中央側的對稱的兩側。并且,氣囊的罩部構成為具備加強部,該加強部容許在通氣孔開口時的隔離緣從外側開口穿過的彎曲變形,抑制隔離緣向接近緣側的偏移移動。
[0007]在本發明所涉及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如果氣囊膨脹而使得駕駛者側壁部承接駕駛者并接近車體側壁部,則排氣用條帶的一對連結帶部松弛,利用內側部的內側開口,受到氣囊的內壓的罩部使隔離緣側從外側開口穿過并將其向外側部的外周面側導出,由此使得外側部的外側開口和內側部的內側開口連通而使通氣孔開口,因此氣囊能夠從開口的通氣孔將膨脹用氣體排出,并以規定的內壓且以良好的緩沖性承接駕駛者。
[0008]而且,從氣囊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排氣用條帶使得一對連結帶部向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比通氣孔的配置位置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并且將其配置于隔著中央側的對稱的兩側。因此,在對具有柱角度的方向盤的環狀部的轉向操縱時,駕駛者相對于對膨脹完畢狀態下的氣囊的車體側壁部進行支撐的環狀部的下端側前進移動,而且,在氣囊被駕駛者向前方側按壓時,方向盤的旋轉中心和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心大致一致,因此即使直行轉向操縱或者進行旋轉半圈的180°轉向操縱,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附近的前進移動量也大致均勻。因此,在氣囊裝置的工作時,即使駕駛者對環狀部進行轉向操縱而使轉向操縱角度變化為各種角度,在承接駕駛者時,也能夠使一對連結帶部的松弛量大致均勻,能夠與駕駛者的前進移動量對應地使通氣孔開口,能夠穩定地確保通氣孔的排氣性能。
[0009]并且,在氣囊的膨脹完畢時,如果從與車體側壁部的流入用開口和通氣口的配置方向正交的側方觀察,排氣用條帶的將通氣孔封堵的罩部形成為從與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結合的連結帶部的結合部向氣囊的外周緣側離開的狀態,受到張力而要向與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接近的流入用開口側偏移移動。而且,與共同縫合于車體側壁部的接近緣側不同,在未縫合于車體側壁部的罩部的隔離緣側要向接近緣側移動。
[0010]然而,在本發明所涉及的氣囊裝置中,氣囊的罩部構成為具備加強部,該加強部容許通氣孔開口時的隔離緣從外側開口穿過的彎曲變形,抑制隔離緣向接近緣側的偏移移動,因此,能夠抑制氣囊膨脹完畢時,排氣用條帶的罩部的隔離緣側的使外側開口和內側開口連通這種向接近緣側的偏移移動。即,以僅通過氣囊膨脹完畢而使通氣孔開口的方式就能夠防止罩部的隔離緣側撓曲。此外,在不具備抑制隔離緣側向接近緣側的偏移移動的加強部的情況下,排氣用條帶的將通氣孔封堵的罩部形成為從與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結合的連結帶部的結合部位遠離的氣囊的外周緣側離開的配置狀態,在氣囊的膨脹完畢時,如果較大的張力作用于排氣用條帶的連結帶部,則在氣囊承接駕駛者之前,罩部的隔離緣側向與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接近的接近緣側偏移移動,進入外側開口的區域內而產生使通氣孔開口這種使外側開口和內側開口連通的問題
[0011]因此,在本發明所涉及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能夠使通氣孔的排氣性能穩定。換言之,即使使排氣用條帶的一對連結帶部與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結合、并對環狀部進行轉向操縱而使轉向操縱角度變化為各種角度,也能夠使通氣孔的開口性能穩定,并且,設置排氣用條帶的罩部的加強部而能夠防止使通氣孔開口這種罩部的隔離緣側的偏移移動,因此能夠防止因使排氣用條帶的一對連結帶部與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結合而使得氣囊承接駕駛者之前的通氣孔開口。
[0012]而且,本發明所涉及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加強部可以由與罩部結合的加強布構成。
[0013]在這種結構中,僅通過利用縫合、粘接、熔接等簡單地使加強布與罩部結合,便能夠簡便地形成加強部。而且,還能夠對使用的加強布的張數進行調整而與罩部結合,如果根據以相對于氣囊膨脹完畢時的罩部的隔離緣側向接近緣側移動的方式起作用的張力的大小而使用規定張數的加強布,則還能夠容易地應對。
[0014]在該情況下,在本發明所涉及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加強布構成為,使外周緣配置于罩部的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的區域內,并通過縫合而與罩部結合。
[0015]優選加強部向罩部的縫合部構成為具備:在罩部的連結帶部側的兩個邊緣設置為分別與將流入用開口和通氣孔連結的直線大致平行的直線部;以及
[0016]以利用罩部的隔離緣側的邊緣將兩側的直線部連結的方式配置為直線狀的直線部。
[0017]在這種結構中,通過縫合而使加強布與罩部結合,通過縫合作業而形成氣囊本身是常見的,在其制造工序中,能夠容易地使加強布縫合結合于罩部。另外,加強布向罩部的縫合部處于罩部的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的區域內,因此縫合部位未與內側部的邊緣等接觸,在膨脹完畢后的氣囊承接駕駛者時的通氣孔的開口時,并未阻礙罩部在外側部和內側部之間滑動的動作,罩部被順暢地經由外側開口而向外側部的外周面側導出,能夠使通氣孔開口。并且,加強布向罩部的縫合部連續地將罩部的兩個邊緣的一對直線部、與將這一對直線部彼此連結的隔離緣側的直線部連結。因此,能夠防止來自隔離緣側的膨脹用氣體向加強布和罩部之間進入。此外,膨脹用氣體從隔離緣側進入加強布和罩部之間,如果該部位膨脹則該膨脹部位將外側開口封堵,產生阻礙通氣孔的開口的問題。此外,在罩部的接近緣側與車體側壁部結合,從接近緣側向加強布和罩部之間的膨脹用氣體的進入得到抑制,因此該接近緣側的加強布的縫合是任意的。
[0018]另外,在本發明所涉及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優選系帶的另一對系帶由限制用條帶構成,限制用條帶構成為具備:車體側結合部,其以流入用開口為中心而配置于與內側部點對稱的位置,并與車體側壁部結合;以及一對連結帶部,它們從車體側結合部的兩個邊緣延伸,并與駕駛者側壁部結合,從氣囊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限制用條帶的一對連結帶部使得向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比車體側結合部的配置位置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且將其配置于隔著中央側的對稱的兩側,限制用條帶和排氣用條帶的各自的一對連結帶部相對于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以大致均勻的輻射狀結合。
[0019]在這種結構中,排氣用條帶和限制用條帶作為系帶而能夠均衡地限制膨脹完畢時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隔離距離。
[0020]并且,在該情況下,排氣用條帶構成為以在一對連結條帶的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和罩部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2部分,并由如下部位構成:車體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罩部、以及從罩部的兩側延伸且作為一對連結帶部的罩部側的部位的車體側連結片部;以及駕駛者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與一對車體側連結片部分別結合的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以及使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與駕駛者側壁部結合的結合部。另外,限制用條帶也構成為以在限制用條帶的一對連結條帶的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和車體側結合部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2部分,并由如下部位構成:車體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車體側結合部、以及從車體側結合部的兩側延伸且作為一對連結帶部的車體側結合部側的部位的車體側連結片部;以及駕駛者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與限制用條帶的一對車體側連結片部分別結合的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以及使限制用條帶的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與駕駛者側壁部結合的結合部。而且,排氣用條帶和限制用條帶的車體側構成部可以由隔著與流入用開口的周緣結合的加強部而相互連結的1張片狀的共用車體側構成部形成, 排氣用條帶和限制用條帶的駕駛者側構成部可以由1張片狀的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形成。
[0021]在這種結構中,如果排氣用條帶和限制用條帶均分割為與駕駛者側壁部側結合的駕駛者側構成部和車體側構成部,并分別在將駕駛者側壁部和車體側壁部連結的狀態下將駕駛者側壁部和車體側壁部的外周緣彼此結合,而且將駕駛者側構成部和車體側構成部的對應的連結片部彼此結合,則能夠容易地形成排氣用條帶和限制用條帶。而且,排氣用條帶和限制用條帶由共用的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和共用車體側構成部的2張片材形成,因此能夠減少氣囊的部件件數,還能夠有助于減少氣囊的制造工時。[〇〇22]并且,在本發明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中,排氣用條帶以下述方式配置,S卩,關于相對于將一對連結帶部的從與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延伸的部位和罩部連結的流入用開口接近的接近緣、以及從流入用開口離開的隔離緣的長度尺寸,對應于氣囊膨脹完畢時的從通氣孔的流入用開口離開的外周側緣與流入用開口側的中央側緣相比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附近的狀態,將它們配置為使隔離緣的長度尺寸比接近緣的長度尺寸短。
[0023]在這種結構中,在氣囊膨脹完畢時,即使通氣孔的開口面、特別是外側開口的開口面的外周側緣與中央側緣相比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附近,也能夠對應于該接近,使隔離緣的長度尺寸比接近緣的長度尺寸短,在氣囊膨脹完畢時抑制罩部的隔離緣側從外側開口穿過的動作。即,以僅通過氣囊膨脹完畢而使通氣孔開口的方式就能夠防止罩部的隔離緣側撓曲。【附圖說明】[〇〇24]圖1是表示本發明的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的使用狀態的平面圖。
[0025]圖2是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的概略縱剖面圖,其對應于圖1中的I1-1I部位。[〇〇26]圖3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仰視圖。
[0027]圖4是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概略縱剖面圖。
[0028]圖5是表示將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外周緣縫合之前的車體側壁部一側的部件的平面圖。[〇〇29]圖6是表示將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外周緣縫合之前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的部件的仰視圖。
[0030]圖7是表示將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壁部的外周緣縫合之前的駕駛者側壁部一側的部件的仰視圖。
[0031]圖8A、圖8B是對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共用車體側構成部的罩部設置加強布的狀態進行說明的圖。
[0032]圖9是第一實施方式的膨脹完畢時的氣囊的概略縱剖面圖,一并表示通氣孔(vent hole)的開口狀態。
[0033]圖10A、圖10B是按順序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通氣孔的開口狀態的概略橫剖面圖。
[0034]圖11A、圖11B是按順序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通氣孔的開口狀態的斜視圖。 [〇〇35]圖12是表示對比例的氣囊的通氣孔附近的斜視圖。
[0036]圖13是表示其他對比例的氣囊的通氣孔附近的斜視圖。
[0037]圖14A、圖14B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工作時的方向盤的直行轉向操縱時、和使環狀部旋轉180°而轉向操縱時的狀態的概略縱剖面圖。
[0038]圖15是表不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的構成部件的概略斜視圖。[〇〇39]圖16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變形例的排氣用條帶的圖。[〇〇4〇]圖17是表示第一實施方式的其他變形例的排氣用條帶的圖。[0041 ]圖18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氣囊的構成部件的概略斜視圖。
[0042]圖19是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氣囊的概略縱剖面圖,一并表示通氣孔的開口狀態。 [〇〇43]圖20A、圖20B是按順序表示第二實施方式的氣囊的通氣孔的開口狀態的圖。【具體實施方式】
[0044]如圖1、圖2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搭載于方向盤W,方向盤W構成為具備:方向盤主體1;以及氣囊裝置M1,其配置于方向盤主體1的中央的轂部B的上部。方向盤主體1構成為具備:在轉向操縱時把持的圓環狀的環狀部R;轂部B,其配置于環狀部R的中央且與轉向軸SS連結;以及4個輪輻部S,它們將轂部B和環狀部R連結。
[0045]此外,在本說明書中,只要未特別聲明,則上下方向對應于沿著轉向軸SS的軸向的上下方向,前后方向對應于與車輛的直行轉向操縱時的轉向軸SS的軸向正交的前后方向, 左右方向對應于與車輛的直行轉向操縱時的轉向軸SS的軸向正交的左右方向。
[0046]如1、圖2所示,方向盤主體1配置為將環狀部R、轂部B、輪輻部S的各部分連結,并構成為具備鋁合金等金屬制的芯體2。在芯體2的環狀部R的部位和各輪輻部S的環狀部R側的部位覆蓋有合成樹脂制的覆蓋層5。在芯體2的轂部B的部位配置有用于使轉向軸SS插入并利用螺母N將其固定的鋼制的凸3。另外,在方向盤主體1的下部配置有將轂部B的下方覆蓋的合成樹脂制的下罩7。[0〇47]此外,在實施方式中,轉向軸SS以使得方向盤W的柱角度(column angle)0c達到 22.5°的方式傾斜。[〇〇48]如圖2所示,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Ml構成為具備:氣囊10,其被折疊收納;充氣機87,其對氣囊10供給膨脹用氣體;氣囊罩93,其將折疊的氣囊10的上方覆蓋;殼體89,其對氣囊10和充氣機87進行收納保持并對氣囊罩93進行保持;以及固定器 (retainer)85,其用于將氣囊10與充氣機87—起安裝于殼體89。
[0049]固定器85為四邊環狀的板金制,對氣囊10的流入用開口 13的周緣進行按壓,并且構成為在四角具備未圖示的螺栓,該螺栓以將氣囊10安裝于殼體89、將充氣機87安裝于殼體89的方式螺母固定于殼體89。
[0050]充氣機87構成為具備:圓柱狀的主體部87a,其在上部具有多個氣體噴出口 87b;以及凸緣部87c,其從主體部87a的外周面凸出。在凸緣部87c形成有使固定器85的未圖示的各螺栓貫通的未圖示貫通孔。[〇〇511如圖1、圖2所示,殼體89為大致長方體形狀的板金制,配置于方向盤W的轂部B的上部,構成對折疊的氣囊10進行收納的收納部位,在長方形狀的底壁部89a形成有能夠使充氣機87的主體部87a從下方插入的以圓形開口的插入孔89b,并且在其周圍形成有使固定器85 的未圖示的螺栓貫通的4個貫通孔89c。在從底壁部89a的外周緣向上方延伸的側壁部89d的上端形成有向外側延伸的安裝片89e,在安裝片89e安裝有未圖示的喇叭開關機構的安裝基板,利用未圖示的安裝基板將殼體89安裝固定于方向盤W的芯體2,將氣囊裝置Ml搭載于在轉向軸SS裝配完畢的方向盤主體1的轂部B的上部。另外,在殼體89的側壁部89d利用鉚釘91 等對氣囊罩93的側壁部95進行安裝。[〇〇52]氣囊罩93為合成樹脂制,并構成為具備:頂壁部94,其將收納的氣囊10的上方覆蓋;以及近似四方筒狀的側壁部95,其從頂壁部94的外周緣附近向下方延伸。在頂壁部94形成有按壓于膨脹的氣囊10而向前后兩側打開的2個門部94a、94a。
[0053]氣囊10由對聚酰胺、聚酯等織線進行編織的布料形成,如圖1、圖2的雙點劃線所示,其構成為使得膨脹完畢形狀形成為從上方觀察為圓形、且從側方觀察為接近圓形的近似橢圓狀,如圖2?圖7、圖9所示,外周壁11構成為具備方向盤主體1側(環狀部R側)的車體側壁部12、以及駕駛者D側的駕駛者側壁部16。[〇〇54]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構成為彼此相同的外形的圓形,在車體側壁部12 的中央配置有以使膨脹用氣體流入的方式以圓形開口的流入用開口 13。將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外周緣12b、16a相互縫合而形成外周壁11。另外,在流入用開口 13的周緣形成有用于將氣囊10安裝于殼體89的底壁部89a的、使固定器85的未圖示的各螺栓貫通的安裝孔14(參照圖3、圖15)。[〇〇55]此外,在流入用開口 13的周緣縫合有加強布70、整流布72以及共用車體側構成部 76(參照圖4、圖15),在這些部位也形成有流入用開口 13和安裝孔14。[〇〇56] 另外,在氣囊10配置有四個系帶30(301、302、303、304),這些系帶為了對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膨脹時的隔離距離進行限制而將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 16連結(參照圖3、圖4、圖7、圖15)。[〇〇57]并且,以能夠將膨脹用氣體排出的方式開口的通氣孔19在氣囊10的車體側壁部12 的流入用開口 13的周圍的前方側開口(參照圖3?圖5、圖9?圖11、圖14、圖15)。通氣孔19構成為具備:外側開口 21,其在車體側壁部12的外周側的外側部20開口;內側部22,其配置于車體偵幢部12的外側部20的內周側;以及內側開口 23,其以與外側開口 21重合的方式開口。 外側開口 21和內側開口 23均以圓形開口,但內側開口 23略大地開口。[〇〇58]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外側部20構成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圓形形狀相對應的車體側壁部12的主體部12a,將其外周緣12b縫合于駕駛者側壁部16的外周緣16a而形成氣囊10的外周壁11。而且,內側部22以將外側開口21及其周緣覆蓋的方式形成為沿左右方向延伸的長方形板狀,并縫合配置于外側部20的內周面側。[〇〇59] 外側部20和內側部22在內側部22的流入用開口 13側的內緣24側、和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外緣26側設置縫合部25、27而相互縫合(參照圖3?圖5)。這些縫合部25、27配置為相對于將流入用開口 13和通氣孔19連結的直線(中心線)CL(參照圖3)處于正交方向上的直線狀。在實施方式中,直線CL沿前后方向配置,因此外側部20和內側部22在內緣24側和外緣 26側以沿左右方向延伸的方式設置縫合部25、27,形成在左右方向上使插入孔28a貫通的筒狀的引導部28。
[0060]此外,從搭載于車輛的狀態下的氣囊10的膨脹完畢狀態的駕駛者側壁部16側觀察,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配置為與轉向軸SS大致一致,換言之,配置為與方向盤W的操作時的環狀部R的旋轉中心Sc大致一致。詳細而言,如圖1、圖2所示,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 17配置為比方向盤W的操作時的旋轉中心Sc略向后方偏移。[0061 ]而且,系帶30中的前側的一對系帶301、302構成為使通氣孔19開閉的排氣用條帶 32,后側的一對系帶303、304構成為僅為了限制駕駛者側壁部16相對于車體側壁部12的隔離距離而起作用的限制用條帶52(參照圖4?圖7、圖14、圖15)。[〇〇62]排氣用條帶32構成為具備:長方形板狀的罩部33 ;以及一對連結帶部36( 36L、 36R),它們從罩部33的兩側延伸且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〇〇63] 罩部33能夠將構成通氣孔19的外側開口 21封堵,且能夠使通氣孔19開口,并配置為插入至外側部20和內側部22之間的引導部28。另外,罩部33未使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隔離緣33b與車體側壁部12側結合,將與流入用開口 13接近的接近緣33a側共同縫合于作為車體側壁部12的內側部22的內緣24側的縫合部25。[〇〇64]一對連結帶部36U36R分別構成為具備:帶主體部38,其從罩部33的左右兩側延伸;以及駕駛者側結合部37,其與帶主體部38的前端側的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左右的帶主體部38(38L、38R)從相對于通氣孔19在左右兩側離開的內側部22的左右的邊緣22a、22b凸出(參照圖5、圖7),從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16—側觀察,前端側的駕駛者側結合部37(37L、37R)比通氣孔19的配置位置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并且配置于隔著中間17側而對稱的左右兩側。此外,駕駛者側壁部37L、37R通過縫合為以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為中心的雙重的圓環狀的縫合部80而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而且,具體而言,駕駛者側壁部37L由在圓環狀的縫合部80的以中央17為基準的前側、且在左側的大致1/ 4的圓弧狀的部位構成,駕駛者側壁部37R由在圓環狀的縫合部80的以中央17為基準的前側、且在右側的大致1/4的圓弧狀的部位構成(參照圖9)。
[0065]在該排氣用條帶32中,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利用引導部28的內側部22限制罩部33向駕駛者側壁部16側的移動,因此利用保持于車體側壁部12側的罩部33、和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的連結帶部36限制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另外,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之后,如果駕駛者側壁部16承接前進移動的駕駛者D,則如圖9、圖10所示, 駕駛者側壁部16接近車體側壁部12,一對連結帶部36L、36R松弛,因此經由內側開口 23受到氣囊10的內壓的罩部33使得未與車體側壁部12結合的隔離緣33b側穿過外側開口 21、且將其向外側部20的外周面20a側導出,使得外側部20的外側開口21與內側部22的內側開口23 連通。因此,通氣孔19開口,從通氣孔19將剩余的膨脹用氣體G排出。[〇〇66]在該排氣用條帶32中,關于與將一對連結帶部36L、36R的從相對于駕駛者側壁部 16的結合部位37延伸的帶主體部38和罩部33連結的流入用開口 13接近一側的接近緣39、以及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一側的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C0、ES0,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設為比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短。該尺寸EC0、ES0的尺寸差設定為能夠確保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的通過罩部33實現的通氣孔19的封堵狀態,且能夠確保承接駕駛者時的通過罩部33實現的通氣孔19的開口狀態。[〇〇67]此外,在實施方式的情況下,連結帶部36L、36R的帶主體部38L、38R構成為將后述的車體側構成部43的車體側連結片部43U43R與駕駛者側構成部45的駕駛者側連結片部 46L、46R相互結合。因此,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為罩部33的接近緣33a的長度尺寸EC1 (成為該部位由內側部22覆蓋且由內側部22(引導部28)保持的部位的長度尺寸)、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各自的合計長度尺寸EC2(EC43+EC43)、以及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各自的合計長度尺寸EC3(EC46+EC46)的合計尺寸。另外,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為罩部33的隔離緣33b的長度尺寸ES1、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各自的合計長度尺寸ES2(ES43+ES43)、以及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各自的合計長度尺寸ES3(ES46+ES46)的合計尺寸。[〇〇68]另外,如圖6所示,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的起始自駕駛者側壁部16側的長度尺寸EC46、ES46的起算點39a、40a,設為在連結片部46L、46R的接近緣39側和隔離緣40側均維持連結片部46L、46R的規定的寬度尺寸而與駕駛者側壁部37接近的附近位置、且沿著連結片部46L、46R的寬度方向的直線WD,與成為以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為中心的圓CR的切線TL的部位的各自的邊緣39、49的交點。[〇〇69]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包含罩部33的部位及其兩側的帶主體部38L、38R在內的接近緣39的整體的長度尺寸ECO設為680mm,包含罩部33的部位及其兩側的帶主體部 38L、38R在內的隔離緣40的整體的長度尺寸ES0設為600mm,接近緣39和隔離緣40在左右單側錯開40mm,整體設置為80mm的尺寸差。
[0070]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帶主體部38L、38R的罩部33的附近部位形成為以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方式彎曲的形狀,并對接近緣39和隔離緣40設置尺寸差。對于該彎曲形狀,在帶主體部38L、38R的罩部33的附近部位,從夾捏前為直線狀的狀態開始,在左右兩側的隔離緣40側設置各夾捏40mm的折縫部位,在接近緣39側不設置折縫部位,以這種方式設置彎曲部43c(參照圖8),而將兩端部43a、43b側設為以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方式彎曲的形狀,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不設置夾捏的折縫部本身,將該彎曲形狀裁斷而形成排氣用條帶32。[0〇71 ]并且,罩部33構成為具備作為加強部的加強布34,該加強布34容許通氣孔19的開口時的隔咼緣33b從外側開口 21穿過的彎曲變形,并抑制隔咼緣33b向接近緣33a側J接近的偏移移動。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作為加強部的加強布34由與罩部33相同的織布,形成為比罩部33略小的近似長方形形狀,通過縫合而與罩部33結合(參照圖4、8、10、15)。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使用三張加強布34,分別將近似長方形狀的外周緣配置于罩部33的外側部20 和內側部22之間的區域內,且通過縫合而使其與罩部33的內側部22—側的面(氣囊10的內部側的面)結合。[〇〇72]各加強布34相對于罩部33的縫合部35形成為具備下述部位的倒U字狀:直線部 3513、35〇,它們在罩部33的連結帶部361^、361?側的左右的兩個邊緣3413、34(3設置為分別與將流入用開口 13和通氣孔19連結的直線CL大致平行;以及直線部35a,其以利用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的外緣34a將兩側的直線部35b、35c連結的方式配置為直線狀。[〇〇73]此外,加強部34形成為近似長方形板狀,但在流入用開口 13側(接近緣33a側)的內緣34d向流入用開口 13側凸出設置有減小了左右方向的寬度尺寸的小片部34e,并在內緣 34d側利用縫合部25而與罩部33—起共同縫合于車體側壁部12。[〇〇74]限制用條帶52構成為具備:近似長方形板狀的車體側結合部53;以及一對連結帶部55(55L、55R),它們從車體側結合部53的兩側延伸且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參照圖4? 圖7、圖15)。[〇〇75] 車體側結合部53以相對于從車體側壁部12的流入用開口 13通過的沿著前后方向的中心線CL左右對稱形狀的長方形狀而形成為與車體側壁部12縫合,并且配置于以流入用開口 13為中心而與內側部22點對稱的位置。[〇〇76] 一對連結帶部55L、55R分別構成為具備:帶主體部57,其從車體側結合部53的左右兩個邊緣53a、53b延伸;以及駕駛者側結合部56,其與帶主體部57的前端側的駕駛者側壁部 16結合。從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16—側觀察,駕駛者側結合部56(56L、56R) 與比車體側結合部53的配置位置靠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的位置接近,且配置于隔著中央17側的對稱的左右兩側。具體而言,駕駛者側結合部56L由在圓環狀的縫合部80的以中央17為基準的后方側、且在左側的大致1/4的圓弧狀的部位構成,駕駛者側壁部56R由在圓環狀的縫合部80的以中央17為基準的后方側、且在右側的大致1/4的圓弧狀的部位構成。 [〇〇77]此外,對于排氣用條帶32和限制用條帶52向車體側壁部12的結合部位、即罩部33 和車體側結合部53而言,從它們離開的向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部(駕駛者側結合部)37L、37R、56L、56R在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以相互在前后左右對稱(換言之,相對于中央 17為均勻的輻射狀)的方式結合,因此為了能夠均衡地限制膨脹完畢時的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排氣用條帶32和限制用條帶52作為系帶32而需要確保較大的左右方向的寬度尺寸。因此,如圖5所示,在內側部22的左右的邊緣22a、22b之間保持的罩部 33與內側部22的左右的邊緣22a、22b—起,設為比流入用開口 13向左右凸出的尺寸(ESI), 另外,車體側結合部53的左右的邊緣53a、53b設定為比流入用開口 13向左右凸出的尺寸 (WF),為了能夠均衡地限制膨脹完畢時的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排氣用條帶32和限制用條帶52構成為系帶30。[〇〇78]而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排氣用條帶32在一對連結帶部36L、36R的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部位37和罩部33之間形成為以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2部分的結構, 并由車體側構成部42和駕駛者側構成部45構成。車體側構成部42構成為具備:罩部33;以及車體側連結片部43(43L、43R),它們設為從罩部33的兩側延伸的一對連結帶部36L、36R的罩部33側的部位(參照圖8)。駕駛者側構成部45構成為具備: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46L、 46R),它們與一對車體側連結片部43(43L、43R)分別結合;以及駕駛者側結合部37(37L、 37R),它們使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參照圖7)。[〇〇79]同樣地,限制用條帶52也在一對連結帶部55(55L、55R)的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部位56和車體側結合部53之間形成為以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2部分的結構,并由車體側構成部62和駕駛者側構成部65構成(參照圖7、圖8)。
[0080]車體側構成部62構成為具備:車體側結合部53;以及車體側連結片部63(63L、 63R),它們從車體側結合部53的左右兩個邊緣53a、53b延伸并設為一對連結帶部55L、55R的車體側結合部53側的部位。駕駛者側構成部65構成為具備: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66(66L、 66R),它們與一對車體側連結片部63(63L、63R)分別結合;以及駕駛者側結合部56(56L、 56R),它們使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66L、66R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〇〇811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排氣用條帶32的車體側構成部42、和限制用條帶52的車體側構成部62之間設置有與車體側壁部12的流入用開口 13的周緣縫合的近似圓板狀的加強部76a,并由相互連結的一個片狀的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形成。與車體側壁部12相同, 在加強部76a形成有流入用開口 13和安裝孔14。[〇〇82]另外,排氣用條帶32的駕駛者側構成部45和限制用條帶52的駕駛者側構成部65, 使得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縫合的駕駛者側結合部371、371?、561、561?形成為一個圓板狀的結合基部79a,并由相互連結的一個片狀的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形成。
[0083]利用縫合部77使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的設置有流入用開口 13、安裝孔14的加強部 76a與加強布70—起共同縫合于車體側壁部12,另外,在車體側結合部53的部位與車體側壁部12縫合,并且在罩部33的內緣33a的部位與內側部22—起共同縫合于車體側壁部12。
[0084]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的結合基部79a利用縫合為圓環狀的縫合部80以被圓形的加強布74夾持的狀態而共同縫合于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此外,在結合基部79a中,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情況下,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在排氣用條帶32的帶主體部38L、38R的隔離緣40側作用有比接近緣39更強的張力,因此設置三角環狀的輔助縫合部81而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以更牢固地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參照圖7)。
[0085]而且,對于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和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而言,利用縫合為四邊環狀的縫合部48將對應的排氣用條帶32側的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和駕駛者側連結片部 46U46R彼此縫合,利用縫合為四邊環狀的縫合部68將對應的限制用條帶52側的車體側連結片部63U63R和駕駛者側連結片部66U66R彼此縫合,由此形成系帶30(301、302、303、 304)。
[0086]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10中,以將流入用開口 13覆蓋的方式配置整流布72。 整流布72以使得從充氣機87噴出的膨脹用氣體在氣囊10內向左右兩側流動的方式進行整流,并以如下方式形成,即,使整流布用布料73與車體側壁部12內的流入用開口 13的周緣結合,并將整流布用布料73的從流入用開口 13的前后的邊緣延伸的兩端部73a、73b縫合。 [〇〇87]此外,作為構成氣囊10的車體側壁部12的外側部20、內側部22、加強布34、70、74、 整流布用布料73、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以及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由對聚酰胺、聚酯等合成纖維進行平織而成的具有撓性的布料構成,并且適當地構成硅涂層。[〇〇88]另外,形成為將排氣用條帶32的接近緣39和隔離緣40設為長度尺寸EC0、ES0而設置尺寸差的結構,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的排氣用條帶3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42的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通過設置彎曲部43c而使兩端部43a、43b側形成為以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方式彎曲的形狀,將接近緣39側作為彎曲部43c的外周側的邊緣,將隔離緣40側作為彎曲部 43c的內周側的邊緣,并通過內外周的周長差而構成。
[0089]對于該氣囊10的制造而言,作為未設置流入用開口 13、安裝孔14的狀態,在作為車體側壁部12的外側部20的氣囊10的內周面側的部位使加強布70、70、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 以及整流布用布料73重合,設置縫合部77并在流入用開口 13的部位的周緣對它們進行共同縫合,另外,將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的車體側結合部53縫合于外側部20,而且,通過開孔加工而形成流入用開口 13和安裝孔14。此外,在外側部20預先形成外側開口 21,并且在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的罩部33的部位也預先設置縫合部35而對三個加強布34進行縫合(參照圖 8A、圖8B)。
[0090]而且,將設置有內側開口 23的內側部22放置于罩部33上,設置縫合部25、27,在縫合部25的部位對加強布34和罩部33進行共同縫合,并且相對于外側部20進行縫合。另外,如果將整流布用布料73的端部73a、73b彼此(參照圖4)也縫合,則形成為圖5所示的狀態。
[0091]另一方面,在駕駛者側壁部16側,在加強布74、74之間配置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 的結合基部79a,設置縫合部80和輔助縫合部81,如果將結合基部79a與加強布74、74—起縫合于處于氣囊10的內周面側的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則形成為圖6、圖7所示的狀態。
[0092]然后,使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外周面側匹配,將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外周緣12b、16b彼此縫合,利用流入用開口 13進行翻轉、且從流入用開口 13 拉出,設置縫合部48而將對應的排氣用條帶32側的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和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彼此縫合,另外,設置縫合部68而將對應的限制用條帶52側的車體側連結片部63L、63R和駕駛者側連結片部66L、66R彼此縫合,如果使得這些縫合部48、68從流入用開口 13進入氣囊10內,則能夠完成氣囊10的制造。[〇〇93]在組裝氣囊裝置Ml且將其搭載于車輛的情況下,以使固定器85的未圖示的各螺栓從安裝孔14凸出的方式而使固定器85進入氣囊10內,接著將氣囊10折疊,利用規定的防止折疊松散件對氣囊10進行包裹以不使其折疊松散。接著,以使固定器85的未圖示的各螺栓從貫通孔89c凸出的方式將氣囊10收納于殼體89內的底壁部89a上,并且將充氣機87的主體部87a從下方插入于底壁部89a的插入孔89b,使固定器85的未圖示的各螺栓將凸緣部87c貫通,如果將未圖示的螺母緊固連結于各螺栓,則將氣囊10和充氣機87收納于作為收納部位的殼體89,并且能夠利用固定器85對氣囊10和充氣機87進行安裝。并且,使氣囊罩93覆蓋于殼體89,利用鉚釘91等將側壁部89d、65相互連結,將氣囊罩93安裝于殼體89,并且,如果將未圖示的喇叭開關機構組裝于殼體89的安裝片89e,則能夠對氣囊裝置Ml進行組裝。而且, 對于氣囊裝置Ml向車輛的搭載而言,如果預先相對于與轉向軸SS緊固連結的方向盤主體1 利,用喇叭開關機構的未圖示的安裝基板而安裝氣囊裝置Ml,則能夠將氣囊裝置Ml搭載于車輛。
[0094]而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Ml中,如果工作而使得膨脹用氣體G經由流入用開口 13流入至氣囊10,則利用膨脹用氣體G使氣囊10膨脹,進行按壓而將氣囊罩93 的門部94a、94b打開,如圖2中的雙點劃線所示,氣囊10從作為收納部位的殼體89凸出,以將環狀部R的上表面PR側覆蓋的方式使膨脹完畢。[〇〇95]而且,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如果氣囊10膨脹,駕駛者側壁部16承接駕駛者D,而與支撐于方向盤主體1的環狀部R的上表面PR的車體側壁部12接近,則排氣用條帶32的一對連結帶部36L、36R松弛,受到氣囊10的內壓的罩部33利用內側部22的內側開口 23使隔離緣33b側從外側開口 21穿過并向外側部20的外周面20a側導出,由此使外側部20的外側開口 21與內側部22的內側開口 23連通,使通氣孔19開口,因此氣囊10從開口的通氣孔19將膨脹用氣體G 排出,能夠利用規定的內壓以良好的緩沖性承接駕駛者D(參照圖9、圖14)。[〇〇96] 而且,從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的駕駛者側壁部16—側觀察,排氣用條帶32使一對連結帶部36L、36R向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部位比通氣孔19的配置位置更接近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并且將其配置于隔著中央17側而對稱的左右兩側(參照圖4、圖7、圖9、圖 10)。因此,在對具有柱角度0c的方向盤W的環狀部R的轉向操縱時,駕駛者D相對于對膨脹完畢狀態的氣囊10的車體側壁部12進行支撐的環狀部R的下端Rb側進行前進移動,而且,在氣囊10被駕駛者D向前方側按壓時,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的前進移動量FL在方向盤W 的旋轉中心Sc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中心)17大致一致,因此即使如圖14A所示進行直行轉向操縱、或者如圖14B所示進行旋轉180°的轉向操縱,也大致均勻。因此,在氣囊裝置Ml 的工作時,即使駕駛者D對環狀部R進行轉向操縱而使轉向操縱角度變化為各種角度,在承接駕駛者時也能夠使一對連結帶部36L、36R的松弛量大致均勻,能夠使通氣孔19與駕駛者D 的前進移動量FL相對應地開口,能夠穩定地確保通氣孔19的排氣性能。[〇〇97]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從與車體側壁部12的流入用開口 13和通氣孔19的配置方向正交的側方觀察,如圖9所示,排氣用條帶32的將通氣孔19封堵的罩部33形成為從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結合的連結帶部36U36R的結合部37L、 37R向氣囊10的外周緣10a側離開的狀態,受到張力而要向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接近的流入用開口 13側偏移移動。而且,與共同縫合于車體側壁部12的接近緣33a側不同,在未縫合于車體側壁部12的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要向接近緣33a側移動。[〇〇98]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氣囊10的罩部33具備作為加強部的加強布34,該加強布34容許通氣孔19開口時的隔離緣33b從外側開口 21穿過的彎曲變形,并抑制隔離緣33b向接近緣 33a側接近的偏移移動,因此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能夠抑制排氣用條帶32的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向將外側開口 21和內側開口 23連通的接近緣33a側的偏移移動。即,僅通過使氣囊10的膨脹完畢,能夠以使通氣孔19開口的方式防止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向接近緣33a側偏移移動。[00"]此外,在不具備作為抑制隔尚緣3 3 b側向接近緣3 3 a側的偏移移動的加強部的加強布34的情況下,排氣用條帶32的將通氣孔19(外側開口 21)封堵的罩部33形成為從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結合的連結帶部36L、36R的結合部37L、37R遠離的氣囊10的外周緣10a 側離開的配置狀態,在氣囊的膨脹完畢時,如果較大的張力作用于排氣用條帶32的連結帶部36L、36R,則在氣囊承接駕駛者之前,如圖13所示,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向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接近的接近緣33a側偏移移動,進入外側開口 21的區域內而產生使外側開口 21和內側開口 23連通的問題。
[0100]因此,在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Ml中,能夠使通氣孔19的排氣性能穩定。換言之,即使將排氣用條帶32的一對連結帶部36L、36R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結合、并對環狀部R進行轉向操縱而使轉向操縱角度變化為各種角度,也能夠使通氣孔19的開口性能穩定,并且,通過設置排氣用條帶32的罩部33的加強部(加強布)而能夠防止使通氣孔19開口這種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的偏移移動,因此能夠防止因將排氣用條帶32的一對連結帶部36L、36R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結合而使得氣囊10的承接駕駛者D之前的通氣孔19開口。[〇1〇1]而且,在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Ml中,加強部由與罩部33結合的加強布34構成。[〇1〇2]因此,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僅通過利用縫合、粘接、熔接等簡單地使加強布34與罩部33結合,即能夠簡便地形成加強部。而且,還能夠對使用的加強布34的張數進行調整而與罩部33結合,如果根據以相對于氣囊10膨脹完畢時的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向接近緣33a側移動的方式起作用的張力的大小而使用規定張數的加強布34,則還能夠容易地應對。[〇1〇3]在該情況下,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加強布34將外周緣配置于罩部33的外側部20和內側部22之間的區域內,且構成為縫合于罩部33,并且加強布34向罩部33的縫合部35構成為具備:直線部35b、35c,它們分別以與將流入用開口 13和通氣孔19連結的直線CL平行的方式設置于罩部33的連結帶部36L、36R側的兩個邊緣34b、34c;以及直線部35a,其以利用罩部 33的隔離緣33b側的外緣34a將兩側的直線部35b、35c連結的方式配置為直線狀。[〇1〇4]因此,在第一實施方式中,通過縫合而使加強布34與罩部33結合,通過縫合作業而形成氣囊10本身,在其制造工序中,能夠容易地使加強布34縫合結合于罩部33。另外,加強布34向罩部33的縫合部35處于罩部33的外側部20和內側部22之間的區域內,因此縫合部35 未與內側部22的左右的邊緣22a、22b接觸(卡掛),在膨脹完畢后的氣囊10承接駕駛者D時的通氣孔19的開口時,并未阻礙罩部33在外側部20和內側部22之間、即在引導部28內滑動的動作,罩部33被順暢地經由外側開口 21而向外側部20的外周面20a側導出,能夠使通氣孔19 開口。并且,加強布34向罩部33的縫合部35連續地將罩部33的兩個邊緣33c、33d側的一對直線部35b、35c、與將這一對直線部35b、35c彼此連結的隔離緣33b側的直線部35a連結。因此, 能夠防止來自隔離緣33b側的膨脹用氣體G向加強布34和罩部33之間進入。此外,膨脹用氣體G從隔離緣33b側進入加強布34和罩部33之間,如果該部位膨脹則該膨脹部位將外側開口 21封堵,產生阻礙通氣孔19的開口的問題。此外,在罩部33的接近緣33a側,與車體側壁部12 的外側部20、內側部22共同縫合,從接近緣33a側向加強布34和罩部33之間的膨脹用氣體G的進入得到抑制,因此該接近緣33a側的加強布34的縫合是任意的,未必需要該縫合。此外, 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加強布34的接近緣33a側的內緣34d通過縫合部25而相對于車體側壁部 12共同縫合。[〇1〇5]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加強布34從承接駕駛者D時的通氣孔19的開口,S卩,如圖 9、圖10所示,在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從外側開口 21穿過,并不抑制使隔離緣33b的中央 33bc附近在左右方向的橫截面上以朝外側膨脹彎曲的方式撓曲的動作(彎曲變形的動作), 在左右的兩個邊緣34b、34c設置沿著前后方向的直線CL的直線部35b、35c而縫合于罩部33。 艮P,利用這些沿前后方向的直線部35b、35c,確保克服罩部33的隔離緣33b向中央33bc附近的接近緣33a接近的偏移移動(撓曲)的剛性。[〇1〇6]另外,加強布34可以是一張,但只要能夠可靠地抑制罩部33的隔離緣33b的偏移移動,則如第一實施方式,可以形成為使用多張(三張)的結構。
[0107]并且,能夠抑制氣囊10的膨脹完畢后的承接駕駛者D之前的罩部33的隔離緣33b的偏移移動,并且如果不抑制以從承接駕駛者D時的通氣孔19的開口,即在罩部33的隔離緣 33b側的中央33bc附近從外側開口 21穿過的方式撓曲的動作,則可以將與加強布不同的加強部設置于罩部33。例如,可以在罩部33的左右的邊緣33c、33d側沿前后方向設置棒狀、線狀的加強件而形成加強部。這種加強件能夠將合成樹脂材料、金屬材料等的線材、棒材、片材配置于邊緣33c、33d側等的規定部位,或者能夠使粘接劑浸漬于邊緣33c、33d側并使其固化而將粘接劑配置為加強件。另外,作為加強件,還能夠是縫合部35之類的僅利用縫合于罩部33的縫合線而構成。
[0108]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如果從與車體側壁部12的流入用開口 13以及通氣孔19的配置方向正交的側方觀察,外側開口 21和內側開口 22的開口面均形成為使得與流入用開口 13側的中央側緣19a相比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外周側緣19b更立起的配置狀態,外周側緣19b形成為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接近的狀態。特別是在使系帶301、302的長度加長、且使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加長而使得氣囊10較厚地膨脹的情況下,從側方觀察的氣囊10膨脹為更接近球狀,因此通氣孔19的開口面的外周側緣19b形成為進一步接近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的狀態。
[0109]然而,在第一實施方式的氣囊裝置Ml中,關于與將一對連結帶部36L、36R的從相對于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部位37L、37R延伸的部位38L、38R和罩部33連結的流入用開口 13 接近的接近緣39、以及從流入用開口 13咼開的隔咼緣40的長度尺寸ECO、ES0,排氣用條帶32 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設為比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短,因此即使駕駛者側壁部19的開口面、特別是外側開口 21的開口面的外周側緣19b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接近, 由于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設為比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短,與此相應地,能夠抑制罩部33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穿過外側開口 21的動作。即,僅簡單地通過使氣囊10的膨脹完畢就能夠以使通氣孔19開口的方式防止罩部33的隔離緣40側撓曲。
[0110]此外,如果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設為與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等同,則如果該氣囊膨脹為使得外側開口 21的開口面的外周側緣19b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接近,則由于外側開口 21的開口面的外周側緣19b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接近,與此相應地,在系帶的隔離緣40側存在比在接近緣39側更松弛的富余,在該氣囊承接駕駛者之前,如圖13所示,導致罩部33的隔離緣33b側撓曲而從外側開口 21穿過的情況,存在使通氣孔19開口的問題。當然,對于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設為比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短的尺寸差,只要將其設定于下述范圍內即可,即,通過使其與膨脹完畢時的氣囊10的厚度尺寸(利用系帶30限制的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換言之,為從排氣用條帶32 的罩部33至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結合的部位37為止的長度)相對應而能夠確保通過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的罩部33實現的通氣孔19的封堵狀態,并且能夠確保通過承接駕駛者D時的罩部33實現的通氣孔19的開口狀態。
[0112]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Ml中,排氣用條帶32在一對連結帶部 36L、36R的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部位37L、37R和罩部33之間以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車體側構成部42和駕駛者側構成部45這2部分。車體側構成部42構成為具備:罩部33;以及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它們從罩部33的左右兩側延伸、且作為一對連結帶部36U36R 的罩部33側的部位。駕駛者側構成部45構成為具備: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它們分別與一對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結合;以及駕駛者側結合部37L、37R,它們將一對駕駛者側壁連結片部46L、46R與駕駛者側壁部16結合。
[0113]因此,在第一實施方式中,排氣用條帶32分割為與駕駛者側壁部16側結合的駕駛者側構成部45和車體側構成部42,分別在與駕駛者側壁部16和車體側壁部12連結的狀態下將駕駛者側壁部16和車體側壁部12的外周緣16a、12a相互結合,而且如果將駕駛者側構成部45和車體側構成部42的對應的連結片部46、43相互結合,則能夠容易地形成排氣用條帶 32〇
[0114]而且,此時,在第一實施方式中,作為使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比接近緣39的長度ECO短的長度調整(尺寸差調整),在車體側壁部42的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設置彎曲部 43c而通過內外周的周長差進行調整,能夠容易地進行調整。
[0115]此外,作為使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比接近緣39的長度ECO短的長度調整(尺寸差調整),如圖16所示,可以在駕駛者側壁部45的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設置彎曲部46a 而通過內外周的周長差進行調整。
[0116]當然,對于該長度調整,可以在車體側連結片部43(43L、43R)和駕駛者側壁連結片部46(46L、46R)的二者設置周長差、或者在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的左右單側以及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的左右單側設置周長差而進行調整。
[0117]并且,如圖17所示,還能夠通過作為車體側壁部42的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與駕駛者側壁部45的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彼此的結合部位的縫合部48、48的結合角度0Y, 而容易地進行該尺寸差調整。在圖示例子的情況下,以在縫合部48、48的部位設置內外周的周長差的方式設置彎曲部50,該彎曲部50設置有從車體側壁部43L、43R向外緣側(前側)傾斜的結合角度GY,以使駕駛者側連結片部46L、46R相對于車體側連結片部43L、43R結合的方式進行縫合,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調整為比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短。
[0118]另外,關于隔離緣40和接近緣39的長度調整,在針對隔離緣40和接近緣39設置周長差的情況下,可以以不設置彎曲部43c、46a、50而是使它們平緩地相連的方式使帶主體部 38(381、381〇、連結片部43(431、431〇、46(461、461〇的接近緣39和隔離緣40形成為圓弧狀。
[0119]此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設置有加強部76a,并使排氣用條帶3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42和限制用條帶5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62形成為一個片狀的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也可以使排氣用條帶3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42和限制用條帶5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62形成為分體結構。
[0120]此外,在實施方式中,排氣用條帶32和限制用條帶52由共用的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和共用車體側構成部76這2個片材形成,因此能夠減少氣囊10的部件件數,還能夠有助于減少氣囊10的制造工時。
[0121]另外,在第一實施方式中,在帶主體部38的部位對排氣用條帶32進行分割而將其分割為車體側構成部42和駕駛者側構成部45這2部分,但也可以形成為進一步分割的結構, 相反,還可以配置為不對排氣用條帶32進行分割。
[0122]同樣地,將限制用條帶52也分割為車體側構成部62和駕駛者側構成部65這2部分, 但也可以進一步分割。例如,可以使排氣用條帶3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42和限制用條帶52側的車體側構成部62形成為分體結構,在左右的邊緣53a、53b附近保留車體側結合部53,并將車體側構成部62左右地分割為2部分。當然,相反也可以配置為不對限制用條帶52進行分割。
[0123]此外,在多個系帶中,只要構成一對系帶301、302的除排氣用條帶32以外的系帶基本上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與排氣用條帶32協作,而能夠均衡地限制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即可。以此,作為限制隔離距離的限制專用的系帶,如實施方式,不僅可以設置2個系帶303、304,還可以設置其他系帶。另外,作為限制隔離距離的限制專用的系帶,只要能夠在氣囊10的膨脹完畢時與排氣用條帶32協作而均衡地限制車體側壁部12和駕駛者側壁部16的隔離距離,則可以將向車體側壁部12、駕駛者側壁部16的結合位置設為與實施方式不同的其他位置。
[0124]并且,在第一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將通氣孔19的外側開口 21設置于構成車體側壁部12的主體部12a的外側部20的情況,但如圖18?圖20所示的第二實施方式的氣囊10A,可以將通氣孔19的外側開口 21設置于與車體側壁部12的主體部12a結合的外側部20A,將車體側壁部12的主體部12a作為內側部22A的構成部位,將內側開口 23設置于其內側部22A。另夕卜,以如下方式構成,即,將使從排氣用條帶32的罩部33延伸的一對連結帶部36(36L、36R) 插入的插入孔28a設置于內側部22A的內側開口 23的左右兩側的邊緣22a、22b。
[0125]對于該第二實施方式的氣囊10A而言,如上所述,外側部20A使流入用開口 13側的內緣24和從流入用開口 13離開的外緣26相對于車體側壁部12的主體部12a縫合,剩余的左右的邊緣也縫合于主體部12a,并且將排氣用條帶32的罩部33配置于由外側部20A和內側部 22A構成的引導部28A內,使從罩部33的左右兩側延伸的一對連結帶部36從引導部28A的兩側的車體側壁部12的主體部12a,換言之,從設置于內側部22A的左右的邊緣22a、22b的插入孔28a向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側延伸,這一點與第一實施方式大不相同。而且,其他結構與第一實施方式大致相同。
[0126]S卩,排氣用條帶32的罩部33的接近緣33a通過外側部20A的縫合部25而共同縫合于車體側壁部12,加強布34縫合結合于罩部33。另外,排氣用條帶32設置有彎曲部43c,將隔離緣40的長度尺寸ES0設定為比接近緣39的長度尺寸ECO短,使駕駛者側結合部37與駕駛者側壁部16的中央17附近結合。并且,氣囊10A具備限制用條帶52。此外,這些排氣用條帶32和限制用條帶52分割構成為車體側構成部42、62和共用駕駛者側構成部79。
[0127]而且,該氣囊10A也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雖未進行圖示,但對規定的固定器85進行組裝折疊,相對于殼體89與充氣機87—起進行安裝,而且,使氣囊罩93緊固連結于殼體 89,由此組裝為氣囊裝置M2,并將其組裝于在轉向軸SS安裝的方向盤主體1,搭載于車輛。在向車輛搭載之后,如果氣囊裝置M2進行動作,則能夠獲得與第一實施方式相同的作用?效果。
[0128]此外,在各實施方式中,作為內側部22、22A的內側開口 23,舉例示出了以圓形開口的一個開口,但也可以配置多個例如小徑的圓形等的開口而作為內側開口。
【主權項】
1.一種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其中,氣囊被折疊收納于在方向盤的轉向操縱時所把持的環狀部的大致中央附近的轂部,構 成為使膨脹用氣體流入而膨脹,以使得所述環狀部側的車體側壁部和駕駛者側的駕駛者側 壁部隔咼,配置多個系帶,它們以對所述車體側壁部和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膨脹時的隔離距離進 行限制的方式將所述車體側壁部和所述駕駛者側壁部連結,在所述車體側壁部的大致中央配置流入用開口,該流入用開口用于使膨脹用氣體流入 而開口,并且在所述車體側壁部的所述流入用開口的周圍配置通氣孔,該通氣孔以能夠將 膨脹用氣體排出的方式開口,所述通氣孔構成為具備:外側開口,其向所述車體側壁部的外周側的外側部開口;以及 內側開口,其以與所述外側開口重合的方式向所述車體側壁部的配置于所述外側部的內周 側的內側部開口,所述系帶中的一對系帶具備下述部件而構成為排氣用條帶,即:罩部,其能夠將所述外 側開口封堵,以能夠構成向所述車體側壁部的連結部位的方式保持于所述外側部和所述內 側部之間;以及一對連結帶部,它們從所述罩部的兩側延伸而與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結合,所述外側部和所述內側部在所述外側部和所述內側部之間對所述罩部進行保持,并通 過所述流入用開口側的內緣側和從所述流入用開口離開的外緣側而相互結合,從所述氣囊膨脹完畢時的所述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所述一對連結帶部隔著將所述 流入用開口和所述通氣孔連結的直線而在兩側對稱地從所述罩部延伸設置,所述罩部配置為使相對于所述流入用開口接近的接近緣側與所述車體側壁部結合,膨脹完畢的所述氣囊形成為如下結構,即,在承接駕駛者時的所述駕駛者側壁部向所 述車體側壁部接近時,一對所述連結帶部松弛,所述罩部在從所述流入用開口離開的隔離 緣側從所述外側開口穿過,由此使所述外側部的外側開口和所述內側部的內側開口連通而 使所述通氣孔開口,該駕駛席用氣囊裝置的特征在于,從所述氣囊膨脹完畢時的所述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所述氣囊的構成所述排氣用條 帶的一對所述連結帶部使得向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比所述通氣孔的配置位置更 接近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并且配置于隔著中央側的對稱的兩側,所述氣囊的所述罩部構成為具備加強部,該加強部容許在所述通氣孔開口時的所述隔 離緣從所述外側開口穿過的彎曲變形,抑制所述隔離緣向所述接近緣側的偏移移動。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部由與所述罩部結合的加強布構成。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強布構成為,使外周緣配置于所述罩部的所述外側部和所述內側部之間的區域 內,并通過縫合而與所述罩部結合,并且所述加強部向所述罩部縫合的縫合部構成為具備:在所述罩部的所述連結帶部側的兩個邊緣設置為分別與將所述流入用開口和所述通 氣孔連結的直線大致平行的直線部;以及以利用所述罩部的隔離緣側的邊緣將兩側的所述直線部連結的方式配置為直線狀的直線部。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系帶的另一對系帶由限制用條帶構成,該限制用條帶構成為具備:車體側結合部,其以所述流入用開口為中心而配置于與所 述內側部點對稱的位置,并與所述車體側壁部結合;以及一對連結帶部,它們從所述車體側結合部的兩個邊緣延伸,并與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結 合,從所述氣囊膨脹完畢時的所述駕駛者側壁部一側觀察,所述限制用條帶的一對所述連 結帶部使得向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比所述車體側結合部的配置位置更接近所述 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側,且將該結合部配置于隔著中央側的對稱的兩側,所述限制用條帶和所述排氣用條帶的各自的一對所述連結帶部相對于所述駕駛者側 壁部的中央以大致均勻的輻射狀結合。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用條帶構成為以在一對所述連結條帶的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和所 述罩部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2部分,并由如下部位構成:車體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所述罩部、以及從所述罩部的兩側延伸且作為一對所述 連結帶部的所述罩部側的部位的車體側連結片部;以及駕駛者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與一對所述車體側連結片部分別結合的一對駕駛者側 連結片部、以及使一對所述駕駛者側連結片部與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結合的結合部,所述限制用條帶構成為以在所述限制用條帶的一對所述連結條帶的所述駕駛者側壁 部的結合部位和所述車體側結合部之間能夠相互結合的方式分割為2部分,由如下部位構成:車體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所述車體側結合部、以及從所述車體側 結合部的兩側延伸且作為一對所述連結帶部的所述車體側結合部側的部位的車體側連結 片部;以及駕駛者側構成部,其構成為具備與所述限制用條帶的一對所述車體側連結片部分別結 合的一對駕駛者側連結片部、以及使所述限制用條帶的一對所述駕駛者側連結片部與所述 駕駛者側壁部結合的結合部,所述排氣用條帶和所述限制用條帶的所述車體側構成部由隔著與所述流入用開口的 周緣結合的加強部而相互連結的1張片狀的共用車體側構成部形成,所述排氣用條帶和所述限制用條帶的所述駕駛者側構成部由1張片狀的共用駕駛者側 構成部形成。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駕駛席用氣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氣用條帶以下述方式配置,BP,關于相對于將一對所述連結帶部的從與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結合部位延伸的部位和 所述罩部連結的所述流入用開口接近的接近緣、以及從所述流入用開口離開的隔離緣的長 度尺寸,對應于所述氣囊膨脹完畢時的從所述通氣孔的所述流入用開口離開的外周側緣與所 述流入用開口側的中央側緣相比更接近所述駕駛者側壁部的中央附近的狀態,將它們配置為使所述隔離緣的長度尺寸比所述接近緣的長度尺寸短。
【文檔編號】B60R21/239GK106004764SQ201610196662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3月31日
【發明人】石黑直彥, 林干根, 袋野健, 袋野健一, 屜木健治
【申請人】豐田合成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