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包括踏板基座1、踏板底座2和踏板臂3,所述踏板基座1固定設置在所述踏板底座2上,所述踏板臂3與所述踏板基座1轉動連接,所述踏板底座2上設有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和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設置在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的上方,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的頂部設有第一彈簧6,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的頂部設有第二彈簧7,所述第一彈簧6插接在所述第二彈簧7內,二者的頂部均固定在所述踏板臂3的底面。本發明能夠調節彈簧在起始點位的壓縮量,從而實現踏板力的增大或者減小,使踏板滿足不同駕駛員的需求。
【專利說明】
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踏板,特別是一種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屬于汽車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隨著車輛的普及,人們對于車輛的使用舒適程度要求越來越高,由于每個人的身高、體形存在著差異,因此不同的人對于踏板力度的要求不同,作為車輛的不同使用人群來說,固定踏板力度只能滿足大多數人對于踏板力度的需求,而不能滿足所有人的需求。
[0003]現有技術中,車輛的踏板力度不可調整,踏板力度隨著踏板的踩踏角度的變化而變大。如圖1和圖2所示,踏板通常包括踏板臂100、踏板基座200、大彈簧300和小彈簧400,通過大彈簧300和小彈簧400來控制踏板力。為了更好的給予駕駛人腳感,目前踏板均采用雙彈簧的結構,即大彈簧300套小彈簧400,踏板通過將角度信號轉化為電信號,來控制發動機轉速,對于不同駕駛人來說,對踏板的力度需求不一樣。現有技術只能滿足一種踏板力度和角度的對應關系。
[0004]人腳踩踏板的力分為兩部分,踏板的阻力Fz(主要來自于摩擦力)加克服彈簧的力Ft,人腳向下踩踏的力Fci = Ft+Fz ;人腳向上收的力Fc2 = Ft-Fz ;所以踏板力實際情況如圖3所示:現有技術的踏板力和角度的關系為固定關系,無法調節。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以解決現有技術中的不足,它能夠調節彈簧在起始點位的壓縮量,從而實現踏板力的增大或者減小,使踏板滿足不同駕駛員的需求。
[0006]本發明提供了一種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包括踏板基座、踏板底座和踏板臂,所述踏板基座固定設置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踏板臂與所述踏板基座轉動連接,所述踏板底座上設有第一彈簧調節機構和第二彈簧調節機構,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設置在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的上方,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的頂部設有第一彈簧,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的頂部設有第二彈簧,所述第一彈簧插接在所述第二彈簧內,二者的頂部均固定在所述踏板臂的底面。
[0007]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包括第一定位桿、第一調節臂和第一調節基座,所述第一定位桿垂直固定在所述踏板底座上,所述第一調節基座套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桿上,可沿所述第一定位桿上下滑動,所述第一調節基座的外壁上具有第一螺旋調節槽,所述第一調節臂上具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的內壁上具有第一導向凸起,所述第一通孔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一調節基座的直徑,所述第一導向凸起卡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調節槽內;所述第一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調節基座的頂部。
[0008]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所述第一定位桿的橫截面為正方形。將第一定位桿的橫截面設計成正方形,一方面便于加工和裝配,另一方面可以在第一調節基座上下滑動的同時限制其在水平方向的自由度。
[0009]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包括第二定位桿、第二調節臂和第二調節基座,所述第二定位桿的數量至少為2個,等間距設置在以所述第一定位桿的軸心為圓心的同心圓上,所述第一調節臂上設有避讓孔,所述第二調節基座上設有導向孔,所述第二定位桿依次貫穿所述避讓孔和所述導向孔,所述第二調節基座的外壁上具有第二螺旋調節槽,所述第二調節臂上具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內壁上具有第二導向凸起,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二調節基座的直徑,所述第二導向凸起卡接在所述第二螺旋調節槽內;所述第二彈簧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調節基座的頂部。
[0010]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還包括調節臂導向柱,所述調節臂導向柱垂直固定在所述踏板底座的頂面,所述第一調節臂和所述第二調節臂上均設有弧形導向孔,所述調節臂導向柱貫穿于所述弧形導向孔。設置調節臂導向柱可以有效限制第一調節臂和第二調節臂的旋轉角度。
[0011]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所述調節臂導向柱上設有第一定位槽和第二定位槽,所述第一定位槽上安裝有與其卡接連接的第一定位塊,所述第二定位槽上安裝有與其卡接連接的第二定位塊,所述第一調節臂通過所述第一定位塊限制其在豎直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調節臂通過所述第二定位塊限制其在豎直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調節臂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塊和所述第二定位塊之間。通過第一定位槽和第一定位塊的配合,能夠限制第一調節臂在豎直方向上的自由度,使其僅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而且第一定位塊還起到分離第一調節臂和第二調節臂的作用,使第一調節臂和第二調節臂能夠順暢地轉動,互不干涉。通過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塊和第一定位塊的共同配合,來限制第二調節臂在豎直方向上的自由度,使其僅能在水平方向上轉動。
[0012]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所述調節臂導向柱為“王”字形結構;所述第一定位塊和所述第二定位塊均為U字形結構。采用這種結構可以實現快速拆裝,而且便于加工制造。
[0013]前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中,優選地,所述第一調節臂和所述第二調節臂的橫截面均為扇形。第一調節臂和所述第二調節臂的橫截面采用扇形能夠充分合理地利用踏板底座的空間,而且在調整時便于操作。
[0014]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設置了第一彈簧調節機構和第二彈簧調節機構,通過第一彈簧調節機構可以調節第一彈簧在起始點位的壓縮量,通過第二彈簧調節機構可以調節第二彈簧在起始點位的壓縮量,從而實現踏板力的增大或者減小。
[0015]本發明采用了兩套彈簧調節機構,可以對第一彈簧和第二彈簧分別調節,踏板的踏板力調整范圍比較大,能夠滿足不同駕駛員的需求。
【附圖說明】
[0016]圖1是現有技術中踏板的結構示意圖;
[0017]圖2是圖1的局部放大圖;
[0018]圖3是現有技術中駕駛員踩踏踏板時的具體受力曲線圖;
[0019]圖4是本發明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5是第一彈簧調節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1 ]圖6是第二彈簧調節機構和調節臂導向柱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7是第一定位塊插接在第一定位槽內的結構示意圖;
[0023]圖8是第二定位塊插接在第二定位槽內的結構示意圖。
[0024]附圖標記說明:
[0025]圖1和圖2中:
[0026]100-踏板臂,200-踏板基座,300-大彈簧,400-小彈簧;
[0027]圖4-圖8中:
[0028]1-踏板基座,2-踏板底座,3-踏板臂,4-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1-第一定位桿,42-第一調節臂,43-第一調節基座,44-第一螺旋調節槽,45-第一通孔,46-第一導向凸起,5-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1-第二定位桿,52-第二調節臂,53-第二調節基座,54-避讓孔,55-導向孔,56-第二螺旋調節槽,57-第二通孔,58-第二導向凸起,59-弧形導向孔,6-第一彈簧,7-第二彈簧,8-調節臂導向柱,81-第一定位槽,82-第二定位槽,83-第一定位塊,84-第二定位塊。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通過參考附圖描述的實施例是示例性的,僅用于解釋本發明,而不能解釋為對本發明的限制。
[0030]本發明的實施例:如圖4所示,一種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包括踏板基座1、踏板底座2和踏板臂3,所述踏板基座I固定設置在所述踏板底座2上,二者可采用螺栓固定或是焊接固定等,本案優選為焊接固定,所述踏板臂3通過轉軸與所述踏板基座I連接,所述踏板臂3可繞轉軸轉動,所述踏板底座2上設有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和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設置在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的上方,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的頂部設有第一彈簧6,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的頂部設有第二彈簧7,所述第一彈簧6的直徑小于所述第二彈簧7的直徑,所述第一彈簧6插接在所述第二彈簧7內,二者的頂部均固定在所述踏板臂3的底面。
[0031]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和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可以采用任意具有高度調節功能的調節機構,本實施例中,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優選為如圖5所示結構,包括第一定位桿41、第一調節臂42和第一調節基座43,所述第一定位桿41垂直固定在所述踏板底座2上,優選為焊接固定,所述第一定位桿41的結構可以采用任意橫截面形狀為多邊形的桿狀結構,為了便于加工和裝配以及控制成本,本實施例中,優選地采用橫截面為正方形的第一定位桿41,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套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桿41上,相應地,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中心位置設有與所述第一定位桿41相配合的正方形通孔,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可沿所述第一定位桿41上下滑動,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外壁上具有第一螺旋調節槽44,所述第一調節臂42上具有第一通孔45,所述第一通孔45的內壁上具有第一導向凸起46,所述第一通孔45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直徑,所述第一導向凸起46卡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調節槽44內;所述第一彈簧6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頂部。
[0032]進一步,如圖6所示,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包括第二定位桿51、第二調節臂52和第二調節基座53,所述第二定位桿51的數量至少為2個,本實施例中第二定位桿51的數量優選為2個,2個第二定位桿51等間距設置在以所述第一定位桿41的軸心為圓心的同心圓上,所述第一調節臂42上設有避讓孔54,所述避讓孔54的作用是讓所述第二定位桿51能夠穿過所述第一調節臂42,而且不妨礙所述第一調節臂42正常工作,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上設有導向孔55,所述導向孔55的作用是,使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能夠在所述第二定位桿51的導向作用下順利轉動,所述第二定位桿51依次貫穿所述避讓孔54和所述導向孔55,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的外壁上具有第二螺旋調節槽56,所述第二調節臂52上具有第二通孔57,所述第二通孔57的內壁上具有第二導向凸起58,所述第二通孔57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的直徑,所述第二導向凸起58卡接在所述第二螺旋調節槽56內;所述第二彈簧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的頂部。
[0033]為了能夠合理地利用踏板底座2的空間,使第一調節臂42和第二調節臂52更便于操作,優選地,所述第一調節臂42和所述第二調節臂52的橫截面均為扇形。
[0034]更進一步,為了使所述第一調節臂42和所述第二調節臂52能夠順暢轉動,且保證它們在轉動的同時在豎直方向上不產生跳動,如圖6-8所示,本實施例還包括調節臂導向柱8,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垂直固定在所述踏板底座2的頂面,所述第一調節臂42和所述第二調節臂52上均設有弧形導向孔59,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貫穿于所述弧形導向孔59。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上設有第一定位槽81和第二定位槽82,所述第一定位槽81上安裝有與其卡接連接的第一定位塊83,所述第二定位槽82上安裝有與其卡接連接的第二定位塊84,所述第一調節臂42通過所述第一定位塊83限制其在豎直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調節臂52通過所述第二定位塊84限制其在豎直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調節臂5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塊83和所述第二定位塊84之間。
[0035]優選地,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為“王”字形結構;所述第一定位塊83和所述第二定位塊84均為U字形結構。
[0036]本發明的工作原理:
[0037]第一彈簧6壓縮量的調節方法,用手指撥動第一調節臂42,第一調節臂42在第一定位塊83的限制下,僅能夠在水平方向轉動,當第一調節臂42轉動時,第一通孔45內的第一導向凸起46隨第一調節臂42—起轉動,由于第一定位桿41的橫截面為正方形,其限制了第一調節基座42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通過第一導向凸起46與第一螺旋調節槽44的相互作用,第一調節基座43只能在第一定位桿41上沿豎直方向滑動,從而實現了第一彈簧6壓縮量的調節。由于第一調節臂42上設置了避讓孔54,因此第一調節臂42的轉動不會受到第二定位桿51的干涉。
[0038]第二彈簧7壓縮量的調節方法,用手指撥動第二調節臂52,第二調節臂52在第一定位塊83和第二定位塊84的雙重限制下,僅能夠在水平方向轉動,當第二調節臂52轉動時,第二通孔57內的第二導向凸起58隨第二調節臂52—起轉動,在2根第二定位桿51和導向孔55的相互作用下,限制了第二調節基座53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度,通過第二導向凸起58與第二螺旋調節槽56的相互作用,第二調節基座53只能在沿第二定位桿51在豎直方向上滑動,從而實現了第二彈簧7壓縮量的調節。
[0039]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范圍,凡是依照本發明的構想所作的改變,或修改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仍未超出說明書與圖示所涵蓋的精神時,均應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主權項】
1.一種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包括踏板基座(I)、踏板底座(2)和踏板臂(3),所述踏板基座(I)固定設置在所述踏板底座(2)上,所述踏板臂(3)與所述踏板基座(I)轉動連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踏板底座(2)上設有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和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設置在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的上方,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的頂部設有第一彈簧(6),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的頂部設有第二彈簧(7),所述第一彈簧(6)插接在所述第二彈簧(7)內,二者的頂部均固定在所述踏板臂(3)的底面。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彈簧調節機構(4)包括第一定位桿(41)、第一調節臂(42)和第一調節基座(43),所述第一定位桿(41)垂直固定在所述踏板底座(2)上,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套接在所述第一定位桿(41)上,可沿所述第一定位桿(41)上下滑動,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外壁上具有第一螺旋調節槽(44),所述第一調節臂(42)上具有第一通孔(45),所述第一通孔(45)的內壁上具有第一導向凸起(46),所述第一通孔(45)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直徑,所述第一導向凸起(46)卡接在所述第一螺旋調節槽(44)內;所述第一彈簧(6)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一調節基座(43)的頂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桿(41)的橫截面為正方形。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彈簧調節機構(5)包括第二定位桿(51)、第二調節臂(52)和第二調節基座(53),所述第二定位桿(51)的數量至少為2個,等間距設置在以所述第一定位桿(41)的軸心為圓心的同心圓上,所述第一調節臂(42)上設有避讓孔(54),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上設有導向孔(55),所述第二定位桿(51)依次貫穿所述避讓孔(54)和所述導向孔(55),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的外壁上具有第二螺旋調節槽(56),所述第二調節臂(52)上具有第二通孔(57),所述第二通孔(57)的內壁上具有第二導向凸起(58),所述第二通孔(57)的直徑不小于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的直徑,所述第二導向凸起(58)卡接在所述第二螺旋調節槽(56)內;所述第二彈簧(7)的下端固定在所述第二調節基座(53)的頂部。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還包括調節臂導向柱(8),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垂直固定在所述踏板底座(2)的頂面,所述第一調節臂(42)和所述第二調節臂(52)上均設有弧形導向孔(59),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貫穿于所述弧形導向孔(59)。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上設有第一定位槽(81)和第二定位槽(82),所述第一定位槽(81)上安裝有與其卡接連接的第一定位塊(83),所述第二定位槽(82)上安裝有與其卡接連接的第二定位塊(84),所述第一調節臂(42)通過所述第一定位塊(83)限制其在豎直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調節臂(52)通過所述第二定位塊(84)限制其在豎直方向的自由度,所述第二調節臂(52)位于所述第一定位塊(83)和所述第二定位塊(84)之間。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調節臂導向柱(8)為“王”字形結構;所述第一定位塊(83)和所述第二定位塊(84)均為U字形結構。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踏板力可調的懸掛式踏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調節臂(42)和所述第二調節臂(52)的橫截面均為扇形。
【文檔編號】B60T7/06GK106004436SQ201610594182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26日
【發明人】劉聰聰, 田永亮, 張偉, 吳昌慶, 劉韶雷, 馬驍宇, 胡杰, 李盈盈
【申請人】安徽江淮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