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汽車背門內板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汽車背門內板,包括背門內板本體,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上部開設有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位于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兩側的區域為呈凹槽結構的D柱,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中下部開設有尾燈安裝孔及背門鎖安裝孔,在D柱上設置有立面結構,該立面結構左、右側邊及內側邊分別與D柱凹槽結構的左、右槽壁及槽底連接,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上設置有翻邊,翻邊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連接。本發明在有效提升塑料后背門的整體剛度的前提下,同時實現輕量化。
【專利說明】
_種汽車背門內板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汽車的部件,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汽車背門內板。
【背景技術】
[0002]兩廂車或SUV的后背門主體通常采用鈑金沖壓成型,具有重量大,造型受限制等缺點。隨著節能減排要求越來越嚴格,塑料背門因集成度高,減重效果明顯,造型自由度高等優勢越來越受重視,全注塑成形后背門(內板材料為PP+GF,外板材料為PP)尤其受關注。但是全注塑背門內板采用的PP+GF材料,不論是相對于鈑金還是SMC,其模量都要低很多,必須通過結構優化設計才能保證背門剛度、強度等性能。因此,塑料背門需要充分發揮PP+GF材料成型自由度高的特點,對背門內板結構進行優化設計,同時滿足背門剛度等性能和輕量化減重目標。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汽車背門內板,其能夠有效提升塑料后背門的整體剛度的前提下,同時實現輕量化。
[0004]本發明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包括背門內板本體,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上部開設有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位于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兩側的區域為呈槽型結構的D柱,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中下部開設有尾燈安裝孔及背門鎖安裝孔,在D柱上設置有立面結構,該立面結構左、右側邊及內側邊分別與D柱凹槽結構的左、右槽壁及槽底連接,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上設置有翻邊,翻邊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連接。
[0005]進一步,在背門內板本體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處也具有凹槽結構,在該凹槽結構內也設置有立面結構,該立面結構左、右側邊及內側邊分別與D柱槽型結構的左、右槽壁及槽底連接,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上設置有翻邊,翻邊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連接。
[0006]進一步,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中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橫貫整個背門內板且向內凹的中部加強凹臺和底部加強凹臺,形成了向車內方向的的U型橫梁結構,與背門外板形成較大的腔體,腔體內部適當布置有加強肋,該結構從整體上基本保證了下本體的剛度和強度;在底部加強凹臺上部和中部加強凹臺上部均設置有向外凸的粘膠凸臺,該粘膠凸臺與外板通過膠水粘接,對外板形成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外板局部剛度和背門整體剛強度。
[0007]進一步,在中部加強凹臺和底部加強凹臺上設置有加強肋,進一步加強強度。
[0008]進一步,在立面結構的中部開設有線束過孔。
[0009]進一步,在尾燈安裝孔及背門鎖安裝孔的孔壁上均設置有向內彎折的加強翻邊,以提升開口位置處的局部剛強度,同時避免了直接開孔導致銳利的邊沿外露,保證裝配的安全性。
[0010]進一步,該背門內板本體采用PP+GF材料成型。
[0011]本發明所述汽車背門內板,由于具有上述結構,在D柱及背門內板本體的左、右下角等特殊部位,通過設置立面結構和立面結構上的翻邊分別與凹槽結構的槽底及兩側槽壁連接,該翻邊相當于橋面,立面結構相當于橋墩,整體形成類似于橋梁的結構,在有限的空間內,有效提升了該薄弱位置的剛強度。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中部和下部形成了向車內方向的的U型橫梁結構,與背門外板形成較大的腔體,從整體上基本保證了背門內板本體中下部的剛度和強度,通過粘膠凸臺對外板形成支撐作用,進一步提升了外板局部剛度和背門整體剛強度。本發明很好的加強了汽車背門內板薄弱處的剛度,有效提升塑料后背門的整體剛度的前提下,同時實現輕量化,同時兼具外形美觀、結構緊湊合理、性能可靠等優點。
【附圖說明】
[0012]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圖1中沿AA線的剖示圖;
圖3為圖1中沿BB線的斷面圖;
圖4為圖1中沿CC線的斷面圖;
圖5為圖1中沿DD線的斷面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3]為了進一步解釋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下面結合附圖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闡述。
[0014]參見圖1至圖5所示,該汽車背門內板,采用PP+GF材料成型,包括背門內板本體I,在背門內板本體I的上部開設有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3,位于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3兩側的區域為呈凹槽結構的D柱2,背門D柱2受透光區域空間要求,該處是整個背門的薄弱點,在D柱2上設置有立面結構17,該立面結構左側邊171、右側邊172及內側邊173分別與D柱凹槽結構的左槽壁21、右槽壁22及槽底23連接,在立面結構17的中部開設有線束過孔16,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174上設置有翻邊18,翻邊18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21、22連接。同時后背門下端兩側,由于遠離鉸鏈門鎖等固定點,剛強度要求也較高。在背門內板本體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處也具有凹槽結構7,在該凹槽結構7內也設置有呈環形的立面結構,立面結構左、右側邊及內側邊分別與D柱槽型結構的左、右槽壁及槽底連接,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上設置有翻邊,翻邊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連接,該加強結構可參照圖2與D柱一樣。
[0015]在背門內板本體I的中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橫貫整個后背門內板且向內凹的中部加強凹臺11和底部加強凹臺8,在中部加強凹臺11和底部加強凹臺8上設置有加強肋12。在底部加強凹臺8上部和中部加強凹臺11上部均設置有向外凸的粘膠凸臺6,該粘膠凸臺6與外板通過膠水粘接。在背門內板本體I的中下部開設有尾燈安裝孔5及背門鎖安裝孔9,在尾燈安裝孔及背門鎖安裝孔的孔壁上均設置有向內彎折的加強翻邊19。
【主權項】
1.一種汽車背門內板,包括背門內板本體(I),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上部開設有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3),位于擋風玻璃透光區域孔兩側的區域為呈凹槽結構的D柱(2),在背門內板本體的中下部開設有尾燈安裝孔(5)及背門鎖安裝孔(9),其特征在于:在D柱上設置有立面結構(17),該立面結構左側邊(171)、右側邊(172)及內側邊(173)分別與D柱凹槽結構的左槽壁(21)、右槽壁(22)及槽底(23)連接,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174)上設置有翻邊(18),翻邊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21、22)連接。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其特征在于:在背門內板本體的左下角和右下角處也具有凹槽結構(7),在該凹槽結構內也設置有立面結構,該立面結構左、右側邊及內側邊分別與D柱槽型結構的左、右槽壁及槽底連接,在立面結構的外側邊上設置有翻邊,翻邊的兩端分別與D柱的左、右槽壁連接。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其特征在于:在背門內板本體(I)的中部和下部分別設置有橫貫整個背門內板且向內凹的中部加強凹臺(11)和底部加強凹臺(8),在底部加強凹臺上部和中部加強凹臺上部均設置有向外凸的粘膠凸臺(6),該粘膠凸臺與外板通過膠水粘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其特征在于:在中部加強凹臺(11)和底部加強凹臺(8)上設置有加強肋(12)。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其特征在于:在立面結構(17)的中部開設有線束過孔(16)。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其特征在于:在尾燈安裝孔(5)及背門鎖安裝孔(9)的孔壁上均設置有向內彎折的加強翻邊(19)。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汽車背門內板,其特征在于:該背門內板本體(I)采用PP+GF材料成型。
【文檔編號】B60J5/10GK106004377SQ201610520839
【公開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請日】2016年7月5日
【發明人】鮮映國, 劉建才, 曹渡, 蘇建波, 何智遠, 冉顯軍
【申請人】重慶長安汽車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