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傳遞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動力傳遞裝置,該動力傳遞裝置在適當的時機向連接連桿的小徑環狀部與擺桿的擺動端部的連桿銷供給潤滑油,能夠防止磨損而實現長壽命,并且能夠防止連桿銷產生撞擊聲。從油管(32)的排出孔(45)向通過連桿銷(19)被樞轉支承的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與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以進行潤滑。油管(32)由外側管(41)和具有油路(46)并能夠與外側管(41)相對旋轉的內側管(42)構成,通過與輸入軸(2)同步旋轉的內側管(42)的旋轉,僅在規定的相位時,油路(46)與排出孔(45)連通。
【專利說明】
動力傳遞裝置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涉及用于車輛的驅動裝置的動力傳遞裝置。
【背景技術】
[0002]以往,公知一種四節連桿機構型的無級變速器,其具備:中空的輸入軸,其被傳遞來自設于車輛上的發動機等驅動源的驅動力;輸出軸,其與輸入軸平行地配置;多個偏心機構,它們設于輸入軸;擺桿,其以擺動自如的方式軸支承于輸出軸;以及連桿,其一個端部具有以旋轉自如的方式外嵌于偏心機構上的大徑環狀部,另一個端部具有與擺桿的擺動端部連結的小徑環狀部(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專利文獻I所述的無級變速器將與發動機連接的輸入軸的旋轉轉換為連桿的往復運動,并利用單向離合器將連桿的往復運動轉換為輸出軸的旋轉運動。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I:日本特開2012-251612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6]發明所要解決的課題
[0007]專利文獻I的無級變速器中,將潤滑油流經的油路管道配置在擺桿的擺動端部的上方,在該油路管道上與擺動端部對應地設置多個用于排出潤滑油的排出孔,向形成于連桿的小徑環狀部的潤滑油孔供給從排出孔排出的潤滑油,從而對連結連桿的小徑環狀部與擺桿的擺動端部的連桿銷進行潤滑。
[0008]另一方面,當被連桿驅動的擺桿沿著單向離合器的連接方向開始旋轉時,較大負載作用于連桿銷,并且,當沿著解除了單向離合器的連接的方向開始旋轉時,由于連桿銷與連桿的小徑環狀部或擺桿的擺動端部的嵌合孔之間的嵌合間隙,使得它們彼此碰撞而產生碰撞聲。因此,希望在合適的時機向連桿銷供給適量的潤滑油。但是,根據專利文獻I,潤滑油始終從油路管道的排出孔持續排出,排出的一部分潤滑油有利于連桿銷的潤滑,而大部分潤滑油未必有效地起到作用。因此,額外的負載、摩擦力作用在油栗上,具有改進的余地。
[0009]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動力傳遞裝置,該動力傳遞裝置在適當的時機向連接連桿的小徑環狀部與擺桿的擺動端部的連桿銷供給適量的潤滑油,從而能夠防止嵌合部的磨損而實現長壽化,并能夠防止連桿銷產生碰撞聲。
[0010]用于解決課題的手段
[0011]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技術方案I的發明是一種動力傳遞裝置(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動力傳遞裝置TA),其中,對與驅動源(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未圖示的發動機)連接的輸入軸(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輸入軸2)的旋轉進行變速并傳遞至輸出軸(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輸出軸3)的動力傳遞單元(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無級變速器I)具備:輸入側支點(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擺動盤的中心點P3),其從所述輸入軸的軸線(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輸入中心軸線Pl)偏心的偏心量(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偏心量Rl)是可變的,且該輸入側支點與該輸入軸一同旋轉;單向離合器(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單向離合器17),其連接于所述輸出軸;輸出側支點(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擺動端部18a),其設于所述單向離合器的外部件(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擺桿18)上;連桿(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連桿15),其兩端連接于所述輸入側支點和所述輸出側支點,并進行往復運動;以及變速致動器(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差動機構8),其變更所述輸入側支點的偏心量,所述連桿的一端具備環狀的第I環部(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小徑環狀部15b),所述輸出側支點具備環狀的第2環部(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擺動端部18a),所述第I環部和所述第2環部通過連桿銷(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連桿銷19)被樞轉支承,所述動力傳遞裝置具備供給潤滑油的油栗(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油栗31)、以及向潤滑部導入由所述油栗供給的潤滑油的油管(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油管32),所述油管具備:中空形狀的夕卜側管(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外側管41),其具有向所述潤滑部排出所述潤滑油的排出孔(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排出孔45),并被配置成不能旋轉;以及中空形狀的內側管(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內側管42),其以能夠與所述外側管相對旋轉的方式配置在該外側管的內部,并具有供所述潤滑油通過的油路(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油路46),所述內側管以與所述驅動源的旋轉相同的速度旋轉,在所述內側管上設有排出口(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排出口 47),使得在所述內側管旋轉一周的期間內形成所述油路與所述排出孔連通的連通狀態以及所述油路與所述排出孔不連通的切斷狀態,所述潤滑部是所述連桿銷,當所述動力傳遞單元位于規定的相位時成為所述連通狀態。
[0012]另外,技術方案2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的發明中,所述單向離合器具備:多個滾動體(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滾動體17a),它們配置在楔形空間(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空間S)內,該楔形空間形成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面與內部件的外周面之間;以及施力部件(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螺旋彈簧17b),其對所述多個滾動體向圓周方向施力,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一側旋轉時,在規定的時機傳遞扭矩,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另一側旋轉時,不傳遞扭矩,所述規定的相位是所述單向離合器從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相位。
[0013]另外,技術方案3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2的發明中,所述排出孔被設置成朝向所述偏心量為最大值時的所述規定的相位下的所述連桿銷。
[0014]另外,技術方案4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2或3的發明中,所述連桿銷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I環部和所述第2環部中的任意一方,所述排出孔設于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開口,并且軸向另一端側封閉,在所述連桿銷的連結所述軸向一端側與所述軸向另一端側的周壁部設有沿徑向延伸的潤滑孔(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潤滑孔1%),從軸向觀察,所述潤滑孔相對于連結所述輸出軸的軸線(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軸線P5)與所述輸出側支點的直線(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直線L)被設置在所述周向另一側。
[0015]另外,技術方案5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I的發明中,所述單向離合器具備:多個滾動體(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滾動體17a),它們配置在楔形空間(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空間S)內,該楔形空間形成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面與內部件的外周面之間;以及施力部件(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螺旋彈簧17b),其對所述多個滾動體向圓周方向施力,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一側旋轉時,在規定的時機傳遞扭矩,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另一側旋轉時,不傳遞扭矩,所述規定的相位是所述單向離合器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
[0016]另外,技術方案6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5的發明中,所述排出孔被設置成朝向如下的所述偏心量時的所述規定的相位下的所述連桿銷,其中該偏心量是所述輸出軸的輸出扭矩為最大的偏心量。
[0017]另外,技術方案7的發明是在技術方案5或6的發明中,所述連桿銷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I環部和所述第2環部中的任意一方,所述排出孔設于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開口,并且軸向另一端側封閉,在所述連桿銷的連結所述軸向一端側與所述軸向另一端側的周壁部設有沿徑向延伸的潤滑孔(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潤滑孔1%),從軸向觀察,所述潤滑孔相對于連結所述輸出軸的軸線(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軸線P5)與所述輸出側支點的直線(例如后述的實施方式中的直線L)被設置在所述周向一側。
[0018]發明的效果
[0019]根據技術方案I所述的發明,從油管的排出孔向通過連桿銷被樞轉支承的連桿的第I環部與輸出側支點的第2環部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油管由外側管和具有油路并能夠與外側管相對旋轉的內側管構成,通過內側管的旋轉,僅在規定的相位時油路與排出孔成為連通狀態。由此,僅在必需潤滑油的時機供給潤滑油,因此潤滑油不會白白流出,從而潤滑效率提尚。
[0020]根據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明,供給潤滑油的規定的相位是從單向離合器的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相位,因此能夠減小扭矩缺失時的連桿銷與第I環部或第2環部的碰撞引起的撞擊聲,從而能夠安靜地運轉動力傳遞裝置。
[0021]根據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明,排出孔被設置成朝向偏心量最大的、從單向離合器的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連桿銷,因此能夠在將潤滑負載抑制得較低的狀態下,更有效地減小扭矩缺失時的撞擊聲。
[0022]根據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明,連桿銷在徑向上具有向與第I環部或第2環部之間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的潤滑孔,該潤滑孔相對于連結輸出軸的軸線與連桿銷的中心的直線被設置在外部件空轉的旋轉方向側,因此,能夠向扭矩缺失時產生撞擊聲的部位供給潤滑油,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抑制聲首廣生,提尚商品價值。
[0023]根據技術方案5所述的發明,供給潤滑油的規定的相位是從單向離合器的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因此能夠在將潤滑負載抑制得較低的狀態下,減小扭矩傳遞時的撞擊聲,從而能夠安靜地運轉動力傳遞裝置。
[0024]根據技術方案6所述的發明,排出孔被設置成朝向如下的偏心量下的從單向離合器的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下的連桿銷,其中該偏心量是輸出軸的輸出扭矩為最大的偏心量,因此能夠在將潤滑負載抑制得較低的狀態下,更有效地減小扭矩傳遞時的撞擊聲。此外,能夠抑制尚負載時的磨損,從而提尚耐久性。
[0025]根據技術方案7所述的發明,連桿銷在徑向上具有向與第I環部或第2環部之間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的潤滑孔,該潤滑孔相對于連結輸出軸的軸線與連桿銷的中心的直線被設置在外部件開始固定于內部件時的旋轉方向側,因此,能夠向扭矩傳遞時產生撞擊聲的部位供給潤滑油,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抑制聲音產生并提高耐久性。
【附圖說明】
[0026]圖1是本發明的第I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的剖視圖。
[0027]圖2是圖1的沿Π-Π線的剖視圖。
[0028]圖3是從軸向示出圖1的動力傳遞裝置的主要部位的說明圖。
[0029]圖4是說明圖1的偏心機構的偏心量的變化的說明圖。
[O O3 O ]圖5是不出偏心機構的偏心量的變化與擺桿的擺動運動的擺動角Θ 2的關系的說明圖,其中(a)不出偏心量最大時的擺桿的擺動運動的擺動角,(b)不出偏心量中等時的擺桿的擺動運動的擺動角,(C)示出偏心量小時的擺桿的擺動運動的擺動角。
[0031 ]圖6是不出與偏心機構的偏心量的變化相對的、擺桿的角速度ω 2的變化的曲線圖。
[0032]圖7是示出輸出軸借助相位分別相差60度的6個四節連桿機構而旋轉的狀態的曲線圖。
[0033]圖8的(a)是圖2的沿A-A線的剖視圖,圖8的(b)是圖2的沿B-B線的剖視圖,圖8的(c)是圖1的沿C-C線的剖視圖,圖8的⑷是圖1的沿D-D線的剖視圖,圖8的(e)是圖1的沿E-E線的剖視圖,圖8的⑴是圖1的沿F-F線的剖視圖。
[0034]圖9是示出油管的排出孔與擺桿的擺動端部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
[0035]圖10是示出偏心量為最大時的一個擺桿的擺動角與傳遞扭矩的關系的曲線圖。
[0036]圖11是示出從油管的排出孔向連桿銷供給潤滑油的狀態的示意圖。
[0037]圖12是圖11的沿G-G線的剖視圖。
[0038]圖13是根據輸入軸的旋轉相位示出從油管的排出孔向擺桿的擺動端部供給潤滑油的狀態的說明圖。
[0039]圖14是不出輸出軸的輸出扭矩為最大時的一個擺桿的擺動角與傳遞扭矩的關系的曲線圖。
[0040]圖15是示出本發明的第2實施方式的油管的排出孔與擺桿的擺動端部的位置關系的示意圖。
[0041]圖16是示出從油管的排出孔向連桿銷供給潤滑油的狀態的示意圖。
[0042]圖17是圖16的沿H-H線的剖視圖。
[0043]標號說明
[0044]1:無級變速器(動力傳遞單元);
[0045]2:輸入軸;
[0046]3:輸出軸;
[0047]8:差動機構(變速致動器);
[0048]15:連桿;
[0049]15b:小徑環狀部(第I環部);
[0050]17:單向離合器;
[0051]17a:滾動體;
[0052]17b:螺旋彈簧(施力部件);
[0053]18:擺桿(外部件);
[0054]18a:擺動端部(輸出側支點、第2環部);
[0055]19:連桿銷;
[0056]19a:油路;
[0057]19b:潤滑孔;
[0058]20:四節連桿機構;
[0059]30:供油裝置;
[0060]31:油栗;
[0061 ]32:油管;
[0062]41:外側管;
[0063]42:內側管;
[0064]43:供油臂;
[0065]45:排出孔;
[0066]46:油路;
[0067]47A ?47F:排出口;
[0068]IDP:內止點;
[0069]L:連結輸出軸的軸線與輸出側支點的直線;
[0070]0DP:外止點;
[0071]Pl:輸入中心軸線(輸入軸的軸線);
[0072]P3:擺動盤的中心點(輸入側支點);
[0073]P5:輸出軸的軸線;
[0074]Rl:偏心量;
[0075]S:空間;
[0076]TA:動力傳遞裝置。
【具體實施方式】
[0077]〈第I實施方式〉
[0078]以下,參照附圖來說明本發明的各實施方式。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TA具備:作為動力傳遞單元的無級變速器I;以及向無級變速器I的主要部位供給潤滑油的供油裝置30 ο
[0079]無級變速器I是能夠使變速比i(i=輸入軸的轉速/輸出軸的轉速)為無窮大(Oo)從而使輸出軸的轉速為“O”的變速器,即所謂的無限變速器(Infinity VariableTransmi ss 1n (IVT))的一種。
[0080]參照圖1?3,無級變速器I具備:中空的輸入軸2,其接受來自省略了圖示的作為內燃機的發動機或電動機等車輛行駛用驅動源的旋轉動力,由此以輸入中心軸線Pl為中心旋轉;輸出軸3,其被配置成與輸入軸2平行,且經由未圖示的差速器齒輪或傳動軸等使旋轉動力傳遞至車輛的驅動輪(省略圖示);以及6個偏心機構4,它們設置在輸入軸2上。
[0081]各偏心機構4由固定盤5和擺動盤6構成。固定盤5為圓盤狀,以從輸入中心軸線Pl偏心并與輸入軸2—體旋轉的方式兩個一組地分別設置在輸入軸2上。各組固定盤5分別使相位相差60度,配置成由6組固定盤5在輸入軸2的周向上繞一周。此外,具備用于容納固定盤5的容納孔6a的圓盤狀的擺動盤6在偏心的狀態下以能夠自由旋轉的方式外嵌于各組固定盤5 ο
[0082 ] 將固定盤5的中心點設為P2、擺動盤6的中心點設為P3,擺動盤6以使得輸入中心軸線Pl與中心點P2的距離Rx等于中心點P2與中心點P3的距離Ry的方式相對于固定盤5偏心。
[0083]在擺動盤6的容納孔6a中設有位于I組固定盤5之間的內齒6b。在輸入軸2上形成有切孔2a,該切孔2a位于I組固定盤5之間,并在與固定盤5的偏心方向相對的部位使內周面與外周面連通。
[0084]與輸入軸2同心地配置、并在與擺動盤6對應的部位具有外齒7a的小齒輪軸7以與輸入軸2相對旋轉自如的方式配置在中空的輸入軸2內。小齒輪軸7的外齒7a經由輸入軸2的切孔2a與擺動盤6的內齒6b嚙合。
[0085]小齒輪軸7與差動機構8連接。差動機構8由行星齒輪機構構成,具有太陽齒輪9、與輸入軸2連結的第I齒圈10、與小齒輪軸7連結的第2齒圈11、以及行星架13,該行星架13以能夠自由自轉和公轉的方式軸支承階梯式小齒輪12,該階梯式小齒輪12由與太陽齒輪9以及第I齒圈10嚙合的大徑部12a和與第2齒圈11嚙合的小徑部12b構成。
[0086]太陽齒輪9上連結有由小齒輪軸7用的電動機構成的驅動源14的旋轉軸14a。當使驅動源14的轉速與輸入軸2的轉速相同時,太陽齒輪9和第I齒圈10以同一速度旋轉,太陽齒輪9、第I齒圈10、第2齒圈11以及行星架13這4個構件變為不能相對旋轉的鎖定狀態,與第2齒圈11連結的小齒輪軸7與輸入軸2以同一速度旋轉。
[0087]當使驅動源14的轉速比輸入軸2的轉速慢時,將太陽齒輪9的轉速設為Ns、第I齒圈10的轉速設為Nrl、太陽齒輪9與第I齒圈10的傳動比(第I齒圈10的齒數/太陽齒輪9的齒數)設為j,則行星架13的轉速為(j.Nrl+Ns)/(j+l)。并且,當設定太陽齒輪9與第2齒圈11的傳動比((第2齒圈11的齒數/太陽齒輪9的齒數)X (階梯式小齒輪12的大徑部12a的齒數/小徑部12b的齒數))為k時,則第2齒圈11的轉速為{j(k+l)Nrl+(k—j)Ns}/{k(j+l)}。
[0088]在固定有固定盤5的輸入軸2的轉速與小齒輪軸7的轉速相同的情況下,擺動盤6與固定盤5—同一體地旋轉。在輸入軸2的轉速與小齒輪軸7的轉速存在差異的情況下,擺動盤6以固定盤5的中心點P2為中心在固定盤5的周緣上旋轉。
[0089]如圖3所示,擺動盤6以距離Rx與距離Ry相等的方式相對于固定盤5偏心,因此還能夠使擺動盤6的中心點P3位于與輸入中心軸線Pl相同的軸線上,從而使輸入中心軸線Pl與中心點P3的距離即偏心量Rl為“O”。
[0090]在一個端部上具有大直徑的大徑環狀部15a、在另一個端部上具有比大徑環狀部15a的直徑小的小徑環狀部(第I環部)15b的連桿15的大徑環狀部15a通過滾子軸承16以能夠自由旋轉的方式外嵌于擺動盤6的周緣。在輸出軸3上,隔著作為單向旋轉阻止機構的單向離合器17,與連桿15對應地設有6個擺桿18。單向離合器17構成為具備多個滾動體17a以及對滾動體17a向圓周方向施力的螺旋彈簧17b,這些滾動體17a和螺旋彈簧17b配置在楔形的空間S內,該楔形的空間S形成在單向離合器17的外部件即擺桿18的內周面與構成輸出軸3的單向離合器17的內部件的外周面之間。
[0091]擺桿18形成為環狀,在其下方設有與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連結的擺動端部(第2環部)18a。在擺動端部18a上設有以在軸向上夾入小徑環狀部15b的方式突出的一對突片18b。在一對突片18b上貫穿設置有與小徑環狀部15b的內徑對應的貫通孔18c。在貫通孔18c和小徑環狀部15b中插入有連桿銷19。由此,連桿15與擺桿18連結。
[0092 ]圖4示出使偏心機構4的偏心量RI變化的狀態下的小齒輪軸7與擺動盤6的位置關系。圖4的(a)示出使偏心量Rl為“最大”的狀態,小齒輪軸7和擺動盤6位于使輸入中心軸線Pl、固定盤5的中心點P2以及擺動盤6的中心點P3排列成一條直線的位置。此時的變速比i成為最小。
[0093]圖4的(b)示出使偏心量Rl為比圖4的(a)小的“中”的狀態,圖4的(C)示出使偏心量Rl為比圖4的(b)更小的“小”的狀態。在圖4的(b)中,變速比i變為比圖4的(a)的變速比i大的“中”,在圖4的(c)中,變速比i變為比圖4的(b)的變速比i大的“大”。圖4的⑷示出使偏心量Rl為“O”的狀態,輸入中心軸線Pl與擺動盤6的中心點P3位于同心的位置。此時的變速比i變成無窮大(⑴)。
[0094]如圖3所示,本實施方式的偏心機構4、連桿15、擺桿18構成四節連桿機構20。本實施方式的無級變速器I具備共計6個四節連桿機構20。當偏心量Rl不為“O”時,若使輸入軸2旋轉,并且使小齒輪軸7以與輸入軸2相同的速度旋轉,則各連桿15—邊每次改變60度相位,一邊基于偏心量Rl交替地反復在輸入軸2與輸出軸3之間向輸出軸3偵帷壓或向輸入軸2側牽拉而進行擺動。
[0095]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與通過單向離合器17設于輸出軸3上的擺桿18連結,因此,若擺桿18被連桿15推拉而擺動,則僅當擺桿18向推壓方向側或牽拉方向側中的任意一側旋轉時,輸出軸3旋轉,當擺桿18向另一側旋轉時,擺桿18的擺動運動的力不會傳遞至輸出軸3,擺桿18空轉。結合本實施方式進行說明,單向離合器17僅當擺桿18沿圖3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時成為扭矩傳遞狀態,當擺桿18沿圖3中的順時針方向旋轉時成為扭矩斷開狀態。另外,如圖10和圖14所示,在擺桿18沿圖3中的逆時針方向旋轉的情況下也并非始終處于扭矩傳遞狀態,在擺桿18沿逆時針方向旋轉的過程中,在規定的擺動角α I下開始扭矩傳遞,在規定的擺動角α2下斷開扭矩。此外,在圖10與圖14中,擺動角α1、α2相同,但時刻Τ1、Τ2不同。由于各偏心機構4被配置成每隔60度改變相位,因此,輸出軸3借助各偏心機構4而依次旋轉。
[0096]圖5的(a)示出了偏心量Rl為圖4的(a)的“最大”的情況(變速比i為最小的情況)下的與偏心機構4的旋轉運動相對應的擺桿18的擺動范圍Θ2,圖5的(b)不出了偏心量RI為圖4的(b)的“中”的情況(變速比i為中等的情況)下的與偏心機構4的旋轉運動相對應的擺桿18的擺動范圍Θ2,圖5的(c)示出了偏心量Rl為圖4的(c)的“小”的情況(變速比i為大的情況)下的與偏心機構4的旋轉運動相對應的擺桿18的擺動范圍Θ2。由圖5可知,隨著偏心量Rl變小,擺桿18的擺動范圍Θ 2變窄。另外,當偏心量Rl為“O”時,擺桿18不再擺動。此外,在本實施方式中,在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的擺動范圍Θ2內,將最接近輸入軸2的位置設為內止點IDP、最遠離輸入軸2的位置設為外止點0DP。
[0097]圖6以無級變速器I的偏心機構4的旋轉角度Θ為橫軸、以擺桿18的角速度ω2為縱軸,示出與偏心機構4的偏心量RI的變化相伴隨的角速度ω 2的變化的關系。由圖6明確可知,偏心量Rl越大(變速比i越小),擺桿18的角速度ω 2就越大。
[0098]圖7示出使相位分別相差60度的6個偏心機構4旋轉時(使輸入軸2和小齒輪軸7以同一速度旋轉時)的與偏心機構4的旋轉角度Θ相對的各擺桿18的角速度ω 2。由圖7可知,通過6個四節連桿機構20使得輸出軸3順利地旋轉。
[0099]返回圖1和圖2,供油裝置30具備油栗31和油管32。例如,在次擺線型的油栗31的栗軸33上固定有帶輪34,該帶輪34通過卷繞在該帶輪34與固定于輸入軸2上的帶輪35之間的帶36被驅動。帶輪34、35的有效直徑為相同大小,栗軸33以與輸入軸2相同的速度旋轉而送出潤滑油。
[0100]再參照圖8和圖9,油管32由中空形狀的外側管41、和以能夠相對旋轉的方式內嵌于外側管41中的內側管42構成。在外側管41上突出地設有分別與6個連桿15對應的6個供油臂43。供油臂43是在內部具有油路44且前端封閉的管,配置在相鄰的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之間(參照圖2)。在供油臂43的前端附近形成有排出孔45,該排出孔45向連接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第I環部)與擺桿18的擺動端部(第2環部)18a的連桿銷19排出來自油路44的潤滑油。后面詳述排出孔45的具體位置。
[0101 ]內側管42與栗軸33—體地形成。由此,內側管42在外側管41的內側,以與栗軸33換言之與輸入軸2相同的速度旋轉。內側管42是具有前端封閉的軸向油路46的中空形狀的管。油路46連接于油栗31的排出口(未圖示)。在內側管42上沿徑向設有使油路46與內側管42的外周面相連的6個排出口47(47A?47F)。6個排出口47A?47F形成為分別與6個供油臂43的油路44對應。
[0102]如圖8所示,6個排出口47A?47F以分別相差60°的相位形成,以使它們分別在對應的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成為后述扭矩缺失點TRP的相位下與供油臂43的油路44連通。因此,當被輸入軸2驅動的內側管42在外側管41的內側旋轉時,在輸入軸2旋轉一周的期間內,內側管42也旋轉一周,在旋轉一周的過程中排出口 47A?47F和與其對應的供油臂43的油路44連通一次。由此,從油栗31供給的潤滑油以分別相差60°的相位從各供油臂43的排出孔45排出。另外,圖8所示的排出口47A?47F示出了各噴射(X 口一)被設定為以60°的間隔按第I噴射、第6噴射、第2噴射、第4噴射、第3噴射以及第5噴射的順序工作的情況下的相位。
[0103]如圖9所示,供油臂43的排出孔45被配置在擺動的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的移動軌跡(以輸出軸3的軸線P5為中心的圓弧)X上。具體地,本實施方式的排出孔45被配置在偏心量Rl為最大、且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相位下的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的位置。更具體而言,如圖10所示,當偏心量Rl為最大時,在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在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的時刻T2所位于的位置,排出孔45朝向連桿銷19的側方開口。另外,在以下說明中,當偏心量Rl為最大時,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在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的時刻T2所位于的位置稱作扭矩缺失點TRP。
[0104]如圖11所示,連桿銷19利用定位銷21以不能相對旋轉的方式固定在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此外,連桿銷19設有:兜孔狀的油路19a,其是在供油臂的排出孔45側開口、另一端側封閉的軸孔;以及潤滑孔1%,其與油路19a連通并沿徑向延伸。潤滑孔19b形成為與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相對應。如圖12所示,從軸向觀察,潤滑孔19b相對于連結輸出軸3的軸線P5與連桿銷19的中心的直線L被設置在連桿15側。換言之,潤滑孔19b設在連桿銷19的發生后述的扭矩缺失的一側。
[0105]在連桿銷19固定在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的情況下(參照圖11),在扭矩缺失點TRP附近,擺動端部18a發生所謂的扭矩缺失。即,在扭矩缺失點TRP,擺動端部18a因慣性力而沿逆時針方向相對旋轉相當于擺動端部18a與連桿銷19的嵌合間隙的量,從而與連桿銷19碰撞,產生撞擊聲。另外,當偏心量Rl為最大時,擺動端部18a的移動速度成為最大速度,因此以很快速度與連桿銷19碰撞。
[0106]接下來,參照圖13對潤滑油向連桿銷19與擺動端部18a之間的嵌合部的供給進行說明。如圖13所示,在將偏心量Rl設定為最大的狀態下,若利用發動機等驅動源使輸入軸2旋轉,則因四節連桿機構20的作用,擺桿18擺動。此外,通過帶36與輸入軸2連接的栗軸33旋轉,油栗31向油管32的油路46送出潤滑油,并且,油管32的內側管42在外側管41的內側以與輸入軸2相同的速度旋轉。
[0107]擺桿18隨著輸入軸2的旋轉而擺動,但在擺桿18的扭矩缺失點TRP以外的相位(圖13的(a)?圖13的(d)、圖13的(f)),內側管42的排出口47與供油臂43的油路44不一致,潤滑油不向供油臂43供給。并且,當擺桿18處于為扭矩缺失點TRP的相位(圖13的(e))時,內側管42的排出口 47與供油臂43的油路44連通,從而將潤滑油從供油臂43的排出孔45向位于扭矩缺失點TRP的連桿銷19的油路19a排出。
[0108]向油路19a供給的潤滑油通過潤滑孔19b,被供給至連桿銷19與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之間的嵌合部的發生扭矩缺失的一側,即與扭矩傳遞側的周面相反的一側的周面,從而抑制與連桿銷19之間的碰撞產生的碰撞聲。6個擺桿18以60°的間隔依次到達扭矩缺失點TRP,但在擺桿18到達扭矩缺失點TRP的相位,潤滑油分別從對應的供油臂43的排出孔45被供給至連桿銷19的油路19a,從而被供給至擺動端部18a的發生扭矩缺失的一側。
[0109]觀察6個供油臂43中的一個,僅當擺桿18到達扭矩缺失點TRP的相位時,內側管42的排出口 47與供油臂43的油路44連通,在除此之外的相位則變為切斷狀態,不供給潤滑油。因此,與不需要潤滑時也連續供給潤滑油的現有裝置相比較,能夠用I次噴射的油量實現6次噴射的油量,從而能夠將連桿銷19的必需油量及摩擦力控制在I/6。
[0110]如以上所說明的,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TA,從油管32的排出孔45向通過連桿銷19被樞轉支承的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第I環部)15b與擺桿18的擺動端部(第2環部)18a之間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油管32由外側管41和具有油路46并能夠與外側管41相對旋轉的內側管42構成,通過內側管42的旋轉,僅在規定的相位時油路46與排出孔45成為連通狀態。由此,僅在必需潤滑油的時刻供給潤滑油,因此潤滑油不會白白流出,從而潤滑效率提尚O
[0111]此外,供給潤滑油的規定的相位是從單向離合器17的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相位,因此能夠減小扭矩缺失時的連桿銷19與擺動端部18a的碰撞產生的撞擊聲,從而能夠安靜地運轉動力傳遞裝置TA。
[0112]此外,排出孔45被設置成朝向單向離合器17的偏心量Rl最大、且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連桿銷19,因此能夠在將潤滑負載抑制得較低的狀態下,更有效地減小扭矩缺失時的撞擊聲。
[0113]此外,連桿銷19在徑向上具有向其與擺動端部18a之間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的潤滑孔19b,該潤滑孔19b相對于連結輸出軸3的軸線與連桿銷19的中心的直線L被設置在發生扭矩缺失的一側,因此,能夠向扭矩缺失時產生撞擊聲的部位供給潤滑油,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抑制聲首廣生,提尚商品價值。
[0114]〈第2實施方式〉
[0115]接下來,參照圖14?圖17,對第2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進行說明。另外,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TA僅向連桿銷19與擺動端部18a之間的嵌合部供油的相位和供油位置不同,除這點之外與第I實施方式相同,因此對相同或等同部分標上相同標號或等效標號并簡化或省略說明。
[0116]如圖14和圖15所示,本實施方式的6個供油臂43的排出孔45被配置在以使輸出軸3的輸出扭矩成為最大的方式設定了偏心量R1、并且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下的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的位置。更具體而言,如圖14所示,當輸出軸3的輸出扭矩為最大的偏心量Rl時,在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在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的時刻Tl所位于的位置,排出孔45朝向連桿銷19的側方開口。另外,在以下說明中,當輸出軸3的輸出扭矩為最大的偏心量Rl時,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在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的時刻Tl所位于的該位置稱作扭矩傳遞開始點TTP。扭矩傳遞開始點TTP是擺桿18利用單向離合器17的作用被固定在輸出軸3上而反作用力開始向連桿15作用的相位。
[0117]此外,如圖16和圖17所示,從軸向觀察,潤滑孔19b相對于連結輸出軸3的軸線P5與連桿銷19的中心的直線L,設在與連桿15相反的一側。換言之,潤滑孔19b設在扭矩傳遞側的周面。
[0118]當扭矩傳遞開始時,高負載被加載在連桿銷19與擺動端部18a之間的嵌合部上,但由于潤滑油從設在連桿銷19的高負載側的潤滑孔19b向嵌合部供給,因此動作順暢,并且耐久性也提尚了。
[0119]如以上所說明的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的動力傳遞裝置TA,供給潤滑油的規定的相位是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因此能夠在將潤滑負載抑制得較低的狀態下,減小扭矩傳遞時的撞擊聲,從而能夠安靜地運轉動力傳遞裝置TA。
[0120]另外,排出孔45被設置成朝向如下的偏心量Rl下的、單向離合器17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下的連桿銷19,其中該偏心量Rl是輸出軸3的輸出扭矩為最大的偏心量,因此能夠在將潤滑負載抑制得較低的狀態下,更有效地減小扭矩傳遞時的撞擊聲。此外,能夠抑制尚負載時的磨損,從而提尚耐久性。
[0121]此外,連桿銷19在徑向上具有向其與擺動端部18a之間的嵌合部供給潤滑油的潤滑孔19b,該潤滑孔19b相對于連結輸出軸3的中心與連桿銷19的中心的直線L被設置在進行扭矩傳遞的一側,因此,能夠向扭矩傳遞時產生撞擊聲的部位供給潤滑油,從而能夠更有效地抑制聲首廣生并提尚耐久性。
[0122]并且,本發明并不限定于前述的各實施方式,能夠適當地進行變形、改良等。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連桿銷19是固定在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上的,但也可以固定在擺桿18的擺動端部18a。在該情況下,潤滑孔19b設在與連桿15的小徑環狀部15b對應的位置。
[0123]另外,單向離合器17的內部件可以與輸出軸3成一體,也可以與輸出軸3分體。
【主權項】
1.一種動力傳遞裝置,其中,將與驅動源連接的輸入軸的旋轉變速并傳遞至輸出軸的動力傳遞單元具備: 輸入側支點,其從所述輸入軸的軸線偏心的偏心量是可變的,且該輸入側支點與該輸入軸一同旋轉; 單向離合器,其連接于所述輸出軸; 輸出側支點,其設于所述單向離合器的外部件上; 連桿,其兩端連接于所述輸入側支點和所述輸出側支點,并進行往復運動;以及 變速致動器,其變更所述輸入側支點的偏心量, 所述連桿的一端具備環狀的第I環部, 所述輸出側支點具備環狀的第2環部, 所述第I環部和所述第2環部通過連桿銷被樞轉支承, 所述動力傳遞裝置具備供給潤滑油的油栗、以及向潤滑部導入由所述油栗供給的潤滑油的油管, 所述油管具備:中空形狀的外側管,其具有向所述潤滑部排出所述潤滑油的排出孔,并被配置成不能旋轉;以及中空形狀的內側管,其以能夠與所述外側管相對旋轉的方式配置在該外側管的內部,并具有供所述潤滑油通過的油路, 所述內側管以與所述驅動源的旋轉相同的速度旋轉, 在所述內側管上設有排出口,使得在所述內側管旋轉一周的期間內形成所述油路與所述排出孔連通的連通狀態以及所述油路與所述排出孔不連通的切斷狀態, 所述潤滑部是所述連桿銷, 當所述動力傳遞單元位于規定的相位時成為所述連通狀態。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單向離合器具備: 多個滾動體,它們配置在楔形空間內,該楔形空間形成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面與內部件的外周面之間;以及 施力部件,其對所述多個滾動體向圓周方向施力, 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一側旋轉時,在規定的時機傳遞扭矩,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另一側旋轉時,不傳遞扭矩, 所述規定的相位是所述單向離合器從扭矩傳遞狀態開始斷開扭矩時的相位。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排出孔被設置成朝向所述偏心量為最大值時的所述規定的相位下的所述連桿銷。4.根據權利要求2或3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連桿銷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I環部和所述第2環部中的任意一方, 所述排出孔設于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 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開口,并且軸向另一端側封閉, 在所述連桿銷的連結所述軸向一端側與所述軸向另一端側的周壁部設有沿徑向延伸的潤滑孔, 從軸向觀察,所述潤滑孔相對于連結所述輸出軸的軸線與所述輸出側支點的直線被設置在所述周向另一側。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單向離合器具備: 多個滾動體,它們配置在楔形空間內,該楔形空間形成在所述外部件的內周面與內部件的外周面之間;以及 施力部件,其對所述多個滾動體向圓周方向施力, 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一側旋轉時,在規定的時機傳遞扭矩,當所述外部件向周向另一側旋轉時,不傳遞扭矩, 所述規定的相位是所述單向離合器從扭矩斷開狀態開始傳遞扭矩時的相位。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排出孔被設置成朝向如下的所述偏心量時的所述規定的相位下的所述連桿銷,其中該偏心量是所述輸出軸的輸出扭矩為最大的偏心量。7.根據權利要求5或6所述的動力傳遞裝置,其中, 所述連桿銷以不能旋轉的方式固定在所述第I環部和所述第2環部中的任意一方, 所述排出孔設于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 所述連桿銷的軸向一端側開口,并且軸向另一端側封閉, 在所述連桿銷的連結所述軸向一端側與所述軸向另一端側的周壁部設有沿徑向延伸的潤滑孔, 從軸向觀察,所述潤滑孔相對于連結所述輸出軸的軸線與所述輸出側支點的直線被設置在所述周向一側。
【文檔編號】F16H57/04GK105984321SQ201610090334
【公開日】2016年10月5日
【申請日】2016年2月18日
【發明人】高杉將司
【申請人】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