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裝置的制造方法
【專利摘要】在保持裝置中,底座部安裝于車輛。保持部具有轉動軸部及掛載部。主體部將轉動軸部支撐為可轉動。伸出部設置于主體部,用于固定在底座部的底部。卡止部設置于主體部。被卡止部與卡止部卡止。卡止部及伸出部以隔著轉動軸部的方式設置,承受對掛載部施加的載荷。
【專利說明】
保持裝置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持裝置,其具有承受向掛載部的載荷的軸承部。【背景技術】
[0002]在專利文獻1所公開的車輛用鉤掛裝置具有:殼體,其安裝于車身板件;環狀的鉤掛部,其具有轉動軸;軸承座,其具有對鉤掛部的轉動軸進行軸支撐的軸承槽。鉤掛部可轉動地支撐于軸承座而取得收容位置及使用位置。
[0003]專利文獻1的軸承座與殼體的一體化是通過螺栓緊固而進行的。作為螺栓用的孔, 軸承座在板狀的固定部具有通孔,殼體在底板具有安裝孔。軸承座的軸承槽與殼體的底板通過在夾入卡止部的轉動軸的狀態下使螺栓插入至軸承座的通孔和殼體的安裝孔而被緊固固定于車身板件。
[0004]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02-331865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5]在專利文獻1中所記載的技術中,支撐鉤掛部的軸承座通過在固定部的螺栓緊固而固定,來自鉤掛部的載荷集中于軸承座的固定部。因此,如果載荷變大,則在僅利用固定部進行支撐的構造中,耐載荷能力可能不足。
[0006]本發明就是鑒于這樣的課題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耐載荷性的保持裝置。
[0007]為了解決上述課題,本發明的一種方式的保持裝置具有:底座部,其安裝于車輛; 保持部,其具有轉動軸部及掛載部;以及軸承部。軸承部具有:主體部,其將轉動軸部支撐為可轉動;伸出部,其設置于主體部,用于固定在底座部的底部;以及卡止部,其設置于主體部。底座部具有與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卡止部及伸出部以隔著轉動軸部的方式設置,承受對掛載部施加的載荷。
[0008]發明的效果
[0009]根據本發明,可以提高保持裝置的耐載荷性。【附圖說明】
[0010]圖1(a)是實施方式的保持裝置的斜視圖,圖1(b)是組裝實施方式的保持裝置中途的子組件單元的斜視圖。
[0011]圖2是實施方式的保持裝置的組裝圖。
[0012]圖3(a)是底座部的正面側的斜視圖,圖3(b)是底座部的背面側的斜視圖。
[0013]圖4是保持部的斜視圖。
[0014]圖5(a)是軸承部的正面側的斜視圖,圖5(b)是軸承部的背面側的斜視圖。
[0015]圖6是用于說明軸承部的組裝的圖。[〇〇16]圖7是用于說明罩部的組裝的圖。
[0017]圖8是用于說明轉動軸部與軸承的關系的圖。
[0018]圖9是用于說明第1變形例的保持裝置的圖。
[0019]圖10是用于說明第2變形例的保持裝置的軸構造的圖。[〇〇2〇]圖11(a)是說明第3變形例的保持裝置的卡止部與被卡合部的卡止構造的圖,圖11 (b)是說明第4變形例的保持裝置的卡止部與被卡止部的卡止構造的圖。【具體實施方式】
[0021]圖1(a)是實施方式的保持裝置10的斜視圖,圖1(b)是裝配實施方式的保持裝置10 中途的子組件單元12的斜視圖。另外,圖2是實施方式的保持裝置10的裝配圖。在這里,對各附圖示出的相同或同等的結構要素、部件標注相同的標號,適當省略重復的說明。[〇〇22]保持裝置10安裝于車廂內的規定的被安裝部件。被安裝部件為例如車輛的裝飾部件、儀表盤以及座椅等內飾部件、車身板件。保持裝置10以嵌入至儀表盤、駕駛座椅以及副駕駛席等的座椅的背面、車門的側面等的方式進行安裝。保持裝置10用于懸掛行李、繩索或者網狀物,作為保持行李的保持裝置而起作用。
[0023] 如圖2所示,保持裝置10具有底座部20、保持部22、軸承部24、鉚釘26以及罩部28。 底座部20收容其他部件,固定于車輛的被安裝部件。保持部22是為了懸掛行李而設置的。軸承部24將保持部22支撐為可轉動。鉚釘26用于將底座部20以及軸承部24固定在車輛的被安裝部件的安裝孔。罩部28覆蓋軸承部24及鉚釘26。[〇〇24]如圖1 (b)所示,在底座部20安裝有保持部22及軸承部24的狀態,是保持裝置10的子組件單元12。子組件單元12利用鉚釘26而固定于被安裝部件,通過安裝罩部28從而構成保持裝置10。子組件單元12的底座部20、保持部22以及軸承部24這3個部件組裝成一體而成為能夠進行輸送的狀態。
[0025]在圖1(a)中示出保持部22被收容于底座部20的收容狀態,在圖1(b)中示出將保持部22從底座部20拉出而能夠在保持部22的掛載部66直接懸掛行李的拉出狀態。保持部22能夠轉動而成為收容狀態和拉出狀態。收容狀態是保持部22收容于底座部20且保持部22與底座部20的底面大致平行的狀態,拉出狀態是保持部22相對于收容位置例如旋轉大致90度而成為能夠進行使用的狀態。[〇〇26] 如圖2所示,鉚釘26具有柱部26a、第1凸緣部26b以及第2凸緣部26c。在柱部26a的兩端形成沿徑向向外伸出的第1凸緣部26b及第2凸緣部26c。第2凸緣部26c被塞入至軸承部 24的插入孔56及底座部20的插入孔36,也插入至車輛的被安裝部件的安裝孔,卡止于該安裝孔的緣部。第1凸緣部26b卡止于軸承部24的插入孔56。鉚釘26利用螺釘部件而螺合,容易組裝。此外,也可以利用螺栓等螺釘部件而組裝子組件單元12。[〇〇27] 如圖2所示,罩部28具有寬幅部72、爪部74以及卡合部76。罩部28覆蓋軸承部24及鉚釘26。爪部74及卡合部76是為了將罩部28固定于底座部20而形成的。寬幅部72的寬度設定為比保持部22的轉動軸部64的軸的長度大而比底座部20的底部30的寬度稍小。由此,在拉出保持部22的情況下,罩部28能夠遮蓋底部30的多數區域。在保持部22的前端側,寬幅部 72進入至下側,即使在收容狀態下也能夠使保持部22的前端側位于底座部20的開口附近。 由此,從保持部22與底座部20的底部30相接觸的狀態起,保持部22的拉出變得容易。參照其他附圖對其他部件詳細地進行說明。
[0028]圖3(a)是底座部20的正面側的斜視圖,圖3(b)是底座部20的背面側的斜視圖。底座部20形成為箱狀,收容其他部件。底座部20具有底部30、側壁部32、凸緣部34、插入孔36、 框部38、彈性爪部40、第1支撐部42a、第2支撐部42b、被卡止部44、第1鉤掛孔46、第2鉤掛孔 48以及定位部50。[〇〇29] 底座部20由長方形的板狀的底部30和從底部30的緣部直立設置的側壁部32形成為箱狀。凸緣部34從側壁部32向外伸出。在向車輛的安裝狀態下,底部30及側壁部32進入至被安裝部件的開口,在該開口的緣部卡掛凸緣部34。第1側壁部32a和第2側壁部32b相對而配置,相對方向與保持部22的轉動軸部64的軸向正交。另外,第3側壁部32c和第4側壁部32d 相對而配置,將第1側壁部32a和第2側壁部32b連結。
[0030] 在底部30形成插入孔36、框部38、彈性爪部40、第1支撐部42a、第2支撐部42b、第1 鉤掛孔46以及定位部50。支撐部42包含第1支撐部42a及第2支撐部42b,形成于底部30,將保持部22的轉動軸部64支撐為可轉動。[〇〇31] 插入孔36設置于底部30的中央附近,能夠使鉚釘26插入。框部38形成于插入孔36 的周圍,成為軸承部24的定位。也可以在框部38壓入軸承部24。[〇〇32] 一對彈性爪部40是為了固定軸承部24而形成的,以展開的方式進行彎曲而能夠容納軸承部24。一對彈性爪部40從底部30的框部38相對而直立設置。[〇〇33]支撐部42將保持部22的轉動軸部支撐為可旋轉。與第2支撐部42b相比,第1支撐部 42a的寬度形成得小。由此,支撐部42從中心位置42c沿轉動軸部的軸向而延伸的各支撐部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第1鉤掛孔46為了鉤掛罩部28的一端而形成于底部30。一對第2鉤掛孔48為了鉤掛罩部28的另一端而形成于側壁部32。此外,也可以與第1支撐部42a相比,第2 支撐部42b的寬度形成得小。[〇〇34] 被卡止部44凹入至側壁部32而形成為凹部。圖3(a)所示的作為被卡止部44的凹部為貫通形狀,但也可以為有底形狀。如果凸部能夠卡止于被卡止部44的凹部,則既可以為貫通形狀,也可以為有底形狀。被卡止部44形成于一對第2鉤掛孔48之間。被卡止部44形成于第1側壁部32a,形成于轉動軸部的軸向上成為中心的位置。作為凹部而形成的被卡止部44 也可以形成于底座部20的底部30。
[0035]定位部50從底部30的背面凸出,作為對被安裝部件進行安裝時的定位而起作用。 在將定位部50插入至形成于被安裝部件的定位孔而定位之后,利用鉚釘26固定底座部20, 從而安裝作業變得容易。[〇〇36]圖4是保持部22的斜視圖。保持部22具有轉動軸部64、掛載部66、第1環部68a、第2 環部68b以及凹入部70。掛載部66連結在轉動軸部64的兩端,呈大致U字狀且角設置為大致直角。在掛載部66的前端側,在與轉動軸部64相對的位置形成凹入部70。凹入部70設置為使用戶的手指容易搭在掛載部66。[〇〇37] 第1環部68a及第2環部68b(不區分的情況下,稱為環部68)從轉動軸部64沿徑向而凸出,以呈周狀地包圍轉動軸部64的方式形成為環狀。第1環部68a及第2環部68b的軸向的寬度不同,轉動軸部64從中心位置64a沿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第1環部68a的軸向的寬度比第2環部68b大。[〇〇38]圖5(a)是軸承部24的正面側的斜視圖,圖5(b)是軸承部24的背面側的斜視圖。軸承部24由比底座部20剛性高的合成樹脂材料形成。與在底座部20形成軸承相比,通過利用比底座部20硬的材料而形成獨立的軸承部24,能夠提高耐載荷能力。軸承部24具有主體部 52、伸出部54、插入孔56、第1軸支部58a、第2軸支部58b、卡止部60以及肋部62。[〇〇39]軸承部24—邊將保持部22的轉動軸部64支撐為可轉動,一邊將轉動軸部64連結至底座部20。如圖5(b)所示,在軸承部24的主體部52,在筒狀的內周面形成與轉動軸部64的形狀相對應的第1軸支部58a及第2軸支部58b。與第2軸支部58b相比,第1軸支部58a的軸向的寬度形成得更大。主體部52從中心位置52a沿轉動軸部64的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此外也可以與第1軸支部58a相比,第2軸支部58b的軸向的寬度形成得更大。
[0040]伸出部54以從主體部52的一端伸出至轉動軸部64的徑向外側的方式形成為板狀。 伸出部54具有在底座部20的底部30固定的插入孔36。在插入孔36中插入鉚釘26。
[0041]卡止部60以從主體部52的另一端凸出至主體部52的徑向外側的方式形成。卡止部 60及伸出部54以隔著轉動軸部64的方式設置,設置為沿不同的方向而凸出至徑向外側。卡止部60和伸出部54可以設置為隔著轉動軸部64而平行地凸出至相反方向。[〇〇42]肋部62將卡止部60的表面與主體部52的側面連結,提高卡止部60的剛性。肋部62 進行如下限制,即,使得在子組件單元12中卡止部60不過多地進入至底座部20的被卡止部 44 〇[〇〇43]圖6是用于說明軸承部24的組裝的圖。圖6(a)表示組裝軸承部24中途的狀態,圖6 (b)表示軸承部24的組裝完成后的狀態。此外,圖6(b)是圖1(b)的子組件單元12的線段B-B 的剖視圖,圖6(a)也是同樣位置的剖面。[〇〇44]如圖6(a)所示,在使轉動軸部64位于底部30與軸承部24的主體部52之間的狀態下,將卡止部60插入至被卡止部44。然后,將卡止部60作為支點而使軸承部24旋轉,將伸出部54塞入以使得收納于框部38。肋部62限制卡止部60過多地進入至被卡止部44。通過使卡止部60為凸部、使被卡止部44為凹部,從而加工變得容易。另外,僅通過將卡止部60作為支點而使軸承部24旋轉就能夠完成組裝,因此組裝作業變得容易。[〇〇45] 如圖6(b)所示,伸出部54收納于框部38,伸出部54的緣部卡止于彈性爪部40。此夕卜,伸出部54可以被壓入至框部38。由此,通過簡單的作業而將底座部20、保持部22以及軸承部24—體化,能夠組裝保持裝置10的子組件單元12。通過使轉動軸部64及主體部52靠近第1側壁部32a,能夠減小收容保持部22的底座部20的大小。[〇〇46] 在子組件單元12,軸承部24的卡止部60卡止于被卡止部44,伸出部54卡止于彈性爪部40。即,通過將隔著主體部52及轉動軸部64而位于徑向外側的卡止部60及伸出部54卡止,從而容易地實現在子組件單元12的一體化,輸送也容易。在子組件單元12僅通過將鉚釘 26塞入至插入孔36及插入孔56和車輛的被安裝部件的安裝孔,就能夠容易地安裝至車輛。 例如,即使在側壁面、頂棚處也是將鉚釘26塞入即可,而子組件單元12不變形,因此安裝作業容易。[〇〇47]如圖6(b)的保持裝置10所示,利用在第1側壁部32a形成的被卡止部44限制軸承部 24的卡止部60向開口緣側(附圖上方)的移動。由此,當在保持部22的掛載部66施加了載荷的情況下,能夠利用被卡止部44而承受對軸承部24施加的向開口緣側的載荷。并且,鉚釘26 也承受載荷,因此耐載荷性提高。這樣,卡止部60及伸出部54以隔著轉動軸部64的方式設置,從而能夠分散從掛載部66承受的載荷,能夠提高耐載荷性。[〇〇48]被卡止部44作為凹部而形成于第1側壁部32a的比高度的中央位置更靠近底部30偵k卡止部60設置于主體部52的端部,以靠近底部30的方式位于主體部52的端部。由此,相對于從卡止部60施加給被卡止部44的載荷而充分地確保比被卡止部44更靠近開口緣側的第1側壁部32a的厚度,從而能夠得到高的剛性,在對被卡止部44賦予了大的載荷的情況下, 能夠抑制第1側壁部32a的變形,增大耐載荷能力。卡止部60及被卡止部44 一邊作為子組件單元12中的臨時固定件而起作用,一邊具有在將保持裝置10固定于車輛的情況下提高耐載荷性的功能。[〇〇49]圖7是用于說明罩部28的組裝的圖。圖7(a)表示組裝罩部28中途的狀態,圖7(b)表示罩部28的組裝完成后的狀態。此外,圖7(b)是圖1(a)的保持裝置10的線段A-A的剖視圖, 圖7(a)也是同樣位置的剖面。雖然在利用鉚釘26固定了底座部20及軸承部24之后安裝罩部 28,但圖7(a)及(b)省略鉚釘26而進行表示。
[0050]如圖3(a)及圖7(a)所示,在底部30,在比框部38更靠近第2側壁部32b側形成第1鉤掛孔46。在第1側壁部32a形成第2鉤掛孔48。將在罩部28的前后方向的兩端形成的爪部74及卡合部76鉤掛在該第1鉤掛孔46及第2鉤掛孔48,使罩部28固定于底座部20。
[0051]具體地說,如圖7(a)所示,將爪部74插入至第1鉤掛孔46,將爪部74作為支點而使罩部28旋轉,將卡合部76塞入以使得其鉤掛于第2鉤掛孔48。如圖7(b)所示,罩部28覆蓋軸承部24的整體而安裝于底座部20。[〇〇52]通過使罩部28獨立于底座部20,能夠在罩部28涂敷用于提高外觀性后的材料、表面。另外,在將罩部28與底座部20—體化的情況下,罩部28利用薄壁鉸鏈而連結至第1側壁部32a,但在該情況下,被卡止部44的上端側的第1側壁部32a的剛性變低。因此,在從卡止部 60對被卡止部44施加載荷時,第1側壁部32a可能會變得容易變形。通過使底座部20獨立于罩部28,能夠提高比被卡止部44更靠近上端側的第1側壁部32a的剛性。[〇〇53]如圖7(b)所示,罩部28進入至保持部22的前端側的下方。這樣,通過擴大罩部28的在底部30內的區域,能夠抑制灰塵、異物滯留在底部30內。另外,罩部28與軸承部24相同地, 一端卡止于底部30,另一端部卡止于第1側壁部32a,在對掛載部66施加了載荷的情況下,軸承部24稍微升高,軸承部24抵接于罩部28,從而作為軸承部24的預備,而能夠承受來自掛載部66的載荷。此外,在未對掛載部66施加載荷的狀態下,罩部28的一部分也可以抵接于軸承部24或者轉動軸部64,承受來自掛載部66的載荷。[〇〇54]圖8是用于說明轉動軸部64與軸承部24的關系的圖。圖8(a)是保持裝置10的子組件單元12的斜視圖,圖8(b)是圖8(a)所示的子組件單元12的線段C-C的剖視圖。[〇〇55] 如圖8(a)所示,轉動軸部64被軸承部24的主體部52和底部30的支撐部42夾入而被支撐為可轉動。如圖8(b)所示,轉動軸部64從中心位置64a沿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相對于中心線90而設置于右側的第1環部68a,具有與相對于中心線90而設置于左側的第2環部68b不同的形狀。[〇〇56]另外,在主體部52及支撐部42中,從中心位置52a、中心位置42c沿轉動軸部64的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也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在軸向上中心線90的右側和左側分別具有互不相同的形狀。環部68形成為凸狀,軸支部58及支撐部42形成為凹狀。第1環部68a被主體部52 的第1軸支部58a和支撐部42的第1支撐部42a夾入。第2環部68b被第2軸支部58b和第2支撐部42b夾入。[〇〇57]主體部52及支撐部42以與轉動軸部64貼近的方式閉合,支撐轉動軸部64的轉動。由于與第2環部68b相比,第1環部68a的軸向寬度更大,因此該第1環部68a形成為不能進入至第2軸支部58b及第2支撐部42b。利用這樣的不對稱形狀的軸構造,能夠限制保持部22的安裝方向,能夠防止上下反向地安裝保持部22。只要至少主體部52或支撐部42中的某一者從中心位置沿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即能夠限制保持部22的安裝方向。[〇〇58]圖9是用于說明第1變形例的保持裝置100的圖。在圖9中,除了軸承部124及鉚釘26 以外,還示出了與圖1(b)所示的線段B-B相同的中央剖面。
[0059]在第1變形例的保持裝置100的軸承部124,沒有像圖7(b)的保持裝置10那樣設置肋部62。另外,在第1變形例的主體部52的表面形成臺階部53,罩部128的端部28a靠近臺階部53。其他構造與圖7(b)所示的保持裝置10相同。
[0060]如果在保持部22懸掛行李,則在主體部52承受圖中箭頭方向的載荷。該載荷從伸出部54而由鉚釘26承受,且從卡止部60而由被卡止部44承受。即,卡止部60與伸出部54—起承受對保持部22施加的載荷。并且,罩部128的端部28a從主體部52的臺階部53承受載荷。這樣,通過分散地承受對保持部22施加的載荷,能夠提高耐載荷性。
[0061]圖10是用于說明第2變形例的軸構造的圖。圖10(a)是第2變形例的保持部122的主視圖,圖1 〇(b)是第2變形例的底座部120及保持部122的斜視圖。[〇〇62]如圖10 (a)所示,在保持部122的轉動軸部164設置狹縫180。狹縫180偏離于軸向的中心位置180a而設置。由于偏移的狹縫180,轉動軸部164從中心位置180a沿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〇〇63] 如圖10(b)所示,在底座部120形成從中心位置142a偏移的凸起部182。凸起部182 從底部30凸出,軸向的兩端形成得平坦,進入至狹縫180。凸起部182包含于將轉動軸部164 支撐為可轉動的支撐部142。由于狹縫180,支撐部142從中心位置142a沿轉動軸部164的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設置為不對稱的形狀。[〇〇64]通過這樣將軸構造設置為沿軸向不對稱的形狀,能夠限制保持部122的安裝方向, 能夠防止上下反向地安裝保持部122。另外,凸起部182能夠限制轉動軸部164的軸向的移動,抑制保持部122的軸向的晃動。[〇〇65]圖11(a)是說明第3變形例的卡止部360與被卡止部344的卡止構造的圖,圖11(b) 是說明第4變形例的卡止部460與被卡止部444的卡止構造的圖。[〇〇66] 如圖11(a)所示,第3變形例的主體部352的卡止部360形成為凹部或者通孔,第1側壁部332a的被卡止部344形成為凸部。被卡止部344從第1側壁部332a向內凸出,進入并卡止于卡止部360。[〇〇67] 如圖11(b)所示,第4變形例的主體部452的卡止部460形成為凸部,第1側壁部432a 的被卡止部444形成為凸部。被卡止部444從第1側壁部432a向內凸出。卡止部460進入至被卡止部444的底部側而卡止于被卡止部444。[〇〇68] 在第3變形例及第4變形例的卡止構造中,伸出部54也利用鉚釘26而固定于底部 30,因此通過卡止部與被卡止部的卡止,能夠提高耐載荷能力。
[0069]本發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各實施例,也能夠基于本領域技術人員的知識而對各實施例施加各種設計變更等變形,施加了這種變形的實施例也可包含在本發明的范圍內。
[0070]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鉚釘26將底座部20及軸承部24安裝于被安裝部件的方式,但不限于該方式。例如,也可以不用鉚釘26而利用螺栓等螺釘部件插入插入孔36及插入孔56。另外,也可以在被安裝部件形成前端為凸緣狀的銷狀的凸起,在該凸起處插入至插入孔36及插入孔56。即,也可以將鉚釘26或螺釘部件等銷部件插入至插入孔36及插入孔56而固定底座部20及軸承部24。[〇〇71]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鉚釘26將軸承部24及底座部20安裝于車輛的被安裝部件的方式,但不限于該方式。例如,軸承部24和鉚釘26可以形成為一體。在軸承部24的伸出部54的背面形成前端進行了擴徑的形狀的凸起部,該凸起部插入至底座部20的插入孔36及被安裝部件的安裝孔而進行組裝。由此能夠減少部件個數。[〇〇72]另外,也可以從底座部20的底部30朝向開口側而形成前端進行了擴張的形狀的凸起部,該凸起部插入至軸承部24的插入孔56,將底座部20和軸承部24固定。在該情況下,在底座部20的底部30的外表面形成與被安裝部件的安裝孔嵌合的凸起狀的嵌合部,將子組件單元12安裝于被安裝部件。[〇〇73]在實施方式中,示出了利用軸承部24及底座部20的支撐部42而將保持部22的轉動軸部64支撐為可轉動的方式,但不限于該方式。例如,轉動軸部64也可以形成為沿軸向向外延伸,插入至在底座部20的側壁部32形成的軸孔。在第3側壁部32c及第4側壁部32d形成軸孔,支撐部42位于它們之間。由此,能夠進一步提高耐載荷能力。[〇〇74] 標號的說明[〇〇75]10保持裝置,12子組件單元,20底座部,22保持部,24軸承部,26鉚釘,26a柱部,26b第1凸緣部,26c第2凸緣部,28罩部,30底部,32側壁部,32a第1側壁部,32b第2側壁部,32c第 3側壁部,32d第4側壁部,34凸緣部,36插入孔,38框部,40彈性爪部,42支撐部,42a第1支撐部,42b第2支撐部,44被卡止部,46第1鉤掛孔,48第2鉤掛孔,50定位部,52主體部,53臺階部,54伸出部,56插入孔,58a第1軸支部,58b第2軸支部,60卡止部,62肋部,64轉動軸部,66 掛載部,68a第1環部,68b第2環部,70凹入部,72寬幅部,74爪部,76卡合部。[〇〇76] 工業實用性
[0077]本發明涉及一種保持裝置,其具有承受向掛載部的載荷的軸承部。
【主權項】
1.一種保持裝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底座部,其安裝于車輛;保持部,其具有轉動軸部及掛載部;以及 軸承部,所述軸承部具有:主體部,將所述轉動軸部支撐為可轉動;伸出部,其設置于所述主體部,用于固定在所述底座部的底部;以及 卡止部,其設置于所述主體部,所述底座部具有與所述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及所述伸出部以隔著所述轉動軸部的方式設置,承受對所述掛載部施加的 載荷。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保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止部及所述被卡止部中的一者形成為凹部或通孔,另一者形成為卡止于所述凹 部或所述通孔的凸部。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保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具有從所述底部直立設置的側壁部,所述被卡止部作為所述凹部或所述通孔而形成于所述側壁部的比高度的中央位置更 靠近所述底部側,所述卡止部形成為被插入至所述凹部的所述凸部。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保持裝置,其特征在于,還具有罩部,該罩部以覆蓋所述主體部的方式安裝于所述底座部,所述罩部承受對所述掛載部施加的載荷。5.根據權利要求1至4中任一項所述的保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在所述底部具有將所述伸出部的緣部卡止的彈性爪部。6.根據權利要求1至5中任一項所述的保持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部的所述底部具有與所述主體部夾入所述轉動軸部而將所述轉動軸部支撐 為可轉動的支撐部,所述轉動軸部從中心位置沿軸向而延伸的各部分形成為不對稱的形狀,所述主體部及所述支撐部中的至少一者對形成為不對稱的形狀的所述轉動軸部進行 軸支撐。
【文檔編號】B60R7/08GK105980211SQ201480074891
【公開日】2016年9月28日
【申請日】2014年2月6日
【發明人】趙正衡, 鄭奉元
【申請人】百樂仕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