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攜式車載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便攜式車載床,它設置在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包括氣囊,所述氣囊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氣囊的上方設置有蓋板,所述底板安裝在汽車底板上,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氣囊充放氣組件,所述氣囊在充盈狀態下,上平面與汽車后排座椅平齊,且所述氣囊外輪廓與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相匹配。本設計針對以上汽車后市場的需求及現有相關產品特點的分析,設計出一種便攜式車載床,相較于普通車載氣墊床,本設計不需要人工充、排氣和安裝,不占用放置空間,能有效改善車內空間結構和功能;在駕乘人員疲勞時能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空間,極大的提升了行車舒適感和體驗度,有效降低了疲勞駕駛帶來的安全隱患。
【專利說明】
便攜式車載床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休閑用品,具體地指一種便攜式車載床。
【背景技術】
[0002]當前,家用汽車已經趨于普及,國內外家庭汽車保有量增長迅速,汽車已經成為普通家庭必不可少的交通、休閑工具,并且越來越多的家庭逐漸習慣于駕車出游和遠行;然而,一方面長途駕車極易產生疲勞,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休息將會嚴重影響行車安全,后果不堪設想;另一方面,自駕游、郊游等不可避免的會遇到露營或野餐等場景,往往需要額外的攜帶氣墊床等休息用具,這些用具非常浪費車內本就不富裕的儲物空間,如果能夠將休息用具與車體整合,將大大提高駕車出游和遠行的舒適性。
[0003]目前,市場上存在的一些便于在車內休息的氣墊床和車載床,雖然外觀各異,但都存在一個突出的缺點,即使用和收納非常不便,每次使用都必須取出打開進行充氣安裝,用完之后還需要排氣收疊。而且,攜帶時依然占用較大放置空間,因此實際利用效率較低,市場銷售并不理想。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就是要克服市場上現有車載氣墊床等用具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種使用方便、節省放置空間的便攜式車載床。
[0005]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設計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殊之處在于:它設置在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包括氣囊,所述氣囊設置在底板上,所述氣囊的上方設置有蓋板,所述底板安裝在汽車底板上,所述底板上還設置有氣囊充放氣組件,所述氣囊在充盈狀態下,上平面與汽車后排座椅平齊,且所述氣囊外輪廓與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相匹配。
[0006]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蓋板靠近前排座椅的一端與底板通過軟連接條鉸接固定;所述蓋板上還固定設置有腳墊板;所述底板和蓋板設置有兩組,兩套所述底板通過拱形連接板跨裝固定在主駕座位背后和副駕座位背后的汽車底板上,與之配合的氣囊也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在主駕座位背后和副駕座位背后的底板上。
[0007]作為優選方案,所述底板的前端設置有延伸至前排座椅下部的延伸部,所述氣囊充放氣組件設置在延伸部上,所述氣囊充放氣組件包括車載氣栗和射流器,所述車載氣栗的出氣端通過主氣管與射流器的進氣管相連,所述射流器的吸氣管通過第一分支氣管與氣囊相連,并通過第二分支氣管與另一氣囊連通;
[0008]所述射流器的出氣管分別與第一、第二支路氣管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支路氣管的末端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風車卷線輪;所述第一、第二風車卷線輪上分別纏繞有第一、第二氣囊拉繩的一端,所述第一、第二氣囊拉繩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氣囊的上端面邊框相連;
[0009]所述第一支路氣管和第一、第二分支氣管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第三電磁閥,所述第一分支氣管靠近所述射流器吸氣管的管路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
[0010]作為優選方案,所述腳墊板采用可折疊式結構,分為前腳墊板和后腳墊板,所述前腳墊板和后腳墊板通過軟連接條鉸接。
[0011]進一步地,所述前腳墊板前部邊緣處設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下部的螺桿將前腳墊板與蓋板鎖緊在一起;所述固定柱上固定有第一腳墊拉繩的一端,所述第一腳墊拉繩的另一端穿過底板延伸部和蓋板上的通孔固定于后腳墊板背面;所述后腳墊板的邊部側框處還固定有第二腳墊拉繩的一端,所述第二腳墊拉繩的另一端繞過所述蓋板邊緣的定滑輪與所述底板相連。
[0012]作為優選方案,所述第一、第二分支氣管伸入所述氣囊的一端尾部設置有氣嘴。
[0013]進一步地,所述氣嘴位于氣囊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氣嘴呈扁平結構,其外壁分布有若干小孔。
[0014]作為優選方案,所述主氣管上設置有車胎充氣組件。
[0015]本發明的使用原理如下:
[0016]充氣時:車載氣栗工作,第一電磁閥關閉,第二電磁閥打開可對一側氣囊進行充氣,第三電磁閥打開可對另一側氣囊進行充氣,同時打開則可對兩邊氣囊同時充氣,當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系統壓力達到預設值后,車載氣栗停止工作所有電磁閥關閉。
[0017]抽氣時:車載氣栗工作,第一電磁閥打開,射流器產生負壓,第二電磁閥打開可對一側氣囊進行抽氣,第三電磁閥打開可對另一側氣囊進行抽氣,同時打開則可對兩邊氣囊同時抽氣,當壓力傳感器檢測到系統負壓達到預設真空度后,車載氣栗停止工作所有電磁閥關閉。
[0018]氣囊拉繩一端與風車卷線輪相連,穿過蓋板邊上的小孔后另一端分成多根分別與氣囊上邊框的兩側相連,當管路對氣囊抽氣時,風車卷線輪在射流器噴出的氣流作用下開始旋轉收回氣囊拉繩,氣囊拉繩向下牽引氣囊邊框,確保氣囊收回時不會在蓋板的推力作用下向外偏移。當氣囊充氣升高時,風車卷線輪由于沒有射流器氣流的作用,可向反方向自由旋轉釋放氣囊拉繩;同時,可以通過調整連接于氣囊邊框上的氣囊拉繩的長度,來控制氣囊充氣后的實際高度和平面傾斜度。
[0019]第一腳墊拉繩一端與固定柱相連,另一端穿過底板延伸部和蓋板上的小孔,與后腳墊板連接;第二腳墊拉繩一端固定于底板上,繞過蓋板邊緣的小輪,另一端與后腳墊板側邊相連;當氣囊充氣抬升頂起蓋板時,第二腳墊拉繩產生拉力,拉起后腳墊板向前腳墊板方向折疊,此時固定柱隨蓋板一起轉動,第一腳墊拉繩慢慢釋放;當氣囊抽氣回落時,隨著蓋板下降,第二腳墊拉繩慢慢釋放,此時固定柱隨蓋板一起轉動拉動第一腳墊拉繩,在蓋板重力作用下,第一腳墊拉繩將后腳墊板拉回水平展開狀態。
[0020]本發明的優點在于:本發明針對以上汽車后市場的需求及現有相關產品特點的分析,設計一種便攜式車載床,相較于普通車載氣墊床,本設計不需要人工充、排氣和安裝,不占用放置空間,能有效改善車內空間結構和功能;在駕乘人員疲勞時能隨時隨地方便快捷地提供一個舒適的休息空間,極大的提升了行車舒適感和體驗度,有效降低了疲勞駕駛帶來的安全隱患。
【附圖說明】
[0021 ]圖1為本發明便攜式車載床的整體結構示意圖;
[0022]圖2為圖1中便攜式車載床的充氣部件結構示意圖;
[0023]圖3為圖1中腳墊板折疊及展開原理圖;
[0024]圖4為圖1中氣囊拉繩的工作狀態示意圖;
[0025]圖5為圖1中便攜式車載床的收納狀態示意圖;
[0026]圖6為圖1中便攜式車載床的展開狀態示意圖;
[0027]圖7為本發明便攜式車載床安裝在汽車上的使用效果示意圖。
[0028]圖中:氣囊I;底板2(其中:延伸部2.1);腳墊板3(其中:前腳墊板3.1、后腳墊板3.2);第一支路氣管4;蓋板5;軟連接條6;第一腳墊拉繩7;第二腳墊拉繩8;車載氣栗9;主氣管10;車胎充氣組件11;射流器12;第一電磁閥13;第一風車卷線輪14;第二支路氣管15;第二風車卷線輪16;第一分支氣管17 ;壓力傳感器18 ;第二電磁閥19;第二分支氣管20 ;第三電磁閥21;氣嘴22;拱形連接板23;固定柱24;第一氣囊拉繩25;第二氣囊拉繩26。
【具體實施方式】
[0029]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
[0030]圖1?7中所示的便攜式車載床,它設置在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包括氣囊1,氣囊I設置在底板2上,所述氣囊I的上方設置有蓋板5,蓋板5靠近前排座椅的一端與底板2通過軟連接條6鉸接,蓋板5上還固定設置有腳墊板3;腳墊板3采用可折疊式結構,分為前腳墊板3.1和后腳墊板3.2,前腳墊板3.1和后腳墊板3.2通過軟連接條6鉸接。底板2和蓋板5設置有兩組,兩套底板2通過拱形連接板23跨裝固定在主駕座位背后和副駕座位背后的汽車底板上,與之配合的氣囊I也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在主駕座位背后和副駕座位背后的底板2上;
[0031]兩組底板2的前端分別設置有延伸至前排座椅下部的延伸部2.1,其中一側延伸部2.1上設置有車載氣栗9和射流器12,車載氣栗9的出氣端通過主氣管10與射流器12的進氣管相連,射流器12的吸氣管通過第一分支氣管17與氣囊I相連,并通過第二分支氣管20與另一氣囊I連通;第一、第二分支氣管17、20伸入氣囊I的一端尾部設置有氣嘴22,氣嘴22位于氣囊I底部中心位置,氣嘴22呈扁平結構,其外壁分布有若干小孔。
[0032]射流器12的出氣管與第一、第二支路氣管4、15連接,第一、第二支路氣管4、15的末端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風車卷線輪14、16;第一、第二風車卷線輪14、16上分別纏繞有第一、第二氣囊拉繩25、26的一端,第一、第二氣囊拉繩25、26的另一端分成多股分別與兩個氣囊I的上端面邊框前后側相連;
[0033]第一支路氣管4、第一、第二分支氣管17、20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第三電磁閥
13、19、21,第一分支氣管17靠近射流器12吸氣管的管路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8。
[0034]前腳墊板3.1前部邊緣處設置有固定柱24,固定柱24下部的螺桿將前腳墊板3.1與蓋板5鎖緊在一起;固定柱24上固定有第一腳墊拉繩7的一端,第一腳墊拉繩7的另一端固定于后腳墊板3.2背面;后腳墊板3.2的邊部側框處還固定有第二腳墊拉繩8的一端,第二腳墊拉繩8的另一端繞過蓋板5邊緣的定滑輪與底板2相連。
[0035]作為優選方案,主氣管10上設置有車胎充氣組件11,這樣在戶外出現輪胎缺氣的情況時,可使用本設計對輪胎進行應急充氣。
[0036]所設計的便攜式車載床,在充氣使用時,接通車載氣栗9的電源,車載氣栗9開始工作,關閉第一電磁閥13,開啟第二電磁閥19、第三電磁閥21同時對左右兩側的氣囊I進行充氣,氣囊I緩慢充氣的過程中,逐漸將蓋板5頂起,在氣囊I逐漸充盈的過程中,其上端面邊框上的第一氣囊拉繩25、第二氣囊拉繩26在牽引下由第一風車卷線輪14、第二風車卷線輪16自由釋放;與此同時,第二腳墊拉繩8產生拉力,拉起后腳墊板3.2向前腳墊板3.1方向折疊,避免腳墊板3上的污漬污染前排座椅靠背;此時固定柱24隨蓋板5—起轉動,第一腳墊拉繩7慢慢釋放;直至壓力傳感器18檢測到氣路內壓力達到預設值后,車載氣栗9停止工作,關閉第二電磁閥19、第三電磁閥21,完成充氣工作。此時,氣囊I在充盈狀態下,上平面與汽車后排座椅平齊,且氣囊I外輪廓與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相匹配。
[0037]在放氣收納時,接通車載氣栗9的電源,車載氣栗9開始工作,開啟第一電磁閥13、第二電磁閥19、第三電磁閥21,高速氣體通過射流器12經第一支路氣管4、第二支路氣管15排出分別驅動第一風車卷線輪14、第二風車卷線輪16轉動回收第一氣囊拉繩25、第二氣囊拉繩26;此時,利用射流器12的結構原理,連至射流器12吸氣管的第一分支氣管17、第二分支氣管20,將兩側氣囊I中的空氣逐漸吸出,在此過程中,由于第一風車卷線輪14、第二風車卷線輪16同步轉動回收第一氣囊拉繩25、第二氣囊拉繩26,氣囊I的上端面邊框始終被第一氣囊拉繩25、第二氣囊拉繩26牽引,并在空氣抽完后回落至底板2和蓋板5之間的收納空間,而蓋板5在氣囊I逐漸回落的過程中,也緩慢向底板2收回,并在第一腳墊拉繩7、第二腳墊拉繩8的作用下,自動展開腳墊板3,最終,蓋板5與底板2合攏,關閉第一電磁閥13、第二電磁閥
19、第三電磁閥21,完成氣囊I的收納。此時,氣囊I完全放氣,收納在底板2內,蓋板5與底板2合攏,腳墊板也放下,乘客可正常乘坐。
[0038]以上實施例中,底板2與汽車底板之間采用可拆卸式連接方式,這樣,可以便于檢修或者安裝在其他車輛上;可拆卸的連接方式包括尼龍粘貼、金屬暗扣或者卡槽連接等。本便攜式車載床電源可直接連接于汽車蓄電池或使用電源插頭插接在汽車點煙器插座上,同時在電源插頭上還預留有其它車用電器電源接口。
[0039]以上實施例中,本設計也可以采用遙控控制或接受藍牙遠程控制。可將車載充氣栗替換為手動充氣栗,也可以將車載充氣栗改為充吸兩用栗并改變電磁閥控制方式,以達到替代射流器裝置;可以用電動卷線輪替代風車卷線輪仍可達到相同效果。但上述這些方案不能影響本發明專利的權利要求。
[0040]最后,應當指出,以上實施例僅是本發明較有代表性的例子。顯然,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實施例,還可以有許多變形。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做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及修飾,均應認為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主權項】
1.一種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它設置在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包括氣囊(I),所述氣囊(I)設置在底板(2)上,所述氣囊(I)的上方設置有蓋板(5),所述底板(2)安裝在汽車底板上,所述底板(2)上還設置有氣囊充放氣組件,所述氣囊(I)在充盈狀態下,上平面與汽車后排座椅平齊,且所述氣囊(I)外輪廓與汽車前后排座椅間的腳踏空間相匹配。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蓋板(5)—端與底板(2)通過軟連接條(6)鉸接固定;所述蓋板(5)上還固定設置有腳墊板(3);所述底板(2)和蓋板(5)設置有兩組,兩套所述底板(2)通過拱形連接板(23)跨裝固定在主駕座位背后和副駕座位背后的汽車底板上,與之配合的氣囊(I)也設置有兩個,分別設置在主駕座位背后和副駕座位背后的底板(2)上。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2)的前端設置有延伸至前排座椅下部的延伸部(2.1),所述氣囊充放氣組件設置在延伸部(2.1)上,所述氣囊充放氣組件包括車載氣栗(9)和射流器(12),所述車載氣栗(9)的出氣端通過主氣管(10)與射流器(12)的進氣管相連,所述射流器(12)的吸氣管通過第一分支氣管(17)與氣囊(I)相連,并通過第二分支氣管(20)與另一氣囊(I)連通; 所述射流器(12)的出氣管與第一、第二支路氣管(4、15)連接,所述第一、第二支路氣管(4、15)的末端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風車卷線輪(14、16);所述第一、第二風車卷線輪(14、16)上分別纏繞有第一、第二氣囊拉繩(25、26)的一端,所述第一、第二氣囊拉繩(25、26)的另一端分別與兩個所述氣囊(I)的上端面邊框相連; 所述第一支路氣管(4)、第一、第二分支氣管(17、20)上分別設置有第一、第二、第三電磁閥(13、19、21),所述第一分支氣管(17)靠近所述射流器(12)吸氣管的管路上設置有壓力傳感器(18)。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腳墊板(3)采用可折疊式結構,分為前腳墊板(3.1)和后腳墊板(3.2),所述前腳墊板(3.1)和后腳墊板(3.2)通過軟連接條(6)鉸接。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腳墊板(3.1)前部邊緣處設置有固定柱(24),所述固定柱(24)下部的螺桿將前腳墊板(3.1)與蓋板(5)鎖緊在一起;所述固定柱(24)上固定有第一腳墊拉繩(7)的一端,所述第一腳墊拉繩(7)的另一端穿過底板延伸部(2.1)和蓋板(5)上的通孔固定于后腳墊板(3.2)背面;所述后腳墊板(3.2)的邊部側框處還固定有第二腳墊拉繩(8)的一端,所述第二腳墊拉繩(8)的另一端繞過所述蓋板(5)邊緣的定滑輪與所述底板(2)相連。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分支氣管(17、20)伸入所述氣囊(I)的一端尾部設置有氣嘴(22)。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嘴(22)位于氣囊(I)底部中心位置,所述氣嘴(22)呈扁平結構,其外壁分布有若干小孔。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便攜式車載床,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氣管(10)上設置有車胎充氣組件(11)。
【文檔編號】A47C17/80GK105857143SQ201610428552
【公開日】2016年8月17日
【申請日】2016年6月16日
【發明人】徐向紅
【申請人】徐向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