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locking device for vehicle seatrail),更詳細地涉及一種鎖定模式(locking pattern)的結構,所述模式相對于固定導軌(rail)來決定移動導軌的移動節距(pitch)。
【背景技術】
[0002]車輛的座椅結構為能夠通過固定于車體底板(floor)的固定導軌和移動導軌,對其位置向車體的前、后方進行調節,并且所述調節的位置能夠為鎖定裝置所堅固地固定,也能夠在座椅的位置調節時輕易解除,所述移動導軌設置為相對于所述固定導軌能夠向車體的前、后方進行滑動(sliding)。
[0003]通常,如上所述的座椅導軌鎖定裝置構成如圖1所示,在固定導軌500和移動導軌502形成多個孔,并且對多個鎖緊銷(locking pin) 504通過多個彈簧(spring) 506分別進行彈性支撐,從而所述鎖緊銷504同時插入至所述固定導軌500和移動導軌502的孔,與此同時形成鎖定狀態。
[0004]對于所述移動導軌和固定導軌的孔,所述鎖緊銷固定地設置于固定導軌的情況下,在所述固定導軌僅形成與所述鎖緊銷的個數一樣的孔,但是在所述移動導軌應具備有多個孔并且在相對移動狀態下所述鎖緊銷也能夠插入,因此形成于所述移動導軌的孔(以下為鎖定孔)的間距及大小決定相對于所述固定導軌的移動導軌的移動節距。
[0005]換句話說,所述鎖定孔(locking hole)形成得越密集,所述移動導軌相對于所述固定導軌在稍微移動的狀態下也能形成鎖定狀態,最終,使用者能夠對座椅的位置進行更精密地調節。
[0006]因此,所述鎖定孔的節距越密集,鎖定狀態的節距也變得密集,雖然提升了鎖定位置的調節精密度,但是具有以下問題:所述鎖定孔的節距越密集,形成有所述鎖定孔的座椅導軌的強度下降。
[0007]所述鎖定孔根據使得鎖緊銷設置于移動導軌或者固定導軌一側,從而其位置可設置于移動導軌或者固定導軌,并且將所述移動導軌和固定導軌可統稱為座椅導軌,因此,以下表述為所述鎖定孔形成于座椅導軌,由此將概括表述為鎖定孔可選擇性地形成于移動導軌或者固定導軌中的一個上。
[0008]上述的作為發明背景的技術中說明的事項僅僅是為了增進對本發明背景的理解,并不能認定為屬于本技術領域中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已知的現有技術。
【發明內容】
[0009]本發明為了解決如上所述的問題而提出,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所述裝置在不降低座椅導軌的強度的同時,對相對于固定導軌的移動導軌的相對移動位置進行更密集地調節,從而將鎖定狀態的節距能夠形成得較小,由此使用者能夠將座椅位置調節為最佳狀態。
[0010]為了達成如上所述的目的,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
[0011]具備座椅導軌,在所述座椅導軌形成多個鎖定孔,以便對朝彼此長度方向滑動的狀態,通過朝垂直于所述滑動方向的方向所插入的鎖緊銷來固定,
[0012]所述座椅導軌的鎖定孔沿著所述座椅導軌的滑動方向,間隔一定距離而成列配置;
[0013]所述鎖定孔形成為沿著所述座椅導軌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交互地進行變化。
[0014]本發明在不降低座椅導軌的強度的同時,也對相對于固定導軌的移動導軌的相對移動位置進行更密集地調節,從而可將鎖定狀態的節距形成得較小,由此使用者能夠將座椅位置調節為最佳狀態。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根據現有技術的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的結構圖。
[0016]圖2是表示根據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的主要內容的圖。
[0017]圖3是說明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圖。
[0018]圖4是說明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的圖。
[0019]圖5是說明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的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0]參照圖2至圖5,本發明的車輛用座椅導軌的鎖定裝置的實施例的結構包括座椅導軌3,所述座椅導軌3形成有多個鎖定孔,以便對朝彼此長度方向滑動的狀態,可通過朝垂直于所述滑動方向的方向所插入的鎖緊銷I來固定,并且所述座椅導軌3的鎖定孔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間隔一定距離而成列配置,并且所述鎖定孔的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形成為交互地進行變化。
[0021]所述鎖緊銷I沿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設置有多個,并且所述鎖緊銷I以如下狀態相互間隔地進行設置:在相互之間確保相當于規定的銷(Pin)間距離F的整數倍的距離,并且所述鎖定孔交互地形成有短鎖定孔5和長鎖定孔7,所述短鎖定孔5的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相對較短,長鎖定孔7的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相對較長。
[0022]換句話說,間隔一定間距設置有多個鎖緊銷1,從而通過朝圖2的垂直方向滑動的同時,插入至座椅導軌3的鎖定孔,從而形成座椅導軌3的鎖定狀態,將所述鎖定孔區分為長鎖定孔7和短鎖定孔5并且交互地設置,由此使鎖定狀態的節距縮短為所述鎖緊銷I之間的銷間距離F的一半。
[0023]常規現有的鎖定狀態的節距通過鎖緊銷I之間的銷間距離F來決定,與此相比,即使密集兩倍的同時,鎖定孔之間堵住的部分的長度也可以確保為與現有幾乎相同水平,因此意味著能夠維持座椅導軌3的強度,并且極大地提升鎖定狀態的節距密集度,所述鎖定狀態的節距根據按相同大小等同配置的鎖定孔與鎖緊銷I形成。
[0024]在本實施例中,所述短鎖定孔5的開口長度A形成與所述鎖緊銷I的直徑D相同,所述長鎖定孔7的開口長度B形成為將所述鎖緊銷I的直徑D與所述銷間距離F的一半相加的大小,所述開口長度A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所述開口長度B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
[0025]此外,所述短鎖定孔5與長鎖定孔之間的間隔距離P為固定的,定為在所述銷間距離F中將所述鎖緊銷I的直徑D減去的長度。
[0026]作為參考,在此所述短鎖定孔5與長鎖定孔之間的間隔距離是指兩個鎖定孔之間座椅導軌3的堵住的部分的長度,并且所述鎖緊銷I之間的銷間距離F是指兩個銷之間的中心之間的距離。
[0027]將上述整理為計算式,D:鎖緊銷直徑,F:銷間距離,A:短鎖定孔開口長度,B:長鎖定孔開口長度,P:短鎖定孔和長鎖定孔之間的堵住的長度,
[0028]可整理為A = D,B = F/2+D,P = F-D。
[0029]圖3用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示出了四個所述鎖緊銷I全部在所述銷間距離F的一倍位置上間隔設置,四個鎖緊銷I之中至少部分插入至所述鎖定孔并形成鎖定狀態,可按順序從步驟(step) —移動至步驟五,從而對座椅導軌3的鎖定狀態進行變化,并且在步驟六中將再次回到步驟一的狀態,并反復進行相同的模式(pattern)。
[0030]當然,如上所述,所述座椅導軌3包括固定導軌和移動導軌,對于所述固定導軌反復實現以下狀態:將移動導軌滑動按照每節距來移動的同時,從所述步驟一至步驟五來形成鎖定。
[0031]圖4用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二實施例,示出了五個所述鎖緊銷I全部在所述銷間距離F的一倍位置上間隔設置,五個鎖緊銷I之中至少部分插入至所述鎖定孔并形成鎖定狀態,可按順序從步驟一移動至步驟五,從而對座椅導軌3的鎖定狀態進行變化,并且在步驟六種將再次回到步驟一的狀態并反復進行相同的模式。
[0032]圖5用來說明根據本發明的第三實施例,所述鎖緊銷I共具備有三個,在兩個以所述銷間距離F的一倍位置間隔的狀態下,其余一個以所述銷間距離F的兩倍位置間隔。
[0033]在此情況下,也如圖3所示,鎖定狀態從步驟一至步驟五,按順序每一節距地進行移動來形成,至步驟六則變為與所述步驟一相同的狀態,從而形成反復的模式。
[0034]本發明雖然關聯特定的實施例進行了示出并進行了說明,但是在不脫離根據以下的權利要求范圍所提供的本發明的技術思想的限度內,本領域中具有一般知識的人對本發明可進行多種改良及變化是顯而易見的。
【主權項】
1.一種車輛用座椅導軌(3)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 具備座椅導軌(3),在所述座椅導軌(3)形成多個鎖定孔,以便對朝彼此長度方向滑動的狀態,通過朝垂直于所述滑動方向的方向所插入的鎖緊銷(I)來固定, 所述座椅導軌(3)的鎖定孔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間隔一定距離而成列配置; 所述鎖定孔形成為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交互地進行變化。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輛用座椅導軌(3)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緊銷(I)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設置有多個; 所述鎖緊銷(I)以如下狀態相互間隔地進行設置:在相互之間確保相當于規定的銷間距離(F)的整數倍的距離; 所述鎖定孔交互地形成有短鎖定孔(5)和長鎖定孔(7),所述短鎖定孔(5)的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相對較短,所述長鎖定孔(7)的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的開口長度相對較長。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車輛用座椅導軌(3)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鎖定孔(5)的開口長度與所述鎖緊銷(I)的直徑(D)相同,所述開口長度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 所述長鎖定孔(7)的開口長度形成為將所述鎖緊銷(I)的直徑(D)與所述銷間距離(F)的一半相加的大小,所述開口長度沿著所述座椅導軌(3)的滑動方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車輛用座椅導軌(3)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短鎖定孔(5)與長鎖定孔之間的間隔距離為固定的,定為在所述銷間距離(F)中將所述鎖緊銷(I)的直徑(D)減去的長度。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車輛用座椅導軌(3)的鎖定裝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鎖緊銷(I)在兩個以所述銷間距離(F)的一倍位置間隔的狀態下,其余一個以所述銷間距離(F)的兩倍位置間隔,從而共具備有三個。
【專利摘要】本發明在不降低座椅導軌的強度的同時,對相對于固定導軌的移動導軌的相對移動位置進行更密集地調節,從而可將鎖定狀態的節距形成得較小,由此使用者能夠將座椅位置調節為最佳狀態。
【IPC分類】B60N2-06, B60N2-08
【公開號】CN104837671
【申請號】CN201380061819
【發明人】金炫秀, 慎鏞希
【申請人】(株)現代岱摩斯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3年11月27日
【公告號】US20150258916, WO2014084597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