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自卸集裝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可在高位完成自卸功能的集裝箱,屬于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國內生產的自卸汽車其卸貨方式為散裝貨物沿汽車大梁卸下,卸貨高度都是固定的。若需要將貨物卸到較高處或使貨物堆積得較高些,目前的自卸汽車就難以滿足要求。為此需設計一種可在高位完成自卸功能的集裝箱,這種集裝箱與汽車組合后,它能將車廂舉升到一定高度后再傾斜車廂完成高位卸貨。
【發明內容】
[0003]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為了解決現有的自卸汽車卸貨高度都是固定的,不能將貨物卸到較高處或使貨物堆積得較高的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通過將集裝箱與汽車組合的方式完成高位自卸功能,安裝與拆卸便捷、連接可靠、傾斜動力輸出大、舉升機構升程大,車門啟閉機構簡單,可滿足大多數工況要求。
[0004]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包括:車廂,所述車廂底部鉸接有用于舉升車廂的舉升機構,所述鉸接點位于車廂設有車門的一端,所述車廂與舉升機構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車廂繞鉸接點轉動的傾斜機構。
[0005]作為優選,所述舉升機構包括舉升頂板、舉升底板,以及設置在舉升頂板和舉升底板之間的雙剪式鉸接機構,所述舉升頂板與車廂鉸接,所述舉升底板與汽車后架固定連接。
[0006]作為優選,所述雙剪式鉸接機構是由四根連桿鉸接形成,連桿端點形成有兩個上腳、兩個中間鉸接點和兩個下腳,所述兩個上腳中一個與舉升頂板鉸接,另一個與舉升頂板滑動連接,所述兩個下腳中一個與舉升底板鉸接,另一個與舉升底板滑動連接,所述兩個中間鉸接點之間固定有用于驅動舉升機構升降的舉升液壓缸。
[0007]作為優選,所述兩個上腳中靠近車門的一個上腳與舉升頂板滑動連接,所述兩個下腳中靠近車門的一個下腳與舉升底板鉸接。
[0008]作為優選,所述傾斜機構為傾斜液壓缸,所述傾斜液壓缸一端與車廂底部鉸接,另一端與舉升機構頂部鉸接。
[0009]作為優選,所述車廂包括箱體以及用于驅動車門啟閉的車門啟閉機構。
[0010]作為優選,所述車門啟閉機構包括第一連桿、第二連桿、滑塊和滑塊導向軌,所述第一連桿一端與車門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鉸接,所述第二連桿另一端與滑塊鉸接,所述滑塊與固定在舉升機構頂部的滑塊導向軌滑動連接。
[0011]作為優選,所述第一連桿與車門的夾角為90°。
[0012]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將集裝箱與汽車組合,將集裝箱的定位塊以銷孔的方式插入汽車后架,在汽車后架有四個對應的電磁動塊座,剛好與定位塊配合,定好位后,控制電磁動塊的N、S兩極來控制電磁動塊的吸引和排斥,控制電磁動塊吸合就完成了車廂與汽車的鎖緊,接下來由舉升液壓缸提供動力驅動雙剪式機構來完成舉升和下降動作,在到達指定高度后,由傾斜液壓缸驅動完成車廂的傾斜卸貨,通過控制車門的開啟角度來控制卸貨速度,這個動作完成后即實現了高位自卸功能,如長期不需高位自卸,還可以將集裝箱卸下,這種將集裝箱與汽車組合的方式完成高位自卸功能,安裝與拆卸便捷、連接可靠、傾斜動力輸出大、舉升機構升程大,車門啟閉機構簡單,可滿足大多數工況要求。
【附圖說明】
[0013]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
[0014]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的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車廂,2.舉升機構,3.鉸接點,4.車門,5.傾斜液壓缸,21.舉升頂板,22.舉升底板,23.連桿,24.上腳,25.中間鉸接點,26.下腳,27.舉升液壓缸,61.第一連桿,62.第二連桿,63.滑塊,64.滑塊導向軌。
【具體實施方式】
[0015]現在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這些附圖均為簡化的示意圖,僅以示意方式說明本發明的基本結構,因此其僅顯示與本發明有關的構成。
[0016]如圖1所示,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包括:車廂1,車廂I底部鉸接有用于舉升車廂I的舉升機構2,鉸接點3位于車廂I設有車門4的一端,車廂I與舉升機構2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車廂I繞鉸接點3轉動的傾斜機構。
[0017]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舉升機構2包括舉升頂板21、舉升底板22,以及設置在舉升頂板21和舉升底板22之間的雙剪式鉸接機構,舉升頂板21與車廂I鉸接,舉升底板22與汽車后架固定連接。并不限于雙剪式鉸接機構,只要能夠滿足將車廂I舉升的要求即可用于此種高位自卸集裝箱。
[0018]作為優選,雙剪式鉸接機構是由四根連桿23鉸接形成,連桿23端點形成有兩個上腳24、兩個中間鉸接點25和兩個下腳26,兩個上腳24中一個與舉升頂板21鉸接,另一個與舉升頂板21滑動連接,兩個下腳26中一個與舉升底板22鉸接,另一個與舉升底板22滑動連接,兩個中間鉸接點25之間固定有用于驅動舉升機構2升降的舉升液壓缸27。
[0019]作為優選,兩個上腳24中靠近車門4的一個上腳24與舉升頂板21滑動連接,兩個下腳26中靠近車門4的一個下腳26與舉升底板22鉸接。
[0020]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傾斜機構為傾斜液壓缸5,傾斜液壓缸5 —端與車廂I底部鉸接,另一端與舉升機構2頂部鉸接。在本【具體實施方式】中,傾斜液壓缸5 —端與車廂I底部鉸接,另一端與舉升機構2的舉升頂板21鉸接。
[0021]在一種【具體實施方式】中,車廂I包括箱體以及用于驅動車門4啟閉的車門啟閉機構。
[0022]作為優選,車門啟閉機構包括第一連桿61、第二連桿62、滑塊63和滑塊導向軌64,第一連桿61 —端與車門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62鉸接,第二連桿62另一端與滑塊63鉸接,滑塊63與固定在舉升機構2頂部的滑塊導向軌64滑動連接。
[0023]具體地,第一連桿61與車門4的夾角為90°。
[0024]本發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將集裝箱與汽車組合,將集裝箱插入汽車后架,在汽車后架有四個對應的電磁動塊座,剛好與定位塊配合,定好位后,控制電磁動塊的N、S兩極來控制電磁動塊的吸引和排斥;控制電磁動塊吸合就完成了車廂與汽車的鎖緊,接下來由舉升液壓缸27提供動力驅動剪式機構來完成舉升和下降動作,在到達指定高度后,由傾斜液壓缸5驅動完成車廂的傾斜卸貨,通過控制車門的開啟角度來控制卸貨速度;這個動作完成后即實現了高位自卸功能,如長期不需高位自卸,還可以將集裝箱卸下。這種將集裝箱與汽車組合的方式完成高位自卸功能,安裝與拆卸便捷、連接可靠、傾斜動力輸出大、舉升機構升程大,車門啟閉機構簡單,可滿足大多數工況要求。
[0025]以上述依據本發明的理想實施例為啟示,通過上述的說明內容,相關工作人員完全可以在不偏離本項發明技術思想的范圍內,進行多樣的變更以及修改。本項發明的技術性范圍并不局限于說明書上的內容,必須要根據權利要求范圍來確定其技術性范圍。
【主權項】
1.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包括:車廂(I),所述車廂(I)底部鉸接有用于舉升車廂(I)的舉升機構(2),所述鉸接點(3)位于車廂(I)設有車門(4)的一端,所述車廂(I)與舉升機構(2)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車廂(I)繞鉸接點(3)轉動的傾斜機構。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舉升機構(2)包括舉升頂板(21)、舉升底板(22),以及設置在舉升頂板(21)和舉升底板(22)之間的雙剪式鉸接機構,所述舉升頂板(21)與車廂(I)鉸接,所述舉升底板(22)與汽車后架固定連接。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雙剪式鉸接機構是由四根連桿(23)鉸接形成,連桿(23)端點形成有兩個上腳(24)、兩個中間鉸接點(25)和兩個下腳(26),所述兩個上腳(24)中一個與舉升頂板(21)鉸接,另一個與舉升頂板(21)滑動連接,所述兩個下腳(26 )中一個與舉升底板(22 )鉸接,另一個與舉升底板(22 )滑動連接,所述兩個中間鉸接點(25)之間固定有用于驅動舉升機構(2)升降的舉升液壓缸(27)。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兩個上腳(24)中靠近車門(4)的一個上腳(24)與舉升頂板(21)滑動連接,所述兩個下腳(26)中靠近車門(4)的一個下腳(26)與舉升底板(22)鉸接。
5.如權利要求1任一項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傾斜機構為傾斜液壓缸(5 ),所述傾斜液壓缸(5 )—端與車廂(I)底部鉸接,另一端與舉升機構(2 )頂部鉸接。
6.如權利要求1任一項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車廂(I)包括箱體以及用于驅動車門(4)啟閉的車門啟閉機構。
7.如權利要求6任一項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車門啟閉機構包括第一連桿(61)、第二連桿(62)、滑塊(63)和滑塊導向軌(64),所述第一連桿(61) —端與車門(4)固定連接,另一端與第二連桿(62)鉸接,所述第二連桿(62)另一端與滑塊(63)鉸接,所述滑塊(63)與固定在舉升機構(2)頂部的滑塊導向軌(64)滑動連接。
8.如權利要求7任一項所述的高位自卸集裝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連桿(61)與車門(4)的夾角為90°。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機械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包括:車廂,車廂底部鉸接有用于舉升車廂的舉升機構,鉸接點位于車廂設有車門的一端,車廂與舉升機構之間設有用于驅動車廂繞鉸接點轉動的傾斜機構。本發明提供的一種高位自卸集裝箱,由舉升液壓缸提供動力驅動雙剪式機構來完成舉升和下降動作,在到達指定高度后,由傾斜液壓缸驅動完成車廂的傾斜卸貨,通過控制車門的開啟角度來控制卸貨速度,這個動作完成后即實現了高位自卸功能,如長期不需高位自卸,還可以將集裝箱卸下,這種將集裝箱與汽車組合的方式完成高位自卸功能,安裝與拆卸便捷、連接可靠、傾斜動力輸出大、舉升機構升程大,車門啟閉機構簡單,可滿足大多數工況要求。
【IPC分類】B60P1-34
【公開號】CN104827949
【申請號】CN201510179166
【發明人】苑明海, 李成良, 鄧坤, 康明霞
【申請人】河海大學常州校區
【公開日】2015年8月12日
【申請日】2015年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