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的制造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汽車座椅裝置,具體涉及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
目.0
【背景技術】
[0002]隨著當代汽車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對汽車座椅的乘坐舒適性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尚,能否有效的緩解駕駛疲勞成為評價座椅性能的重要指標。在以往的座椅設計中,存在以下三個問題:
[0003](I)設計者沒有充分考慮人體的生理結構和坐姿體態等因素,所設計的座椅坐墊與乘員臀部不能很好的貼合,不能使乘員的重量均勻分布在坐墊上。
[0004](2)座椅坐墊與乘員長時間接觸,坐墊對臀部和大腿的支撐位置和支撐力度不可調,長時間就坐會導致腿部酸疼,腿部及腰胯部供血不足,影響乘員的生理健康。
[0005](3)乘員在長時間乘坐后會調整坐姿,而一般座椅坐墊的支撐為固定位置,無法隨著乘員的坐姿變換而調整坐墊的支撐力。
[0006]目前國內的汽車座椅坐墊設計中,主要是利用彈性填料作為坐墊部分的主要填充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實現座椅對人體的包裹。座椅長時間使用后,彈性材料的磨損使坐墊的剛度變硬,降低了座椅的乘坐舒適性,且座椅對人體的支撐力不可調,對人體的支撐位置不可調。有研宄人員也提出能適應體型和坐姿的可調氣囊座椅墊,座椅墊能在人就坐后根據人體體征實現坐墊對臀部和大腿的全面包裹。但是長時間乘坐后,隨著乘員的坐姿改變,坐墊的支撐力和支撐位置無法實時改變,單個氣囊的充氣量在駕駛過程中無法改變。坐姿改變后,還可能出現坐墊對人體支撐的硬物感,造成乘員的不舒適,反而增加了駕駛疲勞。
[0007]針對以上座椅坐墊的設計問題,需要設計一種考慮駕乘人員不同體征和乘坐過程中的姿勢變換、滿足乘員定制化個性化要求的汽車座椅可調式氣囊坐墊裝置。
【發明內容】
[0008]本發明專利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其能調節座椅坐墊各向支撐力,與駕乘人員的臀部曲線貼合度高、適應不同體征駕乘人員、支撐位置和支撐力可根據乘員的坐姿調整實時變化、可有效降低駕駛乘坐疲勞。
[0009]本發明的目的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0010]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其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上,該裝置包括坐墊氣囊組合、連接管及充氣裝置,坐墊氣囊組合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上,充氣裝置固定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下側,坐墊氣囊組合通過連接管與充氣裝置連接。
[0011]所述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坐墊氣囊組合包括6個獨立的氣囊,所述連接管包括主連接管和6根歧連接管,每一根歧連接管對應連接一個氣囊,所述充氣裝置通過主連接管與各氣囊的歧連接管連接,每根歧連接管上均設有一開閉閥,用于控制對應氣囊的充放氣,充氣裝置上還設有泄氣門。
[0012]所述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坐墊氣囊組合具體包括一號氣囊、二號氣囊、三號氣囊、四號氣囊、五號氣囊及六號氣囊,其中,三號氣囊、二號氣囊、五號氣囊和四號氣囊在汽車座椅坐墊中部沿乘員大腿方向依次平行布置,二號氣囊和三號氣囊為一個氣囊組布置在乘員左腿下側對應左臀大肌位置,四號氣囊和五號氣囊為一個氣囊組布置在乘員右腿下側對應右臀大肌位置;一號氣囊和六號氣囊分別布置在汽車座椅坐墊垂直于乘員大腿方向的前后側位置,氣囊橫置于乘員大腿前沿下側對應股二頭肌和半腱肌位置,氣囊橫置于乘員臀部后側對應尾骨肌位置。
[0013]與現有的氣囊坐墊設計相比,本發明描述的氣囊坐墊裝置具有以下優點:
[0014](I)本發明針對人體的臀部和大腿部的生理構造及長時間駕駛過程中駕乘人員臀部和大腿部的受力分布,提出了一種新型的可調式氣囊坐墊裝置。根據人體臀部和大腿部的生理構造與生物力學特點,將臀部分為左半臀和右半臀進行氣囊坐墊支撐的設計,采用四個相對獨立的氣囊構成臀部的支撐主體,每個氣囊位置對應人體臀部的主要承力肌群。每個半臀采用左右兩側支撐,將臀部的作用力分配到兩側的承力氣囊上,減小坐骨結點的受力,緩解了臀大肌的張緊程度,使每個半臀的受力均勻,延緩了臀部肌群長時間的高強度壓力作用引起的肌肉疲勞,盡可能減小了長途駕駛對駕乘人員臀部肌肉的負荷。
[0015]本發明同時針對人體不同的坐姿和大腿前沿及尾骨處的支撐力較弱的特點,采用兩個獨立的氣囊分別支撐大腿下部和臀部的尾骨處。利用大腿下部的氣囊將乘員的大腿下側托起,避免了大腿部長期處于懸空狀態,減緩了半腱肌和股二頭肌由于長期收縮引起的肌肉疲勞。利用尾骨處的氣囊將臀部的后側邊緣托起,支撐左右臀大肌的后緣,減緩了尾骨肌的張緊程度,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乘員的駕駛疲勞。
[0016](2)六個充氣氣囊可根據駕乘人員個性化需要控制充氣量,更好的實現座椅坐墊對人體臀部和大腿部不同部位的完全包裹,從生物力學的方面考慮,減小了乘員長時間處于坐姿時的各個承力肌群的肌肉力,消除了乘員就坐的肌肉緊張感。乘員在就坐后開啟充氣裝置為各個氣囊充氣,直到每個氣囊與人體外形完全貼合,使乘員的臀部和大腿部處于充分放松的姿態,提升乘員的乘坐愉悅感,并可在充氣完畢后對單個氣囊的充氣量進行微調,以滿足人體局部對支撐力的不同要求。
[0017](3)在駕駛過程中可根據乘員坐姿的自我調整,改變每個氣囊的充氣量,實現支撐力和支撐位置的動態改變,能夠適應不同乘員不同坐姿的變化,使乘員的臀部和大腿部的肌肉在不同坐姿下都能夠得到很好的支撐,緩解了長途駕駛疲勞。
【附圖說明】
[0018]圖1是本發明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的座椅俯視圖。
[0019]圖2是本發明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的側視圖。
[0020]圖3是本發明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的氣囊與連接管的連接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1]參閱圖1至圖3,該氣囊坐墊裝置包括有坐墊氣囊組合、連接管及充氣裝置8,坐墊氣囊組合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9上,充氣裝置8固定在汽車座椅坐墊板9的下側,坐墊氣囊組合通過連接管與充氣裝置8連接。
[0022]參閱圖1,坐墊氣囊組合具體包括一號氣囊1、二號氣囊2、三號氣囊3、四號氣囊4、五號氣囊5及六號氣囊6,其中,三號氣囊3、二號氣囊2、五號氣囊5和四號氣囊4在汽車座椅坐墊中部沿乘員大腿方向依次平行布置,二號氣囊2和三號氣囊3為一個氣囊組布置在乘員左腿下側對應左臀大肌位置,四號氣囊4和五號氣囊5為一個氣囊組布置在乘員右腿下側對應右臀大肌位置;一號氣囊I和六號氣囊6分別布置在汽車座椅坐墊垂直于乘員大腿方向的前后側位置,氣囊6橫置于乘員大腿前沿下側對應股二頭肌和半腱肌位置,氣囊I橫置于乘員臀部后側對應尾骨肌位置。
[0023]參閱圖3,連接管包括主連接管12和6條岐連接管10,每一條岐連接管10對應連接一個氣囊,6個氣囊1-6分別安裝在座椅坐墊板9上,充氣裝置8通過主連接管12與各個氣囊的岐連接管10連接,每條岐連接管10上均安裝有一個開閉閥13,用于控制對應氣囊的充放氣,充氣裝置8上還設有泄氣門,用于給氣囊放氣。
[0024]氣囊充氣時,各個岐連接管10的開閉閥13打開,充氣裝置8通過連接管將氣體輸送到每個氣囊中。當乘員感覺到氣囊的充氣量合適時,關閉開閉閥13,中斷對氣囊的充氣。例如,氣囊6充氣完畢后,關閉氣囊6的開閉閥13,此時充氣裝置不再對氣囊6進行充氣,氣囊6中的氣體體積保持不變。而其他氣囊的開閉閥仍然呈打開狀態,充氣裝置繼續對其他五個氣囊進行充氣。當氣囊4充氣完畢后,關閉氣囊4的開閉閥,完成對氣囊4的充氣過程。
[0025]若要減小單個氣囊的支撐力,可調整氣囊中的氣體量來減小氣囊對人體的支撐力。具體通過以下方式實現:例如,想減小氣囊6的支撐力,可關閉充氣裝置8,打開氣囊6對應的開閉閥13,氣囊6中的氣體通過連接管流入充氣裝置8中的泄氣門,從而排除氣囊6中的多余氣體,而其他氣囊中的氣體量不變。保持氣囊坐墊對人體其他部位的支撐力而減小了氣囊6的支撐力。
【主權項】
1.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其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上,其特征在于,該裝置包括坐墊氣囊組合、連接管及充氣裝置,坐墊氣囊組合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上,充氣裝置固定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下側,坐墊氣囊組合通過連接管與充氣裝置連接。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氣囊組合包括6個獨立的氣囊,所述連接管包括主連接管和6根歧連接管,每一根歧連接管對應連接一個氣囊,所述充氣裝置通過主連接管與各氣囊的歧連接管連接,每根歧連接管上均設有一開閉閥,用于控制對應氣囊的充放氣,充氣裝置上還設有泄氣門。
3.按照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坐墊氣囊組合具體包括一號氣囊、二號氣囊、三號氣囊、四號氣囊、五號氣囊及六號氣囊,其中,三號氣囊、二號氣囊、五號氣囊和四號氣囊在汽車座椅坐墊中部沿乘員大腿方向依次平行布置,二號氣囊和三號氣囊為一個氣囊組布置在乘員左腿下側對應左臀大肌位置,四號氣囊和五號氣囊為一個氣囊組布置在乘員右腿下側對應右臀大肌位置;一號氣囊和六號氣囊分別布置在汽車座椅坐墊垂直于乘員大腿方向的前后側位置,氣囊橫置于乘員大腿前沿下側對應股二頭肌和半腱肌位置,氣囊橫置于乘員臀部后側對應尾骨肌位置。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緩解駕駛疲勞的汽車座椅氣囊坐墊裝置,其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上,包括坐墊氣囊組合、連接管及充氣裝置,坐墊氣囊組合安裝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上,充氣裝置固定在汽車座椅坐墊板下側,坐墊氣囊組合通過連接管與充氣裝置連接;坐墊氣囊組合包括6個獨立的氣囊,連接管包括主連接管和6根歧連接管,每一根歧連接管對應連接一個氣囊,充氣裝置通過主連接管與各氣囊的歧連接管連接,每根歧連接管上均設有一開閉閥,充氣裝置上還設有泄氣門。分發明能調節座椅坐墊各向支撐力,與駕乘人員的臀部曲線貼合度高、適應不同體征駕乘人員、支撐位置和支撐力可根據乘員的坐姿調整實時變化、可有效降低駕駛乘坐疲勞。
【IPC分類】B60N2-62
【公開號】CN104553916
【申請號】CN201510044656
【發明人】高鎮海, 陳飛, 高菲, 胡宏宇, 宋學偉
【申請人】吉林大學
【公開日】2015年4月29日
【申請日】2015年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