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拖拉機減振車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拉機減振車座。
目前,我國還是一個農業大國,在農村所使用的機械的設備還是以拖拉機為主。拖拉機在農村用途很廣,不單單用來進行農作物的播種收割,而且還用來跑運輸。拖拉機行駛在農村的鄉間路面上,由于拖拉機上沒有什么減振設備,司機駕駛拖拉機會飽嘗顛簸之苦,長期駕駛還會得各種職業病。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拖拉機減振車座,該車座大大減少了車身對于人體的顛簸成度,司機可以舒服地駕駛拖拉機。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采取以下設計方案這種拖拉機減振車座,是在車座的靠背框架后面左右對稱平行固接兩個原座角鐵,在所述兩原座角鐵上分別設有上軸承、下軸承,所述原座角鐵上的每組上軸承、下軸承分別滑動配合有槽形軌道,所述兩槽形軌道的上端分別固接同一連接角鐵的兩端,并在所述兩槽形軌道的中部固接一橫向加固角鐵,該加固角鐵的兩端長于所述兩槽形軌道之間的寬度,所述連接角鐵上吊掛數根拉力彈簧,所述數根拉力彈簧的下端分別鉤掛在所述靠背框架的下橫架上的相對應的數個彈簧拉鼻上。這種拖拉機減振車座在安裝時,是將在車座下面的原車座的支撐點拆除,將兩槽形軌道的下端分別用螺絲固定在拖拉機遷引板頂端上,并將加固角鐵的兩端用螺絲固定在擋泥瓦上。通過兩個原座角鐵上的上軸承、下軸承在兩槽形軌道中的滑動配合及數根拉力彈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車座達到減振效果。
在本實用新型中,所述上軸承、下軸承是以固接其內圓的方式分別對稱設在所述兩原座角鐵上的,且所述上軸承、下軸承的外圓環面與所述后背框架面垂直,并且所述上軸承的后部分別與所在的原座角鐵對齊,所述上軸承的前部分裸露出所在的原座角鐵,所述下軸承的下部和前部分別與所在的原座角鐵對齊,所述下軸承的后部分別裸露出所在的原座角鐵。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說明。
圖1為拖拉機減振車座的結構圖圖2為原座角鐵與槽形軌道的結構圖如
圖1、圖2所示,拖拉機車座10上有靠背框架11,靠背框架11上有靠背彈簧9,將兩個原座角鐵1的上端和下端分別焊接在車座10的靠背框架11的上、下橫架上,并且左右對稱平行。在兩個原座角鐵1上分別設有上軸承2,下軸承3。上軸承2的外圓直徑大于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邊面的寬度1毫米,上軸承2的內圓焊接在原座角鐵1上,上軸承2的上部距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上端8厘米,上軸承2的后部與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邊面對齊,而其前部朝向車座10并裸露出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邊面1毫米。下軸承3的外圓直徑大于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邊面的寬度1毫米,下軸承3的下部和前部與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邊面對齊,而其后部朝向車座10的背后并裸露出所在的原座角鐵1的邊面1毫米。兩槽形軌道4左右對稱平行,其上端分別焊接在同一個連接角鐵12的兩端上,兩槽形軌道4的中部焊接在加固角鐵6上。數根拉力彈簧5的頂端用小螺絲固定在連接角鐵12上。安裝時,把兩個焊有上軸承2、下軸承3的原座角鐵1分別放入兩槽形軌道4內。兩槽形軌道4的下端分別用螺絲固定在拖拉機遷引板頂端的螺絲上,加固角鐵6的兩端用螺絲固定在擋泥瓦上,再把數根拉力彈簧5的下端鉤掛在靠背框架11的下橫架上的相對應的數個彈簧拉鼻7上,根據人坐在減振車座上的對車座壓力的大小不同,對拉力彈簧5可作增減的調節。當拖拉機在行駛時,因地面不平拖拉機的機身會產生顛簸,但由于減振車座通過原座角鐵1上的上軸承2、下軸承3在槽形軌道4中的滑動配合,并通過數根拉力彈簧5的拉力緩沖作用,可以大大減少車身對車座及人體的顛簸成度,司機可以舒服地駕駛拖拉機,免受顛簸之苦。
權利要求1.一種拖拉機減振車座,其特征在于在車座的靠背框架后面左右對稱平行固接兩個原座角鐵,在所述兩原座角鐵上分別設有上軸承、下軸承,所述原座角鐵上的每組上軸承、下軸承分別滑動配合有槽形軌道,所述兩槽形軌道的上端分別固接同一連接角鐵的兩端,并在所述兩槽形軌道的中部固接一橫向加固角鐵,該加固角鐵的兩端長于所述兩槽形軌道之間的寬度,所述連接角鐵上吊掛數根拉力彈簧,所述數根拉力彈簧的下端分別鉤掛在所述靠背框架的下橫架上的相對應的數個彈簧拉鼻上。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機減振車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軸承、下軸承是以固接其內圓的方式分別對稱設在所述兩原座角鐵上的,且所述上軸承、下軸承的外圓環面與所述后背框架面垂直,并且所述上軸承的后部分別與所在的原座角鐵對齊,所述上軸承的前部分裸露出所在的原座角鐵,所述下軸承的下部和前部分別與所在的原座角鐵對齊,所述下軸承的后部分別裸露出所在的原座角鐵。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拖拉機減振車座。是在車座的靠背框架后面固接兩個原座角鐵,兩原座角鐵上分別設有上軸承、下軸承,并分別滑動配合有槽形軌道,兩槽形軌道固接連接角鐵、加固角鐵、并在連接角鐵與靠背框架的下橫架之間設有數根拉力彈簧。通過原座角鐵上的上軸承、下軸承在槽形軌道中的滑動配合及數根拉力彈簧的共同作用下,可以使車座達到減振效果。
文檔編號B60N2/50GK2362741SQ9920507
公開日2000年2月9日 申請日期1999年3月8日 優先權日1999年3月8日
發明者郭占剛 申請人:郭占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