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負載式氣壓減震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減震裝置,確切地說是負載式氣壓減震器。
汽車在路況非常惡劣路面上運行,其鋼板彈簧斷裂故障占汽車故障總數的40%以上,嚴重影響了出車率,同時也加大了維修人員的工作量。造成這一故障多發性的原因是由于板簧承受不了實際運行中的過度沖擊,板簧產生疲勞裂紋,繼而折斷。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可減輕板簧受壓形變,并對整車起緩沖作用的負載式氣壓減震器。
實現上述目的的技術解決方案是這樣的。負載式氣壓減震器,由底座、內套、外套及單向閥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中部設有圓柱筒;外套為圓柱管形,其側壁上設有一閥孔,外套插設在底座中部的圓柱筒內;內套為圓柱筒形,其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其開口端插設在外套內;單向閥的一端設在外套的閥孔內,另一端與進氣管連接;所述的負載式氣壓減震器通過底座的螺栓固定在汽車板簧上;內套的封閉端與大梁接觸。
本實用新型具有下述幾方面的優點一、該減震器始終承擔載荷,最低承載能力約為1噸,整車卸載可達4噸,最大行程處整車卸載可達14噸,顯著減輕了板簧受壓程度。
二、該減震器的氣體來源于礦車貯氣筒,不需加設供氣裝置,且氣體的壓力為常壓0735MPa,性能穩定。
三、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體積小,制造成本低,拆卸維修與安裝均極為方便。
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實用新型使用裝配圖。
以下結合附圖及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作時一步的描述。
由圖1、圖2可見,該減震器由底座1、外套2、內套3及單向閥組成。底座1的中部為圓柱筒,外套2為圓柱管形,其側壁上開有一閥孔,外套2插裝在底座1中部的圓柱筒內。內套3為圓柱筒形,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其開口端插裝在外套1內。單向閥4裝在外套2的閥孔內,進氣管5與單向閥4連接。內套3的封閉端上裝有膠墊6。該減震器的底座1通過螺栓固定在板簧7上,內套3上端的膠墊6與大梁8接觸。
使用時,高壓氣體由貯氣筒經進氣管5、單向閥4進入外套2和內套3中,使內套3上升,頂住大梁8。運行過程中,由于路面原因,大梁8上升,內套隨之上升,一直緊貼大梁,達到最大行程處。由于內套3上升,其內壓力下降,外部高壓氣體便通過單向閥4進入,使內套3中氣壓保持0735MPa,在上升過程中,承載力一直為092噸。
重載或沖擊下,大梁下降,減震器壓縮。
整車可裝四只氣壓減震器。
權利要求1.負載式氣壓減震器,由底座、內套、外套及單向閥組成,其特征在于底座的中部設有圓柱筒,外套為圓柱管形,其側壁上設有一閥孔,外套插設在底座中部的圓柱筒內;內套為圓柱筒形,其一端開口,另一端封閉,其開口端插設在外套內;單向閥的一端設在外套的閥孔內,另一端與進氣管連接;所述的負載式氣壓減震器通過底座的螺栓固定在汽車板簧上;內套的封閉端與大梁接觸。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減震器,確切地說是負載式氣壓減震器。該減震器解決了現有汽車在路況條件非常惡劣的道路上運行時,鋼板彈簧斷裂故障多的問題。該減震器由底座、外套、內套及單向閥組成,內套插裝在外套內,外套插裝在底座上。該減震器的底座通過螺栓固定在汽車板簧上,內套的上端與大梁接觸。本實用新型結構簡單,設計合理,體積小,制造成本低,拆卸維修與安裝方便。
文檔編號B60G13/00GK2261353SQ96210729
公開日1997年9月3日 申請日期1996年5月4日 優先權日1996年5月4日
發明者陳賢武 申請人:陳賢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