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椅座墊及裝有這種座墊的椅座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椅座墊及這種座墊的應用。
本發明還涉及裝在座椅上的座墊,即裝有上述座墊的座椅。
在一個實施例中,本發明涉及的椅座墊可放在靠背椅座上,以改善就座者座位舒適狀況,特別是可令就座者調整本人在椅中位置。
本發明椅座墊擬用于身體健康的人,可能背痛的除外,使用這種座墊可防止產生背痛,減少甚至消除背部有病或背部易得病的人背痛。
早期有關椅座外形和結構的技術出現在US-A5,352,023,US-A4,726,624和WO-A94/10878中,所有這些都涉及輪椅,更具體地說,涉及輪椅座,設計作各種用途使用,本發明預定主要用于防止坐在輪椅上的人,如在突然停止時,向前滑動或從椅座滑出。
輪椅座后部凹下,因而能承受就座者背部。椅座后凹下部與前凸起部過渡段構成一阻擋層,其功能是防止就座者向前滑動。束縛在輪椅里的就座者往往沒有感受或糾正臀部在輪椅位置不適的能力。起動整個輪椅座相對于輪椅靠背縱向移動,可使座位相對于就座者背部與其屈膝之間的水平距離達到“正確”的長度。為了能使阻擋層這樣定位,即就座者背部/臀部近乎穩定,限定在阻擋層與輪椅靠背之間,建議采用窄帶形座墊,橫過椅座支承,起到抬高座前部的作用。
這種座墊可裝上或取下,把沿椅座阻擋層移向有效位置。
采用已知技術時,應注意到大約75%就座者身體重量轉移到椅座大致25cm2的面積(相當于腿部就座面積)。為了使該載荷分布在較寬面積上,建議將上述窄阻擋層墊抬高一定程度,向上伸到座前部形成的水平面上,從而形成旋轉隆起部,使就座者大腿和腿部重量產生圍繞該隆起部的旋轉力矩,導致減輕就座者背部表面壓力。上述技術還建議采用充液座墊,放在輪椅座上,以減輕就座者或病人另外的局部外來高載荷壓力。
顯然,本發明的一個目的是推出一種最令人注目的座墊,可置于靠背椅座縱向可調位置,旨在使其他身體基本健康的人所采取的就座位置,在使用時可卸去人的背部載荷,減輕人就座時,可能另外出現背痛或防止在就座位置產生背痛。
本發明另一個目的是展示椅座墊的用途,另外還推出一種裝有上述類型椅座墊的座椅,就座者可毫不費力地使其進出座椅的使用位置。
本發明在獨立權利要求中加以規定。
本發明的其他實施例,在從屬權利要求中規定,現描述如下。
本發明主要包括一基本剛性椅座墊,其寬度幾乎與傳統的椅座寬度一致。例如座墊的有效厚度約為35mm。座墊長度要比椅座延長部長度短得多,以便座墊可移到椅座各種縱向位置,不讓座墊前緣在正常出現的使用位置時,伸出椅座前緣。所以,本發明的座墊長度在其中一個實際實施例中,大約為28cm。座墊本身由一普通矩形扁平板塊組成,其厚度約為40mm,上述板塊上邊有兩個淺盆形凹槽或凹入部,用來承受就座者相應大腿后部。板塊上前緣最好逐漸向板塊一半厚度傾斜下去,形成大約45°角,板塊后緣也最好有輕微傾斜,使板塊底面與向上朝前的傾斜斜面夾角最好約為30°。座墊后緣形狀稍微凹入,其凹形后緣大致沿弧形部延伸,相對于座墊兩后角相交圓弧弦高度或間距,在座墊寬度大約400-450mm時,保持10-25mm左右最為有利。
令人驚奇地發現,本發明座墊前緣一般與椅座前緣平行,該座墊可在椅座上移動,所移位置使就座者坐在座墊上更加舒適,而且也感到腰部放松和/或隨著就座者背部接觸椅靠背,而使腰部得到舒適的彎曲。
而且,通常座墊后緣接近位于垂直面,貫穿就座者髖關節,因而,就座者背部/臀部勢必卸去載荷。一般最好靠在座墊凹形后緣里面。椅靠背支承就座者腰部,靠背與就座者背部產生的摩擦相互作用來支承就座者軀干。由于通過就座者軀干重心的垂直面延伸,靠近座墊后緣,故就座者重量圍繞座墊后緣將產生微小轉動力矩。因此,就座者能保持其臀部/背部高出椅座,或至少借助于就座者自己的肌力輕而易舉地支持減輕的載荷,從而使就座者的重量能夠很好地遍布就座者大腿背面,到達座墊上邊。這樣,導致卸去就座者腰部上的載荷,也能使就座者迅速彎曲正中面腰部,以此減輕坐在本發明座墊上的人背痛或減少造成背痛的危險。
所以,本發明座墊主要供那些肌肉無損傷的人使用,使就座者在把本發明座墊調到座墊前/后方向最佳位置后,能達到舒適的座墊和座椅就座位置。
由于本發明座墊沒有后側邊部分,來橫向支承就座者臀部,故本發明座墊同就座者難于在座椅前/后方向改變其腰部彎成弓形或防止這種變化沒有關系。
如前所述,重要的是座墊后緣基本置于,貫穿就座者髖關節的垂直面,使就座者很舒適地接觸椅靠背。這樣,就座者的重量幾乎完全或相當大的程度上被椅靠背和座墊,即座墊前部所承受,而就座者的重量基本完全沒有或在很小程度上只是被座墊后部所承受。在傳統的座式家具中,重要的是就座者全部重量傳遞到椅座后部,人的腰部承受相當大的壓力。當人們這樣使用本發明座墊,即人的背部無載荷作用在椅座后部時,則人相關腰部不承受常常合乎需要的拉力。因此,就座者可通過調整座墊上表面(座墊前部)與座墊后部之間水平差來調整座墊位置,使腰部在一定限度內取得所需的壓力或拉力。
當產生水平變化時,重要的是座墊前后部之間邊界線或分界線位于垂直面區域內,貫穿就座者髖關節,使就座者很好接觸靠背。
現參照其中列舉的實施例以及附圖對本發明加以詳述。
圖1為裝有本發明椅座墊的座椅側面示意圖;圖2表示本發明椅座墊上視圖;圖3為圖2III-III線剖面圖;圖4表示座椅的椅座上固定裝有座墊,能夠縱向移動;圖5為本發明座椅部分水平剖面圖;圖6為椅座在就座位置的中央垂直縱向剖面圖;圖7為圖5VII-VII線剖面示意圖。
顯然,在圖2和圖3中本發明椅座墊11主要構造可以認為包括一普通矩形和基本剛性板塊,即人就座重量承壓板。座墊11可用合適的Frigolite或其他某些相當硬的泡沫塑料制作。
從圖2和圖3中更加明顯,座墊11有一普通平直下表面和一普通平直上表面,兩者相互平行,座墊總厚度t1為40mm。在水平位置座墊有一普通平直傾斜前緣3,鄰接座墊上表面。座墊11兩側邊5,6一般彼此相互平行,成直角延伸到座墊前緣。
座墊11后緣沿圓弧C延伸。圓弧C弦K使上述圓弧C與側邊5,6相交。圓弧與弦間距P均為25mm。后緣有一斜面或倒角4。前斜面3與底面形成角α1,約為45°。后斜面4形成角α2,約為30°,其中斜面4至少在其縱向中心區必需向下伸到底面。在實際實施例中,斜面4長度在座墊11縱向中心區約為70mm,其中朝座墊11側邊5,6方向斜面長度連續縮減,這時斜面長度約為30mm,上述表面從座墊11上表面開始,向下伸展到相當于座墊大約一半厚度的部位。
在座墊11上邊設有兩個普通盆形,而且一般相互平行的凹槽或凹入部2,其深度沿整個長度到座墊11上表面約為5mm。因此,凹槽或凹入部2在前后斜面3,4敞開。
座墊11就座有效高度t2,從底面起約為35mm;t2的范圍為25-45mm,t1的范圍則為20-50mm。座墊11不一定需有凹槽2,如果設有凹槽,則最好要有5-15mm深度,最好是5mm。
在一個最好實施例中,座墊11長度L1約為280mm,寬度B大約400mm。
圖1表示有椅座21和靠背22的座椅20。座墊11放在椅座21上,座墊前緣一般與椅座21前緣平行。座墊11可沿椅座21縱向移到這一接近位置,即后斜面4大約位于就座者髖關節7下面,腰部接觸靠背22,就座位置舒適。可以看出,就座者大腿8靠在座墊上,而大腿下面81則放在座墊凹槽2內,不言而喻,靠背22與就座者背部10產生的摩擦有助于支承就座者軀干。這意味著,就座者的臀部和背部9能夠陷進上述座墊后面,椅座21上面,座墊11上表面底下形成的凹陷區。這時,在正中面就座者背部彎曲和傾斜能夠很容易地調整到最佳姿態,這是因為就座者背部9與椅座21之間的表面壓力已減輕,而且就座者背部9形狀對就座者臀部與大腿之間以及就座者臀部與腰部及腰部彎曲部分之間最佳角度調整影響有限。
由于髖關節7位于座墊斜后緣4以上范圍,故與接觸就座者斜面4面積相對應、圍繞軸心產生的旋轉力矩很小,因此就座者能保證對其背部9和大腿背面81的壓力達到均衡,無需在很大程度上使肌肉緊張,從而使后斜面4表面壓力也受到限制。
盡管座墊11有必要的剛性,即不被就座者重量所壓縮,但仍認為,實際座墊11依然有微小變形,以便在某種程度上符合椅座21外形,其長度通常約為45cm。
在圖4實施例中,本發明座墊11基本與椅座21固定連接或與其成為整體,上述椅座相對于椅靠背22可縱向移動,采取傳統方式,例如引導與椅底架23相固定導向裝置上的椅座可使椅座縱向移動,其中傳統式閉鎖裝置26可將椅座鎖定或松開,使椅座在導向裝置中鎖定或移動。
一般說來,座椅可有各種類型,例如工作椅,象辦公椅,在可調性方面具有靈活通用的程度。
圖5和圖7表示本發明座椅具有靠背22和椅座40,它包括座前部11和座后部12,后者連接靠背22。在第一使用位置,可設想構件11和12共同形成一連續座位表面,如通用于座椅,扶手椅,汽車座椅等。為簡化起見,座前部11和座后部12所示上自由面處于共同水平面。但是,不言而喻,椅座40朝外表面可按照傳統技術設計外形,以使該項技術確保舒適。因此,座件前緣有一凸起部,支承就座者大腿背面。該凸起部可在椅座表面水平移動,通常向下朝椅座后部傾斜。按照慣例,椅座還在兩長側設有突起部,以防止或限制橫向滑動。此外,座前部11可在側面凸起部之間加寬。
當座后部12相對于座前部升降時,一般是垂直平行位移引起椅座運動。
可以看出,盡管借助于合適的椅座下降裝置可選擇保證最佳效果的高度差,但對許多就座者來說,能把座后部降低大約35mm距離是合適的。
從圖6中可以看出,座前部11后緣4為斜面,斜面4向下朝后部傾斜。座后部12有一前斜面14,一般與表面4互補,以便在構件11,12之間只留有很小或細微間隙。
舉例說明,座后部12用支承板35支撐,引導該板相對于底架36,朝平行于斜面4的斜角α2方向37作平行運動,以便使構件11,12之間接合部15在座后部12平行運動時必需仍保持閉合狀態,圖4中,線30形成的平面與座前部11上表面31平行,圖中所示是在水平面,其中座后部12上表面和支板35可假定處于水平面。
支撐構件11,12用底板36,它相對于底架37,沿座椅縱向同樣可移動。這樣能夠做到改變靠背22與座前部11后緣區4位置間距39。距離39可以調整,以便使就座者髖關節40一般在就座者背部接觸靠背22時,通過接合部15處于垂直面。
支撐座后部12承重板35用底板36,通過導向裝置51,該裝置可用支板移動裝置52沿方向37使支板35作平行運動,在具體示例中,支板移動裝置為液壓缸,用泵驅動,圖未示出。彈簧裝置可裝在液壓缸52與承重板36之間,以便吸收振動載荷。此外,通用減震器接在支板35與承重板36之間,以抑制通常產生的垂直或沿方向37作用力。
借助于通用裝置,靠背22可傾斜成所需角度,而整個椅座21可垂直和水平運動,也能任意傾斜,使椅座前后緣能夠升降。
這時,座后部12可用裝置52下降,以便移動有效上表面向下與有效水平面12′平行,該水平面在上述構件12原水平面以下約35mm處,而座件11,12上表面彼此更加直接連接。
圖2和圖6表示座前部11有一普通平直上表面31,該表面不是與座后部12上表面32在同一水平,就是在座后部12降到下限位置時處于距表面12′大約40mm水平面的地方。從水平投影看到,座件11有一普通平直前緣,其斜面3連接上表面31。座件11兩個側邊5,6彼此必需平行,一般成直角伸到前緣。
座件11后緣伸進圓弧C,其中心位于構件11縱向中心平面。圓弧C弦K使圓弧C與側邊5,6相交。在一個最好實施例中,圓弧與弦之間距P約為25mm。座件11后緣部有一斜面4。前斜面3與上表面31形成角α1,該角可達約45°。后斜面4形成角α2,相對于表面31約30°,其中斜面4至少伸進長度中心區,大致向下到達與座件12上表面32底部最末端位置12′同位水平。在一個實際實施例中,表面31平面上斜面4長度在座件11長度中心區大約70mm,其中斜面4長度朝側邊5,6方向連續縮小,而平面31上斜面4長度約為30mm。在這種情況下,斜面4后緣位于座件11長度中心區表面31下面大約40mm處,距離邊緣5,6平面31下方大約20mm的地方。
在座件11上邊,設有兩個普通盆形淺槽或凹入部2,沿座椅縱向延伸,其深度沿座件11全長到上表面31約5mm,因此,凹槽2在前后斜面3,4敞開,其作用是承放就座者大腿背面。
座件12可在所示水平面32與12′之間垂直運動,其中垂直運動路徑通常約為35mm。但是,不言而喻,裝置52能將運動路徑微調。由于就座者髖關節垂直位于連接處或接合部15之上,故就座者背部隨著座件12下降而下降,以致減輕就座者背部與座件12之間表面壓力。在這方面,可以設想,就座者背部垂直壓力將會降低,以致使就座者背部減壓。因為就座者背部接觸靠背22,就座者骨盆位于倒棱面4上,其大腿則與座件11上表面接觸,所以就座者享有非常舒適的座位。
在本發明一個最佳實施例中,座件11長度L1約為280mm,其寬度B大約400mm。如果座椅設有凸起側支撐,例如象汽車座椅,則寬度B較小,相當于上述凸起支撐自由間隔。靠背22前邊與座件11前緣間距通常約為45mm,但可相對于底架37和靠背22,移動支板36進行調整。
座件12可向上垂直移動約50mm,其中當按照本發明下降時,上述座件將位于座件11上部31平面以下25-45mm水平面上。座件12通常沿大致垂直方向平行移動。
座件11弧形后緣間距P一般在10-45mm左右,最好達到大約25mm。前座11總長L1為24-30cm左右,最好約為28cm。
權利要求
1.靠背椅用椅座墊,其特點在于座墊長度(L1)最大40cm,其中座墊后緣(4)基本上置于就座者髖關節(48)正下方的位置,就座者小腿不接觸上述座墊前緣(3);還有座墊(11)的上大腿支承面可設在座墊與靠背之間的椅座表面(12)上方至少15mm高度(t2)處。
2.按照權利要求1的座墊,其特點在于座墊后緣凹入,基本圍繞圓弧(C)延伸,相對于支板側邊(5,6)與圓弧(C)相交的圓弧弦(K)間距(P)在10-45mm左右,最好約為25mm。
3.按照權利要求1或2的座墊,其特點在于座墊總長(L1)在24-30cm范圍中,最好約為28cm。
4.按照權利要求1-3中任一項的座墊,其特點在于后緣為斜面,朝前向上傾斜,與底面形成角度(α2)約30°,其中斜面(4)最好沿座墊縱向在中心平面區加寬到大約70mm。
5.按照權利要求1-4中任一的座墊,其特點在于座墊(11)一體地或固定裝在椅座(21)前部上側,還能相對于椅靠背(22)前后移到一選定位置。
6.按照權利要求1-5中任一的座椅墊就座者背部減壓用的座墊用途,其中座墊后緣基本設在上述就座者髖關節的正下方。
7.設有椅座(11)和靠背(22)的座椅,其特點在于椅座有前部(11)和后部(12);再有前部和后部在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可彼此之間垂直移動,在第一位置,上述構件(11,12)表面(31,32)一般位于共同平面,兩者支承就座者重量相應基本部分,在第二位置(12′),前部(11)表面(31)所處水平面明顯高于后部表面(32)水平面(12′),而且前部(11)支承就座者重量較大部分。
8.按照權利要求7的座椅,其特點在于座前部(11)與后部(12)之間界線,如水平面所看到的那樣,大致與座椅縱向垂直;上述界線近似位于經過就座者臀部(40)位置的垂直面上。
9.按照權利要求7或8的座椅,其特點在于有選擇地調整上述構件(11,12)相互垂直運動位置所用的裝置(52)。
10.按照權利要求7-9中任一的座椅,其特點在于椅座(11)可縱向移動,相對于靠背(22)沿座椅縱向調整座件(11,12)之間的分界位置(15)。
全文摘要
椅座墊,以及裝有這種座墊的座椅。座墊用于放置在椅座前部,座墊在受到載荷時不需壓縮,其長度小于椅座有效長度,使座墊后緣能夠移到就座者髖關節正下方的位置,座墊前緣還應位于椅座前緣內部。在座墊一般平直底面與支承就座者大腿的座墊上邊構件之間,座墊有效厚度為25—45mm。座椅包括椅座和靠背,椅座設有座墊,如前部和后部,在第一與第二位置之間,可彼此垂直移動,在第一位置,構件位于共同平面,支承就座者重量主要部分,在第二位置,前部所處水平面要比后部高,支承就座者重量較大部分。
文檔編號B60N2/16GK1197381SQ9619715
公開日1998年10月28日 申請日期1996年9月20日 優先權日1995年9月21日
發明者托米·林內, 于爾約·林內 申請人:托米·林內, 于爾約·林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