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
由車輪輪盤及支持輪胎用的輪輞所構成的組合體成為汽車用車輪為眾所熟知,然而其輪盤是名副其實地整個呈扁平的圓盤碟狀,因此,其所能表現的通氣用造形花紋缺乏立體感和穩重感。
詳言之,以往的輪盤整體為所謂單體結構,而只不過是將其板狀支持材料設計成較大的厚度,或利用支持材料的彎曲或從板面膨出的肋條來達到所需強度并形成其通氣花紋的造形,因此其造形美方面過于單調,可與車體融和的興趣變化度也很有限。
這種問題即使在整個車輪輪盤加設輪帽,或在其中央處添加局部性的中央帽蓋,也無法獲得根本性的改善。而且,這種帽蓋類就算具有優異的造形美,畢竟亦不過是附屬品,對于輪盤本身的強度提高或支持輪胎的輪輞的加強,并無任何作用。
鑒于上述問題,本發明人為了獲得不僅富于花紋造形上的立體感或穩重感而且可提高強度的輪盤,提供了日本特開昭58-185302號所揭示的輪盤,其后雖經一再檢討,結果獲知此舉雖能勉強達到所期望的目的,但其仍屬一體的輪盤,與單體結構無異,因此仍非將前壁和后壁一體鑄造不可,而無法由輕合金通過鍛造或其他塑性加工制造得到。
再者,如欲讓互換性車輪的制造者,銷售者或使用者等得以將輪盤的前壁和后壁的造形花紋重新組合變換使用,則完全不可能。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制造裝拆方便,有利于提高強度且易于變換通氣花紋造形的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
本實用新型的第一種解決方案是在具有通過第一螺栓、螺帽而安裝于輪軸轂部的接頭環及通過第二螺栓將其中心部安裝于接頭環的車輪主盤,且該主盤的周緣部及支持輪胎的車輞是以第三螺栓、螺帽組合在一起,且在輪盤的中心部與周緣部的中間區域設有一定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的汽車用車輪的輪盤中,采用如下構造特征,即備有與主盤分開形成的副盤,并在此副盤的中間區域設與主盤的造形花紋部不同花紋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該副盤疊合于主盤的表面,并且不僅通過該第二螺栓使副盤的中心部可裝卸地與主盤的中心部鎖結在一起,亦通過該第三螺栓、螺帽使副盤的周緣部可裝卸地與主盤的周緣部鎖結在一起;且由相對的兩盤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構成一個以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
本實用新型的同一構思的第二種解決方案是在具有通過第一螺栓、螺帽將其中心部安裝于輪軸的轂部的主盤,并以第三螺栓、螺帽將主盤的周緣部和支持輪胎的輪輞組合在一起,且在主盤的中心部與周緣部的中間區域設有一定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的汽車用車輪的輪盤中,采用如下的雙輪盤構造,亦即備有與主盤分開形成的副盤,并在此副盤的中間區域設有與主盤的造形花紋部不同花紋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該副盤疊合于主盤的表面,并且不僅通過該第一螺栓、螺帽使副盤的中心部可裝卸地與主盤的中心部鎖結在一起,亦通過該第三螺栓、螺帽使副盤的周緣部可裝卸地與主盤的周緣部鎖結在一起;且由相對的兩盤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構成一個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
依照上述構造,副盤無論借助其中心部的第二或第一螺栓、螺帽,或借助其周緣部的第三螺栓、螺帽,都能可裝卸地疊合鎖結于車輪主盤的表面,當形成組合狀態時,由相對兩盤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構成為一個以該旋轉軸線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其結果,不但顯著提高了輪盤的強度,亦可對通氣用的造形花紋部賦予穩重感和立體感,尤其在高級汽車車體安裝使用時,可獲得最適合的車輪。
而且,由于兩盤中間區域的通氣用的造形花紋互不相同,所以可以借助選用適當花紋的副盤,或更換副盤,容易獲得與車體調和且符合各種喜好趣味的各種造形美的車輪。
下文將參照附圖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本實用新型的具體構造。其中,
圖1是表示本實用新型汽車用車輪的第一實施例的正面圖。
圖2為其側視截面圖。
圖3為表示車輪主輪盤和副盤的共同鎖結狀態的側視截面圖。
圖4為表示與圖3對應的本實用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側視截面圖。
圖5為表示部分變形例的放大截面圖。
圖6為表示與
圖1對應的本實用新型第三實施例的正面圖。
圖7為表示其共同鎖結狀態的側視截面圖。
圖8為表示圖7的副盤的安裝構造的其他實施例的側視截面圖。
圖1-3是顯示汽車用車輪的第一實施例。(D1)、(D2)為成對的主盤和副盤,兩者的直徑大致相同。將副盤(D2)疊合在主盤(D1)的表面上,這樣可將兩者組合成一體,由此不僅形成所謂雙盤結構的車輪輪盤(D),亦能將支持輪胎的輪輞(R)穩定牢固地支持住。
主盤(D1)最好由鋁合金等輕合金一體鑄造形成,其周緣部不僅被用來作為接合環(11),還一體具有自接合環(11)往后方伸出成彎曲狀的后輪輞(R1)。接合環(11)還設有用來與副盤(D2)連結的多個螺孔(12)。(13)為位于主盤(D1)的中心部且較厚的安裝基座,它由接頭環(A)安裝固定于輪軸的轂部(14),以便與轂部(14)一體旋轉。
詳言之,將接頭環(A)所設的第一螺栓插通孔(15)套嵌于輪軸的轂部(14)所植設的第一螺栓(16),然后將螺帽(17)螺合于該第一螺栓(16)予以鎖緊,這樣將接頭環(A)預先安裝在輪軸的轂部(14)上。接下來,將主盤(D1)的安裝基座(13)緊密嵌合于接頭環(A)上,再將第二螺栓(18)從安裝基座(13)插入并螺合于接頭環(A),由此將主盤(D1)固定安裝于接頭環(A)。
(19)為設在接頭環(A)上的第二螺栓用螺孔,當然,此螺孔(19)在接頭環(A)上所設的周向位置與前述的第一螺栓插通孔(15)的周向位置互不相同。(20)為設在主盤(D1)的安裝基座(13)上的第二螺栓用插通孔,這些插通孔(20)的位置與接頭環(A)上的第二螺栓用插通孔(19)的位置相對應。
在
圖1-3所示的第一實施例中,上述的第二螺栓(18)是以其頭部(18a)朝車輪旋轉線(X-X)的方向傾斜的姿勢,從主盤(D1)側的插通孔(20)朝向接頭環(A)側的螺孔(19)貫通,這樣可使主盤(D1)的安裝基座(13)小型化,相對地可擴大安裝基座(13)與接合環(11)的中間區域的面積。
(S1)為設置在該中間區域的通氣用的造形花紋部,其在圖中具體化的圖案為由肋條(21)群集交叉而成的所謂網路型,但此種造形并非用以限定本實用新型,諸如所謂碟型或輪輻型等其他各種造形都可以采用。(α)是表示第二螺栓(18)與車輪旋轉軸線(X-X)以非直角式相交的傾斜角度。
但是,由代表第二實施例的圖4(此圖與圖3相對應)可明了,將第二螺栓(18)設成與由車輪轂部(14)突出的第一螺栓(16)同樣,與車輪旋轉軸線(X-X)完全平行的水平狀態也可。無論如何,在主盤(D1)中,施加有一定造形花紋(S1)的中間區域是配置在與車輪旋轉軸線(X-X)成直角或以少許銳角(β)交叉的平面。
副盤(D2)最好由輕合金經鍛造或其他塑性加工制成,其中心部用來作為與主盤(D1)的安裝基座(13)對應的裝飾基座(22),也與該安裝基座(13)共用第二螺栓(18),利用此第二螺栓(18)可裝卸地鎖緊固定于安裝基座(13)上。(23)為設在裝飾基座(22)上的第二螺栓插通孔,(24)為配設在副盤(D2)周緣部的蓋環,此蓋環(24)與主盤(D1)的接合環(11)相對應,并且設有與上述螺孔(12)相一致的第三螺栓用插通孔(25)。
副盤(D2)在其中心部的裝飾基座(22)與周緣部的蓋環(24)之間的中間區域,施加有與上述主盤(D1)的造形花紋(S1)不相同的通氣用造形花紋(S2)。換言之,在主盤(D1)與副盤(D2)兩者中的由肋條群形成的整體網路形圖案互不相同。
再者,副盤(D2)的中間區域整體配置在以非直角的銳角(γ)與車輪旋轉軸線(X-X)相交的平面上,并以此狀態與主盤(D1)的中間區域相對,因此,由該相對兩盤(D1)、(D2)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包圍的空間構成為一個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此截面三角形的各頂點以符號(a)、(b)、(c)表示,由此三角形可推測,副盤(D2)側之銳角(γ)以小于主盤(D1)側的銳角(β)為佳。
由上述可知,本實用新型借助上述立體構架,不僅可提高整個車輪輪盤的強度,亦可經由兩盤(D1)、(D2)的中間區域的造形花紋(S1)、(S2)組合變化,有效地發揮造形上的穩重感或立體感,進而獲得與車體調和的富的趣味的造形美。
再者,(R2)為與上述后輪輞(R1)相輔以形成整個支持輪胎的輪輞(R)的前輪輞,依
圖1-4的第1及第2實施例而言,該前輪輞(R2)自成獨立個體,被挾持于主盤(D1)的接合環(11)和副盤(D2)的蓋環之間的狀態,通過插通該三者的第三螺栓(26)及螺帽(27)而牢固地鎖結成一體。(28)為從前輪輞(R2)向內突出的安裝環,(29)為穿設在安裝環(28)的第三螺栓插通孔,(30)為插設于后輪輞(R1)與前輪輞(R2)的接合面的封環。
如上所述,若將前輪輞(R2)做成與后輪輞(R1)分開的個體,利用主盤(D1)及副盤(D2)的兩周緣部予以挾持,并以第三螺栓(26)和螺帽(27)可裝卸地予以鎖結,則當欲變更汽車用車輪的偏置量(offset)時,如圖4的雙點劃線所示,具有僅更換前輪輞(R2)即可達到目的的效果,但是,只要能兼用兩輪盤(D1)、(D2)的鎖結用第三螺栓(26)以將支持輪胎的輪輞(R)支持成固定狀態,則亦不妨將前輪輞(R2)和副盤(D2)做成一體相連的單體,如圖5的部分變形例所示。
圖6及7顯示本實用新型的第三實施例,此例將第一及第二實施例中所述的接頭環(A)和第二螺栓(18)省掉,而以從輪軸的轂(14)突出的長狀第一螺栓(16)及螺帽(17)將主盤(D1)及副盤(D2)直接安裝固定于輪軸的轂部(14)。
施加在主盤(D1)及副盤(D2)的兩個中間區域的造形花紋部(S1)、(S2)為圖案互不相同的模擬輻條型。另外,此實施例的支持輪胎的輪輞(R)是采用例如鋼或輕合金等板材料并通過塑性加工,將后輪輞(R1)及前輪輞(R2)形成連續一體的單體。
第三實施例雖然采用上述結構,但其基本結構即與第一及第二實施例同樣,在兩盤(D1)、(D2)的中心部共用第一螺栓(16)及其螺帽(17),在周緣部即共用第三螺栓(26)及其螺帽(27),輪軸的轂部(14)或支持輪胎的輪輞(R)亦分別互相鎖結在一起,在其中間區域施加有互不相同的通氣用造形花紋(S1)、(S2),且由兩盤(D1)、(D2)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構成為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因此,與第一及第二實施例同樣,也能達到預期的目的。
至于第二及第三實施例的其他構造,實質上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因此在圖4-7中僅標以與
圖1-3相對應的標號,而省略該部分的詳細說明。無論如何,主盤(D1)及副盤(D2)的配合可采用諸如除了使兩者的造形花紋(S1)、(S2)彼此不同外,在一方使用鋼制另一方使用輕合金制等彼此不同的材質,或在兩者的中間區域的表面采用彼此不同的加工法等等。詳言之,例如在主盤(D1)及副盤(D2)中,一方的表面讓其鑄造素面原狀露出,另一方的表面即施以切削、研磨、涂裝、電鍍等非鑄造素面處理,使兩者在光澤或色彩等方面產生的效果互不相同。
圖8顯示了其他實施例,是將圖7的第三實施例中的副盤安裝結構中的一部分予以改進,此例與圖7同樣,后輪輞(R1)和前輪輞(R2)形成連續一體,并將用以固定副盤(D2)的第二螺栓(18)省略掉。不過,副盤(D2)的中心部的裝飾基座(22)并不受插通主盤(D1)安裝基座(13)(此安裝基座被固定于轂14)的第一螺栓(16)的鎖止。此副盤(D2)中央部的鎖止是將形成在副盤(D2)中央的裝飾基座(22)內部的嵌合凸階部(32)彈性嵌合于安裝基座(13)中央所設的凹階部(31)緣外,并使副盤(D2)的周緣部(24)與從前輪輞(R2)向內伸出的安裝環(28)吻合,再以第三螺栓(26)插通固定而構成。主盤(D1)的造形花紋部(S1)的外周緣與安裝環(28)成一體。(S2)為形成在副盤(D2)的造形花紋部。
依照此例,安裝副盤(D2)時,只將中央的裝飾基座(22)部推入主盤(D1)中央的凹階部(31),即可使裝飾基座(22)的嵌合凸階部(32)借助其內側切除形成的彈性卡合溝(33)而彈性卡入,故組裝操作更為簡化。
如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是在借助第一螺栓、螺帽(16)、(17)將接頭環(A)安裝于輪軸的轂部(14),借助第二螺栓(18)將車輪主盤(D1)的中心部安裝于該接頭環(A),另一方面借助第三螺栓、螺帽(26)、(27)將主盤(D1)的周緣部及支持輪胎的輪輞(R)組合在一起,且在主盤(D1)的中心部與周緣部之間的中間區域設有一定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S1)的汽車用車輪的輪盤中,備有與主盤(D1)分開形成的副盤(D2),并在此副盤(D2)的中間區域設與主盤(D1)的造形花紋部(S1)不同花紋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S2);該副盤(D2)疊合于主盤(D1)的表面,并且不僅借助該第二螺栓(18)使副盤(D2)的中心部可裝卸地與主盤(D1)的中心部鎖結在一起,亦借助該第三螺栓、螺帽(26)、(27)使副盤(D2)的周緣部可裝卸地與主盤(D1)的周緣部鎖結在一起;且由相對向的兩盤(D1)、(D2)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構成一個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等的構造特征,因此可提供能解決本文開頭所述現有技術的雙輪盤構造的汽車用車輪的問題。
詳言之,副盤(D2)是預先形成為與主盤(D1)分開的獨立個體,當副盤(D2)疊合于主盤(D1)的表面時,由其相對的兩盤(D1)、(D2)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如附圖內標號(a)、(b)、(c)所示,形成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因此,與以往車輪帽蓋或中心帽蓋等類大不相同,產僅能增加車輪輪盤本身的強度,亦能提高支持輪胎的輪輞(R)的支持強度。
之所以能達到此種效果的理由在于,副盤(D2)的直徑與主盤(D1)的直徑大致相同,兩盤(D1)、(D2)在其中心部共用第二螺栓(18),而在周緣部即共用第三螺栓、螺帽(26)、(27)互相鎖結在一起,且支持輪胎的輪輞(R)也利用該第三螺栓、螺帽(26)、(27)組合在一起,因而對車輪本身的強度提高能提供有效的貢獻,這一點與前述帽蓋類等性質的附屬品不同。
再者,由于本實用新型的雙輪盤構造是借助主盤(D1)及副盤(D2)構成如上述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所以兼具富于立體感或穩重感的通氣性造形美。尤其是對兩盤(D1)、(D2)的中間區域施加有彼此不相同圖案的通氣用造形花紋(S1)、(S2),因此,將副盤(D2)拆除,更換另一種花紋的副盤(D2),即可變化由主盤、副盤組合而成的各種造形配合,容易獲得與車體調和并且符合各種愛好的造形美。
再者,由于副盤(D2)被設成與主盤(D1)分開的獨立個體,而再由此副盤及主盤組合成一體的雙盤構造,不僅可利用一體鑄造、亦可借助鍛造或其他塑性加工予以制造,這就意味著可提高車輪輪盤的強度,亦頗適于大批量生產。
權利要求1.一種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包括通過第一螺栓、螺帽(16)、(17)安裝于輪軸的轂部(14)的接頭環(A);通過第二螺栓(18)將其中心部安裝于接頭環(A)的車輪主盤;主盤(D1)的周緣部及支持輪胎的輪輞(R)借助第三螺栓、螺帽(26)、(27)組合在一起;且在主盤(D1)的中心部與周緣部的中間區域設有通氣用造形花紋部(S1),其特征在于備有與主盤(D1)分開形成的副盤(D2),并在此副盤(D2)的中間區域設有與主盤(D1)的造形花紋部(S1)不同花紋的通氣用造形花紋部(S2);該副盤(D2)疊合于主盤(D1)的表面,并且不僅通過該第二螺栓(18)使副盤(D2)的中心部可裝卸地與主盤(D1)的中心部鎖結在一起,亦通過該第三螺栓、螺帽(26)、(27)使副盤(D2)的周緣部可裝卸地與主盤(D1)的周緣部鎖結在一起;且由相對的兩盤(D1)、(D2)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構成一個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其特征在于,主盤(D1)一體形成有由其周緣部彎曲伸出的支持輪胎的輪輞(R)的后輪輞(R1),在上述主盤(D1)的周緣部與副盤(D2)的周緣部之間挾持有與后輪輞(R1)分開形成的前輪輞(R2)的向內伸出的安裝環(28),并以第三螺栓、螺帽(26)、(27)將三者鎖結成一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其特征在于,主盤(D1)及副盤(D2)的兩者中,一方的表面系保持原鑄造素面,另一方的表面是經過切削、涂裝、電鍍或其他加工處理過的非原鑄造素面,從而使兩者表面互不相同。
專利摘要一種汽車用車輪的雙輪盤構造,主要由主盤及與主盤分開形成的副盤組合而成,主盤及副盤均分別在其中心部與周緣部之間的中間區域形成有花紋彼此不相同的通氣用造型花紋部,副盤疊合于主盤的表面,并且使其中心部和周緣部分別可裝卸地與主盤的中心部和周緣部鎖結在一起,且由相對的兩盤的中間區域及車輪旋轉軸線(X—X)的三個平面所包圍的空間形成一個以該旋轉軸線(X—X)為底面的三角形截面的立體構架。
文檔編號B60B11/04GK2112530SQ9220305
公開日1992年8月12日 申請日期1992年2月19日 優先權日1992年2月19日
發明者林將一 申請人:克里孟森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