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術涉及汽車安全防護配件領域,具體為一種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
背景技術:
汽車安全帶是汽車安全防護設備,在發生交通事故和緊急剎車時通過鎖緊對車內乘員進行限位防護。汽車安全帶通常由芯軸、框架、織帶組成,織帶端部裝有塞棒而固定于芯軸內部,因此,防止芯軸與塞棒的變形為主要的安全帶性能提高措施。
傳統的芯軸通常采用加粗、更換芯軸材料等方式提高芯軸的整體強度,但是同時改變了芯軸的僧產工藝,且增加了芯軸的生產成本。
專利申請號為:的中國專利,具體內容為:一種汽車安全帶芯軸,由框架、芯軸、塞棒和織帶組成,芯軸的兩端固定在框架上;在織帶的端部裝有塞棒,帶穿過芯軸的縫隙并拉緊,通過塞棒定位。在芯軸上的縫隙內與織帶接觸的部位,設置有限制芯軸變形的凸起。
上述專利通過在芯軸外側增加條狀突起,以提高芯軸整體的抗變形能力,增加了芯軸的外圓直徑,增加了芯軸的安裝空間,同時增加了芯軸的整體重量,增加了芯軸的安裝難度。
技術實現要素:
本技術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該芯軸通過在軸體上增設高強度的加強架提高了設備整體的抗變形能力,通過與軸體相對設置的加強結構增加了設備與安全帶的摩擦性能,通過直徑與軸體相同的加強結構減小了設備的外圓直徑,同時降低了設備自重,降低了設備的安裝難度,提高了設備的安裝效率。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專利提供如下技術方案:一種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包括軸體、成型于所述軸體兩端的棘輪盤、與所述棘輪盤頂部連接的內棘輪,所述內棘輪一側的所述棘輪盤頂部成型有定位孔,所述軸體一側成型有與所述棘輪盤固定配合的加強架,所述加強架上成型有散熱孔,所述加強架中部成型有安全帶卡槽。
優選的,所述加強架為網格狀半圓柱型框架,且與所述軸體同軸設置,所述半圓柱型框架外圓弧面直徑與所述軸體外圓直徑相等。
優選的,所述加強架上成型有復數組所述散熱孔,所述散熱孔成型于所述半圓柱型框架的網格中。
優選的,所述軸體與所述加強架配合后,在所述加強架與所述軸體的配合處形成一圓形通孔。
優選的,所述內棘輪與所述棘輪盤通過過盈配合固定,且所述內棘輪與所述棘輪盤、所述軸體均為同軸設置。
優選的,所述加強架以所述安全帶卡槽為對稱軸呈對稱設置,且所述加強架上成型有穿過所述安全帶卡槽的螺紋通孔。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技術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技術通過在所述軸體一側增設的高強度所述加強架提高了設備整體的抗變形能力,增加了設備的強度;
2、通過與軸體相對設置的加強結構增加了設備與安全帶的摩擦性能;
3、通過直徑與軸體相同的加強結構不增加設備外圓直徑的同時,降低了設備自重,降低了設備的安裝難度,提高了設備的安裝效率。
附圖說明
圖1為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的主視圖;
圖2為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的俯視圖;
圖3為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的右視圖;
圖4為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的等軸側結構示意圖。
圖中:1—軸體、2—棘輪盤、3—加強架、301—散熱孔、302—安全帶卡槽、4—內棘輪、5—定位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本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技術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技術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做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技術保護的范圍。
請參閱圖1-4,一種高強度汽車安全帶芯軸,包括軸體1、成型于所述軸體1兩端的棘輪盤2,所述棘輪盤2用于輔助安全帶的收納,同時用于固定內棘輪4、與所述棘輪盤2頂部連接的所述內棘輪4,所述內棘輪4一側的所述棘輪盤2頂部成型有定位孔5,所述定位孔5用于在設備安裝時進行定位,所述軸體1一側成型有與所述棘輪盤2固定配合的加強架3,所述加強架3用于與所述軸體1配合后,形成一外表面為圓柱形的均勻圓柱,所述加強架3上成型有散熱孔301,所述散熱孔301用于提高所述加強架3的散熱性能,防止所述加強架3在高溫時發生形變而降低設備的整體強度,所述加強架3中部成型有安全帶卡槽302;
所述加強架3為網格狀半圓柱型框架,且與所述軸體1同軸設置,所述半圓柱型框架外圓弧面直徑與所述軸體1外圓直徑相等;
所述加強架3上成型有復數組所述散熱孔301,所述散熱孔301成型于所述半圓柱型框架的網格中;
所述軸體1與所述加強架3配合后,在所述加強架3與所述軸體1的配合處形成一圓形通孔;
所述內棘輪4與所述棘輪盤2通過過盈配合固定,且所述內棘輪4與所述棘輪盤2、所述軸體1均為同軸設置;
所述加強架3以所述安全帶卡槽302為對稱軸呈對稱設置,且所述加強架3上成型有穿過所述安全帶卡槽302的螺紋通孔,所述螺紋通孔用于穿過安全帶后對所述安全帶卡槽302兩側面進行固定,提高所述安全帶卡槽302的強度。
工作原理:所述安全帶卡槽302內部塞入安全帶的塞棒端后,安全帶在所述軸體1與所述加強架3外側纏繞,纏繞過程中所述加強架3上的框架結構可提高安全帶與所述加強架3接觸面的摩擦力,可降低安全帶塞棒與所述安全帶卡槽302間的拉力,提高設備的安全性能,通過所述加強架3的框架結構,在所述軸體1受力后,可通過該框架結構進行有效卸力,提高了設備的整體強度。
盡管已經示出和描述了本技術的實施例,對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脫離本技術的原理和精神的情況下可以對這些實施例進行多種變化、修改、替換和變型,本技術的范圍由所附權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