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客車空調技術領域,具體是涉及一種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
【背景技術】
[0002]客車作為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乘客在車內度過的時間正在不斷增加,車內空氣品質與健康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密,甚至成為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的重要因素之一。作為一個密閉空間,車內人員密度大,大面積的內飾材料會散發大量有害氣體。而為了節能,客車密閉運行,致使車內co2、co、no、甲醛等有害氣體嚴重超標,空氣品質不滿足要求,造成乘客產生呼吸不暢,頭暈目眩等不良反應。
[0003]通常在頂置式客車空調蒸發器后設有新風進風口,空調器運行時,車外新鮮空氣通過新風進風口進入空調器內,與空調風混合后送入風道,再通過送風口送至車內。在供冷和供熱的季節,客車可通過空調引進新風并回風,使得空氣流動,從而改善車內空氣品質。而在過渡季節,客車空調通常不運行,無法引進新風,車內空氣不流通,客車乘員乘坐時間越長,車內空氣質量便變得越差,這樣對乘員,特別是駕駛員的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
[0004]客車大都采用上送上回的通風方式,送風口分布在乘客頭頂的風道上,回風口設置在客車中部的車頂位置,為了避免空調送風直接通過回風口回到空調器內而無法到達乘客區的風路短路的現象,空調送風速度和送風壓力一般較大。空調送風時,送風射流直接到達乘客頭部位置,而因風速較大,乘客會感到明顯的吹風感,舒適度差。
【發明內容】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一種結合機械與自然通風方式改善客車內空氣品質和客車舒適性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
[0006]本實用新型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包括空調風送風管網和送風末端裝置;所述的空調風送風管網的進風口與客車的出風口連通;所述的送風末端裝置包括設置于客車側圍窗立柱處的混風風管與空調進風管,混合風管兩側設有車窗玻璃安裝槽,用于安裝固定車窗玻璃;車廂外混合風管上部分設有新風進風口 ;車廂內混合風管的上部設有空調風進風口,空調風進風口通過空調進風管和空調風送風管網的出風口連通;車廂內混風風管的下部設有送風導流葉片和出風口,出風口設有手動調節百葉。
[0007]上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中,還包括新風引入裝置,所述的新風引入裝置設置在車頂,包括風扇和吸氣罩,吸氣罩的進風口處設有過濾網與自動調節風門。
[0008]上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中,還包括氣壓平衡裝置,氣壓平衡裝置設置在車頂,包括出風口格柵、CO2濃度感應器和排氣罩,在排氣罩的出風口處設有過濾網和固定百葉;所述的C02濃度感應器與風扇的開關連接。
[0009]上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中,新風進風口設有百葉與過濾網。
[0010]上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中,所述的空調風送風管網包括送風干管和送風支管,送風干管通過送風干管與客車空調器的出風口連通;送風支管的末端與送風末端裝置的空調進風管連通。
[0011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I)本實用新型將傳統客車兩側窗立柱改為送風末端裝置,客車上送上回的通風方式變為下送上回的方式,送風末端裝置設有空調風進風口,新風口及出風口;在空調季節,客車在行駛過程中,風速產生風壓使得新風通過裝置的新風口,與空調送風在混風風管中混合,再經出風口送至車內,在熱壓作用下空氣在車內向上運動,經回風口進入客車空調器中;在過渡季節,由于客車空調器不運行,客車在行駛過程中,新風直接通過新風口進入裝置,再經出風口送至車內;由于有新風的加入,提高了客車內空氣流動,從而改善車內空氣品質。
[0013]2)本實用新型在車頂設置氣壓平衡裝置,使得車內空氣與車外大氣相通,從而保證車內氣壓與車外大氣壓平衡;在氣壓平衡排氣裝置車頂出風口處設有CO2濃度感應器,CO2濃度感應器直接控制布置在客車空調器前后新風引入裝置的運行與否,當車內CO2濃度低于標準濃度時,新風引入裝置不運行;當車內CO2濃度超標時,新風引入裝置中的自動調節風門開啟,風扇運轉,將室外空氣引入車內,補入新風,降低車內CO2濃度,防止乘客產生呼吸不暢,頭暈目眩等不良反應。
[0014]3)本實用新型的送風末端裝置的新風口和出風口處設置可調節百葉,乘客可根據自身需求調節百葉的角度來控制風量大小;在送風末端裝置新風口,氣壓平衡排氣裝置及新風引入裝置處設置可拆卸的濾網,濾網用于過濾凈化從車外進入車內的空氣,可定期取出濾網清洗網上的積灰,保證進入車內空氣的潔凈度;進一步提高了客車的舒適度。
【附圖說明】
[0015]圖1是本實用新型的主視圖。
[0016]圖2是本實用新型的側視圖。
[0017]圖3是本實用新型的俯視圖。
[0018]圖4是本實用新型的送風末端裝置的主視圖。
[0019]圖5是本實用新型的送風末端裝置的側視圖。
[0020]圖6是本實用新型的送風末端裝置的俯視圖。
[0021]圖7是圖5中A-A剖視圖。
[0022]圖8是圖4中B-B剖視圖。
[0023]圖9是圖4中C-C剖視圖。
[0024]圖10是本實用新型的氣壓平衡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0025]圖11是本實用新型的新風引入裝置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6]下面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作進一步詳細的描述。
[0027]如圖1-3所示,本實用新型包括空調風送風管網,送風末端裝置,氣壓平衡裝置18及兩個新風引入裝置26、27;如圖1所示,所述的空調風送風管網包括送風干管3和送風支管4;送風干管3設置在車頂兩側,送風干管3—側與客車空調器I的出風口連通,另一側與送風支管4的一端連通,送風支管4的另一端與送風末端裝置的空調進風管5連通。
[0028]如圖4-圖9所示,所述的送風末端裝置包括混風風管7和空調進風管5,所述混風風管7設于客車兩側窗立柱位置,代替傳統的窗立柱,混風風管7兩側設有車窗玻璃安裝槽13,用于安裝固定車窗玻璃24。車廂外混風風管7—側的上部設有新風進風口 6,新風進風口 6處設有可調節百葉12、調節新風口百葉旋鈕11及可拆卸的過濾網10,過濾網10用于過濾凈化新風。車廂內混風風管7—側的管壁中間設有空調風進風口 17,使得混風風管7和空調進風管5連通。車廂內混風風管7—側的下部設有送風導流葉片16和出風口8、9,出風口8、9處設有手動調節百葉14、15。所述的氣壓平衡排氣裝置18設于車頂靠近客車尾的位置。所述的兩個新風引入裝置26、27設于車頂,分別位于客車空調器I的前后位置。
[0029]如圖10所示,所述的氣壓平衡裝置18包括車頂頂蓋出風口格柵19,C02濃度感應器20和排氣罩21,在排氣罩21出風口處設有可拆卸過濾網22和固定百葉23。
[0030]如圖11所示,所述的新風引入裝置包括風扇28和吸氣罩29,吸氣罩29進風口處設有可拆卸過濾網30與自動調節風門31。
[0031]下面結合附圖詳細闡述本實用新型的運行過程:
[0032]在空調季節,客車行駛,客車空調器I正常運行,一方面空調風被客車空調器I中的蒸發器風機2送入送風干管3,再經送風支管4送至送風末端裝置空調進風管5,通過混風風管7上的空調風進風口 17送入混風風管7;另一方面,由于風速產生風壓,使車外空氣通過混風風管7上的新風進風口 6與可拆卸過濾網10,進入混風風管7,新風與空調風混合,混合風混風風管7上的送風導流葉片16與混風風管7上的出風口8、9進入車內,由于熱壓作用,車內空氣向上流動,經空調器回風口24送回空調器I內,回風經空調器I內的蒸發器處理后,再由蒸發器風機送入空調風送風干管3,如此循環,從而滿足乘客在熱舒適性方面及新風量的需求。
[0033]過渡季節,客車空調器I不運行,客車行駛,風速產生風壓,使車外空氣通過混風風管7上的新風進風口 6與可拆卸過濾網10,進入送風末端裝置的混風風管7,再直接通過送風導流葉片16與混風風管7的出風口 8、9進入車內,以保證車內乘員的新風需求。
[0034]為了使得車內氣壓與車外大氣壓保持一致,在車頂靠近車尾位置設置了氣壓平衡裝置18,若車內氣壓大于車外大氣壓,車內空氣通過車頂頂蓋出風口格柵19進入排氣罩21內,再經過可拆卸過濾網22與排氣口固定百葉23排至車外,進而保證氣壓一致。反之,若車內氣壓小于車外大氣壓,車外空氣經過排氣口固定百葉23與可拆卸過濾網22進入排氣罩21內,再通過車頂頂蓋出風口格柵19進入車內,進而保證氣壓平衡。
[0035]在氣壓平衡裝置18的出風口格柵19上設有⑶2濃度感應器20,CO2濃度感應器20與風扇28的開關連接。CO2濃度感應器20感應車內CO2濃度是否超標,并通過電信號直接控制兩個新風引入裝置26、27的開關。當車內CO2濃度低于標準濃度時,兩個新風引入裝置26、27不會運行,而當CO2濃度感應器20感應車內⑶2濃度超標,兩個新風引入裝置26、27的自動調節風門31便自動開啟,風扇28開始運轉,使得車外空氣經可拆卸過濾網30過濾后直接進入車內,補入新風,降低CO2濃度。
[0036]在空調系統運行過程中,車上乘客根據自身需求通過旋轉旋鈕11控制新風口百葉12的開合或手動控制出風口百葉14、15的開合來控制風量大小。在系統新風口 6,氣壓平衡裝置18及新風引入裝置26、27處均設有可拆卸過濾網10、過濾網21、過濾網30,系統運行一段時日后,過濾網上會有積灰,故可定期將可拆卸過濾網10、過濾網21、過濾網30取出并進行清洗,以保證車內空氣的清潔。
【主權項】
1.一種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空調風送風管網和送風末端裝置;所述的空調風送風管網的進風口與客車的出風口連通;所述的送風末端裝置包括設置于客車側圍窗立柱處的混風風管與空調進風管,混合風管兩側設有車窗玻璃安裝槽,用于安裝固定車窗玻璃;車廂外混合風管上部分設有新風進風口;車廂內混合風管的上部設有空調風進風口,空調風進風口通過空調進風管和空調風送風管網的出風口連通;車廂內混風風管的下部設有送風導流葉片和出風口,出風口設有手動調節百葉。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新風引入裝置,所述的新風引入裝置設置在車頂,包括風扇和吸氣罩,吸氣罩的進風口處設有過濾網與自動調節風門。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氣壓平衡裝置,氣壓平衡裝置設置在車頂,包括出風口格柵、CO2濃度感應器和排氣罩,在排氣罩的出風口處設有過濾網和固定百葉;所述的CO2濃度感應器與風扇的開關連接。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新風進風口設有百葉與過濾網。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調風送風管網包括送風干管和送風支管,送風干管通過送風干管與客車空調器的出風口連通;送風支管的末端與送風末端裝置的空調進風管連通。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空調客車用的可控制新風系統,包括空調風送風管網和送風末端裝置;所述的空調風送風管網的進風口與客車的出風口連通;所述的送風末端裝置包括設置于客車側圍窗立柱處的混風風管與空調進風管,混合風管兩側設有車窗玻璃安裝槽,用于安裝固定車窗玻璃;車廂外混合風管上部分設有新風進風口;車廂內混合風管的上部設有空調風進風口,空調風進風口通過空調進風管和空調風送風管網的出風口連通;車廂內混風風管的下部設有送風導流葉片和出風口。本實用新型提高了客車內部的空氣流動,降低車內CO2等有害氣體的濃度,改善了客車內的空氣質量,有效防止了乘客產生呼吸不暢,頭暈目眩等不良反應。
【IPC分類】B60H1/00
【公開號】CN205387052
【申請號】CN201620221160
【發明人】謝小凱, 鄒聲華, 張登春
【申請人】湖南科技大學
【公開日】2016年7月20日
【申請日】2016年3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