擋風玻璃支撐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包括擋風玻璃支撐桿,該擋風玻璃支撐桿包括:第一部件,其支撐地設于擋風玻璃下端部的后方;第二部件,其與第一部件呈一第一夾角設置,以與第一部件形成一敞口的第一空間;第三部件,其與第二部件成一第二夾角設置,以與第二部件形成一敞口的第二空間;其中,當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時,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朝著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的方向發生形變。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能夠在支撐汽車擋風玻璃的同時,吸收作用于擋風玻璃上的外部沖擊力,不僅保障了汽車駕駛員和乘客的生命安全,還防止了裝配有相關信號指示設備的儀表板的嚴重損壞。
【專利說明】擋風玻璃支撐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汽車配件,尤其涉及一種支撐構件。
【背景技術】
[0002]目前,汽車的擋風玻璃已經逐漸拋棄了平面型的擋風玻璃,均采用了單件式彎曲擋風玻璃。通常,現有的汽車擋風玻璃都做成一體式的大曲面型的,在擋風玻璃的上下左右都有一定的弧度。當前,汽車前擋風玻璃以夾層鋼化玻璃和夾層區域鋼化玻璃為主。鋼化玻璃是指將普通玻璃淬火使其內部組織形成一定的內應力,從而使玻璃的強度得到加強,在受到沖擊破碎時,玻璃會分裂成帶鈍邊的小碎塊。而區域鋼化玻璃則是鋼化玻璃的一種新品種,其經過特殊處理,在受到沖擊破裂時,玻璃的裂紋仍可以保持一定的清晰度,保證駕駛者的視野區域不受影響,并且能夠承受較大的沖擊力,以避免撞擊對于司機和副駕駛座的乘客造成嚴重的傷害。
[0003]隨著安全性能標準的日益提高以及行車路況復雜性的加重,汽車廠商對于現有的汽車已經配備了安全氣囊、安全帶以及用于探測附近障礙物的報警器等安全設備。通常,這些安全措施旨在保護汽車駕駛者和其乘客的生命安全。然而,有些汽車廠商也開始關注其針對行人的安全措施。例如,在汽車系統探測出有潛在危險情況時就自動剎車,在這種情形下,汽車將在駕駛者意識到危險之前便啟動剎車。然而,無論是否采取了這種探測技術手段,由于汽車原本行駛速度過快,還是可能會出現行人或其他物體撞擊擋風玻璃的事故。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擋風玻璃支撐結構,該擋風玻璃支撐結構能夠在支撐汽車擋風玻璃的同時,吸收作用于擋風玻璃上的外部沖擊力所產生的沖擊能量,這樣不僅保障了駕駛員、乘客和行人的生命安全,還防止了裝配有相關信號指示設備的儀表板的嚴重損壞。
[0005]根據上述目的,本實用新型提出了一種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包括:
[0006]擋風玻璃支撐桿,該擋風玻璃支撐桿包括:
[0007]第一部件,其支撐地設于擋風玻璃下端部的后方;
[0008]第二部件,其與所述第一部件呈一第一夾角設置,以與所述第一部件形成一敞口的第一空間;
[0009]第三部件,其與所述第二部件成一第二夾角設置,以與所述第二部件形成一敞口的第二空間;
[0010]其中,當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時,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朝著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的方向發生形變。
[0011]由于汽車擋風玻璃基本上都是采用曲線外形且是整片式鋼化玻璃的結構,因此,汽車擋風玻璃通常非常結實。當行人或其他物體撞擊到擋風玻璃時,如果擋風玻璃不破裂,物體將會受到嚴重的損壞,而行人則將會遭到嚴重身體傷害;如果撞擊速度過快,撞擊沖量過大,擋風玻璃受到的沖擊力的強度將進一步地加強,擋風玻璃破碎后會分裂成小碎塊,在這種情況下,尤其是對行人可能會造成更嚴重的身體傷害,甚至會危及到生命安全。
[0012]為此,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通過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的相互設置而形成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使得在擋風玻璃受到外界沖擊力時,支撐在擋風玻璃下端部后方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能夠向著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發生形變,以有效地吸收擋風玻璃因外部作用力而致使其自身向內凹陷所產生的沖擊動能,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行人/物件和擋風玻璃之間的硬接觸,從而減緩了行人或其他物體與擋風玻璃撞擊時的沖擊力度,進而保障了汽車乘駕人員和路上行人的人身安全,避免了嚴重的交通安全事故的發生。上述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可以充分吸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產生的形變,同時,其也有效利用了汽車的內部空間,在有限的車體空間內既為擋風玻璃提供了支撐,又使得擋風玻璃具有抗擊外界沖擊力的緩沖作用。本技術方案將上述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設置為兩個敞口的空間,是由于其相比封閉的空間能夠獲得更大的變形范圍,實現更大的能量吸收。
[0013]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所述第一夾角為銳角。
[0014]更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大致呈反Z型設置。
[0015]即基本上,第二部件的一端端部連接于第一部件的一端端部,第二部件的另一端端部與第三部件的端部連接,且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之間的第一夾角為銳角,第二部件與第三部件之間的第二夾角也為銳角。當然,上述第一夾角和第二夾角可以根據車內空間和車內各部件的設置情況進行調整。
[0016]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可以一體成型設置,也可以分體設置,且通過粘連或焊接的方式連接在一起。
[0017]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所述第二部件連接于第一部件的中部或下端部。
[0018]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所述第二部件通過一固定支架被固定設置。
[0019]更進一步地,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凹進的卡槽,所述第二部件上遠離第一部件的一端對應設于該卡槽內。
[0020]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所述第一空間內設有吸收沖擊能量的絕緣海綿。
[0021]進一步地,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所述第二部件上設有吸收沖擊能量的絕緣海綿。
[0022]絕緣海綿較之于普通海綿更硬,同樣厚度的絕緣海綿吸收能量大于軟海綿的吸收能量,其能夠較好地吸收外部沖擊力所帶來的沖擊能量,更好地避免行人/物體與擋風玻璃之間的硬接觸,以緩解對人體的傷害以及對物體的損害。
[0023]進一步地,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還包括:位于擋風玻璃支撐桿上方的儀表板部件,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支撐地設于擋風玻璃后方,所述第二端設于導風管前方;當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時,所述儀表板部件朝著第一空間的方向發生形變并沿著儀表板部件延伸的方向擠壓導風管。
[0024]本技術方案中的儀表板部件在受到外部沖擊力時會朝著第一空間的方向發生形變,同時其會擠壓原本就設于車內的導風管,從而利用導風管的內部空腔吸收沖擊力。
[0025]需要說明的是,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均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中的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儀表板部件所使用的材料進行選擇,例如,碳纖維材料。
[0026]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能夠有效地吸收作用于擋風玻璃上的沖擊力所產生的沖擊能量,避免了行人因撞擊而造成的嚴重身體傷害。
[0027]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的優選方案中,儀表板部件能夠進一步地吸收撞擊所產生的沖擊能量。
[0028]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有效地利用了車內的有限空間,不占用車內其他部件和設備的安裝空間。
[0029]在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廉。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30]圖1為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結構示意圖。
[0031]圖2為放大顯示了圖1所示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的擋風玻璃支撐桿在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F時發生形變的狀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32]下面將結合說明書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來對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進行進一步地詳細說明,但是以下說明內容并不對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構成不當限定。
[0033]圖1顯示了本實用新型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在一種實施方式下的結構。
[0034]在圖1和圖2中,P表示朝著車頭的方向,Q表示朝著車尾的方向。
[0035]如圖1所示,該實施方式下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包括擋風玻璃支撐桿1,該擋風玻璃支撐桿I包括: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和第三部件4,該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之間形成第一空間Al,第二部件3和第三部件4之間形成第二空間A2。其中,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之間相交形成的夾角可以根據車內空間和車內各部件的設置情況進行調整,基本為銳角,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部件2、第二部件3和第三部件4之間正好形成為一個反向的Z字型。從圖中可以看出,第一部分2沿著擋風玻璃B所在的平面延伸設置,包括第一端S和第二端W,第一部件2可以是整體通過黏膠與擋風玻璃連接固定,也可以采用在第一端S的末端與擋風玻璃的端部包膠固定。第二部件3和第一部件2可以是一體成型,也可以設置為兩個獨立部件,通過黏連或焊接等方式以一定角度連接;第二部件3與第一部件2的連接位置可根據實際需求進行變化,在一個實施例中,可以是選擇第一部件2的中點與第二部件3連接,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則可以是選擇第二部件3與第一部件2在靠近其第一端S處連接;第二部件3遠離第一部件2的一端則通過固定支架6被固定設置,在固定支架6上設有凹進的卡槽,第二部件3遠離第一部件2的端部對應地卡設于卡槽內,從而實現固定設置。固定支架6可以根據車內實際情況擇適當位置安裝固定,其可以如圖1所示地,安裝于導風管8的下方,也可以直接安裝于儀表板部件5的下方。第三部件4的一端與第二部件3卡設于固定支架6上的一端可采用焊接等連接方式固定連接,另一端則可根據實際情況固設于車內的其他部件上。
[0036]此外,為了進一步提高擋風玻璃支撐桿I吸收沖擊力的能力,在空間Al內設有絕緣海綿。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如圖1所示,在第二部件3上設置能夠吸收沖擊能量的絕緣海綿7。
[0037]請繼續參閱圖1,本技術方案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還可以包括:第一儀表板部件5,其支撐地設于擋風玻璃B的后方且位于擋風玻璃支撐桿I的上方,并且在其后方設有汽車的導風管8。第二儀表板部件9相對于第一儀表板部件4設于導風管8的另一側。
[0038]圖2放大地顯示了圖1所示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中的擋風玻璃支撐桿I在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F時發生形變的狀態示意圖。而第一儀表板部件5的形變則沒有顯示于圖2中。
[0039]在圖1的基礎上,請參閱圖2,當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擋風玻璃B受到撞擊時,撞擊物所產生的沖擊力F作用于擋風玻璃B上,隨著擋風玻璃B的下陷,支撐于擋風玻璃B后方的第一部件2和第二部件3發生形變,如圖中虛線所示的,具體表現為第一部件2的第二端W首先受沖擊而朝向第一空間Al的方向發生形變,受到力的傳導,第一部件2的第一端S以及第二部件3也隨之朝向第二空間A2的方向發生形變,以吸收沖擊能量。另外,又由于在第一空間Al內設有絕緣海綿7,因此該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可以更加充分地吸收作用于擋風玻璃上的沖擊力所產生的沖擊能量。
[0040]另外,雖然圖2中沒有明確地用虛線示出,但是當擋風玻璃支撐結構還包括第一儀表板部件5時,一旦擋風玻璃B受到撞擊,第一儀表板部件5也會朝著第二空間A2的方向發生形變,并沿著第一儀表板部件延伸的方向擠壓導風管8,以吸收沖擊能量,從而進一步提高本技術方案中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吸收沖擊能量的能力。
[0041]本技術方案中設置兩個敞口的變形空間Al、A2,是由于其相比封閉的空腔能夠獲得更大的變形范圍,實現更大的能量吸收。
[0042]需要了解的是,本技術方案中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可以由本領域內的技術人員根據實際情況靈活地設置在汽車擋風玻璃處的合適位置。
[0043]本技術方案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能夠有效吸收撞擊所產生的沖擊能量,其構造簡單,易于制造且制造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市場前景。
[0044]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列舉的僅為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例,顯然本實用新型不限于以上實施例,隨之有著許多的類似變化。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如果從本實用新型公開的內容直接導出或聯想到的所有變形,均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擋風玻璃支撐桿,該擋風玻璃支撐桿包括: 第一部件,其支撐地設于擋風玻璃下端部的后方; 第二部件,其與所述第一部件呈一第一夾角設置,以與所述第一部件形成一敞口的第一空間; 第三部件,其與所述第二部件成一第二夾角設置,以與所述第二部件形成一敞口的第二空間; 其中,當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時,所述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朝著第一空間和第二空間的方向發生形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夾角為銳角。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和第三部件大致呈反Z型設置。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連接于第一部件的中部或下端部。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通過一固定支架被固定設置。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上設有凹進的卡槽,所述第二部件上遠離第一部件的一端對應設于該卡槽內。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間內設有吸收沖擊能量的絕緣海綿。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上設有吸收沖擊能量的絕緣海綿。
9.如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擋風玻璃支撐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位于擋風玻璃支撐桿上方的儀表板部件,其包括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支撐地設于擋風玻璃后方,所述第二端設于導風管前方;當擋風玻璃受到沖擊力時,所述儀表板部件朝著第一空間的方向發生形變并沿著儀表板部件延伸的方向擠壓導風管。
【文檔編號】B60J1/00GK203957792SQ201420425581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30日
【發明者】皮爾·方弛 申請人:觀致汽車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