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溫坐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調溫坐墊,包括有調溫板,所述調溫板下方設置有調溫室,所述調溫室包括有調溫底座和調溫靠背,所述調溫底座上設置有底座進氣口和底座出氣口,所述調溫靠背上設置有靠背進氣口和靠背出氣口,所述底座出氣口與靠背進氣口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與底座進氣管連通,所述靠背出氣口與靠背出氣管連通,所述底座進氣管與靠背出氣管通過調節開關與總進氣管連通。與傳統的調溫換氣坐墊不同,沒有在調溫板上設置有出氣孔,這樣能夠避免出氣孔被堵住以及由于出氣孔位置設置不合理的原因而導致的氣體流動不均勻的情況,所以能夠保證空氣的溫度能夠通過調溫板進行熱交換。
【專利說明】
調溫坐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屬于汽車配件【技術領域】,具體的說是一種調溫坐墊。
【背景技術】
[0002]目前市面的上的具備溫度調節功能的汽車座椅往往是配置在高檔汽車上,在中低端汽車上幾乎沒有能夠調節溫度的相關結構,現有專利針對上述情況進行了多鐘改進,在不更換汽車座椅的前提下,在汽車座椅上防止一層坐墊,坐墊上開設有通風孔,然后將外部的空氣從坐墊的通風孔中排出,這樣達到換氣的目的。
[0003]如專利申請號為CN00214490.5,申請日為2000-04-30,名稱為“車用風冷坐墊”的實用新型專利,其技術方案如下:車用風冷坐墊是一種汽車駕駛員用的能夠利用排風機冷卻的坐墊。其結構包括一個由長條形竹片排列組成的坐墊和其下面鐵皮制的底板,底板上有坐墊骨架支托住坐墊,后端裝有排風機,底板和坐墊之間形成風道,組成坐墊的長條形竹片之間留有縫隙為出風口,在骨架外側裝有手動開關以及與車內電源相連接的電源線。
[0004]上述專利也是在坐墊上開設只有多個出風口,然通過排風機把外界的空氣從出風口排出,但是這種結構的坐墊會存在以下問題:當使用者坐在坐墊上時,實際上大部分出風口會被使用者的身體堵住,這樣就降低了空氣排出的效率;其次,空氣從排風機送入坐墊后,由于在坐墊上開設有多個排風口,所以空氣在坐墊內部的存在流動不均的問題,大部分的空氣會在首先遇到的出風口處被排出,導致后面的出風口無風可出;最后,上述結構需要額外的增加排風機等設備,不僅增加了制造成本,加大了其占用空間,更是給使用者帶來了一定的安全隱患。所以現有的汽車坐墊實際上并沒有得到廣泛的應用。
【發明內容】
[0005]為了克服現有的汽車調溫坐墊存在的大部分出風口會被使用者的身體堵住而降低了空氣排出的效率、空氣在坐墊內部的存在流動不均、制造成本高,占用空間大的問題,現在提出一種調溫坐墊。
[0006]為實現上述技術效果,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如下:
[0007]一種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調溫板,所述調溫板下方設置有調溫室,所述調溫室包括有調溫底座和調溫靠背,所述調溫底座上設置有底座進氣口和底座出氣口,所述調溫靠背上設置有靠背進氣口和靠背出氣口,所述底座出氣口與靠背進氣口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與底座進氣管連通,所述靠背出氣口與靠背出氣管連通,所述底座進氣管與靠背出氣管通過調節開關與總進氣管連通。
[0008]所述底座進氣口和底座出氣口設置在調溫底座的側壁上,并與調溫底座內部連通;所述靠背進氣口和靠背出氣口設置在調溫靠背的側壁上,并與調溫靠背內部連通。
[0009]所述調溫底座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和縱向隔氣板,所述橫向隔氣板和縱向隔氣板上設置有通氣孔,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底面積的60%-100%。
[0010]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底面積的80%-100%。
[0011]所述調溫靠背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和縱向隔氣板,所述橫向隔氣板和縱向隔氣板上設置有通氣孔,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底面積的60%-100%。
[0012]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靠背底面積的80%_100%。
[0013]所述總進氣管與汽車空調出氣口相連通。
[0014]所述靠背出氣管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
[0015]所述導熱板為鋁板。
[0016]本實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為:
[0017]汽車空調中的冷空氣或者熱空氣,根據需要,從進氣管中傳輸到調節開關處,此時將調節開關設置為底座進氣管開啟,空氣從底座進氣口進入,然后經由氣體流動通道從底座出氣口進入調溫靠背,氣體從靠背進氣口進入后,再經過氣體流動通道從靠背出氣口進入靠背出氣管,所述靠背出氣管將上述空氣從后排出氣口排出至汽車后排。
[0018]本實用新型的優點在于:
[0019]1、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的調溫換氣坐墊不同,沒有在調溫板上設置有出氣孔,這樣能夠避免出氣孔被堵住以及由于出氣孔位置設置不合理的原因而導致的氣體流動不均勻的情況,所以能夠保證空氣的溫度能夠通過調溫板進行熱交換。
[0020]2、本實用新型設置有多個氣體空間,多個氣體空間連通形成氣體流動通道,在保證氣體流動通道的底面積占整體底面積60%-100%的基礎上,能夠使得空氣中的絕大部分熱量用于熱交換,并且由于設置有多個橫向隔氣板和縱向隔氣板,將氣體流動通道的長度盡可能的延長,使得空氣在底座中的流動時間也盡可能的延長,從而增強了空氣通過調溫板進行熱交換的效果。
[0021]3、本實用新型的靠背出氣管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經過熱交換后的空氣從后排出氣口排出至后排。
[0022]4、當后排需要大量冷火熱空氣時,可以將調節開關處的靠背出氣管開啟,使得汽車的冷空氣或熱空氣同時也進入到靠背出氣管內,從而也經過靠背出氣管從后排出氣口排出至后排。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為本實用新型結構示意圖。
[0024]圖2為本實用新型內部結構示意圖。
[0025]圖3為本實用新型后視圖。
[0026]調溫板I,調溫底座2,調溫靠背3,底座進氣口 4,底座出氣口 5,靠背進氣口 6,靠背出氣口 7,底座進氣管8,靠背出氣管9,調節開關10,總進氣管11,橫向隔氣板12,縱向隔氣板13,通氣孔14,氣體空間15,后排出氣口 16。
【具體實施方式】
[0027]一種調溫坐墊包括有調溫板I,所述調溫板I下方設置有調溫室,所述調溫室包括有調溫底座2和調溫靠背3,所述調溫底座2上設置有底座進氣口 4和底座出氣口 5,所述調溫靠背3上設置有靠背進氣口 6和靠背出氣口 7,所述底座出氣口 5與靠背進氣口 6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 4與底座進氣管8連通,所述靠背出氣口 7與靠背出氣管9連通,所述底座進氣管8與靠背出氣管9通過調節開關10與總進氣管11連通。
[0028]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的調溫換氣坐墊不同,沒有在調溫板I上設置有出氣孔,這樣能夠避免出氣孔被堵住以及由于出氣孔位置設置不合理的原因而導致的氣體流動不均勻的情況,所以能夠保證空氣的溫度能夠通過調溫板I進行熱交換。
[0029]實施例2
[0030]一種調溫坐墊包括有調溫板I,所述調溫板I下方設置有調溫室,所述調溫室包括有調溫底座2和調溫靠背3,所述調溫底座2上設置有底座進氣口 4和底座出氣口 5,所述調溫靠背3上設置有靠背進氣口 6和靠背出氣口 7,所述底座出氣口 5與靠背進氣口 6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 4與底座進氣管8連通,所述靠背出氣口 7與靠背出氣管9連通,所述底座進氣管8與靠背出氣管9通過調節開關10與總進氣管11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 4和底座出氣口 5設置在調溫底座2的側壁上,并與調溫底座2內部連通;所述靠背進氣口 6和靠背出氣口 7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側壁上,并與調溫靠背3內部連通。
[0031 ] 調溫底座2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所述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上設置有通氣孔14,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15,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15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14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15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2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60%-100%。
[0032]調溫靠背3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所述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上設置有通氣孔14,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15,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15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14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15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2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60%-100%。
[0033]所述總進氣管11與汽車空調出氣口相連通。所述靠背出氣管9 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 16。所述導熱板為鋁板。
[0034]汽車空調中的冷空氣或者熱空氣,根據需要,從進氣管中傳輸到調節開關10處,此時將調節開關10設置為底座進氣管8開啟,空氣從底座進氣口 4進入,然后經由氣體流動通道從底座出氣口 5進入調溫靠背3,氣體從靠背進氣口 6進入后,再經過氣體流動通道從靠背出氣口 7進入靠背出氣管9,所述靠背出氣管9將上述空氣從后排出氣口 16排出至汽車后排。
[0035]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的調溫換氣坐墊不同,沒有在調溫板I上設置有出氣孔,這樣能夠避免出氣孔被堵住以及由于出氣孔位置設置不合理的原因而導致的氣體流動不均勻的情況,所以能夠保證空氣的溫度能夠通過調溫板I進行熱交換。多個氣體空間15連通形成氣體流動通道,在保證氣體流動通道的底面積占整體底面積60%-100%的基礎上,能夠使得空氣中的絕大部分熱量用于熱交換,并且由于設置有多個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將氣體流動通道的長度盡可能的延長,使得空氣在底座中的流動時間也盡可能的延長,從而增強了空氣通過調溫板I進行熱交換的效果。靠背出氣管9 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 16,經過熱交換后的空氣從后排出氣口 16排出至后排。當后排需要大量冷火熱空氣時,可以將調節開關10處的靠背出氣管9開啟,使得汽車的冷空氣或熱空氣同時也進入到靠背出氣管9內,從而也經過靠背出氣管9從后排出氣口 16排出至后排。
[0036]實施例3
[0037]一種調溫坐墊包括有調溫板I,所述調溫板I下方設置有調溫室,所述調溫室包括有調溫底座2和調溫靠背3,所述調溫底座2上設置有底座進氣口 4和底座出氣口 5,所述調溫靠背3上設置有靠背進氣口 6和靠背出氣口 7,所述底座出氣口 5與靠背進氣口 6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 4與底座進氣管8連通,所述靠背出氣口 7與靠背出氣管9連通,所述底座進氣管8與靠背出氣管9通過調節開關10與總進氣管11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 4和底座出氣口 5設置在調溫底座2的側壁上,并與調溫底座2內部連通;所述靠背進氣口 6和靠背出氣口 7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側壁上,并與調溫靠背3內部連通。
[0038]調溫底座2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所述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上設置有通氣孔14,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15,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15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14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15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2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80%-100%。
[0039]調溫靠背3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所述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上設置有通氣孔14,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15,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15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14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15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2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80%-100%。
[0040]所述總進氣管11與汽車空調出氣口相連通。所述靠背出氣管9 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 16。所述導熱板為鋁板。
[0041]汽車空調中的冷空氣或者熱空氣,根據需要,從進氣管中傳輸到調節開關10處,此時將調節開關10設置為底座進氣管8開啟,空氣從底座進氣口 4進入,然后經由氣體流動通道從底座出氣口 5進入調溫靠背3,氣體從靠背進氣口 6進入后,再經過氣體流動通道從靠背出氣口 7進入靠背出氣管9,所述靠背出氣管9將上述空氣從后排出氣口 16排出至汽車后排。
[0042]本實用新型與傳統的調溫換氣坐墊不同,沒有在調溫板I上設置有出氣孔,這樣能夠避免出氣孔被堵住以及由于出氣孔位置設置不合理的原因而導致的氣體流動不均勻的情況,所以能夠保證空氣的溫度能夠通過調溫板I進行熱交換。多個氣體空間15連通形成氣體流動通道,在保證氣體流動通道的底面積占整體底面積60%-100%的基礎上,能夠使得空氣中的絕大部分熱量用于熱交換,并且由于設置有多個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將氣體流動通道的長度盡可能的延長,使得空氣在底座中的流動時間也盡可能的延長,從而增強了空氣通過調溫板I進行熱交換的效果。靠背出氣管9 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 16,經過熱交換后的空氣從后排出氣口 16排出至后排。當后排需要大量冷火熱空氣時,可以將調節開關10處的靠背出氣管9開啟,使得汽車的冷空氣或熱空氣同時也進入到靠背出氣管9內,從而也經過靠背出氣管9從后排出氣口 16排出至后排。
【權利要求】
1.一種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調溫板(1),所述調溫板(I)下方設置有調溫室,所述調溫室包括有調溫底座(2)和調溫靠背(3),所述調溫底座(2)上設置有底座進氣口(4)和底座出氣口(5),所述調溫靠背(3)上設置有靠背進氣口(6)和靠背出氣口(7),所述底座出氣口(5)與靠背進氣口(6)連通,所述底座進氣口(4)與底座進氣管(8)連通,所述靠背出氣口(7)與靠背出氣管(9)連通,所述底座進氣管(8)與靠背出氣管(9)通過調節開關(10)與總進氣管(11)連通。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進氣口(4)和底座出氣口(5)設置在調溫底座(2)的側壁上,并與調溫底座(2)內部連通;所述靠背進氣口(6)和靠背出氣口(7)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側壁上,并與調溫靠背(3)內部連通。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溫底座(2)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所述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上設置有通氣孔(14),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15),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15)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14)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15)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2)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60%-100%ο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80%-100%。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溫靠背(3)內設置有多個交叉設置的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所述橫向隔氣板(12)和縱向隔氣板(13)上設置有通氣孔(14),所述相鄰隔氣板之間構成氣體空間(15),所述相鄰的氣體空間(15)通過至少一個通氣孔(14)連通,多個連通的矩形氣體空間(15)構成氣體流動通道,所述氣體流動通道流經調溫底座(2)內,且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底座(2)底面積的60%-100%ο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氣體流動通道底面積占調溫靠背(3)底面積的80%-100%。
7.根據權利要求1-6任意一項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總進氣管(11)與汽車空調出氣口相連通。
8.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出氣管(9)一端設置在調溫靠背(3)的頂部,并設置有后排出氣口(16)。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調溫坐墊,其特征在于:導熱板為鋁板。
【文檔編號】B60N2/56GK203957938SQ201420402169
【公開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1日 優先權日:2014年7月21日
【發明者】杜小峰 申請人:杜小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