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及汽車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包括:穩定桿,穩定桿包括:穩定桿本體和設置在穩定桿本體相對兩端部的凸臺;拉桿,拉桿包括桿身、連接在桿身一端的襯套以及設置在桿身另一端的裝配端;以及擺臂,擺臂裝配在裝配端上使拉桿與擺臂相連,穩定桿和拉桿位于擺臂的同一側,其中:凸臺插置在襯套中并緊固使穩定桿接連在拉桿上,穩定桿和拉桿跟隨擺臂運動。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穩定桿連接結構的汽車。實施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及汽車,可避免穩定桿或拉桿與驅動軸,轉向拉桿的干涉,使空間走向布置更為有利;增大懸架的行程,提高抓地力;縮短穩定桿和拉桿的長度,節約成本。
【專利說明】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及汽車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穩定桿【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及汽車。
【背景技術】
[0002]穩定桿是汽車重要的零件之一。汽車在彎道行駛時,由于離心力的作用,汽車車身產生側傾,穩定桿通過自身的扭轉,減小車身的側傾,提高彎道行駛的安全性。例如,穩定桿可以在轉彎、過坑或者過突兀塊使得左右輪承受不一樣的力時發揮作用。此外,穩定桿還可以間接增加車輛過彎時的乘坐舒適性和穩定性。
[0003]然而,由于現有的穩定桿的連接為,穩定桿和拉桿通常處于驅動軸、擺臂以及轉向拉桿這三種零部件之間。因此,在車輪上下跳動過程中,穩定桿極易與驅動軸或拉桿發生干涉,而拉桿又極易與輪胎發生干涉,對穩定桿的走向布局相當不利。
實用新型內容
[0004]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及汽車,可避免與驅動軸,轉向拉桿的干涉,使空間走向布置更為有利;增大懸架的行程,提高抓地力;縮短穩定桿和拉桿的長度,節約成本。
[0005]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的實施例提供了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包括:穩定桿,穩定桿包括:穩定桿本體和設置在穩定桿本體相對兩端部的凸臺;拉桿,拉桿包括桿身、連接在桿身一端的襯套以及設置在桿身另一端的裝配端;以及擺臂,擺臂裝配在裝配端上使拉桿與擺臂相連,穩定桿和拉桿位于擺臂的同一側,其中:凸臺插置在襯套中并緊固使穩定桿接連在拉桿上,穩定桿和拉桿跟隨擺臂運動。
[0006]其中,襯套中部設有貫通孔,凸臺的端部外周設有外螺紋,凸臺貫穿插入貫通孔中并由一螺母旋擰在外螺紋上將凸臺與襯套相對緊固相連。
[0007]其中,襯套為一截面呈圓環狀的套管,貫通孔的直徑尺寸與凸臺的外徑尺寸相當。
[0008]其中,還包括:第一膠墊和第二膠墊,第一膠墊的中部開設與裝配端外徑匹配的第一裝配腔,第二膠墊的中部開設與第一膠墊的頭部和裝配端的外徑依次匹配的第二裝配腔,其中:第一膠墊通過第一裝配腔、第二膠墊通過第二裝配腔依次緊固套接在裝配端上,擺臂緊固在第一膠墊和第二膠墊之間。
[0009]其中,還包括:分別緊固套接在裝配端上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其中:第二墊片擠壓第二膠墊連同第一膠墊將第一墊片抵壓在裝配端的一端部。
[0010]其中,桿身包括:第一桿體、第二桿體以及自第二桿體的一端漸縮收窄至第一桿體上的第三桿體,裝配端連接在第二桿體上,襯套焊連在第一桿體上。
[0011]其中,第一桿體、第三桿體、第二桿體、裝配端為一體成型的同軸結構。
[0012]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具有上述穩定桿連接結構的汽車。
[0013]本實用新型所提供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及汽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第一,穩定桿和拉桿分別通過其上具有的凸臺和襯套之間的適配緊固實現連接,拉桿直接與擺臂相連,穩定桿和拉桿位于擺臂的同一側,穩定桿和拉桿可跟隨擺臂運動,可以避免穩定桿或拉桿與驅動軸、轉向拉桿等零部件的干涉,對整體懸架的布置更為有利。此夕卜,還能夠縮短穩定桿和拉桿的長度,節約成本。
[0015]第二,由于穩定桿和拉桿不與減震器相連,可使減震器的安裝點更靠近輪芯的位置,進而能夠增大缸筒的長度,從而增加懸架的行程。
[0016]第三,拉桿的一端通過第一膠墊和第二膠墊連接擺臂,可以減少球銷總成的使用,組件更少,也更易裝配。
[0017]第四,在拉桿的屈服點位置設置具有較大外徑尺寸的第二桿體,防止拉桿在屈服點位置發生折斷或斷裂,提高穩定性和安全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或現有技術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或現有技術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實用新型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穩定桿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穩定桿連接結構穩定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穩定桿連接結構拉桿的結構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穩定桿連接結構拉桿的剖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23]下面將結合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進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顯然,所描述的實施例僅僅是本實用新型一部分實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實施例。基于本實用新型中的實施例,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在沒有作出創造性勞動前提下所獲得的所有其他實施例,都屬于本實用新型保護的范圍。
[0024]圖1-圖4為本實用新型穩定桿連接結構的實施例一。
[0025]本實施例中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包括:穩定桿4、拉桿I以及擺臂7,其中:穩定桿4包括:穩定桿本體41和設置在穩定桿本體41相對兩端部的凸臺42 ;拉桿I包括桿身11、連接在桿身11 一端的襯套12以及設置在桿身11另一端的裝配端13 ;擺臂7裝配在裝配端13上使拉桿I與擺臂7相連,穩定桿4和拉桿I位于擺臂7的同一側,其中:凸臺42插置在襯套12中并緊固使穩定桿4接連在拉桿I上,穩定桿4和拉桿I跟隨擺臂7運動。
[0026]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穩定桿連接結構的結構示意圖。
[0027]穩定桿4是一根在其兩端部設有彎折的桿體,為對稱結構。穩定桿4包括穩定桿本體41和自穩定桿本體41的兩端部延伸而出的凸臺42。凸臺42為一段管體結構,其直徑尺寸略小于穩定桿本體41的外徑尺寸,分別設置在穩定桿本體41的相對兩端部。
[0028]進一步的,凸臺42上開設外螺紋,使當穩定桿的凸臺42插置到拉桿I的襯套11 (如圖3所示)中后,螺母能夠通過其與外螺紋的鎖緊將穩定桿4緊固在拉桿I上。
[0029]如圖3所示,為本實施例中穩定桿連接結構拉桿的結構示意圖。
[0030]本實施例中的拉桿I包括:桿身11、連接在桿身11 一端部的襯套12以及設置桿身11另一端的裝配端13。其中:桿身11包括:第一桿體111、第二桿體112以及自第二桿體112的一端漸縮收窄至第一桿體111上的第三桿體113,襯套12連接在第一桿體111上,裝配端13連接在第二桿體112上。
[0031]具體實施時,桿身11包括:第一桿體111、第二桿體112以及自第二桿體112的一端漸縮收窄至第一桿體111上的第三桿體113。也就是說,第三桿體113為外徑由上至下逐漸增大的一段桿體,而第二桿體112的外徑尺寸大于第一桿體111的外徑尺寸。如此設置的作用是:由于第二桿體112和第三桿體113所處的位置為拉桿整體的屈服點位置,在一段外徑尺寸漸變的第三桿體113的后端設置較大外徑尺寸的第二桿體112,可以防止穩定桿拉桿在屈服點位置發生折斷或斷裂,提高穩定桿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0032]本實施例中,第一桿體111在與第三桿體113相連一端的相對另一端同樣設有一收窄段,其便于第一桿體111與襯套12進行焊接。
[0033]優選的,拉桿I是由第一桿體111、第三桿體113、第二桿體112、裝配端13依次相連接而成的同軸結構,并且可以一體成型。其作用是:在不提高生產成本的前提下,使拉桿具有能夠與上述功能相適配的結構特征。
[0034]襯套12為一截面呈圓環狀的套管,其中部設有貫通孔121,貫通孔121的直徑尺寸與凸臺42的外徑尺寸相當,使凸臺42能夠由貫通孔121的一側貫穿插入貫通孔121中。具體實施時,可將穩定桿4的凸臺42插入襯套12的貫通孔121中,在將一螺母8旋擰在凸臺41的外螺紋421上。這樣,使穩定桿4便可接連在拉桿I上。
[0035]裝配端13為外徑尺寸小于第二桿體112的一段桿體。
[0036]進一步參見圖4,本實施例中的擺臂7是通過如下結構連接在拉桿I上的。其中:拉桿I的裝配端13上依次套接有第一墊片5、第一膠墊2、第二膠墊3以及第二墊片6。本實施例中,第一墊片5和第二墊片6為中部設有裝配孔的片狀結構。第一墊片5和第二墊片6的中部分別開設與裝配端13直徑尺寸相當的裝配孔,使第一墊片5和第二墊片6能夠分別套接在裝配端13上。
[0037]第一膠墊2包括:呈圓柱狀的本體(圖未標)以及凸設在本體上的頭部21,頭部21也呈圓柱狀。第一膠墊2的中心開設第一裝配腔20。這樣,第一膠墊2便能夠通過第一裝配腔20套接在裝配端13上。裝配后,第一裝配腔20貼合在裝配端13的桿體上。
[0038]第二膠墊3呈圓柱狀,其中心開設第二裝配腔30,第二裝配腔30為階梯孔結構,其內孔徑的形狀分別與第一膠墊2頭部21的外徑和裝配端13的外徑依次對應匹配。這樣,第二膠墊3能夠套接在裝配端13上。裝配后,第二裝配腔30貼合在第一膠墊2的頭部21和裝配端13的桿體上。第一膠墊2的頭部21和裝配端13之間的外徑差異能夠對貼合套接在其上的第二膠墊3產生一定的限位作用,避免第二膠墊3被過分壓縮。
[0039]本實施例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在裝配時,首先,可在裝配端13上依次裝配第一墊片5和第一膠墊2。然后,裝配擺臂7,并將第二膠墊3和第二墊片6依次套接在裝配端13的桿體上。最后,在裝配端13端部的外螺紋(圖未標)上鎖緊一螺母(圖未標),第二墊片6擠壓第二膠墊3連同第一膠墊2將第一墊片5抵壓在裝配端13的一端部位置。
[0040]本實施例中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在具體實施時,由于穩定桿4和拉桿I裝配在擺臂7的同一側,擺臂7可以通過第一膠墊2和第二膠墊3對拉桿I進行拉動。又由于穩定桿4和拉桿I分別通過其上具有的凸臺42和襯套12之間的適配緊固實現連接,使得拉桿I能夠通過襯套12帶動穩定桿4運動,最終實現穩定桿4和拉桿I跟隨擺臂7運動。該結構可以避免穩定桿4或拉桿I與驅動軸、轉向拉桿等零部件的干涉,對整體懸架的布置更為有利,同時還能夠縮短穩定桿4和拉桿I的長度,節約成本。此外,有別于現有技術通常采用的將穩定桿的兩端部壓扁以滿足安裝需要,由于未將穩定桿4的頭部設為壓扁式的連接結構,因此能夠簡化生產工藝,并且進一步降低生產成本。同時,第一膠墊2的頭部21和裝配端13之間的外徑差異能夠對貼合套接在其上的第二膠墊3產生明顯地限位作用,避免運動過程中第二膠墊3被過分壓縮。此外,由于穩定桿和拉桿不與減震器相連,可使減震器的安裝點更靠近輪芯的位置,進而能夠增大缸筒的長度,從而增加懸架的行程。
[0041]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桿連接結構的其它實施方式中,穩定桿連接結構可以在裝配端13上直接裝配第一膠墊2和第二膠墊3,而不裝配第一墊片2和第二墊片6,裝配端13對兩膠墊2、3的限位實質并未改變。
[0042]本實用新型還公開了一種汽車,該汽車裝設有上述穩定桿連接結構,其【具體實施方式】與上述穩定桿連接結構的實施方式相同,不再贅述。
[0043]本實用新型的穩定桿拉桿結構及總成,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44]第一,穩定桿和拉桿分別通過其上具有的凸臺和襯套之間的適配緊固實現連接,拉桿直接與擺臂相連,穩定桿和拉桿位于擺臂的同一側,穩定桿和拉桿可跟隨擺臂運動,可以避免穩定桿或拉桿與驅動軸、轉向拉桿等零部件的干涉,對整體懸架的布置更為有利。此夕卜,還能夠縮短穩定桿和拉桿的長度,節約成本。
[0045]第二,由于穩定桿和拉桿不與減震器相連,可使減震器的安裝點更靠近輪芯的位置,進而能夠增大缸筒的長度,從而增加懸架的行程。
[0046]第三,拉桿的一端通過第一膠墊和第二膠墊連接擺臂,可以減少球銷總成的使用,組件更少,也更易裝配。
[0047]第四,在拉桿的屈服點位置設置具有較大外徑尺寸的第二桿體,防止拉桿在屈服點位置發生折斷或斷裂,提高穩定性和安全性。
【權利要求】
1.一種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 穩定桿,所述穩定桿包括:穩定桿本體和設置在所述穩定桿本體相對兩端部的凸臺; 拉桿,所述拉桿包括桿身、連接在所述桿身一端的襯套以及設置在所述桿身另一端的裝配端;以及 擺臂,所述擺臂裝配在所述裝配端上使所述拉桿與所述擺臂相連,所述穩定桿和所述拉桿位于所述擺臂的同一側,其中: 所述凸臺插置在所述襯套中并緊固使所述穩定桿接連在所述拉桿上,所述穩定桿和所述拉桿跟隨所述擺臂運動。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中部設有貫通孔,所述凸臺的端部外周設有外螺紋,其中:所述凸臺貫穿插入所述貫通孔中并由一螺母旋擰在所述外螺紋上將所述凸臺與所述襯套相對緊固相連。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襯套為一截面呈圓環狀的套管,所述貫通孔的直徑尺寸與所述凸臺的外徑尺寸相當。
4.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第一膠墊和第二膠墊,所述第一膠墊的中部開設與所述裝配端外徑匹配的第一裝配腔,所述第二膠墊的中部開設與所述第一膠墊的頭部和所述裝配端的外徑依次匹配的第二裝配腔,其中: 所述第一膠墊通過所述第一裝配腔、所述第二膠墊通過所述第二裝配腔依次緊固套接在所述裝配端上,所述擺臂緊固在所述第一膠墊和所述第二膠墊之間。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還包括:分別緊固套接在所述裝配端上第一墊片和第二墊片,其中: 所述第二墊片擠壓所述第二膠墊連同所述第一膠墊將所述第一墊片抵壓在所述裝配端的一端部。
6.如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桿身包括:第一桿體、第二桿體以及自所述第二桿體的一端漸縮收窄至所述第一桿體上的第三桿體,所述裝配端連接在所述第二桿體上,所述襯套焊連在所述第一桿體上。
7.如權利要求6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桿體、所述第三桿體、所述第二桿體、所述裝配端為一體成型的同軸結構。
8.一種汽車,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車包括如權利要求1-7任一項所述的穩定桿連接結構。
【文檔編號】B60G21/055GK204037275SQ201420349078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27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27日
【發明者】陳偉斌, 何家興, 高旻, 李奕寶, 黃秀成 申請人: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