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包括殼體和兩個安裝板,殼體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插槽,所述的安裝板包括固定片和安裝片,安裝片的兩面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彈片,所述的彈片遠離安裝片的一端設置有滾筒,安裝片背向固定片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滾珠槽,滾珠槽內設置一個滾珠。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接收機通過一個安裝座安裝在車輛側壁上,接收機與安裝座之間為彈性接觸,在車輛晃動時,機內的電子儀器不會因為晃動而損壞,保護了電子儀器;接收機前后晃動通過彈片實現彈性接觸,彈片構成倒鉤形式,使得接收機不好從安裝座上取下,現彈片上設置滾筒,方便了接收機取下;彈片為可拆卸安裝,在彈片出現損壞后,很方便可以更換。
【專利說明】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光端機,特別是涉及到一種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
【背景技術】
[0002]在軍用車輛上涉及到大容量數據傳輸和安全保密傳輸的場合下,光纖傳輸成為必要的技術手段。
[0003]光纖傳輸即涉及到光傳輸終端,一般是米用光端機,光端機中一般包括一個發送機和接收機,兩個都可叫做終端機,現有的車載光端機,軍事演習經常是在山地、沙地等惡劣環境下進行,車輛行走時,終端機即會被劇烈晃動,可能會導致內部電子儀器被震動,出現損壞,所以會采用專門放置終端機的安裝架,一般發送機會一直安裝在車上,與車頂的雷達連接,而接收機會取下,移到臨時營地使用,但是現有的接收機機殼從安裝架上取下時,不太方便,因為內部的彈片構成倒鉤狀態,容易造成機殼摩擦損壞。
【發明內容】
[0004]本發明的目的即在于克服現在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解決現有的車載接收機,難以從安裝架上取下的缺陷。
[0005]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來實現的: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包括殼體和兩個安裝板,殼體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插槽,所述的安裝板包括固定片和安裝片,所述的安裝片的寬度與插槽的深度配合,安裝片的厚度小于插槽的寬度,安裝片的兩面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彈片,彈片傾斜固定在安裝片上,且兩個彈片關于安裝片對稱,安裝片有一端設置有阻擋板,阻擋板上設置有彈簧A,固定片上設置有安裝孔,所述的彈片遠離安裝片的一端設置有滾筒,安裝片背向固定片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滾珠槽,滾珠槽內設置一個滾珠,滾珠槽為階梯槽,包括大孔和小孔,其中小孔位于槽口處,滾珠的直徑小于大孔的孔徑,且滾珠的直徑大于小孔的孔徑,滾珠位于大孔內,其與滾珠槽槽底之間設置有一個彈簧B,且滾珠從滾珠槽的槽口處露出。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一般是用在軍車上,一般是臨時營地一個接收終端機,車上設置一個發射終端機,車上設置雷達,雷達連接到車上的發射終端機上,該終端機經光纖連接營地的接收終端機,現有的終端機都放在一個防震動的盒體內,所以兩個終端機即都需要從盒體中取出,浪費了時間。本專利即為接收終端機,兩個安裝板是通過固定片上的安裝孔進行固定,即通過螺釘固定在車壁上,兩個安裝板同一水平安裝,且都呈豎直狀態,安裝片位于內側,彈片傾斜向下,安裝片之間的距離即為兩個插槽之間的距離,殼體即插在安裝片上,殼體下端為阻擋板,阻擋板上設置彈簧A,即使得殼體上下顛簸時,不會出現問題,而安裝片上的彈片則保證殼體前后晃動時,不會出現問題,這樣本裝置即可直接設置在車壁上,隨時使用,非常的方便。而且本裝置的彈片的端頭上設置滾筒,沒有設置滾筒的彈片在殼體安裝后,構成了倒鉤的形式,不方便殼體的取下,當設置滾筒后,取下殼體時,因為滾筒的滾動,即非常的方便。而且殼體的兩側與安裝片之間設置滾珠,使得殼體取下變得更加方便,滾珠一側貼合殼體,另一側設置彈簧,使得滾珠與殼體為彈性接觸,殼體在左右晃動時,內部的電子器件也不會有問題。
[0006]進一步,上述的固定片的厚度大于安裝片的厚度,安裝片一面與固定片的一面位于同一面上,固定片固定在車壁上時,安裝片與車壁即可留有縫隙,方便安裝殼體。
[0007]進一步,上述的殼體上設置一個提手,方便裝置的提拿。
[0008]進一步,上述的彈片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片上。彈片即可從安裝片上拆卸下,方便了彈片的更換。
[0009]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接收機通過一個安裝座安裝在車輛側壁上,接收機與安裝座之間為彈性接觸,在車輛晃動時,機內的電子儀器不會因為晃動而損壞,保護了電子儀器;
(2)接收機前后晃動通過彈片實現彈性接觸,彈片構成倒鉤形式,使得接收機不好從安裝座上取下,現彈片上設置滾筒,方便了接收機取下;
(3)彈片為可拆卸安裝,在彈片出現損壞后,很方便可以更換。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0]圖1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安裝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3為彈片的結構不意圖;
圖4為滾珠槽處剖視圖;
圖中,1-殼體,2-安裝板,3-插槽,4-提手,201-固定片,202-安裝片,203-彈片,204-阻擋板,205-彈簧A,206-安裝孔,207-滾筒,208-滾珠槽,209-滾珠,210-大孔,211-小孔,212-彈簧B。
【具體實施方式】
[0011]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但是本發明的結構不僅限于以下實施例:
【實施例】
如圖1-4所示,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包括殼體I和兩個安裝板2,殼體I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插槽3,所述的安裝板2包括固定片201和安裝片202,所述的安裝片202的寬度與插槽3的深度配合,安裝片202的厚度小于插槽3的寬度,安裝片202的兩面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彈片203,彈片203傾斜固定在安裝片202上,且兩個彈片203關于安裝片202對稱,安裝片202有一端設置有阻擋板204,阻擋板204上設置有彈簧A205,固定片201上設置有安裝孔206,所述的彈片203遠離安裝片202的一端設置有滾筒207,安裝片202背向固定片201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滾珠槽208,滾珠槽208內設置一個滾珠209,滾珠槽208為階梯槽,包括大孔210和小孔211,其中小孔211位于槽口處,滾珠209的直徑小于大孔210的孔徑,且滾珠209的直徑大于小孔211的孔徑,滾珠209位于大孔211內,其與滾珠槽208槽底之間設置有一個彈簧B212,且滾珠209從滾珠槽208的槽口處露出。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一般是用在軍車上,一般是臨時營地一個接收終端機,車上設置一個發射終端機,車上設置雷達,雷達連接到車上的發射終端機上,該終端機經光纖連接營地的接收終端機,現有的終端機都放在一個防震動的盒體內,所以兩個終端機即都需要從盒體中取出,浪費了時間。本專利即為接收終端機,兩個安裝板2是通過固定片201上的安裝孔206進行固定,即通過螺釘固定在車壁上,兩個安裝板2同一水平安裝,且都呈豎直狀態,安裝片202位于內側,彈片203傾斜向下,安裝片202之間的距離即為兩個插槽3之間的距離,殼體I即插在安裝片202上,殼體I下端為阻擋板204,阻擋板204上設置彈簧A205,即使得殼體I上下顛簸時,不會出現問題,而安裝片202上的彈片203則保證殼體前后晃動時,不會出現問題,這樣本裝置即可直接設置在車壁上,隨時使用,非常的方便。而且本裝置的彈片203的端頭上設置滾筒207,沒有設置滾筒207的彈片203在殼體I安裝后,構成了倒鉤的形式,不方便殼體I的取下,當設置滾筒207后,取下殼體I時,因為滾筒207的滾動,即非常的方便。而且殼體I的兩側與安裝片202之間設置滾珠209,使得殼體I取下變得更加方便,滾珠209 —側貼合殼體1,另一側設置彈簧B212,使得滾珠209與殼體I為彈性接觸,殼體I在左右晃動時,內部的電子器件也不會有問題。
[0012]進一步,上述的固定片201的厚度大于安裝片202的厚度,安裝片202 —面與固定片201的一面位于同一面上,固定片201固定在車壁上時,安裝片202與車壁之間即可留有縫隙,方便安裝殼體I。
[0013]進一步,上述的殼體I上設置一個提手4,方便裝置的提拿。
[0014]進一步,上述的彈片203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片202上。彈片203即可從安裝片202上拆卸下,方便了彈片202的更換。
【權利要求】
1.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包括殼體(I)和兩個安裝板(2),殼體(I)兩側分別設置有一個插槽(3),所述的安裝板(2)包括固定片(201)和安裝片(202),所述的安裝片(202)的寬度與插槽(3)的深度配合,安裝片(202)的厚度小于插槽(3)的寬度,安裝片(202)的兩面上分別設置有一個彈片(203),彈片(203)傾斜固定在安裝片(202)上,且兩個彈片(203)關于安裝片(202)對稱,安裝片(202)有一端設置有阻擋板(204),阻擋板(204)上設置有彈簧A (205),固定片(201)上設置有安裝孔(206),所述的彈片(203)遠離安裝片(202)的一端設置有滾筒(207),安裝片(202)背向固定片(201)的側壁上設置有一個滾珠槽(208 ),滾珠槽(208 )內設置一個滾珠(209 ),滾珠槽(208 )為階梯槽,包括大孔(210 )和小孔(211),其中小孔(211)位于槽口處,滾珠(209)的直徑小于大孔(210)的孔徑,且滾珠(209)的直徑大于小孔(211)的孔徑,滾珠(209)位于大孔(211)內,其與滾珠槽(208)槽底之間設置有一個彈簧B (212),且滾珠(209)從滾珠槽(208)的槽口處露出。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片(201)的厚度大于安裝片(202)的厚度,安裝片(202) —面與固定片(201)的一面位于同一面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殼體(I)上設置一個提手(4)。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車載光接收機安裝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彈片(203)通過螺釘固定在安裝片(202)上。
【文檔編號】B60R11/02GK104228699SQ201410518117
【公開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請日期:2014年9月30日 優先權日:2014年9月30日
【發明者】徐曉青 申請人:成都思邁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