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源裝置、車輛用前照燈、車輛用前照燈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光源裝置、車輛用前照燈、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充分確保ADB系統的照射范圍至遮光范圍的分辨率,并削減所需的發光元件的數量。光源裝置具有多個發光元件列,它們分別沿第1方向延伸,且在與第1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相鄰地配置,多個發光元件列分別具有沿第1方向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且在第1方向上的長度大致相同,光源裝置被設定為: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的第1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數量少于與該第1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數量,而且,該第1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1方向上的寬度大于與該第1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1方向上的寬度。
【專利說明】光源裝置、車輛用前照燈、車輛用前照燈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如下配光控制技術:在照射朝向本車輛的前方的光時,按每個小區域來控制光的照射范圍。
【背景技術】
[0002]在夜間行駛車輛時,駕駛者基本上利用前照燈照射遠光(high beam),來確認車輛的前方,并根據需要切換為近光(low beam),但是,因切換的繁雜性或道路環境而采用近光的情況也較多。此時,在將光照射于比所謂截止線(cut-off line)靠上側時,有可能給相向車輛或在前車輛(以下,將它們稱作“前方車輛”)帶來眩光。因此,近年來,提出了如下各種配光控制技術:使用通過搭載于本車輛的照相機拍攝前方車輛而得到的圖像,檢測前方車輛的燈(尾燈或者頭燈)的位置,控制遠光的照射模式,將前方車輛的位置設為遮光范圍(例如,參照專利文獻I)。這樣的配光控制技術也被稱作ADB (Adaptive Driving Beam:自適應光束調整)控制,其有助于抑制對前方車輛的眩光,并有助于早期發現行人和提高遠方識別性。
[0003]作為在上述ADB控制中使用的車輛用前照燈的一例,已知有組合LED陣列和投影燈罩而成的前照燈,其中,LED陣列是將多個發光元件(發光二極管)排列成矩陣狀而成的,投影燈罩對從該LED陣列射出的光進行投影(參照專利文獻2)。根據這樣的車輛用前照燈,通過選擇性地點亮各發光二極管,能夠以更高分辨率來控制與前方車輛的位置對應的光照射范圍乃至遮光范圍。
[0004]然而,在上述在先示例的ADB系統中,為了進一步提高能夠控制的光照射范圍乃至遮光范圍的分辨率,期望進一步增加LED陣列中包含的發光元件的數量。但是,存在發光元件的數量越多,用于選擇性地點亮這些發光元件的驅動裝置越復雜的問題。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624257號公報
[0006]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10 - 40528號公報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的具體方式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既能夠充分確保ADB系統中的照射范圍乃至遮光范圍的分辨率,又能夠削減所需的發光元件的數量的技術。
[0008]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光源裝置組裝在車輛用前照燈中來使用,在該光源裝置中,(a)具有多個發光元件列,這多個發光元件列分別沿第I方向延伸,且在與該第I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相鄰地配置,(b)多個發光元件列分別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且在該第I方向上的長度大致相同,(C)所述光源裝置被設定為: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第2方向上的一端的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數量少于與該第I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數量,而且,該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大于與該第I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
[0009]根據上述結構,在相鄰的發光元件列中,將各自所包含的發光元件的個數、面積等設定為不同,因此,在利用燈罩對從它們射出的光進行投影來實現ADB功能時,針對期望高分辨率的光照射控制的區域,能夠利用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等較小的發光元件列來實現選擇性的光照射,而且,針對未必需要高分辨率的區域,能夠利用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較大的發光元件列來實現選擇性的光照射。因此,能夠維持光照射控制所需的分辨率并減少發光元件的數量,因而能夠簡化對該矩陣LED進行驅動的裝置的結構。
[0010]在上述光源裝置中,優選的是,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中的第I方向上的一端和/或另一端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被設定為大于此外的各發光元件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
[0011]一端或另一端的發光元件的光通過燈罩進行投影,從而照射于車輛的前方的左端或右端,因此認為,該光所需的分辨率可以低于朝車輛的前方中央照射的光。因此,通過增大一端或另一端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等,能夠進一步減少發光元件的數量。
[0012]在上述光源裝置中,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第2方向上的寬度可以全部相同。
[0013]由此,能夠極力避免與相鄰的其它發光元件列之間產生對發光不起作用的區域。
[0014]在上述光源裝置中,優選的是,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被設定為大于與該第2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3發光兀件列的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
[0015]由此,能夠對期望精細的光照射控制的區域進行更高分辨率的光照射。
[0016]在上述光源裝置中,優選的是,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和第3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第I方向上的寬度大致相同,而第2方向上的寬度不同。
[0017]在上述光源裝置中,優選的是,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第2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第4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具有的外緣形狀包含與第I方向斜交的邊緣。
[0018]由此,例如通過使來自該第4發光元件列的光與截止線對應,能夠使該截止線的階梯部可變化,也能夠實現所謂AFS功能。
[0019]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車輛用前照燈是具有上述光源裝置和對從該光源裝置射出的光進行投影的燈罩的車輛用前照燈。
[0020]根據上述結構,提供一種既能夠充分確保ADB系統中的照射范圍乃至遮光范圍的分辨率,又能夠削減所需的發光元件的數量的車輛用前照燈。
[0021]本發明的一個方式的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包含上述車輛用前照燈和控制該車輛用前照燈的點亮控制部,其中,點亮控制部具有:(a)檢測部,其根據由照相機拍攝到的本車輛的前方的圖像,檢測前方車輛的位置;(b)光照射范圍設定部,其根據前方車輛的位置,將包含該前方車輛的區域設定為光的非照射范圍,并且,將此外的區域設定為光的照射范圍;(C)以及配光控制部,其生成與由光照射范圍設定部設定的光的照射范圍和光的非照射范圍對應的控制信號,并輸出到車輛用前照燈。
[0022]根據上述結構,提供一種既能夠充分確保ADB系統中的照射范圍乃至遮光范圍的分辨率,又能夠削減所需的發光元件的數量的車輛用前照燈系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23]圖1的(A)是示意性示出作為一個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矩陣LED的結構的俯視圖。圖1的⑶是將圖1的(A)的矩陣LED的局部放大而示出的俯視圖。
[0024]圖2是示出矩陣LED中包含的發光元件的結構例的示意性剖視圖。
[0025]圖3的(A)是示出燈單元的結構例的示意圖。此外,圖3的(B)是示出該燈單元的光學結構的示意圖。
[0026]圖4是示出一個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前照燈系統的結構的框圖。
[0027]圖5的㈧和圖5的⑶是用于說明由上述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形成的配光模式的一例的圖。
[0028]圖6的㈧和圖6的⑶是用于說明由上述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形成的配光模式的一例的圖。
[0029]圖7的㈧和圖7的⑶是用于說明由上述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形成的配光模式的一例的圖。
[0030]標號說明
[0031]10:照相機
[0032]11:車輛檢測部
[0033]12:控制部
[0034]13:AFS 設定部
[0035]14:光照射范圍設定部
[0036]15:配光控制部
[0037]20R、20L:燈單元
[0038]21:LED 驅動器
[0039]22:矩陣 LED
[0040]23:燈罩
[0041]24:遠光部
[0042]25:近光部
[0043]100:近光區域
[0044]101:截止區域
[0045]102:遠光區域
[0046]110:階梯部
【具體實施方式】
[0047]以下,參照附圖,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48]圖1的(A)是示意性示出作為一個實施方式的光源裝置的矩陣LED的結構的俯視圖。圖示的矩陣LED構成為包含規則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LED)。在圖1中,主要示出了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形狀。圖示的矩陣LED具有多個發光元件列(發光元件陣列)40、41、42、43、44。各發光元件列40等分別是沿第I方向(圖中的x方向)排列多個發光元件而構成的。如圖所示,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發光面)具有各種大小和形狀。矩陣LED作為整體是長方形,例如,長邊長度L為9mm,短邊長度W為3mm。
[0049]發光元件列40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7個發光元件。具體而言,發光元件列40具有:相鄰地排列的5個發光元件40a ;與由這5個發光元件40a構成的列的一端側相鄰地排列的I個發光元件40b ;與由這5個發光元件40a構成的列的另一端側相鄰地排列的I個發光元件40c。5個發光元件40a彼此的形狀、面積、短邊長度(寬度)相等。與此相對,各發光元件40b、40c具有長邊長度比各發光元件40a大的、接近正方形的形狀。發光元件40b和發光元件40c彼此的形狀、長邊長度、短邊長度(寬度)和面積相等。此外,發光元件列40相對于矩陣LED的長邊被分割為多個即可,因而不限于上述分割數。
[0050]發光兀件列41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30個發光兀件41a。在附圖中,作為代表,只對I個發光元件41a標注了標號而示出。這30個發光元件41a彼此的形狀和面積相等,并且,分別與上述各發光元件40a的形狀等不同,且發光元件41a的面積較小。本例的各發光元件41a是沿著與它們的排列方向(圖中的X方向)垂直的第2方向(圖中的y方向)伸長的長方形。該發光元件列41在第2方向上與發光元件列40相鄰地配置。各發光元件41a各自的寬度(第I方向上的長度)為相鄰的I個發光元件40a的寬度(第I方向上的長度)的1/4,為I個發光元件40b或I個發光元件40c的1/5。而且,針對各發光元件40a,在其寬度的范圍內,對應地配置有4個發光元件41a,針對各發光元件40b、40c,分別在其寬度的范圍內,對應地配置有5個發光元件41a。此外,發光元件41a、41b相對于發光元件40a、40b、40c分別被分割為多個即可,因而不限于上述分割數。
[0051]發光兀件列42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30個發光兀件42a。在圖中,作為代表,僅對I個發光元件42a標注標號而示出。這30個發光元件42a彼此的形狀和面積相等,并且,分別與上述各發光元件41a的形狀不同,且發光元件42a的面積較小。各發光元件42a的形狀為正方形。該發光元件列42在第2方向上與發光元件列41相鄰地配置。各發光元件42a的各自的寬度(第I方向上的長度)為I個發光元件40a的寬度(第I方向上的長度)的1/4,為I個發光元件40b或I個發光元件40c的1/5。而且,各發光元件42a與相鄰的發光兀件列41的各發光兀件41a 對應地配置。此外,發光兀件42a與發光兀件41a、41b的個數對應地進行排列,因而發光元件的個數不限于上述方式。
[0052]發光元件列43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23個平行四邊形的發光元件43a、7個等腰三角形的發光元件43b和7個等腰三角形的發光元件43c。在圖中,作為代表,分別僅對I個發光元件43a、發光元件43b、發光元件43c標注標號而示出。該發光元件列43在第2方向上與發光元件列42相鄰地配置。23個平行四邊形的發光元件43a彼此的形狀和面積相等。同樣,7個等腰三角形的發光元件43b彼此的形狀和面積相等,7個等腰三角形的發光元件43c也同樣是彼此的形狀和面積相等。具體而言,在該發光元件列43中,從圖中左測起,設I個發光元件43c、3個或4個發光元件43a、I個發光元件43b為I組進行排列,它們被配置在與I個發光元件40b對應的寬度范圍內。接下來,從左側起,設I個發光元件43c、3個發光元件43a、I個發光元件43b為I組進行排列,它們被配置在與I個發光元件40a對應的寬度范圍內。針對各發光元件40a,反復進行這樣的排列。接下來,從左側起,設I個發光元件43c、4個發光元件43a、I個發光元件43b為I組進行排列,它們被配置在與I個發光元件40b對應的寬度范圍內。此外,發光元件43a、43b、43c與發光元件42a的個數對應地進行排列,因而發光元件的個數不限于上述方式。
[0053]發光兀件列44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30個發光兀件44a。在圖中,作為代表,僅對I個發光元件44a標注標號而示出。這30個發光元件44a彼此的形狀和面積相等。各發光元件44a的形狀為正方形。該發光元件列44在第2方向上與發光元件列43相鄰地配置。各發光元件44a的各自的寬度(第I方向上的長度)為I個發光元件40a的寬度(第I方向上的長度)的1/4,為I個發光兀件40b或I個發光兀件40c的1/5。而且,各發光兀件44a與相鄰的發光兀件列43的各發光兀件43a或者各發光兀件43c 對應地進行配置。此外,發光元件44a與發光元件43a、43b、43c的個數和發光元件40a、40b、40c的寬度對應地進行排列,因而發光元件的個數不限于上述方式。
[0054]圖1的⑶是將圖1的(A)的矩陣LED的局部放大而示出的俯視圖。如圖所示,發光元件列43中包含的平行四邊形的發光元件43a的I對對角的角度分別為45°。而且,各發光元件43a具有與第I方向平行的兩個邊,配置了其中一個邊的一側與I個發光元件42a相鄰,配置了另一個邊的一側與I個發光元件44a相鄰。與各發光元件43a的第I方向平行的兩個邊的各自的長度與相鄰的各發光元件42a、44a的寬度大致相等。另一方面,發光元件列43中包含的三角形的發光元件43b、43c的兩個底角的角度分別為45°。將I個發光元件43b和I個發光元件43c合起來,它們與I個發光元件43a為大致相同形狀、相同面積。換言之,將I個發光元件43b與I個發光元件43c合起來,可替代I個發光元件43a。
[0055]本實施方式的矩陣LED在進行處理時,按照與4個發光元件44a相當的寬度(即,按照與I個發光元件40a相當的寬度),或者,在兩端按照與5個發光元件44a相當的寬度(即,按照與I個發光元件40b相當的寬度),設置分割線45。在兩個分割線45所夾的范圍內,分別配置有4個或5個發光兀件44a,其中,使3個或4個發光兀件44a分別與I個發光元件43a進行對應,使剩余的I個發光元件44a與I個發光元件43c進行對應。同樣,在兩個分割線45所夾的范圍內,分別配置有4個或5個發光元件42a,其中,使3個或4個發光元件42a分別與I個發光元件43a進行對應,使剩余的I個發光元件42a與I個發光元件43b進行對應。此外,在矩陣LED的兩端,使5個發光元件44a中的4個發光元件44a分別與I個發光元件43a進行對應,使剩余的I個發光元件44a與I個發光元件43c進行對應,并且,5個發光元件42a中的4個發光元件42a分別與I個發光元件43a進行對應,使剩余的I個發光元件42a與I個發光元件43b進行對應。
[0056]通過使用該矩陣LED來構成車輛用前照燈,能夠分別實現AFS功能ADB功能。具體而言,選擇性地將矩陣LED的各發光元件點亮,利用燈罩將其出射光投影到本車輛的前方空間,由此,能夠形成后述的圖5、圖6、圖7中例示的照射光。具體而言,發光元件列40、41、42能夠用于形成對車輛的前方空間中的相對上方進行照明的遠光和ADB控制下的光束。具體而言,根據存在前方車輛的位置,選擇性地將各發光元件列中包含的各發光元件40a、40b、41a、42a點亮/熄滅,由此實現ADB功能。
[0057]此外,在相鄰的3個發光元件列40、41、42中,將各自包含的發光元件的面積和寬度設定為不同。通過利用燈罩對從它們射出的光進行投影,使來自發光元件列40的光照射于本車輛的前方空間中的相對上方,使來自發光元件列41的光照射于其下部,使來自發光元件列42的光照射于更下部(參照后述的圖5、圖6、圖7)。由此,在實現ADB功能時,在期待高分辨率的光照射控制的區域中,能夠利用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較小的發光元件列42來實現選擇性的光照射,而且,在未必需要高分辨率的區域中,能夠利用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較大的發光元件列40、41來實現選擇性的光照射。因此,能夠維持光照射控制所需的分辨率并減少發光元件的數量,因而能夠簡化對該矩陣LED進行驅動的裝置的結構。
[0058]此外,發光元件列43、44能夠用于形成對車輛的前方空間中的相對下方進行照明的近光的一部分。具體而言,在從其它燈等照射的光的上方,對從各發光元件列43、44照射的光進行合成,形成近光。此時,通過根據本車輛的行進方向選擇性地將發光元件列43中包含的各發光元件43a、43b、43c點亮/熄滅,由此,能夠使所謂截止線的階梯部的位置在左右方向上變化。由此,能夠在不使用機械可動部的情況下實現AFS功能。此外,此處,對兼具ADB功能和AFS功能的光源裝置進行了說明,也可以僅具有至少發光元件列43,更優選地,進一步組合發光元件列44來構成光源裝置,由此,與ADB功能獨立而特別具有AFS功能。
[0059]圖2是示出矩陣LED中包含的發光元件的結構例的示意性剖視圖。在圖中,示出了形成在支承基板50的一面側的4個發光元件。支承基板50例如是由S1、Ge、AIN、SiC,Cu、Mo、W等構成的基板。各發光兀件構成為包含:n型電極52、P型電極53,它們被設置在由Si02和SiN等構成的絕緣層51上;作為包覆(clad)層的P型GaN系半導體層54,其被層疊在P型電極53上;作為活性層的InGaN系半導體發光層55,其被層疊在該p型GaN系半導體層54上;以及作為包覆層的η型GaN系半導體層56,其被層疊在該InGaN系半導體發光層55上。η型電極52和P型電極53被設為隔著絕緣層51而電絕緣。此外,η型電極52貫通P型GaN系半導體層54和InGaN系半導體發光層55而與η型GaN系半導體層56相連。在P型GaN系半導體層54和InGaN系半導體發光層55與η型電極52之間,夾設有絕緣層51,兩者之間被設為電絕緣。在各發光元件彼此之間,設置有用于使彼此分離的槽(溝)57。根據這樣的結構例的發光元件,能夠實現上述圖1所示這樣的具有各種形狀和大小的發光部的矩陣LED。
[0060]圖3的(A)是示出燈單元的結構例的示意圖。此外,圖3的(B)是示出該燈單元的光學結構的示意圖。圖3的(A)所示的燈單元20R(或者20L)具有:遠光部24,其用于將光照射于搭載有燈單元20R等的車輛的前方空間的相對上側;以及近光部25,其用于將光照射于車輛的前方空間的相對下側。如圖3的(B)所示,遠光部24具有上述矩陣LED22和配置在其前表面的燈罩23,從矩陣LED22射出的光被燈罩23投影到前方,從而形成遠光。此外,關于近光部25,省略了詳細結構的說明,但可以采用將LED與燈罩等組合而成的結構或者將放電燈泡(放電〃)與罩等組合而成的結構等各種結構。
[0061]圖4是示出一個實施方式的車輛用前照燈系統的結構的框圖。圖4所示的車輛用前照燈系統是根據拍攝本車輛的前方空間(對象空間)而得到的圖像來設定配光模式并進行光照射的,構成為包含照相機10、車輛/行人檢測部11、控制部12和I對燈單元20R、20L。此外,車輛檢測部11和控制部12對應于點亮控制裝置,各燈單元20R、20L對應于車輛用前照燈。
[0062]照相機10被設置在本車輛的規定位置(例如室內后視鏡附近),來拍攝本車輛的前方空間,并輸出其圖像(圖像數據)。
[0063]車輛檢測部11通過使用從照相機10輸出的圖像數據,進行規定的圖像處理,來檢測前方車輛的位置,并將該位置信息輸出到控制部12。此處所謂“前方車輛”是指在前車輛或者相向車輛。該車輛檢測部11例如是在具有0?11?01、狀1等的計算機系統中,通過執行規定的動作程序而實現的。該車輛檢測部11例如與照相機10構成為一體。此外,也可以在控制部12中實現車輛檢測部11的功能。
[0064]控制部12例如是在具有CPU、R0M、RAM等的計算機系統中,通過執行規定的動作程序而實現的,控制部12具有作為功能模塊的AFS設定部13、光照射范圍設定部14和配光控制部15。
[0065]AFS設定部(點亮對象設定部)13基于從本車輛得到的車速信號(車速信息)和方向盤的轉向角信號(轉向角信息),將形成在近光照射范圍的上端附近的截止線的階梯部的位置設定為可根據本車輛的轉彎方向而在左右方向上變化。具體而言,AFS設定部13設定發光元件列43中包含的各發光元件中的作為點亮對象的發光元件。
[0066]光照射范圍設定部14對與由車輛檢測部11檢測出的前方車輛的位置對應的光照射范圍進行設定。此外,光照射范圍設定部14對與由AFS設定部13設定的截止線位置對應的光照射范圍進行設定。具體而言,光照射范圍設定部14將存在前方車輛的區域設定為光的非照射范圍,將此外的區域設定為光的照射范圍。此外,光照射范圍設定部14與由AFS設定部13設定的截止線位置對應地,將比該截止線靠左側的區域設定為光的照射范圍,將右側的區域設定為光的非照射范圍。
[0067]配光控制部15根據由光照射范圍設定部14設定的光的照射范圍/非照射范圍,生成與該配光模式對應的配光控制信號并輸出到各燈單元20R、20L。
[0068]燈單元20R被設置在本車輛的前方右側,用于照射出對本車輛的前方進行照明的光,燈單元20R具有LED點亮電路21和矩陣LED22。同樣,燈單元20L被設置在本車輛的前方左側,用于照射出對本車輛的前方進行照明的光,燈單元20L具有LED點亮電路21和矩陣 LED22。
[0069]LED點亮電路21根據從配光控制部15輸出的控制信號,向矩陣LED22中包含的多個LED (發光二極管)提供驅動信號,選擇性地點亮各LED。
[0070]矩陣LED22具有如上述圖1所示那樣排列成矩陣狀的多個LED,根據從LED點亮電路21提供的驅動信號,選擇性地點亮多個LED。該矩陣LED22能夠使多個LED分別獨立地點亮,并能夠控制其光強度(亮度)。
[0071]圖5的㈧和圖5的⑶是用于說明由上述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形成的配光模式的一例的圖。在圖5的(A)和圖5的(B)中,示意性示出了本車輛在單側雙車道的道路中行駛、且在反向車道中存在前方車輛200 (本例中,為相向車輛)的情況下本車輛前方的情況(后述的圖6、圖7也相同)。圖5的(A)所示的配光模式包含由燈單元20R、20L的各近光部25形成的近光區域(第I照射光)100和由燈單元20R、20L的各遠光部24形成的截止區域(第2照射光)101。
[0072]如圖所示,截止區域101形成在近光區域100的上方,與近光區域100之間沒有間隙。具體而言,例如截止區域101與近光區域100的上側的端部附近局部重疊地形成。在截止區域101的上側,形成有夾著階梯部110且左側相對較高、右側較低的截止線。該截止線的高度被設定為處于大致低于前方車輛200的上側(大體為擋風玻璃的位置)的位置。此外,此處為了便于說明,對遠光區域省略了圖示。
[0073]如圖5的(A)所示,在直行時,截止線的階梯部110被設置在本車輛前方的大致中央。與此相對,如圖5的(B)所示,在本車輛正沿著朝右方向彎曲的曲線行駛的情況下,根據此時的方向盤的轉向角,截止線的階梯部110被設定為進一步朝右側移動后的位置。此外,雖然省略了圖示,在本車輛正沿著朝左方向彎曲的曲線行駛的情況下,根據其轉向角,階梯部110被設定為進一步朝左側移動后的位置。
[0074]通過將截止線的階梯部110設定為可根據這樣的方向盤的轉向角變化,由此實現了對本車輛的行進方向進行光照射的狀態。尤其是,矩陣LED22的多個發光元件中的對截止線的階梯部110的形成起作用的各發光元件(參照圖1)形成為具有I對頂角分別為45°的平行四邊形或者兩個角為45°的等腰三角形的發光部,因此,即使不使用用于遮光的罩等的部件,也能夠直接生成與階梯部110對應的、傾斜度為45°的光照射線。此外,通過選擇性地使具有平行四邊形和等腰三角形的發光部的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發光,能夠將截止線的階梯部110設定為可變化,因此,在不使用機械結構要素的情況下實現了 AFS功倉泛。
[0075]圖6的㈧和圖6的⑶是用于說明由上述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形成的配光模式的一例的圖。圖6的(A)所示的配光模式包含:由燈單元20R、20L的各近光部25形成的近光區域100 ;由燈單元20R、20L的各遠光部24形成的遠光區域102:以及,同樣由各遠光部24形成的截止區域101。而且,與作為相向車輛的前方車輛200的位置、具體而言與該前方車輛200的上方的位置(大體為擋風玻璃的位置)對應地,使遠光區域102的一部分成為光的非照射范圍(遮光范圍)。同樣,在圖6的(B)所示的配光模式中,與沿著朝右方向彎曲的曲線在前面行駛的前方車輛300的位置、具體而言與該前方車輛300的上方的位置(大體為后部玻璃的位置)對應地,使遠光區域102的一部分成為光的非照射范圍(遮光范圍)。
[0076]圖7的㈧和圖7的⑶是用于說明由上述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形成的配光模式的一例的圖。圖7的(A)所示的配光模式包含:由燈單元20R、20L的各近光部25形成的近光區域100 ;由燈單元20R、20L的各遠光部24形成的截止區域101 ;以及,同樣由各遠光部24形成的遠光區域102。而且,與作為相向車輛的3臺前方車輛200a、200b、200c的各位置、具體而言與該前方車輛200的上方的位置(大體為擋風玻璃的位置)對應地,使遠光區域102的一部分成為光的非照射范圍(遮光范圍)。同樣,在圖7的(B)所不的配光模式中,與沿著朝右方向彎曲的曲線在相向車道行駛的前方車輛200的位置、具體而言與該前方車輛200的上方的位置(大體為后部玻璃的位置)對應地,使遠光區域102的一部分成為光的非照射范圍(遮光范圍)。
[0077]此外,如果將遠光部24和近光部25組裝到一個燈單元中,則也可以利用雙燈式前照燈。如果將遠光部24和近光部25全部點亮,則能夠形成遠光配光。此外,通過利用遠光部24的發光元件列43、44來形成截止線,同時使近光部25照射,則能夠形成近光配光。
[0078]此外,本發明不限于上述各實施方式的內容,在本發明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形來實施。例如,在上述實施方式中,通過角度來獲得行人或前方車輛的位置信息,但是也可以用二維坐標表示這些位置信息。
【權利要求】
1.一種光源裝置,其組裝在車輛用前照燈中來使用,其中, 該光源裝置具有多個發光元件列,這多個發光元件列分別沿第I方向延伸,且在與該第I方向交叉的第2方向上相鄰地配置, 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列分別具有沿第I方向排列的多個發光元件,且在該第I方向上的長度大致相同, 所述光源裝置被設定為: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一端的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數量少于與該第I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數量,而且,該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所述第I方向上的寬度大于與該第I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所述第I方向上的寬度。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 所述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中的所述第I方向上的一端和/或另一端的發光元件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所述第I方向上的寬度被設定為大于此外的各發光元件的面積和/或所述第I方向上的寬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 所述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寬度全部相同。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 所述第I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寬度全部相同。
5.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 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所述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所述第I方向上的寬度被設定為大于與該第2發光元件列相鄰的第3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部的面積和/或第I方向上的寬度。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 所述第2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和所述第3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的所述第I方向上的寬度大致相同,而所述第2方向上的寬度不同。
7.根據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光源裝置,其中, 所述多個發光元件列中的所述第2方向上的另一端側的第4發光元件列的各發光元件具有的外緣形狀包含與所述第I方向斜交的邊緣。
8.—種車輛用前照燈,其具有: 權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項所述的光源裝置;以及 對從該光源裝置射出的光進行投影的燈罩。
9.一種車輛用前照燈系統,其包含權利要求8所述的車輛用前照燈和控制該車輛用前照燈的點亮控制部,其中, 所述點亮控制部具有: 檢測部,其根據由照相機拍攝到的本車輛的前方的圖像,檢測前方車輛的位置; 光照射范圍設定部,其根據所述前方車輛的位置,將包含該前方車輛的區域設定為光的非照射范圍,并且,將此外的區域設定為所述光的照射范圍;以及 配光控制部,其生成與由所述光照射范圍設定部設定的所述光的照射范圍和所述光的非照射范圍對應的控制信號,并輸出到所述車輛用前照燈。
【文檔編號】B60Q1/14GK104276077SQ201410312302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7月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3日
【發明者】關口達也, 貝住泰昭, 松崎真希雄 申請人:斯坦雷電氣株式會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