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屬于工程機械領域。包括發動機輸出軸組件、傳動軸和輸入端聯接座組件,還包括中間軸組件,傳動軸一端聯接中間軸組件,另一端聯接輸入端聯接座組件,發動機輸出軸組件與發動機飛輪同軸,輸入端聯接座組件與變矩器的泵輪軸同軸,中間軸組件的軸線與發動機輸出軸組件的軸線設在平行的不同的兩條直線上。本發明主要應用于鏟運機或者井下裝載機的傳動系統中,其能夠任意改變發動機最終輸出軸線的位置,是一種能夠更好的與國產傳動部件布置的傳動系統。
【專利說明】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
【技術領域】
[0001] 本發明屬于井下無軌設備內燃鏟運機上的一種傳動部件之間的聯接機構,具體地 說,尤其涉及一種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
【背景技術】
[0002] 目前鏟運機或者井下裝載機的傳動系統中,發動機與變矩器的聯接有兩種結構: 一種是變矩器的外殼由螺栓固定在發動機飛輪殼上,泵輪軸則是通過一片或幾片薄的圓盤 形鋼片與發動機飛輪聯接,這種聯接稱彈性板聯接,聯接時是彈性板靠近中心部位由螺栓 聯接變矩器的泵輪軸,彈性板靠近外緣部位由螺栓聯接發動機飛輪;另一種是由變矩器泵 輪軸上外齒盤,每個齒上都裝有彈性的橡膠套,發動機的飛輪上有內齒圈與之配套,裝配時 只要將帶有齒套的齒盤嚙合到內齒圈中,將變矩器的外殼固定到發動機的飛輪殼上就行, 這種聯接稱彈性齒聯接,這種聯接安裝與拆卸都比較方便,兩種聯接方式都能吸收發動機 的震動,是目前廣泛采用的聯接方式。上述兩種聯接方式缺點是發動機的輸出和變矩器輸 入都是在同一軸線上,軸線不能錯位。
[0003] 現在的鏟運機幾乎都是采用進口發動機、變速箱、變矩器,由于這些傳動部件體積 小,所以布置傳動系統較為方便,用這些傳動部件配套布置的整機性能一般情況下比較可 靠,但是一旦這些部件壞了,按國外公司的流程,最快也得需要3個月才能修好,嚴重影響 使用,另一方面,進口傳動系價格太高,是國產傳動系的3倍多,選用成熟可靠的國產傳動 系配套鏟運機會給企業帶來良好的利潤,也支持了民族企業,也減小了用戶的購買成本,還 有國產傳動系一旦壞了,離得近,修復時間會大大縮短,減小了用戶的使用成本,好處很多, 然而當采用國產傳動系時就出現了一系列麻煩。
[0004] 由于受井下巷道高度限制,一般情況下,鏟運機的整體高度都在2300mm以下,駕 駛室也都是側置的,當輪胎選定以后,驅動橋的中心就已經確定,受變速箱輸出軸與驅動橋 間聯接的傳動軸最大允許傾斜角度的限制,變速箱位置就不能太低,這樣變速箱的輸出軸 中心就基本確定,變速箱已經確定,因此輸入軸位置就已確定,若變速箱和變矩器是分體連 接的,變速箱和變矩器用傳動軸聯接傳遞扭矩的,這種結構雖然可以將連在一起的變扭器、 發動機整體下落,但是有兩個限制:一是當變矩器在橋包上面時,由于橋包與變矩器殼的 干涉,發動機不能下落很多,發動機的輸出和變矩器的輸入是同軸的,不可能獨立的將發動 機降落;另一種限制是,若將發動機和變矩器一起整體后移,變矩器移到后橋包的后部,雖 然能將發動機下落很多,但是變矩器軸線方向上還裝有油泵,由于受油泵長度的限制,變 矩器后移很多才能落下來,若是遇上兩個泵串聯在一起的,會更長,這樣的結果,只能將后 懸增加很多才能布置下傳動系統,整機后懸太大了,鏟運機的整體長度也會變的很大,影響 到整機轉彎半徑,會降低整機靈活性,也會減小整機離去角,使部分整機性能參數變得十分 差,還有發動機下落多了,還受傳動軸最大允許傾斜角度的影響,無法布置變速箱與變矩器 之間的傳動軸,也是有很多缺陷的。
[0005] 還有一種變速箱是和變矩器組合在一起的,由于有部分齒輪的支撐是在變矩器殼 體內的,這種變速箱和變矩器無法分體聯接,若采用這種發動機、變速箱、變矩器布置傳動 系統,發動機位置基本無法下落,結果是發動機的上部離地高度就接近2000mm,使得整機高 度太大,司機視野太差,無法做出一種好的整機。
[0006]目前,還沒有一種比較合適的方法布置鏟運機采用國產傳動系配套,也就是沒有 一種適合布置鏟運機傳動系統用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方式。
【發明內容】
[0007]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可以任意改變發動機最終輸出軸線的位置,又不改變發 動機的輸出旋向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方式,以克服現有技術中發動機和變矩器同軸聯 接,鏟運機無法采用國產傳動部件布置傳動系統的缺陷。
[0008] 本發明是采用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
[0009] -種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包括發動機輸出軸組件、傳動軸和輸入端聯接 座組件,還包括中間軸組件,傳動軸一端聯接中間軸組件,另一端聯接輸入端聯接座組件, 發動機輸出軸組件與發動機飛輪同軸,輸入端聯接座組件與變矩器的泵輪軸同軸,中間軸 組件的軸線與發動機輸出軸組件的軸線設在平行的不同的兩條直線上。
[0010]中間軸組件與輸出軸組件之間通過齒形帶傳動,在松邊設有皮帶張緊輪。
[0011] 發動機輸出軸組件與中間軸組件之間通過V型帶傳動,在松邊設有皮帶張緊輪。 [0012] 發動機輸出軸組件與中間軸組件間設有主動齒輪和從動齒輪,主動齒輪和從動齒 輪之間設有介輪。
[0013] 發動機輸出軸組件與中間軸組件間的主動齒輪采用錐齒輪,可以實現發動機輸出 軸線和變矩器輸入軸線成夾角的傳動方式。
[0014] 輸出軸組件由飛輪上自帶的止口徑向定位,通過螺栓固定到飛輪上。
[0015] 輸入端聯接座組件由泵輪軸徑向定位,通過螺栓固定到泵輪軸上。
[0016] 發動機輸出端蓋上部設有中間軸組件的支承座,中間軸組件安裝在輸出端蓋的支 承座上。
[0017]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本發明的變矩器的輸入軸不再和發 動機輸出軸是同一軸線,輸出軸組件與中間軸組件軸線間的距離可以根據需要任意變大變 小;(2)本發明的中間軸組件軸線的位置可以隨意定,可以將傳動軸兩端調整到同一軸線 上,不再受傳動軸最大傾角限制;(3)使用本發明可以將變矩器布置在橋包上部,不會與橋 包發生干涉,而發動機下落高度可以最大限度調整,整機高度將會大大降低,有較好的工作 視線;(4)實用本發明后發動機在橋的后部下落時已經不受裝在變矩器上的油泵長度方向 和橋包干涉的限制,發動機不至于后移太多,不會影響后懸長度,不會減小離去角;(5)本 發明對于分體變速箱變矩器不會出現主傳動軸傾斜角度過大的問題;(6)本發明由于中間 軸組件軸線位置不只是上下可調,左右也可調節,因此發動機的布置還可以根據需要布置 在不是同一個垂直平面內。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8] 圖1是本發明的主視圖;
[0019] 圖2是本發明的附視圖;
[0020] 圖3是本發明的圖1中A-A視圖;
[0021] 圖4是本發明的圖1中B-B視圖;
[0022] 圖5是本發明的輸出軸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3] 圖6是本發明的中間軸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4] 圖7是本發明的輸入端聯接座組件的結構示意圖;
[0025] 圖8是本發明的輸出軸組件與中間軸組件之間傳動的另一實施方案的結構示意 圖。
[0026] 圖中:1、發動機;2、發動機飛輪殼;3、發動機輸出端蓋;4、輸出軸組件;5、中間軸 組件;6、皮帶;7、傳動軸;8、輸入端聯接座組件;9、變矩器輸入端蓋;10、變矩器殼體;11、 發動機飛輪;12、皮帶張緊輪;13、止動墊圈;14、圓螺母;15、主動皮帶輪;16、主動皮帶輪支 撐軸;17、輸入聯接法蘭;18、輸入聯接座;19、輸入聯接軸;20、從動皮帶輪;21、孔用擋圈; 22、軸承;23、隔套;24、變矩器泵輪軸。
【具體實施方式】
[0027] 下面結合實施例和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0028] 如圖1、圖2所示,一種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包括發動機輸出端蓋3、發動 機輸出軸組件4、中間軸組件5、傳動軸7、輸入端聯接座組件8和變矩器輸入端蓋9,傳動軸 7 -端聯接中間軸組件5,另一端聯接輸入端聯接座組件8、變矩器輸入端蓋9,發動機輸出 軸組件4與發動機飛輪11同軸,輸入端聯接座組件8與變矩器的泵輪軸24同軸,中間軸組 件5的軸線與發動機輸出軸組件4的軸線設在平行的不同的兩條直線上,發動機輸出端蓋 3上部設有中間軸組件支承安裝座。圖4所示,變矩器輸入端蓋9起密封變矩器的作用。
[0029] 實施例1 :
[0030] 圖3所示,輸出軸組件4與中間軸組件5之間通過齒形帶傳遞扭矩,為便于安裝和 調整皮帶,在皮帶6的松邊設有皮帶張緊輪12。傳動軸7 -端接中間軸組件5,另一端接輸 入端聯接座組件8,實現發動機與變矩器的非同軸聯接。
[0031] 圖5所示,輸出軸組件4由止動墊圈13、圓螺母14、主動皮帶輪15和主動皮帶輪 支承軸16組成,主動皮帶輪15通過花鍵與主動皮帶輪支承軸16聯接,并由圓螺母14軸向 緊固,輸出軸組件4通過螺栓固定到發動機飛輪11上,用發動機飛輪上自帶的止口徑向定 位。
[0032] 圖6所示,中間軸組件5由止動墊圈13、圓螺母14、從動皮帶輪20、軸承22、隔套 23組成,軸承22內圈軸向由圓螺母14鎖定,軸承22外圈軸向由孔用擋圈21鎖定;端蓋由 螺栓固定在發動機輸出端蓋3上,起密封作用。
[0033] 中間軸組件5可以布置到輸出軸組件4的上部,也可以根據實際需要布置到輸出 軸組件4的左上方或者右上方,由于輸出軸組件4和中間軸組件5旋向相同,因此不會改變 變矩器泵輪的輸入旋向,主動皮帶輪15和從動皮帶輪20可以直徑相同,也可以做的不同, 直徑不同時還可以可以作為一級變速機構,是一種非常靈活的聯接方式。
[0034] 圖7所示,輸入端聯接座組件8由止動墊圈13、圓螺母14、輸入聯接法蘭17,輸入 聯接座18和輸入聯接軸19組成,輸入聯接座18裝在輸入聯接軸19上,通過花鍵傳遞扭 矩,并有圓螺母14軸向鎖緊,輸入聯接法蘭17通過螺栓聯接到輸入聯接座18,輸入端聯接 座組件8由螺栓固定到變矩器泵輪軸24上,由泵輪軸24定心。
[0035] 實施例2 :
[0036] 輸出軸組件4與中間軸組件5之間通過V形帶傳遞扭矩,為便于安裝和調整皮帶, 在皮帶6的松邊設有皮帶張緊輪12。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0037] 實施例3 :
[0038] 圖8所示,本實施例將實施例1或實施例2中的主動皮帶輪由主動齒輪25代替, 傳動皮帶輪由從動齒輪26代替,為不改變變矩器泵輪輸入旋向,在主動齒輪25和從動齒輪 26之間設介輪27,介輪27可以設在兩輪中心連線上,也可以不設在同一直線上,因此確定 齒數時非常靈活,為了便于給齒輪潤滑,輸出軸組件和中間軸組件放在一個箱體28內,箱 體28仍和發動機輸出端蓋為一體。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與實施例1相同。
[0039] 實施例4 :
[〇〇4〇] 本實施例將實施例3中的主動齒輪25改為錐齒輪,以實現發動機輸出軸線和變矩 器輸入軸線成夾角傳動的方式。本實施例的其它結構與實施例3相同。
【權利要求】
1. 一種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包括發動機輸出軸組件(4)、傳動軸(7)和輸入 端聯接座組件(8),其特征在于:還包括中間軸組件(5),傳動軸(7) -端聯接中間軸組件 (5),另一端聯接輸入端聯接座組件(8),發動機輸出軸組件(4)與發動機飛輪(11)同軸,輸 入端聯接座組件(8)與變矩器的泵輪軸(24)同軸,中間軸組件(5)的軸線與發動機輸出軸 組件(4)的軸線設在平行的不同的兩條直線上。
2.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間軸組件 (5)與輸出軸組件(4)之間通過齒形帶傳動,在松邊設有皮帶張緊輪(12)。
3.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發動機輸出 軸組件(4)與中間軸組件(5)之間通過V型帶傳動,在松邊設有皮帶張緊輪(12)。
4. 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動機輸 出軸組件(4)與中間軸組件(5)間設有主動齒輪(25)和從動齒輪(26),主動齒輪(25)和 從動齒輪(26)之間設有介輪(27)。
5. 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發動機輸 出軸組件(4)與中間軸組件(5)間的主動齒輪(25)采用錐齒輪。
6.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輸出軸組件(4)由飛輪上自帶的止口徑向定位,通過螺栓固定到飛輪上。
7.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輸入端聯接座組件(8)由泵輪軸徑向定位,通過螺栓固定到泵輪軸(24)上。
8. 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5所述的發動機和變矩器的聯接結構,其特征在于: 所述發動機輸出端蓋(3)上部設有中間軸組件(5)的支承座,中間軸組件(5)安裝在輸出 端蓋的支承座上。
【文檔編號】B60K17/04GK104085294SQ201410267181
【公開日】2014年10月8日 申請日期:2014年6月16日 優先權日:2014年6月16日
【發明者】吉孟福, 遲峰, 王永, 柳康清, 鄭鵬程, 劉義亮 申請人: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