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提供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安裝構件(13)包括與板狀構件(11)的背面側相卡合的第1卡合部(13a)、以及與零件(15)相卡合的第2卡合部(13b),零件(15)包括嵌合于一對安裝構件(13)之間突起部(15b、15c),因此,能夠通過第2卡合部(13b)與零件(15)之間的卡合將零件(15)固定為不能夠脫落,此外,由于在一對安裝構件(13)的第2卡合部(13b)之間嵌合有嵌合構件(14),因此能夠利用嵌合構件(14)抑制一對第2卡合部(13b)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而導致該一對第2卡合部(13b)與零件(15)之間的卡合脫落,從而能夠進一步可靠地防止零件(15)的脫落。
【專利說明】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該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為,將一對安裝構件分別卡合于形成在板狀構件上的開口部的相互相對的一對邊緣,并自上述板狀構件的表面側將零件固定于上述一對安裝構件。
【背景技術】
[0002]在下述專利文獻中,作為以往技術記載有,使基座(安裝構件)位于形成在汽車的頂棚材料(板狀構件)上的開口部的背面側,將自頂棚材料的開口部的表面側插入的外觀零件的插入腿部的頂端的卡合爪卡合于基座的孔,從而將外觀零件安裝于頂棚材料的表面側。
[0003]現有技術文獻
[0004]專利文獻
[0005]專利文獻1:日本特許第4407545號公報
[0006]然而,關于上述專利文獻I所記載的技術,由于基座的尺寸比頂棚材料的開口部的尺寸大,因此為了使基座位于頂棚材料的開口部的背面側,需要自車頂面板剝離、卷起頂棚材料,存在操作工時增加、頂棚材料損傷的問題。
【發明內容】
[0007]本發明是鑒于上述情況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以不剝離、卷起板狀構件為前提將零件可靠地安裝于板狀構件的開口部。
[0008]為了實現上述目的,根據技術方案I所記載的方案,提出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為,將一對安裝構件分別卡合于形成在板狀構件上的開口部的相互相對的一對邊緣,并自上述板狀構件的表面側將零件固定于上述一對安裝構件,上述安裝構件包括與上述板狀構件的背面側相卡合的第I卡合部、以及與上述零件相卡合的第2卡合部,上述零件包括嵌合于上述一對安裝構件之間的突起部,在上述一對安裝構件的上述第2卡合部之間嵌合有嵌合構件。
[0009]此外,根據技術方案2所記載的方案,在技術方案I的技術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嵌合構件包括卡合爪,該卡合爪能夠與設于上述突起部的被卡合部相卡合,上述嵌合構件通過上述被卡合部與上述卡合爪之間的卡合而保持于嵌合位置。
[0010]此外,根據技術方案3所記載的方案,在技術方案2的技術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通過自上述板狀構件的表面側的操作,能夠解除上述嵌合構件的卡合爪與上述被卡合部之間的卡合。
[0011]此外,根據技術方案4所記載的方案,在技術方案I至技術方案3中任一項的技術特征的基礎上,提出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上述安裝構件以及上述嵌合構件樹脂成形為一體,并在使用時被切開。
[0012]另外,實施方式的車頂襯層11對應于本方案的板狀構件,實施方式的推塊14對應于本方案的嵌合構件,實施方式的基部構件15對應于本方案的零件。
[0013]根據技術方案I的技術特征,通過將一對安裝構件分別卡合于形成在板狀構件上的開口部的相互相對的一對邊緣,并自板狀構件的表面側將零件固定于一對安裝構件,從而將零件固定于板狀構件。此時,由于安裝構件包括與板狀構件的背面側相卡合的第I卡合部、以及與零件相卡合的第2卡合部,零件包括嵌合于一對安裝構件之間的突起部,因此能夠在不剝離、卷起板狀構件的情況下,通過第2卡合部與零件之間的卡合將零件以不能脫落的方式自板狀構件的表面側固定于安裝構件。而且,通過利用零件的突起部抑制與開口部相卡合的一對安裝構件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能夠防止一對安裝構件自開口部脫落。此外,由于在一對安裝構件的第2卡合部之間嵌合有嵌合構件,因此能夠利用嵌合構件抑制一對第2卡合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而導致該一對第2卡合部與零件之間的卡合松動,從而能夠進一步可靠地防止零件的脫落。
[0014]此外,根據技術方案2的技術特征,由于嵌合構件包括能夠與設于突起部的被卡合部相卡合的卡合爪,且嵌合構件通過被卡合部與卡合爪之間的卡合而保持于嵌合位置,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嵌合構件自安裝構件意外脫落。
[0015]此外,根據技術方案3的技術特征,由于通過自板狀構件的表面側的操作能夠解除嵌合構件的卡合爪與被卡合部之間的卡合,因此在通常時能夠可靠地防止嵌合構件的脫落,并且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容易地拆卸嵌合構件。
[0016]此外,根據技術方案4的技術特征,由于安裝構件以及嵌合構件用樹脂成形為一體,并在使用時被切開,因此不僅能夠降低用于成形安裝構件以及嵌合構件的模具的成本,還能夠避免在使用之前安裝構件以及嵌合構件散亂而丟失。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7]圖1是安裝于汽車的車頂的下表面的指示器的立體圖(圖9的I方向向視圖)。
[0018]圖2是指示器的分解立體圖。
[0019]圖3是圖1的3 — 3線剖視圖。
[0020]圖4是圖3的4 — 4線剖視圖。
[0021]圖5是安裝構件以及推塊的立體圖。
[0022]圖6是圖5的6方向向視圖。
[0023]圖7是基部構件在組裝時的作用說明圖(之一)。
[0024]圖8是基部構件在組裝時的作用說明圖(之二)。
[0025]圖9是自車廂內觀察汽車的車頂的后部下表面的圖。
[0026]附圖標記說明
[0027]11車頂襯層(板狀構件)
[0028]Ila 開口部
[0029]13安裝構件
[0030]13a第I卡合部
[0031]13b第2卡合部
[0032]14推塊(嵌合構件)
[0033]15基部構件(零件)
[0034]15b突起部
[0035]15c突起部
[0036]15d被卡合部
[0037]i卡合爪
【具體實施方式】
[0038]以下,根據圖1?圖9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進行說明。
[0039]如圖1以及圖9所示,汽車的車頂的車廂側表面被由軟質的聚氨酯泡沫樹脂等構成的車頂襯層11覆蓋,在車頂后部的車頂襯層11安裝有左右一對指示器12、12。在車輛后退而進入車庫等的情況下,若設于后保險杠的左側的障礙物傳感器檢測到障礙物,則左側的指示器12點亮,若設于后保險杠的右側的障礙物傳感器檢測到障礙物,則右側的指示器12點亮,因此,駕駛員借助車室內后視鏡而確認指示器12、12的點亮狀態,從而能夠避免車輛與障礙物接觸。指示器12、12作為選裝件而被配備,在汽車制造完成之后根據需要而安裝于車頂襯層11。
[0040]接下來,根據圖2?圖6對指示器12安裝于車頂襯層11的安裝構造進行說明。
[0041]若為了安裝指示器12而剝離、卷起車頂襯層11,則操作變得麻煩或損壞車頂襯層11,因此,在本實施方式中,并不剝離、卷起車頂襯層11,而是以原樣的狀態安裝指示器12。因此,通過利用割刀等切除車頂襯層11的一部分而形成長方形的開口部Ila (參照圖2)。
[0042]在圖5以及圖6中示出用于安裝指示器12的安裝構件13、13以及推塊14、14。為了安裝一個指示器12,用合成樹脂將所需的兩個安裝構件13、13以及兩個推塊14、14成形為一體,用切斷線L1、L1將成形為一體的兩個安裝構件13、13以及兩個推塊14、14切斷,從而分離成合計四個零件。
[0043]安裝構件13包括:矩形板狀的第I卡合部13a ;—對第2卡合部13b、13b,其自第I卡合部13a呈直角突出;以及一對把手部13c、13c,其向延長一對第2卡合部13b、13b的方向延伸。
[0044]在第I卡合部13a設有三個與第2卡合部13b同向地突出的立壁部a...,在這些立壁部a…上突出設有多個呈三角形狀的肋b...。第2卡合部13b由相對于第I卡合部13a平行地延伸的三段凸部c、d、e構成。把手部13c為帶狀的構件,且在遠離第2卡合部13b的一側的端部形成有防滑的凹凸部f...。
[0045]推塊14是一個面開放的長方體狀的構件,其內部被隔壁g隔開,在隔著隔壁g的一對側面h、h分別設有一個能夠彈性變形的卡合爪i。此外,在與上述一對側面h、h相連的另外一對側面j、j分別突出設置有兩個楔狀的肋k、k。
[0046]如圖2?圖4所示,指示器12由板狀的基部構件15、以及指示器主體部16構成,該指示器主體部16以裝卸自如的方式安裝于基部構件15。在基部構件15形成有矩形狀的開口部15a,在開口部15a的長度方向兩端部以及中間部突出設置有四張板狀的突起部15b、15b、15c、15c。在成對的突起部15b、15c之間相互相對的面上形成有能夠與推塊14的卡合爪1、i相卡合的臺階狀的被卡合部15d、15d。此外,在基部構件15的長度方向兩端部形成有一對卡合爪15e、15e,此外,在基部構件15的長度方向中間部形成有一個缺口 15f。
[0047]指示器主體部16是上表面開口的容器狀的構件,在其局部形成有透明的窗部16a。在指不器主體部16的內部,利用兩根螺檢18、18 (參照圖4)固定有基板17。在基板17的下表面設有像LED那樣的發光體19。此外,在指示器主體部16形成有:一對卡合孔16b、16b,其能夠與基部構件15的卡合爪15e、15e相卡合;以及一個卡合爪16c,其能夠與基部構件15的缺口 15f相卡合。
[0048]接下來,對包括上述結構的本發明的實施方式的作用進行說明。
[0049]首先,對安裝構件13、13以及基部構件15相對于車頂襯層11的開口部Ila的組裝進行說明。
[0050]如圖5所示,預先通過切斷線L1、LI切斷用樹脂成形為一體的一對安裝構件13、13以及一對推塊14、14。接著,如圖7的(A)所示,用割刀等在車頂襯層11形成了矩形狀的開口部Ila之后,如圖7的(B)所示,使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第I卡合部13a、13a自車頂襯層11的表面(下表面)側向背面(上表面)側穿過開口部11a,使設于第I卡合部13a、13a的立壁部a...的肋b...(參照圖5)嵌入開口部Ila的內壁面lib、11b,從而將安裝構件13,13定位于開口部11a。
[0051]此時,對應于車頂襯層11的厚度,僅使第2卡合部13b的三個凸部c、d、e中的上側的凸部c嵌入開口部I Ia的內壁面I Ib,或者使上側的凸部c及中間的凸部d這兩個凸部嵌入開口部Ila的內壁面11b,從而將安裝構件13穩定地支承于開口部11a。
[0052]接著,如圖8的(A)所示,使指示器12的基部構件15的開口部15a自下向上被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自第2卡合部13b、13b向下方延伸的兩對把手部13c…通過了之后,一邊用手指上推基部構件15的下表面而將其按壓于車頂襯層11的下表面,一邊用手指抓住把手部13c而向下方拉拽把手部13c,從而第2卡合部13b的各三個凸部c、d、e中的、下側的凸部e以及中間的凸部d越過基部構件15的開口部15a,中間的凸部d卡合于開口部15a。結果,車頂襯層11被夾持于第I卡合部13a、13a以及基部構件15之間,基部構件15固定于車頂襯層11。
[0053]與此同時,通過將基部構件15的突起部15b、15b、15c、15c嵌合于一對安裝構件
13、13的第I卡合部13a、13a的立壁部a…之間,從而限制一對安裝構件13、1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
[0054]另外,根據車頂襯層11的厚度,有時第2卡合部13b的上側的凸部c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開口部15a,有時下側的凸部e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開口部15a。此外,在車頂襯層11的厚度局部不同的情況下,有時將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第2卡合部13b、13b的不同凸部C、d、e分別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開口部15a。
[0055]接著,如圖8的(B)所示,若將兩個推塊14、14自下方壓入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相互相對的兩對第2卡合部13b…之間,則各推塊14的一對卡合爪1、i被基部構件15的一對突起部15b、15c的相對面之間夾住而向相互靠近的方向彈性變形了之后,該一對卡合爪1、i越過形成于上述相對面的被卡合部15d、15d而利用自身的彈性恢復到原來的形狀,從而卡合于上述被卡合部15d、15d。結果,推塊14被固定于一對第2卡合部13b、13b之間。此時,突出設置于推塊14的側面j、j的肋k…發揮楔的功能而撐開一對第2卡合部13b、13b,從而使推塊14的插入變得容易。
[0056]于是,最后,通過切斷線L2、L2切斷自基部構件15向下方突出的把手部13c、13c,使把手部13c、13c自第2卡合部13b、13b分離。
[0057]如上述那樣,若基部構件15借助安裝構件13、13以及推塊14、14固定于車頂襯層11,則以指示器主體部16的卡合爪16c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缺口 15f的狀態使指示器主體部16以卡合爪16c為支點向與基部構件15重合的位置擺動,從而指示器主體部16的卡合孔16b、16b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卡合爪15e、15e,指示器主體部16固定于基部構件15(參照圖3)。
[0058]如以上那樣,根據本實施方式,由于將安裝構件13、13分割成兩個而自車頂襯層11的表面側安裝于開口部11a,因此各個安裝構件13體積變小而能夠卡合于車頂襯層11的開口部11a,無需剝離、卷起車頂襯層11就能夠安裝安裝構件13、13。
[0059]此外,由于基部構件15包括能夠嵌合于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第I卡合部13a、13a的立壁部a…之間的突起部15b、15b、15c、15c,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被分割成兩個的安裝構件13、13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而自開口部Ila脫落,能夠提高基部構件15以及指示器12的安裝強度。而且,由于在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第2卡合部13b…之間嵌合有推塊14、14,因此能夠阻止第2卡合部13b…與基部構件15之間的卡合脫落,能夠提高基部構件15安裝于車頂襯層11的安裝強度。
[0060]然而,雖然考慮將推塊14 一體地設于指示器主體部16,但若如此構成,則指示器主體部16 —邊以卡合爪16c為支點擺動一邊結合于基部構件15,因此推塊14沿圓弧狀的軌跡移動后嵌合于一對第2卡合部13b、13b之間,該嵌合有可能不會順暢地進行。然而,在本實施方式中,由于推塊14由自指示器主體部16分離的構件構成,因此將推塊14嵌合于一對第2卡合部13b、13b之間的操作變得容易。
[0061]此外,由于推塊14包括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被卡合部15d、15d的卡合爪1、i,因此能夠可靠地防止推塊14自基部構件15脫落。對于暫時卡合的推塊14,只需通過抓住一對卡合爪1、i而使其相互靠近,就可解除該推塊14與被卡合部15d、15d之間的卡合,因此能夠通過自車頂襯層11的表面側的操作而容易地拆卸推塊14。
[0062]此外,由于第2卡合部13b由能夠卡合于基部構件15的三個凸部C、d、e構成,因此,即使車頂襯層11的板厚根據型號、或者局部發生變化,也能夠通過將三個凸部C、d、e中的任一者卡合于基部構件15從而不僅能夠實現無晃動的固定,還會提高針對不同板厚的車頂襯層11的通用性。
[0063]此外,由于安裝構件13包括在卡合于車頂襯層11的開口部Ila的狀態下向車頂襯層11的表面側延伸的把手部13C,因此操作者通過用指尖抓住把手部13c而向車頂襯層11的表面側拉拽,能夠容易地將第2卡合部13b卡合于基部構件15,從而操作性提高。特別是,由于在把手部13c設有用于防滑的凹凸部f...,因此可防止操作者在拉拽把手部13c時指尖打滑,從而操作性進一步提高。
[0064]此外,由于安裝構件13包括與車頂襯層11的開口部Ila的內壁面Ilb相接觸的立壁部a,且在立壁部a...突出設有能夠嵌入開口部Ila的內壁面Ilb的肋b...,因此即使開口部IIa的尺寸存在偏差,也通過將立壁部a...的肋b…嵌入開口部Ila的內壁面Ilb就能夠使安裝構件13的姿勢穩定,能夠容易地進行將基部構件15組裝于安裝構件13的組裝操作。
[0065]此外,由于在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兩對第2卡合部13b...之間嵌合有推塊14、14,因此通過利用推塊14、14抑制兩對第2卡合部13b...向相互靠近的方向移動而導致該兩對第2卡合部13b與基部構件15之間的卡合脫落,能夠進一步可靠地防止基部構件15的脫落,上述一對安裝構件13、13的第I卡合部13a、13a卡合于車頂襯層11的開口部11a。
[0066]此外,由于安裝構件13、13以及推塊14、14用樹脂成形為一體,且在使用時被切開,因此不僅能夠降低用于成形安裝構件13、13以及推塊14、14的模具的成本,還能夠避免在使用之前安裝構件13、13以及推塊14、14散亂而丟失。
[0067]以上,說明了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但是本發明在不脫離其主旨的范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設計變更。
[0068]例如,本發明的板狀構件并不限于實施方式的車頂襯層11。
[0069]此外,本發明的零件并不限于實施方式的指示器12的基部構件15。
[0070]此外,雖然在實施方式中在一對安裝構件13之間嵌合有兩個推塊14,但是推塊14的數量是任意的。
【權利要求】
1.一種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該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為,將一對安裝構件(13)分別卡合于形成在板狀構件(11)上的開口部(Ila)的相互相對的一對邊緣,并自上述板狀構件(11)的表面側將零件(15)固定于上述一對安裝構件(13), 上述安裝構件(13)包括與上述板狀構件(11)的背面側相卡合的第I卡合部(13a)、以及與上述零件(15)相卡合的第2卡合部(13b),上述零件(15)包括嵌合于上述一對安裝構件(13)之間的突起部(15b、15c),在上述一對安裝構件(13)的上述第2卡合部(13b)之間嵌合有嵌合構件(14)。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嵌合構件(14)包括卡合爪(i ),該卡合爪(i )能夠與設于上述突起部(15b、15c)的被卡合部(15d)相卡合,上述嵌合構件(14)通過上述被卡合部(15d)與上述卡合爪(i)之間的卡合而保持于嵌合位置。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通過來自上述板狀構件(11)的表面側的操作,能夠解除上述嵌合構件(14)的卡合爪(i )與上述被卡合部(15d)之間的卡合。
4.根據權利要求1至3中任一項所述的往板狀構件安裝零件的安裝構造,其特征在于, 上述安裝構件(13)以及上述嵌合構件(14)用樹脂成形為一體,并在使用時被切開。
【文檔編號】B60Q1/00GK104276074SQ201410090443
【公開日】2015年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4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13年7月8日
【發明者】瀧田和也, 橫山翔司 申請人:株式會社本田阿克塞斯